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作者:孙露露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2期

【摘要】信息素养是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信息素养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研究,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未来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社会成员的必备素质,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加强大教育力度,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由英文Information Literacy 翻译而来,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提出,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原始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信息素养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包含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是信息意识,指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信息知识技能,它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即个体对相关信息的认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筛选,传递和评价的技能和手段;第三信息伦理,即遵守道德伦理,能够依据社会主流价值观对信息进行选择。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为了解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笔者选取了2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合学生日常学习表现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信息意识淡薄

调查显示,学生们对信息素养并不陌生,73%的学生认为这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16.7%的学生比较了解当前所处的信息环境,10%的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有17.4%的学生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也从不主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被问及是都愿意通过学习掌握这门技能时,21.6%的学生持否定态度。学生们平日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和获取大多以娱乐、交流为主,很多学生甚至没有使用过本校的图书馆,也不知晓如何利用

电子数据库查阅学习资料,学习状态较被动。从数据上看,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淡薄,滞后于时代发展,对于信息素养在专业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关系上缺乏理性认知与实践。

(二)大学生信息知识掌握情况不乐观

调查显示,学生对于网络技术及信息检索方面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信息检索能力较差,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搜索引擎,很少有同学运用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大都可以运用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但信息的处理还停留在文字软件的简单使用层面。当问及能都利用信息检索解决实际问题时,39%的学生选择能力较弱。仍有13%的同学无法满足自身需求。很多高年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尤为吃力,不知如何获取文献资料,更谈不上对信息进行深度的筛选、分析和处理。在外文文献方面,由于英文水平有限,仅5.1%的学生表示可以读懂。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信息知识掌握情况不乐观,缺乏实践与应用,这是阻碍学生信息技能提升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道德修养不高

信息道德修养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信息素养实现的方向。信息的高速发展为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产出效益的同时,由于教育的相对缺失,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调查发现,78%的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良信息;81.4%的学生认为自己需要了解知识产权和信息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69%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和信息免疫能力,不知如何正确对待互联网信息的威胁;54%的学生不知如何正确引用他人著作;41.2%的学生不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可见,大学生的整体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是对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内容缺乏全面了解。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营造有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环境

高校应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敏感度,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意识和技能。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校园氛围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要重视数字化图书馆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能。使专业知识和信息技能有效的融合在一起,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者信息素养

文献检索课程在我国高校已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它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途径。但多数高校是以公选课的形式开课,这意味着它面向的只是部分学生,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接收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信息素养是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概念。它涵盖着多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文献检索、法律和多媒体技术等。仅知晓其中部分内容是不够的。因此,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立足大学生发展需求,从培养目

标、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有资料表明,我国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专业的信息素养教师缺乏。目前,高校信息类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承担,满足了信息类知识的学习,却缺乏与专业知识的融合。高水平的教育当然离不开高水平的教育者。高校可以适当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吸纳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技能培训和讲座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在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教学资源、教学环节等多种教学元素相互融合,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全力打造出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信息功能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化的环境十分重要,学校应加大建设力度,为学生技术实践提供硬件保障。图书馆可以说是大学的“心脏”,是文献信息的资源库,是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馆藏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层次和师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数据资源库并对学生全面开放。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数字化信息平台,掌握检索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信息功能。让学生丰富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查阅各个领域的知识信息,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凤军.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

[2]董文娜.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对策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9):8-10

[3]宋占茹.大学生信息素养亟待改革[J].图书馆学刊,2010(,8):50-52.

[4刘孝文.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何涛.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职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14):129-130.

[6]路强,刘颖.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3,31(10):109-112.

[7]常正霞.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8):53-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