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二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高一化学一、教案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就是开发与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与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本节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与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瞧待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与能力。

2、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具备、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知道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

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心理方面: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从海水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景。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与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列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现过程,认识海水资源的特点以及水资源与化学资源的获取方法及化学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课前搜索、选择信息资源,课堂交流共享资源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化学知识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热爱化学。

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2)提升爱护自然资源意识与合理开发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从海水中提取溴与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实验原理与方案设计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本课时内容信息容量大,教学设计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解决内容多、时间短的矛盾。

名师教学设计《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完整教学教案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一挖掘学科核心素养〃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位于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涉及海水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业中的从海水制镁、溟、碘等工艺流程技术,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常见的工业生产流程、技术,可在有关物质分离、提纯、转化、检验等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元素观、变化观等化学观念;在探究海水提取镁、漠、碘等化学物质的实验方案中构建从自然提取各种化学物质的理论模型,养成从化学角度思考实际问题、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体会化学方法与技术对开发、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作用,感悟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从而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分析核心知识所包含的基本观念、学科思维等, 并对其进行提炼加工,在教学设计中将这些基本观念和学科思维方法转化为课堂问题和学生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一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对三维目标的传承与提升(1)在查阅海水资源的特点、应用及海水淡化的方法原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会化学对社会的重大贡献。

(2 )在探究海水提镁的过程中,体会化学对科技发展的重大作用,促进宏微辨识、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 )在巴拉尔发现滨的科学探究史料学习过程中,探究海水提溟的工业方法,体会化学方法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证据推理、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

(4 )在角色扮演的思考及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形成从化学角度,用化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方法采用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实现在活动探究中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海洋赏宝一一提升信息素养展示海洋的照片。

[学生]由学生推选的活动主持人主持本环节任务1到任务4的成果展示活动。

[教师]教师综合评价各小组成果,协助主持人开展活动,维持活动秩序。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3.培养学生对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海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2.海水的淡化、盐化和其它利用方法;3.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海洋的广阔和海水的咸度特点,引起学生对海水资源的兴趣,并引发学生关于海水开发利用的思考。

2.知识讲解(20分钟)分别介绍海水资源的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海水资源是指海洋中的水资源,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能源,但其中的盐度较高。

3.海水淡化与盐化(30分钟)讲解海水淡化的两种常见方法:蒸馏法和逆渗透法,并简要介绍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然后讲解海水盐化的方法:太阳盐田和人工盐田,并说明其过程和利用价值。

通过示意图或实物展示,让学生对这些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

4.其它海水资源的利用(30分钟)介绍除淡化和盐化之外的其它海水资源利用方法,如海水养殖、海洋能源开发、海洋矿产开发等。

讲解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实例和图片让学生感知到这些利用方法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5.环境保护与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20分钟)讲解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如盐化会造成土地的不可耕种,海洋污染将危害海洋生态系统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并讨论学生对此的看法和建议。

6.实践活动(20分钟)分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方案。

每个小组设计完毕后,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

7.总结(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学习收获,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解程度和环保意识;2.设计小组讨论和方案展示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3.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保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辨意识。

人教版必修2化学:4.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教案设计

人教版必修2化学:4.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教案设计

小结板书:
1、金属的冶炼方法
设问:不同的金属冶炼方法是否一样呢?为何有些金属利用出现的时间较晚?
归纳总结:
(1)热还原法
(2)热分解法
(3)电解法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有的需要吸收能量,有的释放能量,有的会产生污染性的气体,如何才能使工厂的效率达到最高呢?
多媒体展示冶炼厂的综合利用,矿物资源的有限性
享受金属材料的利用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什么叫可持续发展?
教师活动
板书设计
4.1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利用开发
1、冶炼方法:
M n+
M
2、金属资源的回收和利用
(1)、金属回收的意义
(2)回收废旧金属的利用
(3)金属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9: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9: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从学生的认识起点出发,突出化学实验功能,发展化学实验素养;使学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学以致用,回报社会。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充分体现了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这一核心观念。

①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本节内容包括海水淡化和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方法,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本节课提供了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很好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氯、碘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卤素间的置换反应;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及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并且对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物质分离的一些基础知识,必修I 学习过蒸馏水的制取、食盐的精制,能熟练的掌握各种分离方法,这些都为学习创造了条件。

但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本节课是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很好的切入点,如果在了解海水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初步学会将课本中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将是一节特别有价值的课。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形成与培养,需要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才能可能达成。

所以要实现这一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式,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单一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1)多媒体展示法:由老师提供大量的图片、图表、资料、事例、多媒体课件等大量信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

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海水淡化、海水提盐、海水提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海水资源的概述2.海水淡化技术3.海水提盐技术4.海水提溴技术5.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

4.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讲授新课:讲授海水资源的概述、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提盐技术、海水提溴技术、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基础知识。

3.实验教学:进行海水淡化、海水提盐、海水提溴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4.复习小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海洋资源的知识。

五、实验教学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验器材:蒸馏设备、萃取设备、吸收设备等。

3.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海水样品;(2)采用蒸馏法进行海水淡化;(3)采用萃取法进行海水提盐;(4)采用吸收法进行海水提溴。

4.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教学设计6: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6: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金属回收和资源保护的意义。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案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3.通过对案例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从而悟出学好化学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2.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介绍我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钟的作用,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教学过程【板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引入】海洋水资源:海水中水的储量约为1.3×109亿吨,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7%。

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海水的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或从海水中把盐分离出去,都可以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

【板书】一、海水淡化【板书】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板书】二、海水中的化学资源【指导学生阅读】由于与岩石、大气、生物的相互作用,海水中溶解和悬浮有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按含量计,水中的H、O两种元素,加上Cl、Na、K、Mg、Ca、S、C、F、B、Br、Sr等11种超过总量的99%,其他为微量元素,总计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洋有取之不尽的化学资源。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学设计
自学、思考,讨论,小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将所学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应用于具体化工生产的尝试。
小结
对本课时内容进行
小结。
学生回顾。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课堂练习
知识拓展:根据碘的检验、溴的的提取,思考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镁?完成课本93页第4题。
思考、讨论,答题,师生共同补充答案。
教学方法
利用图片、录像、实验操作,进行讨论、归纳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课题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图片展示:海洋风景优美,但是我国地大物博,还有许多岛屿尚未开发,比如钓鱼岛。目前与日本存在争夺主权问题。
播放视频:中日甲午战争。
感受地球上的海洋资源的广阔前景,了解国情,增强爱国主义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体验学好化学知识对于人类贡献的重要性;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教学资源
教材、课件
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实验原理和
方案设计。
教学准备
化学元素仪器及药品:多媒体投影仪、坩埚、酒精灯、烧杯、漏斗、试管、滤纸、剪刀、刷子
拓宽学生视野
2.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
提问:海水资源如此丰富,除了水的开发利用,是否还有其他可开发利用的东西?请学生阅读课本90页最后一段,思考海水化学资源的存在特点?
阅读、思考、总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概括能力。
展示图片:我国主要几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域海水中主要化学元素的存在及含量。
观察、思考
(1)海水中提取食盐

必修二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必修二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食盐的化学式即NaCl,要制36.5%的浓盐酸1000 t,
所消耗的食盐应为
1000t 36.5g
36.5% mol1
×58.5
g·mol-1=585
t。
(3)由图示给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难写出反应②的化
学方程式为NaOH+SO2=NaHSO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SO3+HCl=NaCl+H2O+SO2↑。
3.注意事项: (1)蒸馏烧瓶须垫石棉网加热或水浴加热(防止温度过高 且能使溶液受热均匀)。
(2)蒸馏烧瓶所盛液体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 1 。 2
(3)须向蒸馏烧瓶中加几粒沸石或几片碎瓷片,以防液体 暴沸。
(4)温度计的量程应高于馏分的最高沸点,要使温度计的 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5)若馏分在冷凝管里用自来水冷却,则自来水要从冷凝 管的下口进、上口出。
(4)选用萃取剂必须满足的条件是: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 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 溶;③萃取剂与溶质、原溶剂不发生反应。
(5)单质碘的检验是根据其与淀粉作用呈蓝色的特征反应进行 的。
答案 (1)坩埚、坩埚钳、泥三角、酒精灯 (2)过滤;蒸馏 (3)2I-+H2O2+2H+=I2+2H2O (4)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5)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
3.方向:海水淡化与化工生产、能源技术相结合,成 为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
思考题1 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 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少 D.蒸馏法是化学变化 答案 D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提问:如何对粗盐提纯?提问:从海水中提取镁为什么一般提问:使碘离子转化为单质碘,可选的氧化剂有:Cl2、Br2、H2O2等,提问:1、海水提取溴时,利用什么《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导学案课前自主导学知识点1:海水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中水的储量约为1.3×109亿吨,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

2、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

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或从海水中把盐分离出去,都可以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

海水淡化的主要方法有 、 、 等。

3、海水的蒸馏(1)装置:(填出装置图中仪器或用品的名称)(2)原理:将海水加热,海水中的水分受热变成气态(其余成分因沸点较高,不易汽化,留在烧瓶中),经过冷凝管后又冷凝成液态水。

经过蒸馏冷凝得到的液态水即为淡水。

【思考与交流】1、海水的蒸馏装置与普通的蒸馏装置有何区别?为什么?2、为什么实验时在烧瓶中要加入碎瓷片?3、冷凝水的流向为 ,为什么? 知识点2: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中的元素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海水制盐1、方法:把海水引到盐滩上利用日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2、原理:蒸发海水,使食盐浓缩结晶。

3、食盐的用途:食盐的用途很广,写出下列用途中有关反应方程式。

【提示】2NaCl+2H2O2NaOH+H2↑+Cl2↑(1)氯碱工业:2NaCl+2H2O2NaOH+H2↑+Cl2↑(2)制钠和氯气:(3)制盐酸:(4)制漂白剂:(5)制纯碱:、【思考与交流】1、海水制盐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含较多的Ca2+、Mg2+、SO42-等杂质,需精制后得到饱和NaCl 溶液才能电解,你知道如何精制吗?【训练】1、中国食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A 蒸馏B 蒸发C 过滤D 搅拌2、NaCl是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一种重要物质,除食用外,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环节过渡讲述:海水资源开发是个大工程,这是我们生活中海水资源综和利用一体化的开发,本节课用化学的理论从四个方面逐层深入共同学习开发海水资源。

同学们阅读教材92页资料,共同学习开发海水资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海水的淡化海水水资源利用包括:海水的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提问:为什么采用蒸馏法可将海水中的淡水提取出来?在组合蒸馏实验装置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将有限的课堂空间扩延获得感性认识感受蒸馏法在实际化学工业上的应用,复习蒸馏的原理和实验装置的仪器组成海水制盐归纳:海水制盐过程中的实验方法。

提问:如何对粗盐提纯?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离子?为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应加入哪些除杂试剂?海水制盐方法归纳:复复习巩固习巩固复习巩固粗盐提纯方法梳理复习粗盐提纯的方法,感受化学反应和实验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价值。

海带取碘情景设问:大脖子病的治疗提问:(1)海带为什么不能用水冲洗?海带剪碎后,为什么要用酒精润湿?2、反应2KI + H2O2 + H2SO4=== I2+K2SO4+ 2H2O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物质?3、该实验过程是否能证明海带中含有碘?为什么?4、该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方法有哪些?思考讨论问题,得出结论通过看实验,讲实验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复习离子检验,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问题,。

高中化学 课题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案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课题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案 教学设计

课题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海水中的资源情况,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景。

(2)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并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二. 教学重难点:
海带中碘的检验以及海水中溴的提取
三.实验准备:
药品:海带浸泡液,过氧化氢,稀硫酸,氯水,溴水,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四氯化碳,苯
仪器:试管,试管架,小烧杯
四.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展示,引入话题《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讲解】海水的淡化,学生预习完成
【过渡】引出实验《海带中碘元素的验证》
【学生实验探究】预习设计,分组实验,自取药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实物投影,学生展示
【教师指导点评】
【结论】过氧化氢为绿色环保型氧化剂
【过渡】引出《工业提溴》问题
【学生活动】完成溴的提取的流程图
【教师点评】
【结课】
【作业布置】
五.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原理
2.对比试验:海带浸泡液,碘化钾溶液分别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3.试写出海带中碘元素检验的各种方法原理六.板书设计:。

2024年高中化学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4.1开发利用金属资源和海水资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4年高中化学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4.1开发利用金属资源和海水资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3.通过对金属性质和用途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
4.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以及在资源利用方面的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金属资源的开采、冶炼和保护的方法。
2.学生能理解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包括海水淡化、溴的提取、镁的提取等。
7.作业材料:准备相关的作业题库,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报告等,以便在课堂结束后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课件制作:制作详细的课件,涵盖本节课的所有教学内容,包括重点难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
9.反馈问卷:准备学生反馈问卷,包括对本节课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评价,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反思改进措施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一些创新的教学特色,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主要问题,下面我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采用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3.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图表、视频等,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金属资源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金属资源的基本概念、种类和开发利用方法。
过程:
讲解金属资源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和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详细介绍金属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金属资源的开采、冶炼和保护的方法。
3.海水资源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3.掌握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4.1《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4.1《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名师教学设计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资源和海水资源
第二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东莞中学:刘汉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2、提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3、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4、初步培养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活动探究,调查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情感与价值】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
2、通过金属矿物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海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综合应用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 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了解海水资源及其利用。

2.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掌握海水的蒸馏。

3.掌握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即海水制盐、海水提溴、海带提碘。

4.了解海水综合利用的重要方向。

同金属冶炼这一古老产业相比,海水资源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学时可以利用图片、录像、多媒体课件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以便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让学生的认知向前发展。

一、海水水资源的利用1.海水水资源(1)海水中水的储量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①97%。

(2)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海水的淡化和海水的②循环冷却。

(3)海水淡化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③淡水,其方法主要有④蒸馏法、⑤电渗析法、⑥离子交换法。

2.海水的蒸馏(1)主要仪器:A⑦圆底烧瓶、B⑧冷凝器、C⑨锥形瓶。

(2)冷却水的流向:⑩a口进水,b口出水。

(3)A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从海带中提取碘的过程(1)酸性条件下利用双氧水将海带中含有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O2+2I-+2H+I2+2H2O。

(2)检验是否有碘生成,所加的试剂是淀粉溶液,若有碘单质存在,现象是淀粉溶液变蓝。

2.海水提溴在预先经过酸化的浓缩海水中,用氯气氧化溴离子使之成为单质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

3.海水的综合利用(1)从海水晒盐得到的苦卤中提取溴、镁等元素。

(2)从海水中不仅可以制得氯化钠、烧碱、纯碱等化工产品,还可以获得其他物质和能量,如铀和重水、潮汐能和波浪能等。

1.以海水为原料可以制取淡水、食盐、氯、溴、碘、烧碱等物质,其中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过程就能获得的物质有哪些?【答案】淡水、食盐。

2.Cl2也能将I-氧化为I2,从海带中提取碘时,为什么用H2O2而不用Cl2?【答案】Cl2有毒且过量Cl2会氧化I2:I2+5Cl2+6H2O2HIO3+10HCl,而H2O2是绿色氧化剂,不会产生污染,也不会把I2氧化。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总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四章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进行备课的,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淡化和食盐的获得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观看视频,复习巩固,引导学生从食盐提取过程中总结从海水中得到化学物质的方法。

应用这些方法学习海带提碘、海水提溴,在学习过程中完善从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应用化学方法和一定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进行资源开发”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指导研究海水提镁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可以从自然资源中获取人们需要的化学物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联合生产,节约资源和能源,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污染,获取生产活动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结构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知道怎样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

.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原理和方法。

.知道怎样从苦卤中提取单质镁。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流程图表示物质提取和检验的过程。

通过对海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和对人类重大贡献,树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应用。

教学重点:海水中碘、溴、镁元素的提取。

教学难点:用流程图表示物质提取和检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引入】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提问】列举海水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食盐的开发利用【观看视频】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和食盐的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学生阅读教材P20[海水水资源的利用],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

2、掌握海水蒸馏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采用蒸馏法可将海水中的淡水提取出来?
在组合蒸馏实验装置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感受蒸馏法在实际化学工业上的应用,复习蒸馏的原理和实验装置的仪器组成 海



1、复习巩固粗盐提纯方法
2、了解食盐的用途,熟练掌握有关反应方程式。

展示:盐田图片
归纳:海水制盐过程中的实验方法。

提问:如何对粗盐提纯? 梳理复习粗盐提
纯的方法,感受化
学反应和实验在
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价值。





1、了解海水提镁的工业流程
2、熟练掌握海水过程中有关反应方程式。

展示:海水提镁的工艺流程
提问:从海水中提取镁为什么一般用晒盐后剩下的苦卤水?
通过对海水提镁
工艺流程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实际工业生产的复杂性,让学生有所
思、有所悟。

海 带


1、分组实验:【实验4-2】 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
理解实验设计原理 2I - + H
2O 2 +2H +
= I 2+ 2H 2O
观察实验现象
2、了解海带提碘的工艺流
程,掌握有关反应方程式、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提问:1、该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2、另外设计一种方案,检验试验步骤③所得的溶液中是否含单质碘。

展示:海带提碘的工艺流程
提问:使碘离子转化为单质碘,可
选的氧化剂有:Cl 2、Br 2、H 2O 2等,
通过分组实验,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对海带提碘
工艺流程的了解,
让学生体会实际
工业生产的复杂
性、艰巨性,让学
从环保角度分析,以上三种氧化剂哪种最好,为什么?生有所思、有所悟。

海水提溴1、根据课本P91“资料卡片”
内容,归纳海水提溴方法,
画出海水提取溴的工艺流程
示意图。

2、理解海水提溴的原理
①2Brˉ+Cl2=2Clˉ(氧化)
Br2+SO2+2H2O=2HBr
+H2SO4+Br2(富集)
2HBr+Cl2=Br2+2HCl(提取)
展示: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
提问:1、海水提取溴时,利用什么
原理用空气和水蒸气把溴吹出来?
2、海水提取溴时,为什么不直接用
海水与氯气反应后的溴水化合物进
行蒸馏得到液态溴?
在分析筛选信息
的过程中理解海
水提溴的原理,突
破难点。

复习卤素间物质
的转化、SO2性质。

过渡除上述一些实例外,从海水中获得
其他物质和能量具有广阔的前景。

海水
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观察、阅读P92图4-5海水
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
思考,海洋资源的开发不能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合理
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循循诱导,提出海水资源开发给人
类带来物质便利与资源消耗破坏环
境和生态平衡的矛盾。

进行人文教育,形
成正确的态度和
价值观
作业课本P93第4、5题。

板书设计]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哪些方面
2、海水资源中水资源的利用:
海水的淡化(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
3、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1)海水制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