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建筑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瑶族民居的调查报告
一、瑶族民居的式样和分布
瑶族居住房屋的样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围篱式的又称茅寮,二是干栏式的又俗称吊脚楼,三是泥瓦式的,四是砖瓦式的。
1、围篱式的叉叉房,又称“茅寮”,是瑶族保留的最原始的住居。下围竹篱笆或小木条,上覆茅草(或杉皮)。其中,又有坐地式和楼房式两种。坐地式,是挨着地基建筑;楼房式,是四个柱子落地,楼板与地面有一定的距离。大山区瑶族住房多为“茅寮”,四壁用小木条扎成,俗称“千个柱头下地”,上盖杉皮或茅草。现在已经比较少见,在云南勐腊地区和贵州,广西西部布努瑶居住区等较为偏避的瑶寨偶尔能见。
图1:金秀更范屯尚存的最后一座全木结构的半楼式房屋,现存所找到的最
为原始的瑶族建筑,房顶尚为树皮结构。
2、干栏式的吊脚楼,一般在林区盛行。下围木板,上盖瓦。分上、中、下三层:上一层放杂物,中一层住人,下一层畜牲口、家禽之类。在中一层檐下,设干栏和长板凳,供人乘凉及活动等。又分半边楼和全楼两种。半边楼“半边楼”为一半在平地上,另一半依山势坡度用树木支架起来,上面住人,下面放东西,俗称“瑶家吊脚楼”,即干栏式“半边楼”。“全楼”相对“半边楼”而得名,一般建于沿河一带或半山较平坦的一层地基上,规模及附属建筑与“半边楼”相同。多见于云南、贵州、广西北部如灵川、龙胜、融水等地的瑶族。
图2:贵州传统瑶族民居吊脚楼
3、泥瓦式房屋,以泥、竹、木为主要材料。又以夯土墙居多。“一明两暗”型,即三间堂平列式的房屋,正中的一个大间是厅屋,东侧一间住儿女,西侧的那间用杉木板壁一分为二,里面是父母的卧室,外面是厨房。多为两层。楼面用杉木板铺设,可住人也可放东西。为了防潮,一般人家的谷黍瓜豆大都堆放在楼上。特点是结构较为简单。多见于金秀、昭平、蒙山等地的瑶族
建筑。
图3:金秀县忠良乡普通瑶族泥瓦建筑,主屋外搭的附属建筑还是以木板屋,木质走廊为主,还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
4、砖瓦式结构。砖瓦式的结构是下为砖,上为瓦。并有飞檐和无飞檐之别。注重门楼、天井、飞檐、雕刻的建筑群。建筑精美、注重外观。飞檐式的结构,主要分布在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的瑶民村落。目前尚保存的比较好的这一类型的瑶族建筑代表有:江永县沟兰溪瑶寨,恭城莲花镇的朗山村古建筑和广东连山县南排岗,此类型建筑多为明清建筑的遗存。
图4:富川瑶族传统砖瓦屋,屋顶有飞檐。
二、现存的特色瑶族代表建筑群
1、金秀六巷乡瑶族生态博物馆,其外墙用黄泥、稻草和成的混合土粉刷,体现了坳瑶黄泥鼓的黄泥元素及古老的坳瑶民居特色。
图5:广西金秀县六巷乡坳瑶生态博物馆全景
2、金秀六段瑶寨民居,修建于清朝道光至光绪年间,一条巷道穿寨而过,全长300多米,60多户瑶家就分居于巷道两侧,民居建筑以青砖碧瓦吊脚楼为主,雕龙刻凤,制作工艺精美,古色古香,代表着原住民茶山瑶的家居典范。
图6:金秀县六段村民俗语村传统瑶族建筑
3、广东连山县南岗排古建筑群。排瑶居住建筑的结构主要有土木和砖木两种,屋面采用素瓦或杉皮、茅草。南岗古排的建筑物多为砖木结构,青砖墙、木屋架,瓦面双坡屋顶,常见素瓦脊饰。
图7:连南瑶族砖瓦屋,屋顶有飞檐。
4、在广西恭城县莲花镇朗山古民居。朗山古民居共有六座,建于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距今已有127的历史。六座古民居依山而建,自
东向西依次排列,形成一个长约200米、进深100米、高低落差6米的扇状建筑群。
图8:恭城莲花镇古朗古民居的青砖瓦房,特色的飞檐和马头墙
5、湖南江永兰溪勾兰瑶族村寨。整个村寨保存完好,有大量的建筑群,有寨门、寨墙、防御用的门楼、关厢、值夜屋、宗教用的盘王庙、相公庙、风景优美的风雨桥,保存完好的民居以及石板路。风格自成一体,布局合理、结构齐全,完全符合“天人合一”的理想人居环境。
图9:湖南江永兰溪勾蓝瑶族传统民居
三、瑶族民居的创造性改造
1、恭城模式:现在的恭城还有富川的县城房屋改造多为参照古朗村的民居特色,设置飞檐。飞檐雕花多为明清建筑风格的遗存,既有汉族的建筑的影子,也有瑶族建筑的独特之处。
图10:恭城红岩村的新房:传统的人字形屋顶,窗户的盖瓦滴水,传统的木质栏杆和传统的花雕窗格。
2、金秀模式:金秀县城的改造疑似为参照金秀县六段民俗村建筑,以人字形屋顶为主要特色,配以木质栏,不设飞檐,为瓦顶为主,并在窗台处也盖以瓦式滴檐。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图11:金秀县城的改造,与恭城有异曲同共之处,同样的人字形屋顶和盖瓦的滴水。
四、建议
1、对于已建好的水泥砖混结构的房屋,建筑外观形式,可以在装修上保留人字形大屋顶的中式建筑符号,并配之以飞檐雕柱的屋顶,栏杆以木质为主,此类型基本与恭城模式和金秀模式相似。
2、参考金秀六巷乡瑶族生态博物馆,其外墙用黄泥、稻草和成的混合土粉刷。原因有三,一是现在长坪尚存有大量夯土建筑的泥瓦式房屋,不管是旧房的材质和颜色,都与此博物馆的颜色与材质相近,如果进行一些表面装修,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工序。二是相对已建成的砖混结构外墙改造来说,只用黄泥和稻草各成的混合土粉刷,改造工程量并不大,也能与现在的泥土房,相承一脉。三是,这样的装修既能保存了当地建筑的原来特色,也少了生搬硬套的大动干戈之复杂大工程。
图12:金秀瑶族生太博物馆外观装修,简单而独特
图13:湖南宁远牛亚岭瑶族建筑,也是普通泥墙搭配木质栏杆和门窗,也颇具特色
3、瑶族建筑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是,木质的外搭走廊,可用于
晾晒衣服,还有传统瑶族的晒台。此晒台本多见于干栏居的瑶族建筑,用于晾晒农作物。在有空地的位置,修建一个木质的走廊和木质晒台,既能保护了传统瑶族建筑的特色,也能起到实用的效果。如果做为旅游业,还可以摆上几张桌子和椅子,做为休息观光之用。
图14:大化瑶族建筑的传统晒台,此晒台常见于忠良,夏宜等地的瑶族民居。
图15:金秀瑶寨随处可见的晒台,多为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