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枢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江堰水利枢纽
摘要:本章简要介绍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概况,都江堰枢纽的发展历程,以及都江堰对当地的巨大作用,分析了都江堰枢纽主体工程的功能和原理,研究了枢纽区在现当代的利用及面临的问题,和如何合理规划利用都江堰
关键词:都江堰,水资源,水问题,规划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作为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特殊的水利工程价值。
都江堰工程自建成2270年来,为灌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造福川中,沿用至今,堪称奇迹。
都江堰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枢纽工程合理的天然布局和顺应自然流态的水沙运动规律。
以及我国人们悠久的水文化以及先进的水思想都江堰始建之初,除宝瓶口以外,鱼嘴、飞沙堰以及百丈堤、平水槽(现已封闭)、人字堤等工程无论在形式上、结构上甚至位置上都与现在的都江堰不同。
1933年10月9日,岷江上游地震湖崩塌引发的洪水将都江堰渠首工程完全冲毁,洪水冲开离堆公园成河,现在离堆公园中的荷花池就是那场洪水肆虏的遗迹。
1964年岷江洪水也基本上将都江堰渠首工程冲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地修了毁、毁了修,是人与自然此进彼退、和谐共存的一个动态过程。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都江堰(包括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外江闸、内江闸群、工业引水拦水闸等),其实都是采用了现代工程技术和建筑材料,对历朝历代治水先贤的治水思想不断总结、完善、发展的结果。
都江堰在漫长的实践中还形成了杩槎、竹笼、干砌卵石等的治河工艺。
浓缩了千百年治水经验总结出的“三字经”、“六字决”、“八字格言”,形成都江堰独特的治水思想。
都江堰长期形成的管理机构和特有的管理办法,同样构成了都江堰水文化的一部分。
如汉灵帝时(公元168年)已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等水利官员,专门负责维修管理都江堰渠首工程;三国时期,“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
这些机构的设置对于都江堰历经二千多年而不衰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都江堰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李冰的个人智慧,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1.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都江堰位于长江上游支流岷江上,崛江以崛山导江而而得名,发源于松潘县弓杠岭和朗架岭,流经汉川、都江堰市、乐山市大渡河入汇,到肩{宾市后注入长江。
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即位于崛江中游的都江堰市。
都江堰流域分水源区和灌区,渠首枢纽以上的崛江为水源区,河道长340公里,落差达3009米,河道坡度4.83‰,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
渠首枢纽以下的为灌区,流域面积21700 平方公里,灌溉农田1000多万亩。
崛江流至紫坪
铺出关口后,地势由高山峡谷突变为平原,河床陡然开阔,水势趋缓,为都江堰渠首工程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此处位于呈扇形伸展的成都平原的顶部,海拔739米,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制高点。
良好的地理位置,使都江堰既可扼制住刚出峡谷的崛江水势,使其不能直泻成都平原而引发洪水灾害,又可因地势高而控灌整个都江堰灌区,造福川西大地,是设置渠首枢纽的最佳位置。
都江堰早期以航运为主,兼有灌溉的效益,至汉代扩大灌区,渐以灌溉为主,到魏晋时,已具备分水、溢洪、引水二大主要工程设施的雏形。
发展至今,都江堰已成为具有农业灌溉、城镇和工业供水、生态和文物保护、防洪、旅游、发电、水产和养殖等多目标,引、蓄、提相结合的综合性特大型水利工程。
2.都江堰水沙运动规律
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的万顷农田得到灌溉,使蜀郡成为秦国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为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历代治蜀者和灌区人民都非常重视对都江堰的管理与维护,并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总结出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原则和“二字经”、“六字诀”、“八字格言”等丰富的治水经验,创造出了码搓、竹笼、羊圈、干砌卵石等传统工程技术,形成了具有都江堰特色的水利管理体制与制度。
“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
晋代周谁《益州记》中称“水旱从人,不知饥模,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都江堰枢纽主要由鱼嘴、金刚堤、飞沙堰和宝瓶口等组成分流、引水、排沙枢纽,河势见图
图:都江堰河势图
3.灌区渠系工程
都江堰枢纽将崛江分为右岸沙黑河总干渠、左岸内江总干渠和崛江干流。
崛江干流从都江堰到新津河段长70余公里,为崛江的排洪河道。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总干渠至仰天窝节制闸一分为二,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的渠道体系,灌溉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区一千余万亩农田。
山民江右岸则由沙黑总河进口后灌溉崛江右岸的土地,灌区分布如图
1949年以后,在老灌区修建了50余座重要分水枢纽,改造了3万多条旧渠道,到2000年,渠系工程共有干渠37条,分干渠60条,长3550公里;万亩以上支渠272条,长3627公里;万亩至千亩斗渠2848条,长11847公里;千亩以下农渠34868条,长23172公里;斗渠以上建筑物4.89万座。
其中干渠工程有水闸998座,隧洞334座,渡槽415座,涵洞964座,倒虹管91座。
灌区内农业生产总值368亿元,占全省的25.3%,工农业生产总值1645亿元,占全省的43.0%,国民生产总值1502亿元,占全省的41.6%,在全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
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
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都江堰的创建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是巧夺天工、造福当代、惠泽未来的水利工程,是区域水利网络化的典范。
后来的灵渠、它山堰、渔梁坝、戴村坝一批历史性工程,都有都江堰的印记。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奥妙之处在于集中反映在以上三大工程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无坝限量引水并且在岷江不同水量情况下的分洪除沙、引水灌溉的能力,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解放后,又增加了蓄水、暗渠供水功能,使都江堰工程的科技经济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拓展,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都江堰水利事业工程针对岷江与成都平原的悬江特点与矛盾,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
4.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变迁
都江堰从创建至今,经历代的改建、维修和完善,才具有现在的布局,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鱼嘴初建时位于今鱼嘴以上1650m的古白沙邮,元代更上移至距今鱼嘴约2000m的盐井关和水西关之间。
见图,而清乾隆年间又下移至今鱼嘴以下700m的虎头岩对面河心,上下变化近3000米。
1936年在现位置修建浆砌条石鱼嘴,1974年重新加固,2002年维修时采用钢筋混凝土彻底整修。
鱼嘴的结构有卵石竹笼、条石污工、铁龟铁牛、浆砌条石,直至新修的钢筋混凝土工程。
图元代都江堰渠首工程示意图(引自《都江堰志》175页)。
飞沙堰长期与金刚堤上的平水槽共同承担内江的泄洪任务。
如元代的石门、
清代的湃水河,都是内江河段的旁侧泄洪水道,直至1962年封闭平水槽,加宽飞沙堰,沿用至今。
飞沙堰的口门宽度和堰顶高程也是经长期实践,反复论证,直至1964年重修时才稳固下来。
宝瓶口在天然砾宕上开凿而成,形状不规则,为上大下小的梯形。
1970年用混凝土加固,平均宽度20.4m。
为了保证灌区的供水,减少因竹笼杩杈冲毁而导致内江引水不足或杩
圈拆除不及时而导致内江洪水灾害的发生,在1973年修建了外江临时闸。
为了提高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和岁修期间成都的供水安全,1992年又在飞沙堰尾修建了工业引水挡水闸。
两座闸的修建完全改变了都江堰千百年来无坝引水的历史,也改变了都江堰的景观,但也更充分发挥了其水利工程的效益。
5.都江堰生态环境的变化
(1)金马河的断流
枯水期的都江堰为引水的需要,每年需拦断外江河口,使水流全部进入内江。
从有记载的20年代开始,统计了外江断流的天数(都江堰志276-278页,1993)1921到1949共29年,平均每年断流63.1天;1950-1973共24年,平均每年断流43.7天;1974-1992共19年,平均每年断流173.8天。
统计资料表明,在修建外江临时闸以前,每年断流大约2个月。
当外江临时闸建成后,为了保证灌区供水,外江断流时间接近半年。
崛江干流金马河河段(都江堰至新津)长时间的断流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繁衍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但干流两岸台地的沙卵石层具有很强的透水性,部分水流可以渗回河道,加之沿程的支流文井江(多年平均径流量4.67亿m3)、斜江(2.0亿m3)和故江(4.76亿m3)的补水,长期以来该河段的生态环境基本能维持平衡。
(2)成都供水
成都市的水源由环绕成都而过的两条人工河流府南河(成都市的护城河)供水。
府河(古称郸江)、南河(古称检江、锦江)从都江堰取水,为秦蜀守李冰所建,“蜀守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史记·河渠书》)。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冰乃雍江作绷,穿郸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
历史上府南河被誉为“翡翠项链”的河流,环境优美,水质良好,人们在河里淘米,更以取河心之水泡茶为上品。
府南河还是古代成都通往中国沿海的黄金水道,可以一水走天下。
20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农业和城市用水急剧增加,都江堰灌区面积超过1000万亩。
致使府南河旱季断流、泥沙淤积,洪季堤防溃决、灾害频发,经济损失巨大,府南河变成了“臭水沟”。
环境破坏不仅危及区域的地下蓄水层,还对崛江流域和长江上游的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
因而对府南河进行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1994年投资27亿全面启动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对防洪、治污、安居、绿化、文化和道路管网工程进行全面治理。
计划未来二年投资60亿兀,在2004年底使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60%以上,2005年底达到80%。
府南河在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方面的杰出贡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最佳水岸设计奖”及“地方政府首创奖”。
紫坪铺工程建成后,枯水期向成都提供20m3/s的环保用水,为改善成都市的水环境提供了根本保证。
6.都江堰水流泥沙规律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与其同期修建的郑国渠早已湮没无存,灵渠也失去了它以航运为主的功能,只有都江堰水利工程还在不断发展,除了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管理维护以外,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演变的特性也是维持工程长期生命力的重要条件。
因而有必要研究都江堰工程各时期分流、引水、防沙的科学原理,泥沙冲淤规律及河床演变特性;特别是要总结建国后在工程改建、科学管理、灌区配套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充分发挥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为都江堰水利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鱼嘴分流规律研究
都江堰鱼嘴位于二土庙山脚下的江心,将干流分为内、外江,内江河口过水宽度130 m,外江河口过水宽度96 m。
都江堰治水二字经中的“分四六、平潦旱”指的就是在天然条件下鱼嘴的分流规律,在枯水季节需要引水灌溉时,内江分流六成,外江分四成;到洪水季节时,外江分六成而内江分四成。
其实,鱼嘴内外江的分流比不是严格的4:6和6:4,所谓洪、枯水亦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对内江而言,大致是小水时分流比大于50%,大水时分流比小于50% 。
内外江分流的自动调节功能是由鱼嘴以上河段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山民江出山口的抓住节点关口可视为都江堰河段的进口,其对都江堰河段水流的流向有重要的作用。
小水时水流坐弯,在关口右岸山嘴挑流的作用下,水流出关口后偏向左岸,又因韩家坝河心滩在小水位时不过流,所以水流一直沿左岸弯道向下,到鱼嘴时主流仍然偏左,致使内江分流比大于50%。
在洪水期,关口右岸山嘴的挑流作用减弱,韩家坝河心滩过流,水流趋直,到鱼嘴时主流正对外江,所以外江分流比大于50%。
该河段洪、枯水的主流线示意如图
图:鱼嘴上游河段洪、枯水主流线示意图
在都江堰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中小流量很多都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如春季灌溉期间,在鱼嘴前外江一侧设置竹笼杩杈,迫使水流进入内江,所以内江的分流比明显大于外江。
在用水的高峰时期,山民江来水甚至全部引入内江,外江完全断流。
为了行洪度汛,春灌后须拆除杩杈,如遇伏旱需加大引水量时,又得重新设置竹笼杩杈。
这样多次地设置竹笼杩杈,既耗工费时,又耽误农事,还很不安全,所以在1973年修建了外江闸。
1974年外江闸运行后对引水流量的抓住有了极大的改善,灌区引水和泄洪排沙都都能有效地控制,每年需水季节可以多引约7亿立方水量。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天然情况下,不是鱼嘴在洪、枯季节自动地调节分流比,而是鱼嘴以上河段的河势控制了洪、枯季节主流的流路,达到了理想的分流效果。
在春灌期则是主要以竹笼杩杈控制分流比,内江引水比例大大增加。
外江闸建成后,中小流量的内外江分流
比主要由人为控制。
(2)飞沙堰分流排沙规律研究
飞沙堰距鱼嘴约1000 m,堰长约260 m,堰顶高出河槽约2.15 m,内侧为1:5的缓坡。
飞沙堰对岸为风栖窝,用以标定淘滩深度的卧铁即在该处。
图:飞沙堰河段河势
在内江流量小于350 m3/s时,飞沙堰不溢流,水流过宝瓶口进入引水渠。
当内江流量大于350 m3/s时灌区又需水的春季,在飞沙堰顶堆放卵石竹笼拦水以保证灌渠引水,到汛前拆除竹笼或由洪水自然冲毁,飞沙堰发挥其泄洪功能。
由于飞沙堰具有拦水入宝瓶口和宣泄内江洪水的双重功能,堰顶高程低了不足以拦水,高了又不利泄洪。
所以只能按保证泄洪的要求设计,在需要加大引水时在堰上临时用竹笼加高,洪水时破笼泄洪,如破笼不及时则可能造成洪水灾害。
当来流洪枯变化频繁,则引水、防洪都难以保证。
此外,每年岁修期间要在飞沙堰尾部架设临时挡水板,从外江引水穿过离堆公园向成都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
1992年在飞沙堰尾建成工业引水挡水闸后,宝瓶口能保证的进水流量从330 m3/s提高到530 m3/s,岁修内江断流期间保证向成都供水40 m3/s 。
都江堰的治水格言“深淘滩,低作堰”,就是指在飞沙堰河段的风栖窝的河道要深淘,深度到河底的“卧铁”,保证在天然情况下宝瓶口的进流量;低作堰则是说飞沙堰的高度不能高,方能充分发挥其泄洪功效。
鱼嘴以下的内江河段在平面上为弯曲河道,坡陡流急,平均水面比降1.31%。
将产生强烈的弯道环流如图。
表层水流的流速快,惯性大,主流指向凹岸,在凹岸边主流下潜,推动底部流速较小的水体流向凸岸,形成螺旋流。
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进入内江的卵石90%以上从飞沙堰排入外江,实测从飞沙堰排出的卵石直径达600mm以上,1966年7月28口洪水冲毁二土庙山下部分浆砌卵石堤埂,其中有一块重逾2吨的碎块翻过飞沙堰顶。
在飞沙堰顶,底流横切,卵石和高浓度的近底悬沙能有效地排走,表层水流则基本与堰顶平行而流向下游,形成堰顶溢流时
底部单位面积的泄流量大,上部单位面积的泄流量小的特殊流态。
(3)宝瓶口引水规律研究
宝瓶口距鱼嘴1220 m,上宽下窄,平均宽度20.4 m,见图。
在离堆右侧还有一低堰,口门宽65m,底高程731.5m,称为人字堤。
在小流量时,飞沙堰不过流,进入内江的水流全部进入宝瓶口。
在大洪水时,希一望引水干渠的咽喉宝瓶口尽量少分流,以利灌区防洪。
宝瓶口的平均宽度20.4m,比飞沙堰的前沿宽度小于余倍。
洪水期的内江主流直冲离堆的凹形崖壁,主流反冲后形成的横向射流与宝瓶口的进水方向几乎成直角,极大地挤压了宝瓶口的有效过水面积,控制了宝瓶口的进流量,使进入内江的水流大部分从飞沙堰外泄,再加上人字堤的分洪作用,使得崛江洪水越大,宝瓶口的分流比越小。
如1964年崛江流量为7700 m3/s时,进入宝瓶口的流量只有73 8 m3/s,不足崛江总流量的10% 。
二大主体工程中,只有宝瓶口还保留了其历史的风貌和引水的功能。
7.都江堰面临的水问题
都江堰无疑是“天人合一”、“巧夺天工”,但它毕竟是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兴建和发展的漫漫过程中,没有预先进行完整的规划和设计。
随着都江堰灌区经
济社会的发展,都江堰除了承担农业用水外,还要承担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环境用水、发电、养殖等综合用水。
都江堰目前所面临的水问题,概括来说有资源问题和工程问题。
(1)水资源问题
岷江具有丰沛的水资源,多年平均共290亿m³(径流总量为253·22亿m³,地下水36.78亿m³)。
其中,岷江上游来水148亿m³,占总资源的50.8%,为都江堰灌区的主力水源。
但根据岷江50余年实测资料,经时段逐年分析,岷江来水有逐年减少的趋势(见表)。
从水资源总量来看,
全灌区人口1953.3万人,现有耕地94.83万公顷,人均水资源量为1480m³,亩均水资源量为2040m³,分别为全省平均值的40%和44%;人均径流量为1300m³,亩均径流量为1780m³,分别占全省的43%和47%,均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如再加上新增毗河规划区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均、亩均拥有的水资源量和径流量还要低得多。
因此,都江堰灌区的水资源在总量上是不足的,并将随着灌区经济发展,社会综合需水量的增加,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另外,岷江来水在年内分配不均, 5~10月约占全年径流的75.2%~79.1%, 6~9月主汛期约占全年径流的52.9%~58.3%,历年11月~次年4月为枯水期占全年的24.8%~27.9%。
目前,都江堰内外江引入水量93.87亿m³,占岷江来水的63.3%,已达到国际公认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极限。
但是由于岷江来水年内分配不均,引入水量中丰水期较多,枯水期1~5月平原直灌区几乎年年缺水,多年平均缺水3.24亿m³, P=90%的大旱年缺水7.32亿m³,缺水时段主要在2~5月。
都江堰灌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与日巨增。
目前,都江堰给成都市工业和生活供水28m3/s,给青白江工业供水16m3/s,共计34m3/s,年供水量近11亿m3。
按都江堰总体规划,远期成都市工业生活供水将增至50m3/s。
枯水期还要增加环境供水20m3/s,年增供水3.15亿m3。
但近年岷江来水最枯流量仅为68m3/s,加上岷江上游太平驿、映秀湾、渔子溪等径流式电站调峰运行,造成上游来水涨落频繁,呈脉冲状态,更增大了灌区调度的困难。
所以,目前都江堰的现状是无法满足灌区用水需求的,缺水问题已成为制约灌区工农业发展的瓶颈。
(2)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都江堰渠首上游岷江无调节水源的工程,给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带来困难;二是灌区工程老化、跑水、冒水、漏水、渗水,造成水资源损失较大。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考虑当前的需求,又必须考虑资源本身的承载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
从水量利用方面来看,岷江水资源的开发程度达到了39.4%。
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河流本身的开发
利用率不得超过40%,都江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较高。
在都江堰290亿m3水资源的构成中,岷江上游来水147.3亿m3,为灌区的主力水源;成都平原水资源58.96亿m3,包括地表径流24.9亿m3,地下水34.04亿m3;丘陵灌区水资源46.27亿m3,包括地表径流43.78亿m3,地下水2.74亿m3;边缘山区河流37.22亿m3。
成都平原地表径流由于三水转化复杂,平原区纵横渠网化,河床多是第四系松散堆积层,透水性大,地表径流一部分直接进入灌溉渠系,一部分渗入地下通过河床回归,又汇合于都江堰的直灌水中,无法开发单独利用。
地下水的开采量目前已达9.86亿m3,占可开采量的29%;个别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丘陵区现有工程已拦蓄当地径流的60%,要进一步提高利用程度,投资将非常大。
边缘山区河流水资源的50%~70%集中在汛期,枯水期设计年可提供水量5.7亿m3,目前这部分水量已为5.8万hm2农田所利用。
边缘山区枯水期水量不足的矛盾可采取修建蓄水工程的措施解决。
通过分析,依据岷江上游水源具有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径流年际变化不大,水量稳定,现状条件下,只要在岷江上游修建调节性的水利枢纽工程,对岷江水量进行调峰补枯,确保宝瓶口进水530m3/s,即可使宝瓶口比现状条件下多引水量约22亿m3。
这对合理开发灌区水资源,实现都江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灌区乃至四川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都江堰灌区的工程,多是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
特别是丘陵扩灌区,是70年代在“人定胜天”的指导思想下修建的,多属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三边”工程,设计标准低,渠道及输水建筑物过水能力不足,很多达不到原设计过流能力。
施工队伍也多是由受益地区的农民组成,施工质量较差,运行几十年后,工程老化,渠道渗漏、垮塌,边坡崩塌堵塞渠道等现象严重,灌区工程被水利部评为“二类老损工程”。
近期我国出台了号称全世界最严格的水资源规划利用法案,这表明在我国水资源和水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焦点。
而都江堰作为当地水源地经济命脉则更应该体会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切实依据当地水资源规划要求优化工农业的水资源配置关系,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增用水企业的耗水量必须达到节水要求,城市污水可通过污水净化再利用和一水多用的方式提高水使用率 2.实行市场经济下的阶梯水费的建立完善与实施,并依据政策税收等方式遏制水污染提高水利用率3.通过多元化融资管理方式吸引民间资金参与水力工程设施建设。
4.建立信息化公共水资源水文系统,使不同部门之间水信息可以共享,减少信息重复采集。
参考文献:
1.邵学军,王兴奎。
河流动力学概论
2.百度百科。
都江堰
3.陈家扬。
岷江都江堰河段河道演变和都江堰工程布局的发展。
泥沙研究, 1982(4):86-9
4.
4.郑钧。
都江堰枢纽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研究。
1-2研究现状(3~8)
5.徐明。
论都江堰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