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及二者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及二者的比较
摘要:本文从产生和理论基础、教学理念、评价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几个方面了介绍了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并对二者在教学理念方面做出了比较。
关键字: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对外汉语教学
一交际法的产生和理论基础
|
交际法又称“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较早称为“功能法”(functional approach)、“意念—功能法”(notional-functional 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在特定的社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产生于70年代初期西欧共同体国家,中心在英国,创始人为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代表人物还有英国的语言教学家亚历山大()、威多森(),荷兰的范埃克()等。交际法最有名的教材是《跟我学》。(刘珣,2010)
交际法语言学理论基础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70年代形成高潮的社会语言学。交际法的语言观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系统,其基本功能是社会交际,语言学不应仅仅研究语言的形式,更要关注语言要完成的社会功能以及语言在人们社会交往中受到的制约因素,因此,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习者掌握语言规则、能正确地运用语言,更要掌握语言的使用规则,得体地运用语言。
交际法的心理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20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心理语言学。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分析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都必须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交际法还认为,学习者在言语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学习者所追求的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交际,而只能是有缺陷的但有效的交际,因此,对学习者的语言错误不应苛求。
二交际法的教学理念
交际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是:1、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而不只是以教师不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2、使用的教材需要反映语言应用的广度。3、课堂采用的程序要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如教室的布局要适合于成对或小组活动。
交际法的根本点是,它所采取的一套方法能促使语言学习者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进行语言活动,这些活动是有目的性有交际意义的。教学要为用语言进行有效实践创造条件,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目的——即为交际的目的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
三对交际法的评价
交际法博采众长,吸收了直接法、情景法、听说法、视听法等教学法的长处,并注意克服它们的缺点。交际法的优点是:
(1)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
(3)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
(4)交际法仅传授有关而且必需的语言,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节省时间和精力。
(5)从长远的观点看,交际法交给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语言的适当技巧,因为它是建立在与这些实际用法十分接近的基础上的。
交际法存在的问题是:
(1)
(2)以功能为主编写教材,打乱语法本身的系统,增加了学习语法的困难,学生难以获得系统的语言知识。
(3)在起始阶段,交际法使习惯于其它方法的学生感到困惑。
(4)同一功能可用多种形式表达,如何选择和取舍,没有客观标准。
(5)交际法比提到的其它方法更难评估和测试。
(6)允许学习者犯错误易走向极端,对学习者的错误不闻不问不利于学习者的进步。
(7)把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融汇到交际情景中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难题,造成课堂对话中的假设情景缺乏真实性。
交际法还存在着潜在的问题。交际法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对于如何把握时机和方法加以有效的干预,交际法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能力和适应性。教师还必须在外语方面具有极强的能力。
)
四交际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交际法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言语交际的准确与得体性,使用教材的自然性与教学过程的交际化等观点都适合于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汉语的听说技能。但是相较于其他语言,汉语的汉字阅读书写却是一大难题。交际法只把重点放在了言语的交际上,必然会忽略了汉字,语法,写作等语言技能。而且,在交际法运用的过程中,若学习者急于把意思表达出来,而不注重语音的准确性,必然也会使发音也不准确,到最后只会更加加重学习者的洋腔洋调,而且其他技能也掌握得不够好。
对外汉语的教学应该是汉字,听说,阅读,写作等全面发展的,单用交际法易于造成语言的石化。交际法主张非影响交际的错误尽量不加以纠正。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声调乃是一大重点与难点。声调的学习在初级阶段就应该掌握好,但是在往后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会经常犯下说话没声调或声调不准的错误,但是他说出来的话我们都能懂,这样是不影响交际的,那么按交际法说来就不应该加以纠正了,这样就使学习者长期犯这样“不影响交际”的错误,就易于造成语言的石化。尤其是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如果学习者的汉语基础薄弱,对于汉语言语交流的语句了解甚少,那个就无从开始交际了。
五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和理论基础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理论。该理论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遵循“在做的过程中学(Learning by Doing)”原则,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以语言习得理论、社会建构理论和课程理论为基础,强调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从而掌握语言。任务型语言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参与使用,互动体验、感悟的交际课堂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诸多交际教学途径中的一种,可以说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思想仍然在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理论框架之内,其主要的教学原则和理念与交际语言教学的主张是相同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解释除了有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理论依据之外,外语教学领域内的实践研究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受到主流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面的影响。
}
六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任务不是一般的、孤立的或者任意组合的课内或课外的教学活动,而是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任务的形式用语言处理模拟的或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任务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语言,又可以发展学生本身,因此任务自身也具有教育价值。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有:
(1)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过程应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发挥主动性、语言运用的创造性,体现出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充分重视;学习者积极的认知参与、主动思考是学习发生的前提。
②要让学习者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运用语言、丰富他们对目的语的感悟和理解。这将有利于他们概括出规则、对目的语逐渐形成较为系统的认识。
③要让学习者有机会能够从他人对自己语言运用的反馈中形成关于语言和如何运用语言的进一步认识,并有机会反思语言,形成对学习对象的批判思维。
~
依此原则设计的教学必然表现为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如何学、如何促进学。
(2)强调“情境”和“上下文”在形成对语言的整体、动态认识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的运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
(3)强调“合作学习”对语言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
任务型教学显然对小组学习的这一作用予以了充分重视。同伴和小组学习是任务型教学的主要方式。任务通常是两人或小组一起合作完成的。一方面,学生们必须设法理解别人并表达自我,为确认理解准确无误还要学会解释和澄清意义;另一方面,他们不得不倾听一些目前语言能力所不能及的语言(表达形式),但这些语言(形式)有可能被同化吸收,将来派上了用场。合作必有交流沟通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