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1840---19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1980年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入侵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爆发(1840)到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国成立(1949)为止。
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
1、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1851—1864)
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旨在是要建立一个“ 公平正直之世” 的理想社会,即“ 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的地上天国。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
”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以贫农和贫苦中农为主体的旨在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
“天京变乱”是这次运动的转折点。
前期发展迅速,从广西省桂平县的一个小村庄(金田村)起义,迅速辗转到永安(今广西省蒙山县),初步建立政权。
1853年春,在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正式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纲领。
这个既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背负着旧时代的沉重的阴影,又闪耀着历史远见的纲领,表现出了高度的彻底的革命性。
但事实证明这仅仅是个“世外桃源”,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王国。
定都天京后,为了建立具有全国意义上的“天国”,太平军开始了北伐、西征和东征。
尤其是西征和东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
由于农民自身无法克服的阶级局限性,“天京变乱”发生了。
这种发生在最高领导集团内部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自相残杀和分裂使太平天国失去了它先前的魅力,后来,虽经洪秀全、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的辛苦经营,也颁布了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但无奈太平天国已失去了它的黄金时期,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1]
2、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恭亲王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打着“自强”、“求富”“中体西用”的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重重危机。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所谓“洋务”又称“夷务”,当时泛指一切与外国有关的事物。
洋务派付出了实践,并且在这30多年中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先后创办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的近代军事工业和带有浓厚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
加强海防力量,建设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
其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洋务派是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政治派别,所以带有地主阶级的特性,向西方学习仅限于军事和管理等领域,对于政治制度的变革则概不涉及。
并且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对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则采取排斥的态度。
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随着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派发起的变革运动也最终破产。
3、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政治改良的首次尝试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秀才”们开始造反,充当了当时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代言人。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但戊戌变法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主要内容:发展工农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
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义和团运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1898年秋,赵三多在山东冠县竖起了“扶清灭洋”的大旗,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然后一路北上,攻城掠地,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震惊了中外反动势力。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
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基督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在义和团运动中,但是其运动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加上本身农民运动的缺陷性和盲目性使其被清政府利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成为八国联军入侵的导火索。
5、辛亥革命: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
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1],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2]。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
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3]。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4]。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2]。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广泛的、真正的实施,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
6、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社会上到处流传着这样的风气:封建主义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的说教,对鬼神的迷信崇拜,使人精神萎靡的低级趣味的文艺,这三者互相交织,形成了束缚人民思想、扼杀民族生机,却仅仅有利于封建军阀统治的精神罗网,整个中国的上空布满了令人窒息的阴霾,整个社会对辛亥革命后出现的混乱局面表现出慌乱不安而又不置可否的悲观情绪。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旧称“德先生”与“赛先生”)。
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陈独秀经过认真研究,把中国革命的多次失败归结于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毒害。
从而果断地提出救亡之道首先要打倒中国的封建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
被称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以犀利的笔锋深刻地揭露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北大校长蔡元培更是热情地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新文化运动后期,随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这些新文化的倡导者更是激动非常,尤其是李大钊先生为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倾注了高度的热情。
他乐观地指出,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预示着社会主义革命时代的到来。
由于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当时(前期)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局限性,使他们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在彻底批判封建儒家思想,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同时,又全面地否定了儒家精华的一面,产生了消极的后果。
同时,也没有提出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
因此也就不能给中国人民指出真正的出路,缺乏了完全意义上的群众基础。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