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面临的严峻形势,我认为,应当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研究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表1 我国部分年份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统计
(注:公安部网上信息正在更新,最新为2011年上半年数据)
年 份
事故次数(起)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
2008
26520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2008年的265204万起上升到2009年的万多起,年均增长2.3%。死亡人数由73484万人下降到67759万人,年均减少7.2%。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8.4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5万人,受伤10.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4亿元。虽然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比上年有所下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3%。2011年上半年全国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上升,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1起,造成398人死亡、526人受伤。与上年相比上升幅度较小,事故起数上升1.1%,死亡人数上升1.3%,受伤人数上升2.1%。2008年至2011年,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5起左右。我国部分年份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
事故原因
死亡人数(人)
占死亡总数
超速行驶
18410
17.2%
客货运输车辆肇事
41306
38.6%
无证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肇事
22371
20.9%
3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
33986
31.7%
夜间行驶事故
48870
45.6%
另外,非机动车骑乘人员和行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差,无视交通规则。如在非人行横道横穿公路、与机动车辆抢行、贪图方便而破坏护栏等现象时有发生,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向窗外乱抛废弃物、在非公交站点拦截车辆、与驾驶员争论是非等,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为数不少。2008年,因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及其他人员过错导致的交通事故35114起,8920人死亡,29518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6.8%、8.3%、 6.1%。 所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改善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决定性因素。
(二)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2011年在各种形态的交通事故中,单车事故占有一定比例,这类事故的起因通常是由于肇事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不良引起。如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所致。另外,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种机件承受的反复交变载荷,当超过一定数量也会突然发生疲劳而酿成交通事故。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 目: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
系 部:经济管理系
专 业:公路运输与管理
学 号:5
班 级:运管1009班
姓 名:罗阳
指导老师:丁海鹰
2013 年 06 月 01 日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以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为例,分别从人、车、路及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一)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据近年来统计,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2.63%。分析历年交通事故原因可以发现,驾驶员的违章操作和失误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09年由于驾驶员的原因造成的伤亡人数见表2所示。
表2 2009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事故原因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人)
无证驾驶
20673
89572
超速行驶
19741
88180
疏忽大意
15993
69338
措施不当
15234
83060
酒后开车
12157
71655
疲劳驾驶
12052
71397
违章穿行
13150
88798
表3 2010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关键词:交通事故;成因分析;预防措施
Abstract:The caption .............
Key words:
一、
现状及相关指标统计。……………………………………………………………1-2
二、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3、道路因素。…………………………………………………………………… 4-5
三、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
73484
304919
10.1
2009
67759
275125
9.1
2010
65225
254075
9.3
1
上半年
25864
106370
4.4
二、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可用下式来描述事故的产生:A=f(P,V,R,E)。式中:A为发生交通事故行为;P为影响交通安全的人力因素;V为影响交通安全的车辆因素;R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E为影响交通安全的环境因素。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 等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比较突出。统计数据同时表明,超速行驶、客货运输、无证低龄驾驶、夜间行驶成为马路四大“杀手”。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一半以上系因无证驾驶人、低驾龄驾驶人交通肇事所致。 2010年 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如表3所示。
一、引言
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0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交通事故的“罪魁”是酒后驾车(自从新规出台后,这个因素大大减少),而后依次为超速、不系安全带、路况差、汽车性能不佳、交通违章和缺乏紧急医疗救护。我国的交通事故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辆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预防交通事故刻不容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