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传播性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然的抵抗力。
15
(二)HIV感染的机制
HIV外膜蛋白与T细胞上受体结合 HIV-1外膜蛋白gp120与CD4T细胞膜上的CD抗原结合
输血传播性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循善
1
教学内容
输血传播性疾病的概述 主要输血传播性疾病 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2
教学目的wenku.baidu.com
掌握输血传播性HIV感染/艾滋病 掌握输血传播性病毒性肝炎 掌握输血传播性梅毒 熟悉输血传播性疟疾 熟悉输血传播性HTLV-Ⅰ/Ⅱ感染 了解其它新发现的输血传播病原微生物 了解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原则
第八节 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8
第二节 输血传播的HIV感染/艾滋病
一、HIV生物学特性
二、HIV传播途径 三、HIV感染机制 四、HIV感染/ADIS流行情况 五、HIV感染/AIDS临床表现 六、HIV感染后血清学变化
七、HIV感染/AIDS的实验室诊断 八、HIV感染/AIDS的预防 九、输血与HIV感染/AIDS的关系
HTLV相关脊髓病(HAM)
西尼罗河病毒
West Nile Virus
脑炎 脊髓炎
巨细胞病毒
CMV
巨细胞病毒感染
Epstein-Barr病毒
EBV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感染
人类微小病毒B19
HPVB19
再障贫血危象,传染性红斑,胎儿肝病
疟原虫
Malaria
疟疾
梅毒螺旋体
Syphilis
梅毒
阮病毒
一、定义 输血传播性疾病(Transfusion Transmitted
Infections )在一些国内著作和文章中曾有许多不同名称,例如输 血相关传染病、输血传染病等。一直到200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行业标准 《输血医学常用术语》WS/T 203-2001中才得以 确定。
输血传播性疾病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含有病原微生物的血液 (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传染病。
如果只是病原体存在于体内,而受血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这种状态称为输血传播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受血者此时为无症状 病原微生物携带者。如果出现明显的相关症状和体征,并有明显 组织和脏器的病理学改变,就称为输血传播性疾病。
广义上讲,输血传播性疾病,应包含输血传播性疾病和无症 状感染。
5
二、输血传播性疾病种类与相关病原微生物
6
主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与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名称 英文或英文缩写 引起的输血传播性疾病
乙型肝炎病毒
HBV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
HCV
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
HDV
丁型肝炎
人类免疫缺陷1型/2型病毒
HIV-1/2
艾滋病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HTLV-Ⅰ/ Ⅱ
成人T淋巴瘤/T细胞白血病ALT)
(Ⅰ和Ⅱ型 )
热带痉挛性下肢瘫(TSP)
70%酒精) 血浆可以用有机溶剂/清洁剂(S/D)灭活。 对紫外线不敏感
10
HIV的发现
This is a picture of HIV codiscoverer Dr. Robert Gallo. On April 23rd 1984, the United States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ecretary Margaret Heckler announced that Dr. Robert Gallo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had isolated the virus which caused AIDS, that it was named HTLV-III, and that there would soon be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test for the virus. The same day patent applications were filed covering Gallo's work, but it was clearly a possibility that LAV French virus isolate and HTLV-III were the same virus.
Prion Protein
变异克雅氏病(vCJC)
7
输血传播性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输血传播性疾病的概述 第二节 输血传播的HIV感染/艾滋病 第三节 输血传播性病毒性肝炎 第四节 输血传播性HTLV-Ⅰ/Ⅱ感染 第五节 输血传播性梅毒 第六节 输血传播性疟疾 第七节 输血传播性西尼罗河病毒感染
11
HIV
12
CD4 抗原 辅助受体
CD4+ 细胞
HIV gp120 结合CD4 / 辅助受体
HIV侵入T淋巴细胞示意图
13
二、HIV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输血及输注血液制品;
静脉吸毒;
使用未经彻底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手术、拔牙、穿刺、纹身、针灸等。
母婴传播
性接触
我国经血液传播占首位,主要是静脉吸毒途径,占 61.6%,采血浆传播占9.4%,性传播占8.4%,血液及血液 制品传播占1.6 % ,母婴垂直传播占0.3%,传播途径不详 占18.7%。
9
一、HIV生物学特性
带包膜的RNA反转录病毒,反转录病毒科慢性毒属。 HIV-1(型):球形,单股正链RNA 病毒。12个亚型:
M(A,B,C,D,E.F,G,H,I,J) 、 O、N HIV-2(型):若干亚型 热敏感(56℃30分,100 ℃ 20分灭活);高温 蒸汽 煮
沸均可杀灭 化学药品敏感(含氯石灰,戊二醛,甲醛,次氯酸钠,
3
输血传播性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
第一节 输血传播性疾病的概述 第二节 输血传播的HIV感染/艾滋病 第三节 输血传播性病毒性肝炎 第四节 输血传播性HTLV-Ⅰ/Ⅱ感染 第五节 输血传播性梅毒 第六节 输血传播性疟疾 第七节 输血传播性西尼罗河病毒感染
第八节 输血传播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4
第一节 输血传播性疾病概述
14
三、HIV感染机制
(一)HIV感染的必要条件
HIV靶细胞
CD4T细胞
B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
骨髓细胞
神经胶质胞
HIV受体
第一受体 CD34
第二受体 CXCR4或CCR5
CCR5基因在不同人种遗传突变率明显差异,欧洲
和美洲白人2个拷贝突变型占1~1.2%;非洲、亚洲、美洲
土著人很少出现。CCR5基因发生突变人群对HIV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