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自动控制系统简介范文

综采自动控制系统简介范文
综采自动控制系统简介范文

我国首个煤矿综采无人工作面自动化系统研制成功(图)

文字说明

山西科达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是一家提供煤矿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煤矿大型关键设备自动化控制装置及物业式自动化专业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服务行业有:煤矿自动化和城市公共设施自动化(市政自动化)。

煤矿自动化方面,科达自控一贯以煤矿安全为己任,致力于打造“三无”煤矿为我公司奋斗的目标,“三无”煤矿即煤矿生产无人值守、矿井无线全覆盖、无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我们认为要彻底改变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除了在政策上加强煤炭资源整合的力度,为煤矿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外,在煤矿生产方面,实施以无人值守和全矿井无线全覆盖网络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改造,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煤矿无人员伤亡重大事故。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它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决定了其对大型设备的依赖较强,其中煤矿生产中的关键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山生产的总体效率和安全水平。本公司生产的煤矿井下无人值守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无人值

守大型皮带输送机控制系统、无人值守矿井主扇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无人值守矿井水情预警系统等产品都是公司独立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在国内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上述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西山煤电”、“晋城煤业”、“潞安环能”、“大同煤业”、“中煤平朔煤业”等大型煤炭企业,并取得良好效果。随着节能减排和数字矿山概念的不断推进,这些产品必将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本公司除提供上述采掘、运输、提升、排水等煤矿关键设备的单机控制系统之外,还提供全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

我国大中型煤矿在煤矿生产的大部分关键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的改造,但是在设备最多,难度最大的采煤环节还是一个空白,采煤环节必须在现场进行人工操作。由我公司研发并负责技术总承包的国内首个煤矿综采无人工作面已在晋煤集团古书院矿运行。该系统负责对200多台设备的进行集中控制,代表了采煤控制的世界先进水平。无人工作面的主要特点如下:

1、在顺槽控制中心,实现工作面的控制υ

2、采煤机自动记忆切割υ

3、液压支架自动定位,推移υ

4、三机自动联动υ

5、皮带系统及泵站的自动控制υ

6、视频监视自动跟踪υ

相关资料:煤矿综采工作面由机械化向自动化的飞跃-----综采无人工作面整体构想与实现

山西科达自控董事长付国军

煤矿是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行业,然而它在民众的心目中却是一个管理混乱、技术落后、事故频发的代名词。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煤矿相比,百万吨死亡率要高出很多。一些重大的恶性事故在国际上极大的破坏了国家形象,也影响了我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煤矿的安全水平,减少人员伤亡一直是国家政府,尤其是煤炭大省领导不断努力的大事。我认为一方面要求行业相关领导提高认识水平,加大

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大技术的研究力度实现无人化开采。煤矿生产的无人值守是煤矿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目前煤矿事故频发这一难题的最终办法。采掘工作面的自动化又是整个生产环节的重中之重。因综采是我国煤矿最主要的采煤工艺,综采工作面的无人化和少人化就成了解决煤矿安全的核心课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自动控制技术的全面应用,由自动化控制技术从采煤工艺的角度来主导综采工作面的设备运行及配合。从自动控制的角度来看待综采工作面就应从综采系统的整体角度来思考问题:

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最前沿的工作环节,也是最复杂的工作环节。其设备数量多,设备之间互相制约、相互协调,任何单一设备都无法脱离其它设备而单独完成任务。同时这些设备的任何一个动作还受地质条件的限制。一个标准的综采工作面一般要由200-300台设备构成,核心设备有采煤机、刮板运输机、液压支架、转载机、破碎机和皮带运输机,其中仅液压支架就有100-250架之多。不熟练的工作人员,人工操作都非常困难,实现自动化的难度可想而知。然而,现在的自动化技术已发展到今天,如果有专业队伍能够与采煤工艺深入的结合,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化工作是完全有可能的。可喜的是煤矿资源整合为煤矿技术的提高指明了方向,煤矿企业要求技术进步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我们高兴的看到晋城煤业集团古书院矿“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已开始下井试运行。阳泉荫营煤矿的“薄煤层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地面试车已经结束,即将进入下井试运行阶段。在这两个“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实现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运行,必须对综采工作面的设备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和定位。必须打破原有的在人工操作基础上以单机为控制目标的传统思路,打破设备生产厂家的界限、打破设备功能的界限、破除单机智能化的传统研究思路,从工作面整体采煤的思路来看待每一台设备。其实它们都仅仅是一个大机器的一部件而已,所有的工作和动作多是为完成一个任务----采煤,都应在一控制中心的统一协调控制下工作。

一、要完成机械化采煤向自动化采煤这一惊险的一跃,首先要对工作面设备进行重新分类

从工作面整体自动化的角度,要把综采工作面的设备分为三大类:工作面控制中心、生产设备和辅助设备:其中生产设备包括“主要采煤设备、转载运输设备”;辅助设备包括“动力中心、泵站”等;控制中心是自动化工作面的中枢神经,包括工作

面整体操作平台、主采机组机控制站、转载运输控制站、视频监测中心、通讯调度中心等。

1. 生产设备包括主要采煤设备、转载运输设备

主要采煤设备是整个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设备,我们不妨把它称作“主采机组”这里把工作面的三机“采煤机、运输机、和工作面支架”看成是一个大型设备。由于这三种设备结构上相互连接、动作上互相制衡、位置上相互重叠。故从自动控制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应把它当成一台大型成套设备来看待,控制也应由一个控制中心统一指挥。尽管现在从生产和使用角度三者是由不同厂家生产和提供,而且各自有自己独立的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但三者在采煤过程中是不可分割的。在目前以人工操作为主要工作方式的情况下(机械化采煤),每台设备的动作可单独操作,并且是各自生产厂家都对其进行自动化技术的改造,如智能采煤、电液控制系统和刮板机在线监测系统等。这些技术都是站在单体设备本身的角度,而没有从工作面整体运行的模式上来思考。工作面要想连续高效的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化工作,以上任何一个设备都不能独立完成。其中一项的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不会对工作面整体工作有任何影响,只有把它们看作综采机组的一个部件,通过一个总控中心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确定位、协调控制,才能使整个工作面像一台机器一样连贯自如、配合默契的工作,才能达到无人值守的目的。其实“无人工作面”或“自动化工作面”应该说是一个有人操作的可以自动行走、自动割煤、自动支护、自动装煤、自动运煤的一台大型机器,而操作人员不在机器上,而是在顺槽的操作列车上。所谓“无人”只是整个机器的每个部件无人单独操作而已。

转载运输设备包括转载机、破碎机、皮带机和超前支护设备,是综采工作面的接续设备,主要完成煤炭的连续运输工作。因其与主采设备无直接连接,并可单独运动,所以可做为接续设备在控制中心与主采机组进行连锁控制,实现顺煤流起车、逆煤流留停车和紧急停车等功能。超前支护设备虽然也是靠液压进行行走控制,但控制过程和方式与工作面支架不尽相同,而且可以独立于工作面支架而单独行动。它的主要防护对象也是转载机和破碎机等,所以也把它做为转载运输设备的一部分来处理,转载运输设备与主采机组通过工作面控制中心进行连锁控制。

2. 辅助设备一般是指设备到车上的所有动力保障设备

辅助设备包括动力中心、泵站、清水站等。动力中心是为整个工作面所

有设备提供电力,控制中心可通过网络对其任何一个动作进行控制,并可读取每一路线的所有电气参数及开关状态。泵站是液压支架的动力源,可通过控制中心进行集中控制,完成自动配液、软化处理、压力检测、水位控制、泵组开停及各种保护。

3. 工作面控制中心是综采工作面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过度的关键设备,包括工作面整体操作平台、主采机组机控制站、转载运输控制站、视频监测系统、通讯调度系统等。下文重点阐述。

二、工作面控制中心可由五大系统组成

1.主采机组机控制站:主要是负责直接采煤设备的的控制,把采煤机、刮板机、工作面支架这三大组成部分当成一个整体设备进行控制。它可完成采煤工作的各采煤工艺的控制。取代智能采煤机中的智能化部分,如:记忆切割、煤岩分界识别等特殊功能。使采煤回归到原来的基本功能,主要完成牵引行走、割煤、喷雾和参数采集等功能。而计算量较大的智能控制功能,上交到主采机组控制站,由控制站结合运输机、支架的工作状况及具体位置,同时要结合当时的地质条件和瓦斯的变化情况进行协调控制。同时也取代了电液控制系统的部分高端控制要求:如。在主采机组控制站,可选择“远程”单体和“远程”自动操作,在“远程”单体模式下,用户可通过自动化集控计算机画面的手动控制按钮,实现支架控制系统的单架单功能控制、单步操作、手动成组操作,如支架立柱升、降;移架、推溜、侧护板伸;底调、平衡、支架小循环自动控制;成组支架降、移、升工作循环自动控制(成组自动控制,包括:成组自动推溜、成组自动降—移—升、成组自动支架前端辅助采煤机喷雾、成组自动移架喷雾);在远程自动模式下,液压支架会跟随采煤机的运行而进行相应的移架、自动推溜操作、自动降---移---升、自动支架前端辅助采煤机喷雾。根据电液控制系统采集的工作面的各种参数,可在主采机组控制站的计算机上设置相关自动追机拉架、设定控制支架的推移步距、斜切进刀、调斜等工艺过程的参数调整和命令发布;在主采机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具有对支架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显示和报警功能。使电液控制系统回归到原始的执行机构的作用上,同时可保留一些常规操作。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有“就地”和“远程”控制,在“就地”模式下,可实现单台支架降、移、升工作,就地手动具有最高的优先权,就地手动时可以屏蔽掉远程控制命令。运输机的在线监测本来也是一个无实际应用作用的中间功能,也归入到主机控制中心。同时可对运输机进行自动调链和张紧的控制,

还可引入变频驱动技术,实现自动力矩平衡控制。这样可使系统更加简单,同时监测到的数据还可直接用于主采机组的保护和控制。除上述主控功能外,主采机控制站还应具备视频采集控制和控制切换功能。使工作面的视频信号随采煤机的运动分屏地投射到控制中心,以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现场情况。

2. 转载运输控制站:主要负责转载机、破碎机、皮带机和超前支护支架的连锁和协调控制。并在工作面控制中心的协调下跟随主采机组的推进自动移动。同时采集所有设备的工作参数和超前支护的顶板参数。

3.视频监测系统:主要完成工作面设备及顺槽设备的主要监控工作。根据需要分屏地反映到工作面操作平台上,供操作人员分析使用。要完成综采设备由人工跟机控制到控制中心集中控制的转变,必须解决工作面的可视化问题。这里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视频的传输问题和摄像头的防尘问题。由于采煤机移动工作的特点,采用移动无线视频比较好。要使整个工作面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然后在液压支架和采煤机上安装摄像头,并可根据采煤机的位置控制摄像头交替工作,自动跟踪采煤机行走,以保证最佳的视频效果。防尘也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4.通讯调度系统:在工作面无线覆盖的基础上,为工作面所有空间提供无线全覆盖的无线通讯系统。使工作人员在工作面及两个的顺槽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进行移动通讯,保证整个工作队伍的通讯联络。

5.工作面整体操作平台:是整个综采工作面的所有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的平台。它可控制整个综采工作面所有设备,同时负责与地面调度进行信息联络,地面调度中心可能过光纤网络监视工作面的所有设备工作状态和各种参数。同时可进行视频监视和电话指挥,必要时可在地面对设备进行人工干预,以便处理紧急事故。

三、综采无人工作面的系统框图及模型见系统示意图

四、该构架下的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特点

按上述构架所建立的自动化综采工作面有以下特点:

1.打破了综采工作面以机械设备为主的工作模式。目前所谓“自动化工作面”的研究均是在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下以某种机械设备为主进行扩展,其中一种方法是以电液控制系统为基础,采集采煤机的信息,以此扩展到工作面其他设备的控制;一种方法是以采煤机的智能化为基础再与电液控制控制系统相连进行自动控制。综采工作面是一个多设备、多系统相互融合和的复杂系统,设备与设备之间的动作相互交织,还要考虑地质条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单一设备的控制系统从运算能力上其实是达不到的,只能是设备之间互相通信和联络,再通过各自的控制系统决策控制,这不仅影响了指令的执行时间,也容易出现逻辑错误。更何况机械设备厂家其技术特点都是以机械为主,自控的技术力量一般都不高,设备之间还存在相互竞争的因素,想达到协调一致的控制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想使整个工作面达到“自动化采煤”的目的,必须打破以机械设备为中心的“机械化采煤”的工作方式。

2.打破了以设备生产厂家为单元的独立控制思路。要实现自动化采煤,必须达到多设备协调统一的控制,打破生产厂家的壁垒。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面的整体性,又可以降低对单体设备控制的技术要求。因为,对于单体设备来说,智能化水平再高,也无法解决工作面所有设备的协调工作,对工作面的自动化运行不会有任何影响。

3.确立了以自动化技术为主导的“主采机组”的整体控制方案。由于综采工作面的复杂性,必须把工作面相互连接的所有设备看成一个大型的可行走的采

煤机组。其中的采煤机、支架、刮板机不论设备的体积有多大、数量有多多、功能有多强都是主采机组的一个部件,任何一个动作都要在协调其他部件、同时考虑工作面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执行。

4.通过无线网络全覆盖,使工作面的视频监视功能得到加强,同时也解决了语音通话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在工作面可视的距离内任何一点进行遥控操作。无线网络还可以作为数据和控制信号的备用通道,使我们的控制系统的传输达到双通道互为备用,大大提高系统可靠性。

五、此框架下的自动化工作面能达到什么效果

在以上控制方案实施后,可实现四级监控,三级控制:

1.可在地面调度室监控工作面所有设备的工作过程、工作状态和相关数据。通过视频观擦采煤机行走、割煤、摇臂调高卧底的动作过程;观察液压支架的升---降---移的工作过程、转载运输设备、超前支护设备的工作和移动过程。并可进行语音通话,实施语言指挥;在特殊紧急情况下,还可以直接干预停机。

2.可在顺槽设备列车上(工作面控制中心)进行“远程自动控制”和“远程手动控制”。“远程自动控制”就是在工作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全自动采煤,采煤机可实现记忆切割,根据示范刀切割数据进行自动巡航、调高、卧底、加速和减速;实现斜切进刀、磨三角等功能。支架可以实现跟机拉架、调斜、成组拉架等动作。“远程手动控制”就是在工作面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在控制中心的计算机上通过视频观察对单体设备进行点动控制。

3.在远程操作出现问题是,工作人员还可以拿手持遥控器在可视范围内进行人工操作。

4.除了上述自动化的工作之外,采煤机和支架还保留各自的本机操作功能,在特殊情况需要人员现场处理时,工人可在机器旁进行单机、单功能操作。

综采工作面设计使用说明

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82205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矿别: 李家窑煤业 单位: 生产技术科 工作面名称: 82205工作面 二〇一七年一月十日

目录 前言 (3)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地质特征 (3) 第一节概况 (3) 第二节地质特征 (4) 第二章采煤方法、设备选型及巷道布置 (6) 第一节采煤方法及设备选型 (6) 第二节工作面巷道布置 (7) 第三章工作面生产能力及生产系统 (9) 第一节工作面生产能力 (9) 第二节生产系统 (10) 第三节机电设备及供电 (16) 第五章技术经济指标 (53)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54)

前言 根据《采矿设计手册》、《综采技术手册》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及要求,对82205综采工作面进行设计,该工作面位于我矿+1240m 水平一盘区,预计2017年8月15日采出。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及地表概况 本矿井位于大同煤田南东部,大同市左云县东南26km,小京庄乡李家窑村南,行政区划隶属左云县小京庄乡,经济类型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4′41″~112°47′52″,北纬39°45′57″~39°48′18″。 井田东南距北同蒲铁路40km,并有小峪及峙峰山运煤专用线于宋家庄站与北同蒲铁路相接,宋家庄站至大同52km,与大秦铁路相连;南至朔州到太原长303km。另外北东有同煤集团王村矿至大同的运煤专线。井田北东有左(云)~吴(家窑)公路,往南东与大运高速公路相接,井田南东有岱(岳)~马(营)公路与大运也相连,另外井田内和周边均有简易公路与以上两条公路相连,交通较方便。 该矿东与峙峰山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北与整合后的左云县长春兴煤矿相邻。南、北无其它煤矿开采。 二、工作面参数 82205工作面为22#煤层综采工作面,本采面北部为已采82203工作面,南部为82207设计采面,西部为22#煤层82204采面。 工作面标高:1302~1333.5m 工作面走向长度:890m

天玛综采自动化技术方案

综采工作面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二零零五年一月

目录 0. 公司介绍 (01) 1. 系统目标 (02) 工作面生产自动化 .......................................... .... ..... 在线监测工作面状态 .............................................. 2. 控制系统结构方 案 (04) 系统网络结构…… 控制网络技术指标 监控子系统……… 3. 系统功能及其实现......................................................... .. (09) 工作面顺槽控制功能……………………………………….. ….……… . … 工作面设备监测控制功能………………………………………………………… 监测内容显示……………………………………………………………………… 控制系统软件功能…………………………………. ………… . …………… 4?系统监测控制数据点........ .?… .............. . ....... . ... 16

0. 公司介绍 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是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Marco 系统分析与开发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以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为主业的专业自动化公司。 天地科技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以其部分优良资产为基础发起成立并控股的上市公司,具有四十多年专业从事煤炭科技研发工作的基础、经验、技术储备和人才优势;德国Marco 公司(总部在德国慕尼黑)是专门从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研发和生产经营的高科技专业公司,具有20多年的历史,是国际市场 3 大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供应商之一,在德国占有80%以上的市场份额,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天玛公司于2001年7 月注册成立,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并通过了 ISO9001:2000 版的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位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内,设有市场部、研发部、生产部、综合部、备件库和维修服务中心。公司现有员工40 多人,其中博士 2 人、硕士9 人、大学本科12 人,这些技术人员具有长期进行煤矿电子自动化、液压技术研究的专业基础和开发经验。 公司装备了进口数控双主轴切削中心、全套进口的专用电缆加工设备和各种机床,具有良好的生产高技术产品的条件。公司拥有装备了高精度“标准源” 、逻辑分析仪、记忆示波器、开发系统等上百台仪器仪表的电气开发实验室和装备了三台乳化液泵、两台液压支架和液压试验台等的液压系统研究试验室,具有科学、规范、完善的检测手段和极好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 公司的主导产品PM31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引进德国Marco公司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的技术条件进行了改进提高,通过采取关键部件引进、逐步提高国产化率、按中国的法规通过“煤安标志”检验(已取得证书)并由中方技术人员进行系统设计配套、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措施,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价格,使得该系统适合在我国的煤矿推广应用。目前,该系统已经有 3 个工作面分别成功应用于兖州矿业集团和开滦矿业集团。 公司还有KS2液压支架快速移架系统、KGJ-B型综采工作面综合监测系统、手动液压支架操作系统、综采工作面喷雾系统等相关技术和产品。 公司将以提供产品、系统设计、设备配套、技术支持、售后服务和工程承包等多种方式,坚持“精益求精,供电液控制系统精品;优质服务,树煤炭行业一流品牌”的质量方针,竭诚为我国煤矿用户服务。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附件2: ***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一)综采工作面主要条件 该工作面属于3#煤层一盘区,平均煤层厚度5m,工作面长度225m,走向长度为2000m,平均倾角3-5度,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可采最高煤层厚度5.5m,工作面采用三进两回布置方式。 矿井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由西翼盘区变电所负责向该综采工作面供电,西翼盘区变电所双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110KV站815、816号盘,变电所高压设备采用BGp9L-10型高压隔爆开关,保护选用上海山源ZBT——11综合保护,盘区变电所距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头200m。 (二)设备选用 1、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选用德国艾柯夫公司生产的SL500型采煤机,其额定功率1815KW,其中两台截割主电动机功率为750KW,额定电压为3300V;两台牵引电机功率为90KW,额定电压为460V;调高泵电机电压1000V,功率35KW,破碎机功率100KW,额定电压为3300V。两台主电动机同时起动。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的SGZ1000-Z×700型输送机,机头及机尾都采用额定功率为350/700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3300V。 2、顺槽设备

1)破碎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PCM-315型破碎机,其额定功率315KW,额定电压1140V。 2)转载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SZZ1200/315型转载机。其额定功率315KW,额定电压1140V。 3)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集团机电总厂生产的SSJ-140/250/3*400型输送机(1部),驱动电机额定功率3×400 KW,循环油泵电机额定功率3×18.5KW,冷却风扇电机额定功率3×5.5KV,抱闸油泵电机额定功率2×4KW,额定电压均为1140V,自动涨紧油泵电机额定功率12KW,卷带电机额定功率15KW,电压1140V。皮带机采用CST启动方式。 4)乳化液泵站:三泵二箱,乳化液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RW400/31.5型液泵,其额定功率250KW,额定电压1140V。 5)喷雾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PW516/13.2型(2台),其额定功率132KW,额定电压1140V。 3、其它设备 移动列车处安装JH2-18.5慢速绞车两部,用于移动列车牵引。绞车电机功率18.5KW,额定电压等级1140V;顺槽皮带机机头安装电磁除铁器一台,型号RCDC-25S,电机功率30KW,额定电压1140V;皮带顺槽巷采用2台15KW 排污泵临时排水,额定电压1140V;其余巷道排水设备及水仓处固定离心泵就近接取电源或另设移动变电站供电。 (三)工作面移动变电站及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8203对拉采煤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8203对拉采煤工作面设 计说明书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危险源分析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一、采面概况 工作面位于+214水平东翼+250-+160m标高段,东部以8203E工作面风巷为界,西以8201E工作面风巷为界,南部+230东翼回风巷为界,北部为井田边界。工作面底板标高为+175m,最低标高为+160m,工作面走向长245m,倾向长平均840m,可采面积为205800m2。 该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羊儿坡、半边街,地表为丘陵地带,无大型建筑物,地面标高在+450-530m之间。 二、煤层赋存情况 煤层走向75-85°之间,倾向345-355°之间,倾角4-6°之间,平均倾角5°。该煤层为复杂结构,以双层结构为主,由2-4个分煤层组成,纯煤厚度0.3-0.67m,由1-3层夹矸组成,夹矸厚度0.04-0.33m。根据其临近的8201工作面机巷煤厚变化情况并结合附近钻孔资料分析,工作面煤层最大厚度为0.6m,最小厚度为0.3m,平均厚度为 0.45m,煤层厚度基本稳定。 三、地质构造 该工作面地质构造为单斜构造,从揭露出来的巷道及开切眼来看均无断层出现,因此估计该对拉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不会遇到断层;只是局部煤层有变薄的现象。 四、顶底板岩性 顶板为黑色、深灰色页状粘土岩,质软,底部含砂质,富有植物化石碎片,煤层与顶板多呈直接接触,个别地段有0.03—0.12m厚的含黑色高炭质粘土岩伪顶与煤层呈过渡接

触,间有微冲刷接触的。 底板为K8与K7煤层相夹的一套沼泽相沉积物灰,以粘土岩为主,间夹0.3m的泥质粉砂岩或细砂岩透镜体,与煤层呈明显接触。 五、水文条件 本矿区位于犍乐煤田东翼,地层产状平缓,出露地层为:上三叠纪须家河组顶部,中下侏罗系沙溪庙组,岩层为碎屑岩类,含水性弱,区类气候温暖潮湿,常年降雨量1668mm,地貌属低山丘陵,矿井主要水源为顶板含水层充水、地表水等,井田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煤层顶板上部有一若含水层,其上部至地表有多层隔水层。在掘进8201E 风巷时,未见顶板有淋水,估计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受影响。 根据其临近的8201工作面机巷煤厚变化情况并结合附近钻孔资料分析,预计在开采过程中不会受断层水的影响;该工作面无地质钻孔。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的洒水防尘后的积水,水量小,对开采影响小。 六、瓦斯 根据2010年瓦斯鉴定情况,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2.14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823 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5.48 m3/t,绝对涌出量为1.936m3/min,属于高瓦斯矿井。由于该工作面的开采深度增加、规模扩大为普采、相似开采解放层、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因此采用统计法进行预测:该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3 m3/min,绝对涌出量为0.40 m3/min;同时,该工作面为W型通风,上隅角容易瓦斯超限,通风部门要加强通风管理。 七、地表情况 该工作面地面为荒坡,周围无建筑物和其他设施,不会造成其他影响。 第二节危险源分析及采掘工艺、采面生产能力确定 一、危险源分析 1、顶板 根据8201采煤工作面掘进及回采期间的资料分析,该采面区域地质构造简单,在局部地段可能会有小的褶区,但对巷道施工及回采无大的影响。 在回采过程中经过煤层薄化地段及其顶板破碎带时,要加强工作面及回风巷的瓦斯检查,预防瓦斯大量涌出,工作面的液压支柱要加固加牢,对压力增大地点要加密支护,

综采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我国首个煤矿综采无人工作面自动化系统研制成功(图) 文字说明 山西科达自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11月,是一家提供煤矿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煤矿大型关键设备自动化控制装置及物业式自动化专业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服务行业有:煤矿自动化和城市公共设施自动化(市政自动化)。 煤矿自动化方面,科达自控一贯以煤矿安全为己任,致力于打造“三无”煤矿为我公司奋斗的目标,“三无”煤矿即煤矿生产无人值守、矿井无线全覆盖、无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我们认为要彻底改变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状况,除了在政策上加强煤炭资源整合的力度,为煤矿生产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外,在煤矿生产方面,实施以无人值守和全矿井无线全覆盖网络系统为核心的技术改造,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煤矿无人员伤亡重大事故。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它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决定了其对大型设备的依赖较强,其中煤矿生产中的关键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矿山生产的总体效率和安全水平。本公司生产的煤矿井下无人值守提升机自动控制系统、无人值

守大型皮带输送机控制系统、无人值守矿井主扇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无人值守矿井水情预警系统等产品都是公司独立研制成功并推向市场,在国内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上述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西山煤电”、“晋城煤业”、“潞安环能”、“大同煤业”、“中煤平朔煤业”等大型煤炭企业,并取得良好效果。随着节能减排和数字矿山概念的不断推进,这些产品必将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本公司除提供上述采掘、运输、提升、排水等煤矿关键设备的单机控制系统之外,还提供全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 我国大中型煤矿在煤矿生产的大部分关键环节实现了自动化的改造,但是在设备最多,难度最大的采煤环节还是一个空白,采煤环节必须在现场进行人工操作。由我公司研发并负责技术总承包的国内首个煤矿综采无人工作面已在晋煤集团古书院矿运行。该系统负责对200多台设备的进行集中控制,代表了采煤控制的世界先进水平。无人工作面的主要特点如下: 1、在顺槽控制中心,实现工作面的控制υ 2、采煤机自动记忆切割υ 3、液压支架自动定位,推移υ 4、三机自动联动υ 5、皮带系统及泵站的自动控制υ 6、视频监视自动跟踪υ 相关资料:煤矿综采工作面由机械化向自动化的飞跃-----综采无人工作面整体构想与实现 山西科达自控董事长付国军 煤矿是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行业,然而它在民众的心目中却是一个管理混乱、技术落后、事故频发的代名词。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煤矿相比,百万吨死亡率要高出很多。一些重大的恶性事故在国际上极大的破坏了国家形象,也影响了我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煤矿的安全水平,减少人员伤亡一直是国家政府,尤其是煤炭大省领导不断努力的大事。我认为一方面要求行业相关领导提高认识水平,加大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作者:————————————————————————————————日期: ?

附件2: ***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一)综采工作面主要条件 该工作面属于3#煤层一盘区,平均煤层厚度5m,工作面长度225m,走向长度为2000m,平均倾角3-5度,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可采最高煤层厚度5.5m,工作面采用三进两回布置方式。 矿井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由西翼盘区变电所负责向该综采工作面供电,西翼盘区变电所双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110KV站815、816号盘,变电所高压设备采用BGp9L-10型高压隔爆开关,保护选用上海山源ZBT——11综合保护,盘区变电所距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头200m。 (二)设备选用 1、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选用德国艾柯夫公司生产的SL500型采煤机,其额定功率1815KW,其中两台截割主电动机功率为750KW,额定电压为3300V;两台牵引电机功率为90KW,额定电压为460V;调高泵电机电压1000V,功率35KW,破碎机功率100KW,额定电压为3300V。两台主电动机同时起动。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的SGZ1000-Z×700型输送机,机头及机尾都采用额定功率为350/700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3300V。 2、顺槽设备

1)破碎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PCM-315型破碎机,其额定功率315KW,额定电压1140V。 2)转载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SZZ1200/315型转载机。其额定功率315KW,额定电压1140V。 3)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集团机电总厂生产的SSJ-140/250/3*400型输送机(1部),驱动电机额定功率3×400 KW,循环油泵电机额定功率3×18.5KW,冷却风扇电机额定功率3×5.5KV,抱闸油泵电机额定功率2×4KW,额定电压均为1140V,自动涨紧油泵电机额定功率12KW,卷带电机额定功率15KW,电压1140V。皮带机采用CST启动方式。 4)乳化液泵站:三泵二箱,乳化液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RW400/31.5型液泵,其额定功率250KW,额定电压1140V。 5)喷雾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PW516/13.2型(2台),其额定功率132KW,额定电压1140V。 3、其它设备 移动列车处安装JH2-18.5慢速绞车两部,用于移动列车牵引。绞车电机功率18.5KW,额定电压等级1140V;顺槽皮带机机头安装电磁除铁器一台,型号RCDC-25S,电机功率30KW,额定电压1140V;皮带顺槽巷采用2台15KW 排污泵临时排水,额定电压1140V;其余巷道排水设备及水仓处固定离心泵就近接取电源或另设移动变电站供电。 (三)工作面移动变电站及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自动控制系统概要设计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技术简介 (4) https://www.360docs.net/doc/cf3691761.html,简介 (4) 1.3.2SQL Server2008简介 (5) 1.3.3Visual Studio2010简介 (5) 1.4参考资料 (6) 2总体设计 (8) 2.1需求规定 (8) 2.2运行环境 (8) 2.3数据库设计 (8) 2.3.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9) 2.3.2数据流图的设计 (9) 2.3.3数据库连接机制 (10) 2.4结构 (11)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11) 3接口设计 (12) 3.1用户接口 (12) 3.2外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内部接口............................................................................................错误!未定义书签。4运行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运行模块组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运行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运行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5测试 (13)

1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山西吕梁离石金晖荣泰煤业有限公司1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设计:孟庆保 2011-6-21

1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一)综采工作面主要条件 该工作面属于10#煤层一采区,平均煤层厚度3.3m,工作面长度180m,走向长度为1170m,平均倾角3-5度,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可采最高煤层厚度3.5m。 矿井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由采区变电所负责向该综采工作面供电。变电所高压设备采用PBG23-630/10Y型高压隔爆开关,保护选用常州市武进矿用设备厂GZB-ARM-911系列智能型高压数字式综合继电保护装置,采区变电所距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头200m。 (二)设备选用 1、工作面设备 采煤机选用山西太重煤机煤矿装备成套有限公司生产的MG300/730-WD型采煤机,其额定功率730KW,其中两台截割主电动机

功率为300KW,额定电压为1140V;两台牵引电机功率为55KW,额定电压为380V;调高泵电机电压1140V,功率20KW。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SGZ764/630型输送机,机头及机尾都采用额定功率为160/315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1140V。 2、顺槽设备 1)破碎机:采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PCM-110型破碎机,其额定功率110KW,额定电压1140V。 2)转载机:采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SZZ764/160型转载机。其额定功率160KW,额定电压1140V。 3)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兖州市华泰机械公司制造的DSJ100/63/2*110型输送机(1部),驱动电机额定功率2×110 KW, 4)乳化液泵站:两泵一箱,乳化液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RW200/31.5型液泵,其额定功率125KW,额定电压1140V。 5)喷雾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PW315/6.3型(2台),其额定功率45KW,额定电压1140V。 3、其它设备 (三)工作面移动变电站及配电点位置的确定 工作面电源电压为10kV,来自井下中央变电所。根据用电设备的容量与布置,采用1140V电压等级供电,照明及保护控制电压采用127V。在临时变电所处设置移动变电站,为顺槽皮带机供电;在顺槽

智能化(自动化)采煤工作面介绍(百度文库上传)

智能化(自动化)采煤工作面介绍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自动化系统主要由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等组成,可提高煤矿综采自动化水平,改善煤矿开采安全条件,降低煤矿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一、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是对液压支架实施多功能、高效率、自动化控制的成套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液压支架的动作速度,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生产安全。可接入煤矿信息化系统,实现井上下综采设备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分析,为用户的科学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电液控换向阀:是电磁换向阀和液控换向阀的组合,具有200L/min、320L/min、500L/min等多种规格,通过电信号控制乳化液流向的电液转换装置。

控制器: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型式多样的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等硬件和系统程序、应用程序等软件组成。通过存储并运行程序,指挥液压支架的所有动作,并监测支架的关键姿态和数据。 传感器:感知支架各种姿态和参数,变换成为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以满足支架信息的处理、存储、显示和控制等要求。 二、智能集成供液系统 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为煤矿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综采工作面支架液压系统供液方案,集泵站、电磁卸载、智能控制、变频控制、乳化液自动配比、多级过滤及系统运行状态记录与上传为一体,为综采工作面提供恒压、清洁、配比稳定的

高质量乳化液,是煤矿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节能环保、长时间稳定工作的值得信赖的后备保障系统。 自动配液站:能够实现乳化液的自动配比和工作面乳化液浓度的自动调节,具有动态调节,浓度配比及调整精确的优点。该系统通过对CONFLOW混合器吸油部分增加电控节流阀来实现配液浓度的调节,控制机构调节精确、具有电气保护系统和机械保护结构,使用最稳定的原装进口机械式的混合器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且以最经济可靠的方式实现乳化液配比的自动调节与工作面乳化液系统的浓度调节。 乳化液泵:该产品工作压力40MPa,公称流量630L/min,采用电控、液控双卸荷冗余系统设计且可实现自动切换;三支撑、中分人字齿传动系统,优化曲轴受力状态和提高负载能力;高耐磨陶瓷柱塞及进口盘根密封,摩擦力小、寿命高;模块化设计,便于维修,具有稳定可靠、寿命持久、高效节能及维护方便等优点。

一份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84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一、工作面概述 842综采工作面是西四采区8层煤的一个综采工作面,总安装长度635米,其中切眼长145米,机巷长400米,溜斜长90米。工作面支护选用ZY3800/13/28型综采支架,采煤机选用MWG-300/700WD型,工作面车选用SGZ-764/2×315型。机巷安装SDJ-150P型皮带机一台、溜斜安装SGB-80T 型刮板机一台、转载机使用SZZ-764/160 型以及WRB-400/31.5型乳化泵站、通讯控制采用KTC-2 型。移变、乳化泵站、工作面设备控制开关设备集中安设在联巷设备硐室,这样可便于检修和管理,供电电源来自西四上部变电所。 二、移变容量计算 1、设备负荷统计 根据设备选型,负荷统计结果如下: 本系统供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为: ∑P=700+160+250+110+2×315+2×75+2×55+2×55=2220KW 2、移变容量计算与选择 采区供电一般采用需用系数法,因自移支架且设备按一定顺序起动,故需

用系数为: 589.02220 700 6.04.06.04.0max =?+=∑? +=e X P P K 查表综采面加权平均功率因数cos Ψdj 取0.7。 因此移变容量计算为: KVA P K S dj e X B 97.18677 .02220589.0cos =?=ψ∑?= 2、移变选择: 根据以上计算,选用两台移变负责该面供电,1140V 系统采用一台KSGZY-800/6型矿用移动变电站分别对转载机、破碎机、机巷刮板机、机巷皮带、溜斜刮板机进行供电。3300V 系统采用一台KSGZY-1600/6型矿用移动变电站对工作面输送机、乳化泵、采煤机进行供电。 容量验算如下: 1#移变KSGZY-800/6型(6/1.14KV): 设备总功率:∑Pe=640KW 查表K X 取0.5,cosP dj 取0.7 故移变容量计算为:KVA P K S dj e X B 14.4577 .0640 5.0cos =?=ψ∑?= 因S B 457.14KV A <Se=800KV A ,该移变选择符合要求。 2#移变KSGZY-1600/6型(6/3.3KV): 需用系数:666.01580 700 6.04.06.04.0max =?+=∑? +=e X P P K 设备总功率:∑P =700+250+2×315=1580KW 故移变容量为 KVA P K S dj e X B 86.15027 .01580 666.0cos =?=ψ∑?=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 第一章编制依据 1、二○一一年版《煤矿安全规程》 2、二0一零年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3、《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 4、《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地质报告》 5、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 6、同煤集团矿井采掘生产技术管理办法 7、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 第二章矿井概况 一、矿井简介 树儿里井田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境内小京庄乡树儿里村南部,距大同市城区西南87公里。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54″~112°39′18″,北纬:39°48′28″~39°48′47″。西部8Km处有右玉至山阴的柏油路,距山阴县岱岳镇45km,在岱岳镇交于大(同)—运(城)公路及北同蒲铁路,北距109国道约23km。井田内地形平坦,村与村之间有公路相通。 井田位于洪涛山脉的西侧,非梁峁状黄土丘陵区。为缓坡丘陵,是黄土覆盖在波状起伏的丘陵古地形上而成。地势总体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处,海拔148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相对高差为。井田内主要河流有酸茨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只在雨季才有短暂洪流,向西注入原子河,原子河向东南归入桑干河。井田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流。 井田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南北宽,井田面积。地质资源量为,工业资源储量为。设计资源储量为,设计可采储量为。 矿井设计规模为a。矿井服务年限为,本矿井为单水平开采,水平服务年限为。 二、井田开拓方式

本井设计按照调整后井田开拓方式为:新掘主斜井、将原副斜井改为回风斜井、原主斜井调整为副斜井,三个井筒位于一个工业场地内。 原有主斜井坡度25°,斜长428米,砌碹,半圆拱断面,净断面,兼并重组后,将其功能调整为副斜井,由于原有井筒采用砌碹支护,受井筒断面的制约也无法对提升设备进行改造,在确保井筒墙体稳定性和满足支架宽度与提升高度的前提下,拆除井筒内原有胶带,对原主井井筒进行扩刷,铺设30kg/m单轨,提升方式为单钩串车提升,主要担负全矿井提矸、下料等任务,兼做进风井及安全出口。扩刷后巷道净宽,净高净断面积为。井筒落底水平标高+1265m,落底后,布置约60m长平车场,并在井筒北部与北部井田边界间布置水仓、水泵房、主变电所,过平车场后,布置轨道大巷,沿轨道大巷方位,向西基本平行于井田1、2拐点连线,布置约162m长的轨道大巷后,再折向南布置西盘区轨道巷至南部井田边界处,形成西盘区的辅助运输系统。 原有副斜井坡度30°,斜长331米,井筒断面仅,兼并重组后,将其功能调整为回风斜井,由于断面无法满足重组后的回风要求,对原副井井筒进行扩刷,主要担负全矿井专用风井。扩刷后巷道净宽,净高净断面积为。井筒落底水平标高+1277m,回风斜井落底后,在轨道大巷南侧,平行于轨道大巷,利用原有巷道布置回风大巷,对回风大巷扩刷,轨道大巷与回风大巷间距平均15m,在西盘区轨道巷西34m处利用原有巷道布置西盘区回风巷(方位角为179°),在胶带大巷东处,利用原有巷道布置东盘区回风巷(方位角为175°),形成东西盘区的回风系统。 在调整开拓方式后的回风斜井南部新开凿主斜井,井口坐标为X=,Y=.970,Z=,井筒方位角261°,井筒倾角25°,主斜井井筒采用半圆拱断面,净宽,净高,净断面,落底点顶板标高为,全长。井筒内一侧铺设1200mm宽胶带输送机,另一侧铺设检修轨,主斜井开凿约483m长后,布置下卧式煤仓,煤仓上口南侧与胶带大巷连接,形成主运输系统。 三、盘区划分 根据井田内现有巷道情况,利用井田内中部现有巷道,以胶带大巷为界,将全井田划分两个盘区,即井田东部的东盘区和西部的西盘区,本矿井首先开采井田西部的西盘区。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精选文档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简介 、前言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已成为解决现代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其最大特点是运营密度大、列车行车间隔时间短、安全正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实现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现代化,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系统设备。 二、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由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列车自动驾驶系统(ATO和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三个子系统组成。 一列车自动防护( 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 系统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中的ATP的子系统通过列车检测、列车间 隔控制和联锁(联锁设备可以是独立的,有的生产厂商的系统也可以包含在ATP系统中)控制等实现对列车相撞、超速和其他危险行为的防护。 二列车自动驾驶系统 ( AT0?C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 列车自动驾驶子系统(ATO与ATP系统相互配合,负责车 站之间的列车自动运行和自动停车,实现列车的自动牵引、制动 等功能。ATP轨旁设备负责列车间隔控制和报文生成;通过轨道

电路或者无线通信向列车传输速度控制信息。ATP与ATO车载系 统负责列车的安全运营、列车自动驾驶,且给信号系统和司机提供接口。 三)自动监控(ATS-Automatic Train Super -vision )系统 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负责监督列车、自动调整列车运行以保证时刻表的准确,提供调整服务的数据以尽可能减小列车未正点运行造成的不便。自动或由人工控制进路,进行行车调度指挥, 并向行车调度员和外部系统提供信息。ATS功能主要由位于OCC 控制中心)内的设备实现。 三、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原理 一)列车自动防护(ATP) ATP是整个ATC系统的基础。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亦 称列车超速防护系统,其功能为列车超过规定的运行速度时即自动制动,当车载设备接收地面限速信息,经信息处理后与实际速度比较,当列车实际速度超过限速后,由制动装置控制列车制动系统制动。 ATP通过轨道电路或者无线GPS系统检测列车实际运行位 置,自动确定列车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连续不间断地实行速度监督,实现超速防护,自动监测列车运行间隔,以保证实现规定地行车间隔。防止列车超速和越过禁止信号机等功能。 按工作原理不同,ATP子系统可分为“车上实时计算允许速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1 工作面地质概况 2127工作面位于吕家屯村南约1公里处。井下位置:位于F19断层和主暗斜井延伸之间,西2123工作面650m,工作面运输巷紧靠近矿区边界线。该工作面周围无采动情况,工作面南侧有两条巷道,即二水平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 2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1 地质构造情况: 由于邢东矿下水平钻孔稀少,所以在2003年初在下水平搞了三维地震勘探,从首采区的地震资料来看可靠性不大,下水平地震资料可靠性怎样?有待揭露验证。 工作面涉及的断层共3条,以下列表说明: 2.2 工作面回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2127工作面大部分储量在大色庄村庄保护煤柱内,通过矿与唐山研究院合作,计算得2127工作面在不同长度下回采完毕后对村庄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说明: ⑴从水平变形来看,各个方案对大色村的影响均小于规程所指的Ⅰ级破坏。 ⑵Ⅰ级破坏:水平变形≤2.0mm/m;倾斜变形≤3.0mm/m;曲率变形≤0.2×10-3。 ⑶表中《2100及2300开采》是指2127、2125、2126及2321、2322、2323六个工作面全部开采对大色村影响的初步计算结果。(此时的2127面宽度约155m) 结论:2127工作面宽度可以取为150m,对大色村的地表破坏小于Ⅰ级破坏,因此可以正常回采,不用迁村。 2.3 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 2#煤层结构简单,厚度稳定(构造影响除外),煤层厚度来源于相关钻孔煤厚资料和主暗斜井算术平均值。 2#煤为深黑色,玻璃光泽,块状构造,节理发育,参差状断口,主要由亮煤组成,并夹有镜煤暗煤条带,属半光亮型煤.具有三低一高之特点,

综采工作面设计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公司 30201综采工作面设计 编制单位:生产技术部 编制: 二〇一六年四月十日

目录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3 第二节地貌概况4 第三节煤层与围岩性质4 一、煤层性质 4 二、围岩性质 4 第四节水文地质5 一、水文地质条件5 二、回采期间涌水量预计方法及预计涌水量6 第五节影响采掘的其它地质因素7 一、瓦斯 7 二、煤尘 7 三、煤的自燃性7 第六节巷道布置及掘进安排7 第七节工作面布置及参数要求8 一、工作面的几何参数9 二、巷道的布置9 第八节工作面支护及设备选型11 一、工作面的支护11 二、输送机13 三、转载机13 四、破碎机14 五、液压支架 14 六、超前支架 16 七、顺槽输送机17 八、自移装置 17 九、阻化多用泵17 十、隔爆型潜污水电泵18 第九节容量计算19 一、工作面负荷统计19 二、变压器容量选定19 三、将胶带输送机和牵引绞车用一台变压器,编号为3#,其计算容量为:20第十节供电方式、供电设备及电缆选型配备20 一、供电方式及供电设备的确定20 二、工作面设备的电压等级21 三、综采工作面主要低压电缆的选择 21 第十一节生产系统23 一、回采运煤路线23 二、掘进运煤路线23 三、辅助运输 23 四、回采工艺 24 五、工作面工序安排24

六、回采方式 24 第十二节通风系统24 一、通风 24 第十三节安全技术措施26 一、一般规定 26 二、预防破碎性顶板安全技术措施29 三、“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测安全技术措施29 四、机电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32 五、工作面处理大块煤(矸)安全措施34 六、工作面、上下端头出口防片帮、冒顶安全技术措施35 七、综采工作面使用供电安全技术措施39 二、作业前的准备40 三、设备操作及检修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41 四、大型设备起吊安全技术措施42 五、控制刮板输送机上下窜动时行人安全技术措施43 六、扶倒架、处理咬架安全技术措施45 七、工作面机头(尾)拉底、飘溜、起桥安全技术措施47 八、联巷、尾巷管理措施48 九、防止液管崩裂等设备误伤人措施 48 十、拉设备列车安全技术措施48 二、设备安全 50 三、人员安全 51 四、拉列车后续工作53 五、防跑车措施54 六、设备列车文明生产管理措施54 七、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55 八、个人防护安全技术措施55 九、其它安全管理技术措施57 第十三节灾害预防及应急预案60 一、灾害预防 60 二、火灾防治 61 三、瓦斯防治 64 四、煤尘防治 65 五、顶板灾害防治66 六、灾害预防措施67

污水处理厂自控完整系统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工艺介绍 污水处理厂位于市区或市郊,出水排入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工程采用水解-AICS处理工艺。其具体流程为:污水首先分别经过粗格栅去除粗大杂物,接着污水进入泵房及集水井,经泵提升后流经细格栅和沉砂池,然后进入水解池,。水解池出水自流入AICS进行好氧处理,出水达标提升排入河流。AICS反应器为改进SBR的一种。其工艺流程如下图1所示: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设计的原则 从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可以看出,主要工艺AICS反应器是改进SBR的一种,需要周期运行,AICS反应器的进水方向调整、厌氧好氧状态交替、沉淀反应状态轮换都有电动设备支持,大量的电动设备的开关都需要自控系统来完成,因此自控系统对整个周期的正确运行操作至关重要。而且好氧系统作为整个污水处理工艺能量消耗的大户,它的自控系统优化程度越高,整个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费用也会越低,这也说明了自控系统在整个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性。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为了保证污水厂生产的稳定和高效,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环境,同时提高污水厂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水平,在充分考虑本污水处理工艺特性的基础上,将建设现代化污水处理厂的理念融入到自控系统设计当中,本自控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先进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开放灵活。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自控系统的构建 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是由现场仪表和执行机构、信号采集控制和人机界面(监控)设备三部分组成。自控系统的构建主要是指三部分系统形式和设备的选择。本执行机构主要是根据工艺的要求由工艺专业确定,预留自控系统的接口,仪表的选择将在后面的部分进行描述。信号采集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基本控制系统的选择以及系统确定后控制设备和必须通讯网络的选择。人机界面主要是指中控室和现场值班室监视设备的选择。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基本系统的选择 目前用于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三种DCS系统、现场总线系统和基于PC控制的系统。从规模来看三种系统所适用的规模是不同。DCS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一般适用于控制点比较多而且厂区规模比较大的系统,基于PC的控制则用于小型而且控制点比较集中的控制系统。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基于PC的控制系统属于高度集成的控制系统,其人机界面和信号采集控制可能都处于同一个机器内,受机器性能和容量的限制,本工程厂区比较大,控制点较多,因此采用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是不太合适的。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煤矿工作面综采设计

一、地质概况: (一)工作面位置、范围及井上下对照关系 工作面地面位置:位于许疃镇与集南王家附近,地表为季节性河流和农田。 该面位于82采区左翼第二区段,南侧为81采区7114工作面,北侧为82采区上山。上邻8221工作面(尚未开拓),下邻8225工作面(尚未开拓),顶部7123及7223工作面已回采完毕。 工作面概况:该面可采走向长600 m,倾斜长152m。总面积约91200 m2。工作面标高- 410.9~- 460.0m。 (二)煤层及围岩情况: 82煤层属二迭系下石盒子组,该煤层由亮煤和半亮煤组成,具有玻璃光泽,该工作面煤层厚度1.9~2.46米,平均2.18米,结构简单,赋存较稳定。倾角一般在4°~28°左右,平均16°,该煤层与上覆72煤层的层间距为8.95~16.23米,平均为15.78米,与下伏83煤层的层间距0.45~2.1米,距下部铝质泥岩约12.5米。 该工作面顶板为细砂岩,厚度平均为13.86m上部水平层理,浅灰色;中部灰白色细砂,以石英为主,局部含菱铁鲕粒,厚层状;下部灰白色,夹大量植物根部化石而呈波状层理。 该工作面直接底为泥岩,厚度平均为1.27m,灰色,富含植物根部化石,其下为83煤,玻璃光泽。老底为泥岩,厚度平均为4.6m灰色,靠上部较厚,部分地点略带褐色。 (三)地质构造情况:

根据三维勘探资料及72煤层回采的资料,该区域内共发育断层10条,其中三维地震勘探7条,7223回采揭露3条。对8223有一定影响的各断层参数如下: (四)水文地质情况: 本工作面的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该工作面掘进施工时将会出现顶板滴,淋水等现象,对掘进工作面有一定影响。预计涌水量5~10t/h。 8223工作面位于7123工作面、7223工作面采空区下方,由于7123工作面、7223工作面老空区积水,将会对8223工作面掘进施工构成水害威胁。 掘进工作面的充水水源为8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及上覆7223老空区积水,特别是在断层等裂隙发育处,滴、淋水现象较严重。 (五)工作面瓦斯、煤尘及地温情况:

1212综采工作面设计

1212综采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工作面地质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位臵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名称1212综采工作面 地面标高1655.5-1629.2m 井下开采深度1150-1400m 地面相对位臵及建 筑物 地面位臵为石仙岩沟西北部山梁,地表均为山地森林覆盖区,无公路、建筑物、水体等。开采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井下相对位臵及掘进时对地面设施的 影响 1212综采工作面:南部间隔30米为1210采空区;东部为北采区运输、回风巷;北部为实体煤,距法定边界最近处50米;西部距矿界线最近点30米。 整体位于井田西北部。因地表为山地森林所覆盖,无公路、建筑物、水体等,开采对地面设施无影响。 走向西南-东北走向长186m 倾向西-东倾向长1860 m 本工作面可采长度1830米,工作面长186米,可采储量106.9746万吨。 第二节煤层 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上层煤,该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的顶部,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两顺槽、切眼掘进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变化不大,厚度2.2~2.6m,均厚2.4m,9号和10号煤之间夹一层0.1m厚的泥岩层,9+10#煤为中灰、高硫特低磷、发热量高的贫瘦煤,是较好的动力用煤;主要物理性质:黑色、强玻

璃状光泽,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阶梯状与参差状断口,性脆,裂隙较发育。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9+10#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灰色,厚层状,质坚硬,性脆,一般含有燧石层及透镜体。厚度为2.50~10.00m,平均厚7.05m。抗压强度29.5~136.6MPa,均值32.2~53.9 MPa;抗拉强度0.85~4.70 MPa, 均值3.30~4.10 MPa;抗剪强度4.54~12.35 MPa,均值5.87~10.82 MPa,为难冒落的坚硬顶板。局部K2石灰岩与煤层之间夹1.0~1.4米的黑色泥岩层(俗称“小青顶”),极不稳定,易垮落。 9+10号煤层上部分布有2号煤层和6号煤层。2号煤层距9+10号煤层60.85~99.86m,平均80.35m,煤层厚度0.00~1.18m,平均0.63m,含0~1夹矸,结构简单。顶板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底板以泥岩、粉砂岩。6号煤层位距9+10煤层49.05~64.36m,平均58.18m,煤层厚度0.60~1.68m,平均1.07m,含0~1夹矸,结构简单,顶板为黑色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 9+10#煤层底板多为泥岩或黑色粉砂岩,有时为细砂岩,厚度为8m。当底板为粉砂岩时,抗压强度为54.5~73.8 MPa,均值66.5 MPa, 抗拉强度3.04~4.65 MPa, 均值3.64 MPa;抗剪强度5.366~5.73 MPa,均值5.50MPa。 第四节地质构造 切眼处煤层现状:工作面起初切眼呈运输顺槽处低、回风顺槽处高(机头低、机尾高),平均倾角8°;在推进到1500米时会变为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