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自由贸易片区金融改革创新研究
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目标、思路和对策
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目标、思路和对策欧阳卫民【摘要】推动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是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对接国际高标准金融运行规则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满足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服务需求的现实需要.推动广州南沙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国家赋予先行先试使命的“先天优势”和背靠广州经济腹地、经济基础雄厚的“后天优势”,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实现可服务、可辐射,带动广州全市金融业的发展.下一步,南沙自贸区将以加快建设金融集聚区、促进跨境投融资汇兑便利、深化与港澳地区金融合作、完善金融配套服务、构建金融安全网为着力点,打造在泛珠三角地区乃至南中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期刊名称】《南方金融》【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4页(P3-6)【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创新;粤港澳金融合作;广州南沙【作者】欧阳卫民【作者单位】中共广州市委【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1;F832.7一、深刻认识自贸区在我国金融改革创新中的重要意义自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相继设立以来,自贸区建设以及自贸区金融改革令人瞩目。
自贸区金融创新也成为我国金融界当下重要话题。
下面,先谈谈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初心”与“本义”,正所谓“不忘初心,方能行远”。
(一)这个“初心”是积极应对国际经济新形势。
近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格局发生了新变化,我国面临着加入WTO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2015年10月5日,来自12个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国家的部长们宣布结束有关谈判,形成了一份标准高、目标高、全面且平衡的协议。
TPP的成员国环绕太平洋画了一个“C”,缺口就在中国。
美国牵头的TPP与TI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议)被称为“两洋战略”。
面对新形势,我国提出实施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一带一路”战略,并积极与亚太地区经济体开展自贸协定谈判,其中先后达成的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均被认为是“全面的、高质量的”自贸协定。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研究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研究随着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机制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的研究,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支持。
本文将就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国自由贸易港的金融体制机制提供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1. 开放性和国际化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国际化特点。
在自由贸易港内,金融市场对外国资本和金融机构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制度,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进驻自由贸易港,促进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
2. 创新性和竞争性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上更加注重创新性和竞争性。
自由贸易港金融机构可以开展各类金融业务创新,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增强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3. 监管与风险防控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在监管与风险防控上更加注重全面、有效的监管和风险防控机制。
自由贸易港金融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置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1.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目前,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在法律法规方面尚未完善。
自由贸易港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较高,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成熟和完备,导致金融市场的秩序和稳定受到一定影响。
3. 金融创新和风险防控不平衡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对金融创新和风险防控不平衡。
金融机构在开展金融业务创新的对风险的防控可能存在不足,加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完善与自由贸易港金融市场开放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和有序发展。
特别是加强金融领域的立法工作,创造更加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
2. 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自由贸易港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和体制机制的健全性,加强跨境合作和信息分享,提高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水平,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四、结语通过对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金融体制机制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自由贸易港的金融体制机制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创新性和竞争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青岛市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青岛市金融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作者:闫婷婷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1年第22期摘要: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建立以来,始终以推进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目标,推动青岛市逐步进入新经济发展时代。
在此背景下,金融创新是影响自贸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要素,是自贸区制度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文章系统研究青岛自贸区金融创新的发展现状,并充分借鉴已设自贸区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青岛自贸区金融创新的路径,进而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科技金融;海洋经济一、引言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发展,为加快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尽早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战略决定,体现的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自贸区的定位是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具备便捷的贸易投资、完善的金融服务、高效安全的监管体系,充分发挥自贸区突出的辐射带动作用。
其中,青岛片区将重点放在现代海洋、现代金融和先进制造等产业的发展上面,致力于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加快建成沿海重要中心城市。
青岛自贸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一方面,金融支持可以借助于产业形成机制、产融结合机制、资本导向机制和校准补充机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现代海洋、先进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意味着金融服务水平和能力也应有显著的提升,从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金融体系的创新面临着新的机遇。
只有不斷优化金融工具,充分聚集丰富的金融资源,才能构筑全方位服务经济发展的金融平台。
这也就意味着,金融创新是必经之路。
本文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背景,深度剖析了青岛市金融创新的发展路径。
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背景下青岛市金融创新的发展现状(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加快青岛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青岛市于2020年1月出台《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前海自贸区工作总结
前海自贸区工作总结
前海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自2015年设立以来,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作为前海自贸区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有幸参与了许多重要的工作,今天我想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前海自贸区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前海自贸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我们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与各行各业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
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果,前海自贸区成为了吸引外商投资的热门地区之一。
其次,前海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我们积极推动金融改革,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创新业务,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
前海自贸区成立了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为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跨境金融合作,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此外,前海自贸区在推动贸易便利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们积极推动跨境贸易合作,推动电子口岸建设,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总的来说,前海自贸区在吸引外商投资、金融创新和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深感自豪和荣幸,也清楚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艰辛工作的开始。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为前海自贸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前海自贸区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前海自贸区与上海海南自贸区对比研究
前海自贸区与上海海南自贸区对比研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加速,自贸区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因此建设自贸区是中国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而海南自由贸易港则是中国于2020年新增设的自贸区,这两个自贸区在各自的地区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区别。
一、区位优势不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对接东南亚和环渤海地区,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则是对接日本、韩国和整个亚太地区;而海南自贸港则是对接东南亚以及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
二、产业布局不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例如金融、科技研发、文化创意等。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则涉及更多产业领域,例如贸易、物流、医疗设备、航空维修等。
而海南自贸港则主要聚焦于旅游、医疗、教育、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三、政策体系不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都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一些政策得到了优化和引进。
而海南自贸港则是在天然独特的海岛资源的基础上,又吸纳了一些国际和先进的税收政策,在特殊经济区的效果上,更加独特。
总的来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都是经过市场试点验证的自贸区,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而海南自贸港则是自贸区的新生力量,尽管在一些方面有不足,但是在开放程度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具有先进性。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积极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浅析深圳前海自贸区发展对策
浅析深圳前海自贸区发展对策
深圳前海自贸区是中国自贸区试验新区之一,位于深圳市蛇口
港与香港新界相连的前海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为灵活的区域之一。
下面是浅析深圳前海自贸区发展对策:
1.优化营商环境。
在前海自贸区,可以享受更为便捷、高效的
审批服务、税收优惠政策和国际化化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落户。
2.推动产业升级。
前海自贸区聚焦创新科技、人才服务、金融
服务等领域,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促进国际贸易。
前海自贸区深化改革,推进“单一窗口”电
子口岸建设,大力推进口岸智慧化升级,优化跨境贸易环境,加快
区域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
4.发挥政策优势。
前海自贸区享有中国最高的自贸区政策自主权,实行“国家政策+自贸区政策”的双重政策创新,吸引更多企业
和资本前来投资。
5.强化监管服务。
前海自贸区将强化风险管理和法律服务,提
高企业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确保企业的合规经营,促进区域发
展和稳定。
总之,深圳前海自贸区发展对策主要在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
产业升级、促进国际贸易、发挥政策优势和强化监管服务,全面提
升前海自贸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自贸片区金融创新工作方案
自贸片区金融创新工作方案自由贸易片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机遇和新动力。
在推进自贸片区建设的过程中,金融创新是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和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在自贸片区中更加重要,因为这里是经济开放的试验区,金融创新工作方案也应因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而得到特别关注。
1. 金融创新背景与重要性自由贸易片区独特的发展环境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发挥空间。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金融创新已经成为了各国重点发展领域。
自贸片区的创新试验区定位,使得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有了更大的发展自由度和政策支持,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金融创新不仅可以促进自贸片区内企业的发展,也可以扩大外部投资者进入自贸片区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加强自贸片区与境外市场和投资者的联系和互动。
2. 自贸片区金融创新方案(1)金融科技的应用自贸片区可以建设更加前沿和先进的金融科技应用平台,通过智慧银行、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手段来提高自贸片区金融业的效率和效益。
可以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入驻自贸片区,共同推动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
(2)金融结算体系的改进自贸片区内的外贸结算应该更加便捷、高效。
建立跨境结算中心、金融机构的跨境贸易金融服务体系,以及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提供市场和金融支持。
(3)金融监管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自贸片区内的金融监管机制和制度,加强对自贸片区内金融机构和产品的监管,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金融开放创新自贸片区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自贸片区。
建立与国际市场对接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加开放创新的金融产品,使自贸片区金融与国际市场融合。
3. 总结自贸片区是中国开放的重要发展平台和试验区,金融创新的发展将对自贸片区和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因此要从建立更完善的金融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提升金融科技应用等各方面入手,本着创新、协作、共赢的原则,携手共建开放、协调、稳定的金融市场,为自贸片区和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政策及解读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政策及解读6月中旬,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上报国务院审批。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该方案草案。
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建立与试验区相适应的监管等制度环境等。
试验区肩负着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重要使命,是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国家战略的需要。
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政策具体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二是优化外汇政策环境;三是强化金融服务能力。
1.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前提下);在目前的方案中,没有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做更为细化的表述。
但明确表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在人民币跨境使用方面先行先试;与贸易投资相关的本外币资金,可自由使用和转移。
2.利率市场化是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中最为期待的金融改革内容之一。
在方案中,明确表示在区域内实现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资产方价格实行市场化定价。
3.允许设立外资银行以及民资与外资合办中外合资银行。
外资银行可在试验区开展试点的人民币业务,但不享受国民待遇,可从事各类零售及批发银行业务,包括接受存款、企业融资、贸易融资、财务活动、贵金属买卖及证券交易等。
4.在条件具备时,适时在试验区内试点设立有限牌照银行。
初步估计可能是持有特定人民币业务牌照的银行机构。
5.允许外商投资支付机构参照《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向人民银行申请并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证》;允许设立外商投资资信调查公司。
综保区政策创新案例
综保区政策创新案例
综保区政策创新案例有很多,以下为其中几个案例:
1. 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设立,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该区通过创新政策,推动金融、贸易、投资、服务等领域改革,吸引了国内外企业和机构的集聚。
其中,上海自贸区在金融自由化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新,例如试行自由贸易账户制度、对境内外资金的自由兑换、境外人民币资金自由投资等。
通过这些创新政策,上海自贸区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入驻,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
2. 广东深圳前海:深圳前海综合保税区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首个试点自由贸易区。
前海通过创新政策,构建了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实行了创新监管、创新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等政策。
该区吸引了一大批跨国企业和初创企业入驻,成为中国的硅谷。
前海通过政策创新,推动了深圳乃至整个广东的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3. 浙江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立于2015年,是为了推动杭州电子商务产业转型升级而设立的综保区。
该区通过创新政策,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政策支持、商务服务和金融服务等。
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政策创新,吸引了大量电商企业入驻,并促进了杭州电商产业的发展。
总之,综保区政策创新是为了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吸引企业投资和促进创新发展而设立的。
这些综保区通过创新政策,构建
了有利于投资、贸易和创新的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深圳前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模式研究自2013年启动以来,深圳前海自贸区在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也成为了全球最受关注的自贸区之一。
其不断创新的发展模式,为我国自贸区的探索与尝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前海自贸区的整体发展概况深圳前海自贸区于2013年8月被挂牌成立,经历了多轮改革和完善,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具活力的自贸区之一。
目前,前海自贸区的主要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跨境电商、区块链等,这些产业领域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
在前海自贸区的发展道路中,政府成为了“引路人”和“护航者”,通过扶持政策、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支持和效益,促进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同时,前海自贸区的发展模式也不断创新,成为了一种具有可复制性的样本。
二、前海自贸区的创新之路1. 独立的税制:在前海自贸区中,企业享受着独立的税制,这是自贸区内其它区域所没有的。
这种税制让企业从税务成本和流程繁琐的问题中解放出来,有更充裕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上,提升自身竞争力。
2. 跨境金融创新:前海自贸区具有举世瞩目的“QDII2”试点项目,为跨境金融合作提供平台。
前海自贸区的企业可以借助这个平台,通过国际资本市场集资,为自身业务的拓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充分整合资源:前海自贸区整合优良的国际资源和国内优质产业资源,打造了一个强大而创新的生态系统。
这种系统能够有效地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资源支持,推动企业在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工作。
三、前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对其他自贸区的启示前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了一种具有可复制和推广性的样本。
以下是前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模式对其他自贸区的启示:1. 因地制宜:前海自贸区的创新发展模式是在深圳的产业环境和政策条件下不断优化和完善的,在其他自贸区中采用前海自贸区的创新模式需要考虑到自身的地域和条件,因地制宜进行调整和完善。
2. 强化金融创新:前海自贸区的开放精神和强化金融创新的力度为其他自贸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强大且创新的金融系统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加优秀的发展环境和资金支持,从而推动其在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更快发展。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改革创新调查报告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金融改革创新调查报告摘要:为了解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成效,特别是跨境人民币、外汇管理、利率市场化、投融资便利化和分账核算体系效果,进一步明确今后金融改革方向和步骤,调研组对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部分上海金融机构、企业和上海自贸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
总体看,各方均肯定金融改革创新效果,同时也指出政策执行中若干问题,并对今后金融改革方向和途径提出了意见。
金融机构认为贴近企业实际,企业直接收益较多的金融改革最受欢迎,普遍反映希望将外币纳入自由贸易账户、探索投融资便利化能有所突破。
随着金融不断创新,未来金融风险表现在跨境、跨业、跨市场风险上,特别是主要满足套利需求的金融创新,影子银行也会对监管带来挑战。
推进利率市场化建设,可简化存款期限档次,配套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现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时机已经成熟。
应进一步优化结售汇制度,明确规范外债统计口径,进一步开放自由贸易账户。
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协作。
企业对自贸区金融改革持欢迎和肯定态度,金融改革给企业带来新机遇和新空间。
问题主要包括跨境人民币业务与税务政策衔接、增强外汇管理灵活性,改进外债管理,人民币双向资金池、外汇国际国内两个主账户与FT账户三个文件衔接、非贸付汇问题等。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认为金融改革具有特殊性,核心制度改革暂先立足上海,可探索推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思想和防范风险方面的经验做法。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下一阶段应加强在防范化解风险、宏观审慎管理,各项政策配套衔接方面的立法,赋予自贸区一定立法权。
坚持积极、稳妥、渐进、服务实体经济原则,进一步在自贸区推进金融改革开放,根据不同地域属性、发展水平等进行部分适应性推广而不是简单复制自贸区经验。
加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外汇管理跨境人民币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自贸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主要任务之一。
人民银行在构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探索外汇负面清单管理,探索风险管控模式方面作出较大探索突破。
中国改革发展报 营商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中国改革发展报营商创新发展典型案例1. 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前海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以自贸政策和创新机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进驻,推动了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
前海自贸区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惠政策等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高科技企业、金融机构和创新型企业入驻。
2.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引进外资和推动科技创新为主要目标。
园区通过建立高效的行政服务机构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推动了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
3. 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是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以其丰富的商品种类、灵活的交易方式和高效的物流体系而闻名。
市场通过引进信息技术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了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买家和企业前来采购和合作。
4.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最大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以其集聚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团队和科研机构而闻名。
园区通过提供创业支持、人才引进和科技金融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5.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为主要目标。
试验区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改革行政审批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入驻,推动了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6. 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华强北电子市场是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批发市场之一,以其丰富的产品种类和低廉的价格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市场通过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和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了市场的交易效率和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买家前来采购。
7.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是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和科技创新基地之一,以其集聚了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而闻名。
园区通过提供科研设施、人才培养和科技金融等支持,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推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然而,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老旧小区改造、环境污染和社会资源不均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城市更新,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将出现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10大优秀案例。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案例,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
一、德阳创新城项目德阳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中国的制造业重镇。
为提升城市的产业优势,德阳市政府实施了德阳创新城项目。
该项目将侧重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入驻,德阳创新城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高质量就业机会,并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创新能力。
二、武汉鄂温新城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面临着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武汉市政府启动了鄂温新城项目。
该项目以生态和创新为核心,通过建设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促进了城市的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鄂温新城成为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典范。
三、上海创意港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上海创意港项目是上海市政府为促进创意产业升级而推出的重要举措。
通过提供创意产业的孵化、孵化和加速等一站式服务,上海创意港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创业环境。
上海创意港还开展了大量的创意活动和展示,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创意人才和企业。
四、北京中关村作为中国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在中国的科技创新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关村的创新能力,北京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
中关村成为了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之一。
通过引入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中关村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并推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五、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是中国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之一。
中国金融创新加速 金融机构争相入驻前海
中国金融创新加速金融机构争相入驻前海2012年12月18日01:56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前沿,前海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外界的高度关注。
近日,前海管理局副局长周子友在深圳金博会上表示,目前正在与中央部委进行协商,包括人民币跨境贷款细则等措施,有望在近期推出。
周子友称,前海正在与相关部委协调,争取在年底前后召开前海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包括产业准入目录、优惠目录、跨境人民币贷款等多项政策细则,将在部际联席会议上商谈或公布。
目前,跨境人民币相关业务的办法正在审议之中。
前海管理局经济发展处处长沈华新亦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等关键问题,需要与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沟通。
但总体而言,前海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前海的税收优惠政策、业务创新机会,吸引了金融机构争相入驻。
周子友透露,截至目前,前海审批入区企业为256家,已办理工商注册的180余家,其中金融企业占比76%。
据了解,招商、博时、鹏华、华夏等基金公司等均计划在前海设立子公司,而银行也在为入驻前海摩拳擦掌,不少银行已在深圳设立创新中心或产品研发中心。
11月初,建设银行)在深圳设立的产品创新实验室启用,华夏银行亦在积极筹备位于深圳的华夏银行产品研发中心。
某股份制银行深圳分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其总行正在为参与前海创新业务做准备,只要相关政策细则出台,即可启动。
“很多机构都想到前海设点,一些世界顶级金融机构也跟我们接触过。
”前海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锦侠对本报记者说,由于还没有获得前海管理局同意,真正完成在前海设立分支机构的还不多。
外资金融机构同样觊觎前海蕴藏的巨大市场机会。
在深圳金博会期间,百人海外金融代表团与前海进行了一对一洽谈。
马来西亚交易所前执行总裁拿督表示,随着贸易额的增长,中国和东盟有大量资金流动,东盟的银行想在中国设点,前海是很好的机会。
不过,香港一家金融机构人士认为,在对外资机构的开放程度上,前海的力度仍然不足;并且15%的税率,对外资来说,吸引力尚显不足。
前海自贸区与上海海南自贸区对比研究
前海自贸区与上海海南自贸区对比研究前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是两个地理位置不同的自由贸易区,分别位于深圳和上海。
虽然它们都是中国试点建设的自贸区,但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前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进行对比研究。
前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的定位不同。
前海自贸区的定位是“服务中国的实体经济”,旨在支持和推动创新型产业的发展。
而上海自贸区的定位是“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追求更加开放的投资和贸易环境。
前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所覆盖的行业范围不同。
前海自贸区主要涵盖金融、海关监管、物流、人才、知识产权等领域。
上海自贸区则更加广泛,包括了金融、服务业、制造业、农业等多个领域。
前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惠不同。
前海自贸区在税收、跨境资金流动、人力资源、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优惠,如签署自贸协定、简化报关手续等。
上海自贸区则更加注重金融开放,如放宽外资进入金融行业的限制、试点人民币自由兑换等。
第四,前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效果也有差异。
前海自贸区成立以来,已经吸引了众多创新型企业和金融机构进驻,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上海自贸区则取得了更加显著的成效,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国际机构进驻。
前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对外开放水平也存在差异。
前海自贸区在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相对更加注重服务中国实体经济。
上海自贸区则更加聚焦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对外贸易、金融市场开放等方面更加积极。
前海自贸区和上海自贸区在定位、行业范围、政策优惠、发展效果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存在不同。
这些差异体现了两个自贸区的区域特色和定位,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政策。
2023年全国自贸片区经典制度创新案例汇编
序:2023年全国自贸片区经典制度创新案例汇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各地自贸片区的经典制度创新案例也不断涌现。
2023年全国自贸片区经典制度创新案例汇编将向我们展示各地自贸片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做出的积极努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案例吧。
第一大节:自贸片区通关便利化1. 深圳前海自贸片区“单一窗口”通关模式深圳前海自贸片区率先推行“单一窗口”通关模式,实现了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各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极大地提高了通关效率,大大降低了企业通关成本,为前海自贸片区的贸易便利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 上海自贸片区“智慧通关”服务上海自贸片区以“智慧通关”为目标,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优化通关流程,实现了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
进一步提升了自贸片区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第二大节:自贸片区金融创新3. 重庆保税港区跨境融资创新重庆保税港区通过金融机构与企业跨境合作,推动了保税港区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元化,提高了企业的融资便利程度,加速了全球资源配置,促进了重庆保税港区的经济发展。
4. 北京自贸片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北京自贸片区积极倡导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推出了一系列便利企业贸易投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促进了自贸片区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交流,为自贸片区内外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
第三大节:自贸片区产业发展创新5. 广东湛江自贸片区“一园三区”产业布局广东湛江自贸片区通过“一园三区”产业布局策略,建设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粤港澳物流贸易示范区”、“沿海特色产业集聚区”和“藤椒产业扶贫园”,全面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6. 天津滨海新区自贸片区先进装备制造发展天津滨海新区自贸片区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跨国合作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了自贸片区的产业链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20141210上海自贸区与深圳前海资本项目对比
的限制。广义、狭义的区别。
第一部分 资本项目改革创新背景介绍
资本项目由谁管理?
第一部分 资本项目改革创新背景介绍
资本项目管理的分工:
交易环节:发改、商务、证监、银监、保监、工商等。
汇兑环节:外汇局。
第一部分 资本项目改革创新背景介绍
二、改革创新的原因 (一)宏观层面:顺应形势发展需要,我国金融在全球地位 与大国地位 不相称:
深圳前海:与上海自贸区政策基本一致。
截至10月末,深圳已设立外资融资租赁公司176家,其中今年 新成立114家。
前海PK上海自贸区:基本一致。
第三部分 资本项目改革创新政策对比
三、跨境资金池
(一)外汇资金池
上海自贸区:3点突破:
三、跨境资金池
(一)外汇资金池 深圳(包括前海):2013年5月,深圳已获批试点,首批3家试
一、直接投资
(二)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
一般政策
实行“支付结汇制”
上海自贸区
改为“意愿结汇制”,3点突破: 自主结汇、全额结汇、专户管理
深圳前海
2014年8月4日起试点“意愿结汇制”。截止10月末, 共有8家企业合计办理978万美元意愿结汇。
前海PK上海自贸区:基本一致。
第三部分 资本项目改革创新政策对比
前海PK上海自贸区: 侧重点不同;碳排放交 易方面,前海暂时领先。
四、资本市场
(二)证券、股权等投资
上海自贸区: 1、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 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 2、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包括证 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内投资。 沪港通(不局限于自贸区)。
第三部分 资本项目改革创新政策对比
一、直接投资
调研报告: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调研报告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调研报告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对接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验田”,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坚持“一张白纸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推出一系列高质量的制度创新成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等综合评价位居全国榜首,5年开发开放中自贸片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前海模式”。
按照梁桂常务副省长的批示要求,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赴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行了专题调研,认真研究分析、整理筛选了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44项主要做法和经验,结合我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实际,就学习借鉴、复制推广这些经验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一、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一)自贸片区基本情况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于2015年4月27日挂牌成立,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
片区总面积28.2平方公里,分为前海区块15平方公里(含前海湾保税港区3.71平方公里)和蛇口区块13.2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是:借助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优势与经验,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作用,整合深港两地资源,集聚全球高端要素,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及专业服务、港口服务、航运服务和其他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推进深港经济融合发展,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根据产业形态分为三个功能区,包括前海金融商务区、以前海湾保税港区为核心的深圳西部港区和蛇口商务区。
该片区呈现“合作区+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三区叠加模式。
重点把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前海国家服务业开放发展战略平台功能、蛇口发达的港口航运产业基础更好结合起来,形成区位、政策、体制和产业的叠加优势,进一步发挥新时期深圳经济特区先行先试作用,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成立管委会与前海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有效统筹与整合前海与蛇口两大区块的发展。
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 典型案例
市场化运作片区开发典型案例1. 案例一: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深圳前海自贸片区是中国首个试点自贸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片区位于深圳市南部,占地面积116.9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外资、放宽贸易限制、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等措施,前海片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 案例二:上海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是中国政府为推动市场化改革而设立的一块特殊经济区域,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试验区位于上海市,占地面积120.72平方公里。
通过推进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上海自贸试验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为上海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案例三: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园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488.3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金融支持等措施,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企业和创业者。
4. 案例四:广州南沙自贸片区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片区位于广州市南沙新区,占地面积119.82平方公里。
通过推动外贸自由化、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南沙自贸片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5. 案例五:重庆两江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新区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和南川区,占地面积206.5平方公里。
通过推动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打造创新创业环境、优化服务等措施,两江新区吸引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和创业者,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6. 案例六: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开发区,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开发。
该新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占地面积2,270.6平方公里。
通过引进外资、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滨海新区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入驻,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March 2019 / 广东经济前海自由贸易片区金融改革创新研究任春杨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6年再次视察前海自由贸易片区(下称“前海”),指出“前海的制度创新做了很多的研究,也出了很多的成果,有的已经推广到全国去了,要继续做好”,同时,总书记特别强调,“前海发展这么快,变成这个样子,说明前海的模式是可行的”。
前海作为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叠加了16项国家战略使命,充分发挥了我国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工作的重要布局。
在金融对外开放方面,前海肩负着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等重要战略使命。
截至2018年9月底,在前海注册的金融类企业已达53694家,其中持牌金融机构为180家,注册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0%;实现增值税销售额3902.11亿元,同比增长87.89 %;税收收入158.08亿元,同比增长61.36%。
秉承“大胆闯、大胆试”的作风,前海在金融创新领域不断实现新突破,并积极努力构建金融发展“新业务、新机构、新通道”。
前海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成效前海毗邻香港、面向世界,金融创新具有很鲜明的香港元素和跨境特色。
尤其是在引进港资企业、探索跨境金融、丰富金融业态、加强金融监管等领域,前海做出了重大的创新性改革,对促进深港金融合作、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起到了重要的支点和纽带作用。
(一)积极推动深港金融合作,降低港资金融机构准入门槛一直以来,深港合作被视为前海金融开放创新的使命和核心竞争力。
2017年6月30日,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两家港资控股内地全牌照证券公司获批筹,引发海内外关注。
2017年12月7日汇丰前海证券、东亚前海证券正式开业。
以上两家证券公司加上招联消费金融、恒生前海基金、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CEPA 框架下金融业对港澳地区开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
港资机构“三大巨头”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全部在前海合作“生根”,不仅意味着港资金融机构通过前海前海自由贸易片区金融改革创新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了国家金融改革创新前沿阵地、金融对外开放示范窗口的作用。
但现阶段金融改革仍存在部分金融行业准入门槛较高、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仍不大、尚未建立统一金融监管格局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前海自由贸易片区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应进一步拓展对港澳金融业开放的深度与广度,探索开展深港跨境金融业务创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统一的金融业监管制度,优化金融创新环境吸引优质金融机构。
智库THINK TANK成功进入内地市场,而且为前海金融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夯实跨境金融业务内涵,率先实现“五个跨境”前海率先在全国推动实现跨境双向股权投资、跨境资产转让、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发债和跨境双向资金池等“五个跨境”。
一是率先开展跨境双向人民币贷款、业务规模全国领先。
截至2018年9月,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累计实际提款金额371亿元;区内银行向境外企业发放11笔人民币贷款,金额54.94亿元。
区内企业共办理33笔全口径外债宏观审慎管理业务,签约金额共计13.11亿美元。
二是率先打通跨境双向发债、扩大实体经济境内外直接融资渠道。
早在2015年,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已在香港发行10亿元“点心债”;招商局集团也已成功在银行间市场发行5亿元“熊猫债”。
三是不断降低跨境双向本外币资金池业务备案门槛、增大政策惠及面。
截至2017年末,共有14家跨国企业集团办理了自贸区版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备案,涉及成员企业346家,应计所有者权益5118.8亿元;共有13家跨国企业集团参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池业务试点,跨境流出入总规模达159.61亿美元。
四是率先试点跨境双向股权投资。
截至2018年6月,已设立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QFLP)管理企业127家,占深圳市的94%,注册资本合计81亿元;设立合格境内投资者境外投资试点(QDIE)企业41家,其中首批8家,获批额度9.61亿美元,成立基金25只,规模8.8亿美元。
五是率先试点跨境不良资产转让。
相继落地全国首单依托交易平台实现的银行不良资产跨境转让业务、商业保理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租赁资产跨境转让业务。
2017年6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将不良资产跨境转让审批权限下放深圳分局,深圳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获得授权,自主审核管理银行不良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的城市。
(三)全方位推进金融创新,不断丰富金融发展业态随着全国首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CEPA框架下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招联消费金融;首家外资控股公募基金公司——恒生前海基金;首家社会资本主导的再保险公司——前海再保险;首批相互制保险公司——众惠财险;首批外资控股证券公司——汇丰前海、东亚前海;国内唯一一家允许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外汇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和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等创新型金融机构纷纷落户前海,前海逐渐形成了业态丰富、功能完备的区域金融生态圈。
此外,作为前海标志性产业项目——前海深港基金小镇——我国自贸区内首个基金小镇,也将重点构建对冲基金中心、创投基金中心、金融科技先导区及大型资管中心产业集群,为财富管理类企业提供一流的聚集区。
截至2018年底,除持牌金融机构外,前海非持牌金融机构已达数万家。
其中,融资租赁公司占深圳市的97%、全国的24%;商业保理公司占深圳市的86%、全国的60%;中基协备案的私募机构占深圳市的70%、全国的13%。
(四)努力开拓金融监管思路,探索创新金融监管模式2013年,经中国证监会批复,深圳证监局设立前海监管办公室,成为第一家针对前海金融业发展设立的监管部门。
2016年,前海管理局和深圳证监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建私募领域监管系统,成为全国首创的央地协同的监管模式。
2018年,前海管理局再次加强与中央部门合作,与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中心共建了前海鹰眼系统。
2018年5月24日,/ March 201929广东经济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提出“探索在前海蛇口片区开展金融综合监管试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施以合作监管与协调监管为支撑的综合监管”。
2019年2月26日,广东自贸区首家地方金融监管局落地前海,这是前海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探索金融综合监管试点的重要举措。
前海金融改革创新的现存障碍近年来,前海自由贸易试验片区充分发挥了国家金融改革示范窗口作用,尤其是在促进深港金融合作方面不断深化,但深港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与期望仍有差距,金融制度创新仍存在一定障碍。
(一)部分金融行业准入门槛较高目前,部分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仍旧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澳资本进入内地的积极性。
如,在保险领域,港澳资保险公司以中小资本为主,难以达到《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规定的“532”(总资产50亿美元、保险经营历史30年、在内地设立代表处2年) 的条件。
同时,尽管CEPA对促进粤港澳金融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并无法完全解决“大门开、小门不开”的问题,政策实施细则、业务审批流程等配套措施落地难度大。
(二)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仍不大截至2017年8月末,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备案金额1376.5亿元,提款金额371亿元,业务规模已领先全国。
但截至2017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余额为5591.37亿元,相比香港银行体系机构充沛的资金量,前海跨境人民币业务明显呈现“大资金”与“小流通”的特点。
同时,根据相关规定,香港对内地的贷款,多数仍只可在境外使用。
可见,现阶段前海跨境金融的量级仍有待提高,金融制度创新步子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尚未建立统一金融监管格局目前,前海金融监管仍以机构监管为主,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不足,机构监管无法彻底杜绝监管的“真空带”,而相同金融产品不按照同一原则进行统一监管又是监管缺位和监管套利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引发潜在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
在金融混业经营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仅仅依靠机构监管已无法满足和适应金融市场监管的需求,树立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三位一体”的监管理念才是促进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
前海金融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在当前我国金融严监管的大背景下,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大前提下,前海的金融制度创新步伐仍不能停,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前海发挥深港金融合作“带头人”的能级必须进一步加以提升,扎实探索、努力创新,力争打造我国自贸试验区最佳样本和生动范例。
(一)进一步拓展对港澳金融业开放的深度与广度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上宣布要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前海作为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理应率先探索金融业对港澳优先开放或先行落地。
如,加快推进前海开展“保险通”试点工作,首先,推动在前海实现香港与内地保险“理赔通”和“续保通”,为内地居民为其合法购买的香港保单以人民币为币种进行续期缴费和提供快速理赔服务。
其次,推动实现香港与内地保险“产品通”。
在前海范围先行先试,通过限定对象、限定产品、限定额度、设立封闭渠道等方式,允许内地居民在前海购买香港保智库THINK TANK30March 2019 / 广东经济险产品,实现内地与香港两地保险产品互认。
最后,推动大湾区保险市场在产品、服务、资金、人才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大湾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
(二)进一步探索开展深港跨境金融业务创新试点工作一是探索拓展OSA账户功能试点工作。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前海拓展离岸账户功能,借鉴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积极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有效路径”。
广东省的OSA账户已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坚实的市场基础、丰富的经营经验、全面的服务体系、成熟的业务系统和完善的监管体系等基础,可在前海进一步探索通过增加人民币币种、扩大开户机构范围等方式,继续发挥其支持跨境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是探索开展深港间限额内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工作。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374号)明确提出要“实行限额内资本项目可兑换”,前海应进一步探索开展深港间限额内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允许前海港资企业和中资实体企业自主开展跨境投融资活动,额度可暂定每家企业每年1000万美元。
(三)进一步探索建立统一的金融业监管制度《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8〕13号)中明确:“将探索在前海蛇口片区开展金融综合监管试点,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实施以合作监管与协调监管为支撑的综合监管。
”前海在积极配合监管机构做好金融监管的同时,应进一步探索对金融行业的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根据金融混业经营的特点,实现监管模块化与系统功能性的统一,从根本上消除多层次监管、重复监管、机构性监管所产生的问题,防止发生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