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曼斯菲尔德《苍蝇》中的象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谈曼斯菲尔德《苍蝇》中的象征意义
作者:查庆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05期
摘要:被誉为英国的短篇小说女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善于用女性独有的细腻手法来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坎坷的命运以及挥之不去的孤独感伴随着她短暂的一生,在她的很多作品中孤独和死亡成为探讨的主题思想。
在作品中她十分重视象征手法的运用,本文将分析在《苍蝇》这篇小说中苍蝇、苍蝇之死以及最后一滴墨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苍蝇;苍蝇之死;最后一滴墨;象征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5-0013-02
伊恩·戈登教授在她的短篇小说集《未发现的国土》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她最优秀的作品里,字字句句无一不经过精心安排,无一不表现她的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她是最优秀的语言大师之一,她的文笔经得起最严格的推敲。
”(Ian A. Gordon,1991:11)她就是被誉为“英语界的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女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曼斯菲尔德在一个与自己个性格格不入的社会中独自探索、挣扎,在承受病痛的同时,又如此理智、敏锐地思索人生,以坚强的毅力进行着创作,终以其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闻名于世。
(杨威,2010:156)《苍蝇》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一、故事简介
故事一开始,就听到尖声细语的赞叹声:“你这可真舒服呀!”,这一声不是别人,而是老板的老员工伍德菲尔德发出的赞叹。
这足以看出老伍德菲尔德对老板气派的办公室近乎眼红的羡慕。
这番称赞使得老板“感到一种深切而真实的满意”(曼斯菲尔德,1982:266)。
但他并没有让伍德菲尔德看见办公桌上的一张旧照片。
可老伍德菲尔德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偏偏却提起了照片中的年轻人——老板去世已经6年的独子。
他的话再一次让老板回忆起刻骨铭心的丧子之痛。
回忆起6年前,儿子没了,老板所有的希望也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伍德菲尔德留下那句话之后离开了,只剩下老板在奢华的办公室里独自承受着外人无法体会到的痛苦和煎熬。
就在这时老板注意到一只苍蝇掉进了硕大的墨水池里,正挣扎着向外爬,力量甚微,却也是全力以赴。
看到这样的场景,老板萌发了慈悲之心,他小心翼翼地把苍蝇挑出来,轻轻地放到一张吸墨纸上,成功地拯救了苍蝇。
可老板突然心血来潮,他想试探一下苍蝇的求生欲和耐力。
当苍蝇试着要飞时,他将一大滴墨水落在了苍蝇的身上。
这个可怜的小东西不灰心,又一次从头开始,清理身上的墨汁,只是这一次更加缓慢了。
当老板第三次往苍蝇身上滴墨水时,他想对
它吹吹气,让它干得快一点儿。
可是当第四滴墨水滴到身上的时候,苍蝇再也没有力气重新擦拭,一动不动地躺在吸墨纸上,苍蝇死了。
二、《苍蝇》中的象征意义
1、苍蝇的象征意义
曼斯菲尔德选择苍蝇这个象征并非偶然。
曼斯菲尔德于1917年染上肺结核病,1920年以后,身体状况是每况愈下。
创作《苍蝇》时病情已经严重恶化。
但是在养病期间她仍然坚持创作,这种忘我的创作加速了死神的到来。
而死亡的逼近也正是她思考生命意义的动因和创作灵感的源泉。
在给丈夫莫雷的一封信中她写道:“我觉得我像一只苍蝇,掉进了牛奶罐子里。
爬出来后,身上依然又湿又粘,半死不活的,开始无法清理。
”(Katherine Mansfield,1930)同年11月她在日记中写道:“苍蝇掉进了牛奶罐中。
上帝袖手旁观,且看着开心。
” (Katherine Mansfield,1930)这无不表明曼斯菲尔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迫近。
《苍蝇》便是曼斯菲尔德对自身坎坷命运痛苦思索的产物。
苍蝇是“人类生命的形象”,更是自身命运的写照。
《苍蝇》中的老板在物质上是富有的,但灵魂却是孤独的。
儿子是他全部的希望和寄托,是他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
他一直指望着儿子能继承并发展他的事业。
在战争爆发之前,儿子在他的办公室里学习了一年,公司上下都对他赞不绝口,作为父亲的老板不知道听到了多少赞美之词。
但是儿子的死犹如晴天霹雳,事业和生活的希望都化作泡影,他的心如死灰。
在小说中,苍蝇不再是让人生厌的寄生虫,相反却是让人觉得怜悯的小东西。
苍蝇象征着生活在20世纪初动荡社会中的人们。
他们无法预知未来和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的存在是渺小的、荒诞的、没有意义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
老板和伍德菲尔德的儿子都奔赴战场,结果都死在战争的炮火之下。
战争是造成这些年轻人死亡的真正原因。
曼斯菲尔德在日记中写道:“战争使一切都改变了。
”(蒋
虹,2004:182)苍蝇象征着弱小的生命体,它面对来自外界强大的势力时,命运就不由自己把握了。
就像文章中,老板一时兴起,把墨水滴在苍蝇身上,对老板而言,这只是一场恶作剧,可是苍蝇付出的代价却是生命。
苍蝇在小说中完全拟人化了,面对强大的外界力量,他们没有选择生的权利,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
人的生命同苍蝇一样无足轻重,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
2、苍蝇之死的象征意义
苍蝇在一滴接着一滴的硕大墨滴面前渐渐失去了力量。
看起来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苍蝇无法经受住这几次三番的重创,终于躺在了墨滴里,一动不动。
作者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感性,生动刻画出了苍蝇之死的整个过程。
苍蝇之死的整个过程其实也就是人死亡的过程的描述。
在小说里,苍蝇的死亡象征着老板儿子的阵亡,老板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如日中天的事业也是为了给儿子的将来铺路,就在他的愿望快要实现的时候,从战场上传来的是儿子阵亡的
噩耗,当时犹如五雷轰顶,他精神已经垮了。
所以在儿子死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只要一提起儿子,他就会悲痛欲绝,大哭一场是唯一的解脱方式。
苍蝇之死象征着老板希望的破灭,生活意义的消失,生活对于他来说完全看不到希望,老板是孤独的,也是可怜的。
他时刻沉浸在刻骨铭心的丧子之痛中不能自拔。
3、最后一滴墨的象征意义
战争不光夺去了老板儿子年轻的生命,他的老员工伍德菲尔德的儿子也在这场战争中丧生了。
他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可是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变得麻木了。
他和他的女儿们所关心的是墓地修整得很好,道路既宽阔又平整,这让她们感到很高兴,能激怒她们的是一匙果酱卖到了十法郎。
“为了教训他们,格特鲁德把整罐果酱都拿回来了。
做的对!”(徐
凯,2009:54)。
在她们眼中,卖果酱的是土匪、强盗,价格定的这么高无异于抢劫,所以她们觉得拿回整罐果酱是理所当然,完全不顾卖果酱人的感受。
老伍德菲尔德也一样,给老板留下了无限伤痛的回忆后,就径直走开了,不在乎老板的感受。
看到老板一个人独自享有这样豪华的办公室,他表现出了近乎眼红的羡慕。
再想想他自己,家人都不关心他,没有人想去知道他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只是在每周二像完成任务一样允许他进城去放一天风。
平时她们都像关押囚犯一样把他关在家中。
和他的可怜的境遇相比,老板的生活简直完美到无可挑剔。
老板硬朗的身板、健康的气色,和自己的老态龙钟、虚弱、潦倒、呆滞、迟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杯威士忌喝下肚,也许是酒精的作用,抑或是妒忌心作祟。
他用平淡的语调提到老板儿子的墓地,犹如最后一滴让苍蝇致死的墨滴,也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顷刻间,老板的精神彻底垮塌了。
他在恍惚迷离中,对所有的事情“有生一来第一回不记得了”。
对老板来说,通过记忆模糊来逃避现实也许是他与现实调和的最佳途径,失去记忆或许是最好的解脱。
他挑出和滴死苍蝇是在丧子之痛的极度悲恸中的一种下意识的活动。
对他来说,活着本身就成了梦魇。
三、结语
由于读者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以及思考问题时的角度不同,关于苍蝇无穷的象征意义,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
而苍蝇的命运唤起老板对经历一战的人们生命旅程——从顽强抗争到付出巨大牺牲的联想以及老板被难以忍受的悲痛占据了全部心灵,这显然是文章的主要方面。
而从老板滴死苍蝇和用裁纸刀挑起死苍蝇等的下意识动作细节描写里又看到了其悲愤填膺的一面,似乎令人又察觉到一种弦外之音,老板联想到儿子和千百万人们曾经挣扎在战火纷飞的死亡线上的悲惨命运,也反映出老板对发动战争、制造死亡的侵略者的愤恨。
《苍蝇》这部作品从整体上看具有极丰富的象征意义,曼斯菲尔德以女性特有的敏锐与细腻客观的向读者陈述了故事的发展。
她将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熔合,构成独特的表现力,建立了新的写作模式。
曼斯菲尔德在孤独的煎熬和死亡的萦绕中度过了其短暂的一生,她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创作素材,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想和思考。
参考文献:
[1]、Ian A. Gordon, Undiscovered Country, The New Zealand Storie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P11。
[2]、Katherine Mansfield. The Letters of Katherine Mansfield: Volume I [M].Constable and Company Limited, 1930.
[3]、蒋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中的矛盾身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P182。
[4]、曼斯菲尔德《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M].唐宝心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PP265-272。
[5]、徐凯译《苍蝇》[J].世界文坛之窗.2000年9月,P54。
[6]、杨威《曼斯菲尔德后期创作的悲剧性主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4期,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