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王 南 湜
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对于物质概念的规定,不仅体现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而且也深刻体现着不同时代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性区别。因此,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概念的深刻含义,不仅必须关注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而且必须同时关注这一概念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哲学与其它唯物主义哲学的深刻区别。但遗憾的是,以往人们对物质概念的阐发多有偏差,即过多地关注了前一方面的区别,而严重地忽视了后一方面的区别,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与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失去了原则性的区别。而这当中,最为严重的偏差是对列宁物质概念的旧唯物主义式的理解。鉴于此,本文试图在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对比中,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核心的实践观点出发,对列宁的物质概念进行新的解读,以便能对纠正流行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基础性概念的误解有所裨益。
一
依据对物质概念规定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为三种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唯物主义。就以时代来划分唯物主义的形态而言,/现代的0唯物主义显然不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种,例如至少还有邦格的/科学的唯物主义0。但邦格的/科学的唯物主义0并未真正达到超越近代唯物主义的水平,它仍然在某种意义上是/近代的0。(参见邦格,第30-31页)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着对物质的哲学规定从直观到深刻、从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古代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试图从世界本身的某种规定出发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提出了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物质性本原的命题。这种物质性本原在古希腊自然哲学家那里被认为是/水0、/气0、/火0、/原子0等;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则有关于世界由/水0、/火0、/木0、/金0、/土0五种相克相生的本原物质构成的/五行说0,世界由作为本原物质的/元气0构成的/元气说0等。
古代哲学与近、现代哲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其朴素的直接性态度。在这种态度之中,自我意识尚未自觉,因而古代哲学通常是一种非反思的直接性哲学。这样,古代哲学中的基本问题就只能直接是存在论或本体论范围内的,也就是说,只能是终极的、不变的、本原的、一般的存在与直接可感的、流变的、个别的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可归结为一般存在与个别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用某种一般原则去说明个别存在的问题。因而,古代哲学就通常是一种独断论的本体论哲学。在这种哲学观念的制约下,古代唯物主义也就只能是一种独断论的本体论唯物主义。这种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用具有空间特征亦即原则上可感知的事物去说明世界。由这类基本原则出发,把世界设想为这类基质运动的产物,设想万事万物皆源于此,又复归于此,循环不已,而这类基质就是变中所不变的/实#
3#
体0。以原则上可感的具有空间特征的存在去说明世界,这就是古代唯物主义与以某种超时空的、原则上不可感的存在去说明世界的古代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在原则上是符合从世界自身寻求解释的科学精神的。但就其对物质性世界本原的规定还带有浓厚的直观色彩而言,这些哲学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基于经验直观而把世界本原归结为一种或数种有形的具体物质形态,这就难以说明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另外,这些唯物主义还往往把物质性本原与推动其运动的动力相分离,在物质性本原之外另找动力因素,这就为唯心主义将/理念0、/形式0等视为世界本原留下了缺口。
近代机械论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建立在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伽利略、牛顿等人所奠定的近代科学中,世界被视为一架数学机器,伽利略的名言是:宇宙这部大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参见伯特,第6页)这样,只有能以数量关系表示的性质才是客观的/第一性质0,而凡是不能用数量关系表示的性质便只是主观的/第二性质0(参见丹皮尔,第201页)。这种原本作为科学研究之预设的/第一性质0和/第二性质0的理论,在哲学家们那里得到了进一步详尽的阐发。不仅唯理论者笛卡尔据此将世界归结为物质实体与心灵实体的二元对立,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础,就是经验论者洛克也致力于阐发这种二元学说。
这种/第一性质0与/第二性质0的区分,意味着近代哲学意识到了/思维与自然的对立0(黑格尔,第7页)。这样,近代哲学便不能直接地采取一种独断论的态度直接地考察本体论问题,而是必须首先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对立问题,证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证明我们知识的客观性,进而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考虑本体论问题。于是,在近代哲学中,认识论取得了空前重要的地位,成为哲学关注的中心,而一切本体论问题都必须在此基础上重新透视。这是近代哲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根本性转换。我们看到,不仅笛卡尔是从/我思0出发去证明/我0的存在、证明上帝和世界的存在的,贝克莱是用被感知去规定存在的,而且唯物主义者如霍尔巴赫亦是从我们的思想与外部存在的关系上去规定物质的,他说:/物质一般地就是一切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不同的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不同的物质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同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0(518世纪法国哲学6,第587页)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已经完全取代了古代以人为中心的统一的世界。
在近代科学观念和一般哲学观念的影响下,近代哲学的物质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与古代和中世纪不同,在笛卡尔那里,物质实体被归结为只是空间或广延,其他性质则一概被归之于主观。这一变化体现在唯物主义哲学中,便是马克思、恩格斯在5神圣家族6一书中评论近代唯物主义哲学中发生的变化时所描述的那种情况:在培根那里,尚保留有古代哲学物质观的特征,/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0;而在钦慕伽利略的霍布斯这里,/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物理运动成为机械运动或数学运动的牺牲品;几何学被宣布为主要的科学。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0。(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2卷,第164页)这也就是说,首先,近代唯物主义将物质的本质理解为抽象的广延性或空间性,而不再是具体的物质存在形态,这就能够从原则上适用于说明任何事物。其次,近代唯物主义还与近代力学的惯性原理相一致,将运动归结为物质的本质属性,这就在某种意义上排除了古代哲学从外部寻求动力因的缺陷。
但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它把广延性理解为物质的最根本规定,从形体方面去理解物质存在,其中隐含了严重的漏洞,不能抵御唯心论和怀疑论的挑战。此外,这一漏洞还有可能把某些不具有形体的自然现象如能量等排除在物质过程之外。更为严重的缺陷则是,近代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不彻底、不完备的,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因而导致无法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领域中去,不能说明社会运动的物质性,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陷入了唯心主义。
#4#5哲学研究6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