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来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壹、溫室氣體來源分析
一、自工業革命後,大氣中人為排放的溫室氣體濃度不斷地持續增力,全平均地表溫度亦自1890年至今上升0.3-0.6C,並導致全球氣候變化,造成地表溫度變化的原因可歸納出有三點:
1.氣候內部系統的自然變化。
2.人為排放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使得氣候因輻射作用力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根據IPCC 之報告指出,未來可能列管之溫室氣體主要有四種:CO2、CH4、N2O以及蒙特協定已列管生命週期超過萬年之氟氯碳化合物(簡稱CFC)。
3.由於太陽入射角變化或火山爆發生生之懸浮微粒之影響,所造成的輻射作用力的自然變化。
二、溫室氣體來源分析
1.二氧化碳
目前一般預測大氣CO2濃度增加為兩倍時,全球溫度將上升1.5到4.5℃之間(IPCC,1995)。根據IPCC發表的報告,全球氣候受溫室效應的影響,由現在至2100年止,全球平均海水面溫度可能將增加2℃。
大氣中的N2O的主要來源有二:
1.天然來源包括:海洋和土壤的自然釋放;
2.人為排放則包括:農田耕作,生質燃燒,汽車排放和工業生產等。
由表可發現來自耕地的釋放量在1990年至1997年間幾乎呈直線上升趨勢,顯示台灣地區在這段期間裡雖然農耕面積沒有增加,但因缺乏人力,乃大量不當的使用化學肥料所致。
二、氧化亞氮N2O
畜牧飼養是N2O釋放量的來源之一,僅次於土壤耕作所佔比例,佔18.5%強,且有持續上升的趨勢,乃飼畜量成長所致,但與農業部門一樣,相較於人為排放之N2O量,仍可謂相當輕微。
溫室氣體N2O釋放量在年度間之變化
Gg
台灣地區1990年N2O排放統計
三、甲烷CH4
CH4的主要來源是排泄物所致,因此在飼養數量不考慮的情況下,有效分離固形排泄物製作堆肥,並將殘餘廢液集中處理,使其得以作為小型發電站或燒料無應站。至於反芻類動物胃部發酵排氣,則有賴政策上的考量飼養數量來做決策。
人民生活水準提高之後,對畜產品的需求必然增加,可是由於禽畜的排泄物所帶來的污染,尤其是對CH4與N2O釋放量的增加,帶來了溫室效應的壓力。根據美國科學院二氧化碳評估委員會表示,當二氧化碳濃度倍增時,全球平均氣溫上升3±1.5℃。
台灣地區1990年CH4排放統計
三、溫室效應對氣候變遷的衝擊
1.氣候受暖受潮-->糧食向極區移動。
沙漠、草原增加,森林減少。
威脅邊緣農業。
海平面上升,洪水增多,可耕地面積減少。
2.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植物變得更大。
某些農產品產量增加。
雜草變得更大。
加速沙漠化。
肥料需量增加。
二氧化碳為作物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氣體,原則上在330到660ppmv濃度下,CO2濃度愈高產量也愈高,在研究模擬結果中也有此現象存在,但產量增加的趨勢則因作物別及期作別而異。
對CO2濃度在330、440、550及660 ppmv下模擬之作物產量,其結果在各地區CO2濃度增加下,水稻、大豆及花生之產量也會增加,而高梁及玉米二品種在330ppmv時最高,440到660時降低,但在此範圍內,CO2濃度增大時,產量也會增加。除大豆及花生兩種作物外,其他三種作物的產量,以基準氣象之330ppmv CO2濃度下產量較高,而如提高CO2則不一定會增加。
以上資料來源:
楊任徵、方良吉(1996)台灣地區能源部門溫室氣體統計-基準年、歷史及趨勢分析能資所報告第06-3-85-186號
谷復渝、楊任徵、方良吉(1995)台灣地區人為溫室氣體統計-工業製造、農業、土地利用、廢棄物能資所報告第06-3-84-0071號
貳、溫室氣體及懸浮微粒
一、前言
生命的發生、延續,自然界的繽紛色彩,氣溫變化,雲、雨、暴風雨...等等,都受到太陽輻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太陽輻射製造生機,提供人類賴以為生的能源,提供大氣運動所需的能量,參與塑造地球的氣候。如果氣候變化只受太陽輻射影響,它的運作將是極其容易掌握,氣候預測更不是問題。然而,大氣(善變的流體)的存在,使氣候變化變得極其複雜(見第四章),難以捉摸。
太陽往四面八方放射出能量,單位面積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地球距離太陽約6370公里,因此只有一部份太陽輻射能量為地球所攔截,它相當於1370 Wm-2。如果將這些能量平均散布在地球表面,而且假設反照率為0.3(亦即有30%的太陽輻射被反射回太空,地球只吸收了其中的70% ),則為約342Wm-2。假設地球沒有大氣,在輻射平衡狀態下( 亦即,地球吸收的太陽輻射量等於本身所放射出的輻射量),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255K( 亦即,-18℃)。此一溫度比目前地表的全球平均氣溫15℃低了許多,相當於中緯度地區高度5公里處的氣溫。大氣的存在使地表氣溫上升了約33℃,溫室效應是造成此一溫度差距的原因之一。
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暖化現象是全球環境變遷中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在討論人造污染是否導致全球暖化之前,我們必須瞭解太陽輻射的特性,以及大氣成分對其影響。
二、輻射的特性
輻射是經由電磁波傳送的一種能量。正如重力或磁鐵在真空中能使單擺擺動,電磁波能量同樣不需透過任何介質,可在真空中傳遞。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微波、無線電波等都是電磁波的一種。對氣候影響最大的部份為紫外線至紅外線之間的波段,也是太陽輻射最強的波段(圖3-1)。
任何物體皆會放射出輻射。一個物質的輻射性質如果遵守基本的輻射定律(如浦朗克定律(Planck's law)、外因位移律(Wien's displacement law)、克希何夫定律(Kirchoff 's law)等,稱之為黑體(blackbody),是一理想狀況下的物質。黑體吸收所有的入射輻射,既不反射也不讓輻射穿透。黑體輻射的特性之一是能量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此為浦朗克定律)。傳至地球的太陽輻射多來自太陽光球(亦即是肉眼看到的部份),其溫度約為5800K;地球的輻射平衡溫度為255K。如果將太陽與地球當成黑體,太陽輻射強度約為地球輻射強度的30萬倍。
具黑體輻射特性的物質,如果溫度較高,放射出的能量集中在波長較短的波段;相反的,溫度較低,能量集中在波長較長的波段。此為外因位移律,亦即具最大能量的電磁波波長與溫度成反比。如將太陽當成黑體,其最大的輻射集中在可見光部份(波長0.4~0.7μm)。地球的輻射平衡溫度遠低於太陽的溫度,因此能量集中在波長較長的紅外線波段(波長約在10μm附近)。
由圖3-2,我們可清楚可看到太陽與地球輻射能量集中的波段,彼此之間相距甚大,重疊的部份很少,而且都是在能量很小的波段。我們因此可以很容易分辨太陽及地球的輻射。太陽輻射由於波長較短,通稱為短波輻射;地球輻射,相對而言,波長較長,稱為長波輻射。
三、溫室氣體與溫室效應
黑體均勻地吸收及放射每一波段的輻射。一般氣體並非黑體,會選擇性的吸收某些波段的輻射。地球大氣中的許多氣體幾乎不吸收可見光,但專門吸收長波輻射。圖3-3是多種氣體在各波段的吸收率。比如,水汽( H2O )在小於0.8μm波段的吸收率幾乎為零,但是在較長波部份( 比如,5μm )的吸收率幾乎為1,亦即完全吸收。二氧化碳( CO2 )在波長大於15μm以上的輻射有絕佳的吸收率。氧(O2 ),臭氧(O3),氧化亞氮( N2O ),甲烷( CH4 )等也都有類似的特性。除了吸收長波輻射,氧及臭氧更吸收了大部份的紫外線,讓地球生物倖免於紫外線的毒害(見第五章)。
這些擅長吸收長波輻射但不喜吸收短波輻射的氣體,允許約50%的太陽輻射穿越大氣,為地表吸收,卻幾乎攔截所有的地表及大氣輻射出的能量,減少能量的損失,並且再將之放射出來,使得地表及對流層溫度升高。如果將在大氣層頂的太陽輻射強度(342 Wm-2)當成100單位,地表吸收了89單位由大氣往地表放射的長波輻射,遠大於它所吸收的短波輻射量(約50單位)。在夜晚,大氣繼續放射長波輻射,使地表不致於因缺乏太陽輻射而變得太冷。這些氣體的影響類似農業用溫室的暖化作用,因此稱為溫室氣體,它們的影響則稱為溫室效應。大氣的存在不但暖化地表,而且降低了日夜溫差。
如果考慮大氣的輻射特性,但不考慮大氣可以流動的特質,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應如圖3-4中的虛線,實際的溫度分布則為實線。比較二者,我們發現若只考慮輻射平衡,地面溫度比實際溫度高出許多,而對流層頂(約10公里處)則太低,因此溫度垂直遞減率遠大於實際大氣的垂直遞減率。此一狀態下的大氣勢必相當不穩定,容易產生劇烈的對流,使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淨效應為將熱量往上傳。地表附近氣溫因此下降,高層氣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