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精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油化学精制法一般流程
一、脱胶:酸炼、水化
脱胶主要是脱除毛油中的磷脂、蛋白质、糖类和一些热敏性色素的混合物及其它杂质。

粗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酸,使胶溶性杂质变性分离的一种脱胶方法称之为酸炼脱胶。

酸炼脱胶主要用于工业用油的加工,分浓硫酸法和稀硫酸法两种工艺。

(一)酸炼脱胶机理
硫酸是一种强酸。

当强电解质与粗油接触时,随工艺条件的不同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化学变化,其中与脱胶有关的作用主要有:
1、浓硫酸作为脱水剂作用于蛋白质、粘液质等胶杂,使它们变性和发生树脂化,从而由油内析出,溶解或悬浮于酸液中,形成软沥青油脚。

2、硫酸与色素接触时,会发生磺化或酯化反应,使部分色素因反应而褪色。

3、在稀硫酸的促进下,蛋白质和粘液质等胶质发生水解进而遭到破坏。

4、稀硫酸作为强电解质,它能中和乳浊状和胶质状质点的电荷,使它们发生凝聚或絮凝,为沉降分离创造了条件。

由于硫酸对磷脂、蛋白质及粘液质等能产生如此强烈的作用,因此,酸炼法常常被用来精炼含有大量蛋白质、粘液质的粗油或处理裂
解用油,例如精炼米糠油、蚕蛹油及劣质鱼油等。

(二)酸炼脱胶操作
1、浓硫酸法
浓硫酸脱胶法采用浓度为90%~94%的工业硫酸。

操作时,将粗油泵入酸炼罐中,为了避免硫酸对油产生副作用,要控制油的温度不超过20~25℃。

酸的用量需根据粗油的质量而定。

磷脂、蛋白质、粘液质和水分多的油,酸的用量大,反之则小。

具体添加量可通过实验室小样试验来确定。

一般用酸量约为粗油量的0.3%~1.5%。

在搅拌器和气流鼓泡器同时作用的强烈搅拌下,将浓硫酸以细流状均匀洒入油内。

强烈搅拌的作用是防止酸过快地沉到罐底而无法对胶体杂质发生作用。

待酸全部加完后,再搅拌片刻,使油内的磷脂、蛋白质、粘液质等物质在酸的作用下变性、树脂化,形成由灰暗到深黑的絮状物,并在搅拌下进一步絮凝,最后从油中沉降下来,酸炼脱胶的效果可通过加酸后油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加酸前呈棕黄色,加酸后,油转变成绿色(有时是黑色),沉降分离后因油内部分色素被破坏,澄清的油即变成淡黄色。

当搅拌结束后,应及时加入占油重3%~4%的热水(最好用冷凝水),以冲淡未作用的硫酸,然后静置沉降2~3 h。

罐中物料即分成三层;上层是脱胶油,底层是冲淡的酸液,中层是带有少量油的沥青状杂质(软沥青)。

在上层油内仍留有少量的硫酸,为了彻底除去这些残留的硫酸,必须将油转移到另外的设备内,用热水重复洗涤几次(每次添加量为油重的15%~20%),直到硫酸完全从油内洗去为止。

洗涤时要仔细操作,特别是当油内混有一些悬
浮软沥青状物时,第一遍洗涤搅拌速度不可快,以免形成稳定的油-水乳浊液。

一旦发生乳化现象时,用食盐或明矾[Al2(SO4)3]盐析破乳。

去净残酸的油经真空干燥后,即成脱胶商品油。

如果酸炼后还要进一步碱炼精制时,则可省略去沉降分离和洗涤过程,一旦硫酸作用完毕后,可紧接着进行通常的碱炼。

2、稀硫酸法
稀硫酸脱胶工艺基本上与浓硫酸酸炼相同,唯添加的硫酸不是浓酸,而是浓度为2%~5%的硫酸溶液。

操作时,先将油用直接蒸汽加热到100℃,使油内积聚的蒸汽冷凝水量约为油重的8%~9%,然后在搅拌下将50~60°有硫酸呈细流状均匀洒入油内,添加量约为油重的1%。

浓硫酸添入油中后即被油内的冷凝水冲淡而成为稀酸,与油内的杂质进行作用。

酸加完后,搅拌片刻,然后静止沉降,放出溶有胶杂的稀硫酸层,以热水重复洗涤至油脂呈中性后,送入真空干燥器脱水。

稀硫酸酸炼也常用于油脂裂解前清除油内金属皂,以改进脂肪酸的色泽和甘油的质量。

酸炼脱胶沉降分离出的软沥青状悬浊液,除了一部分树脂化了的胶溶杂质外。

(三)水化脱胶机理
胶溶性磷脂等易于溶于水,磷脂吸水成胶团,从油中沉淀析出二、脱酸:
粗制植物油中存在的游离脂肪酸对油脂的风味产生影响,并且易氧化酸败,脱酸可以降低油脂酸价,提升油脂的品质。

目前常用的脱
酸方法是碱炼法,加入碱液与游离的脂肪酸皂化,工艺简单但操作不易控制。

若碱量不足,则皂化不完全;若碱量过多也会造成中性油脂损失。

由于碱液除了与游离脂肪酸完成皂化反应,还会结合杂质和中性油,所以实际加碱量一般要高于理论加碱量。

三、冬化:
冬化是把油脂缓慢搅拌,控制冷却速度,冷却至4~6℃左右,约24小时,使固体脂肪生成较大结晶,分离析出。

再经过过滤,把油和固体脂肪分离。

冬化是将油脂冷却使凝固点较高的甘油酯等结晶析出的过程。

油脂经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后,冬季还会有少量固体脂及呈絮状沉淀析出,影响外观。

如棉籽油等制备色拉油(冬化油)时还要增加冬化工序。

冬化是把油脂缓慢搅拌,控制冷却速度,冷却至4-6℃左右,约24小时,使固体脂肪生成较大结晶,分离析出。

再经过过滤,把油和固体脂肪分离。

四、脱色:
目前工业生产最常见的几种脱色剂有活性炭、活性白土、天然漂土、沸石、凹凸棒土、海泡石、硅藻土、活性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等;还有一些新型的脱色剂,例如炭化豆壳灰,酸化稻壳灰等。

一般较为常用的是活性炭和活性白土,可是它们各自具有一定缺陷。

如活性炭吸附胡萝卜素的效果较好,但除去叶黄素和叶绿素能力较差,且不易于分离过滤;而活性白土高温下可能产生分异构化,生成含有共扼键酸的甘油三醋,大量使用会破坏脱色油的稳定性。

因此在脱色过程中,不同吸附剂的复配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脱臭:
通常,引起油脂臭味的主要成分包括游离脂肪酸、低级醛、酮以及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等。

脱臭能除去油中臭味物质,改善风味,提高烟点,降低污染,提高油脂品质。

目前油脂脱臭一般采用高温真空水蒸气蒸馏法。

高温真空条件下,臭味物质与水蒸气结合被携带逸出,从而达到脱臭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