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采摘机械人结构设计
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

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一、引言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变革。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自动化农业机器人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自动化技术的苹果采摘机器人。
二、背景苹果是世界上广泛种植和消费的水果之一。
然而,传统的苹果采摘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自动化技术开辟苹果采摘机器人,以提高采摘效率和减轻人工劳动压力。
三、设计原理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1. 视觉系统:机器人配备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图象处理算法,能够实时识别和定位苹果。
通过图象处理,机器人能够判断苹果的成熟度和采摘时机。
2. 机械臂系统:机器人的机械臂采用多关节设计,能够摹拟人手的动作。
机械臂具备抓取和放置苹果的能力,并能够根据苹果的位置和形状进行精确操作。
3. 定位和导航系统:机器人配备定位和导航系统,能够准确地确定自身位置和挪移路径。
通过激光雷达和惯性导航等技术,机器人能够在果园中自主挪移,并找到目标苹果树。
4. 控制系统: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由嵌入式计算机和传感器组成,能够实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和执行控制指令。
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视觉系统的反馈信息,精确控制机械臂的动作,实现苹果的采摘。
四、工作流程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的工作流程如下:1. 确定果园范围:机器人在开始工作之前,需要通过导航系统确定果园的边界和苹果树的位置。
2. 视觉识别:机器人利用视觉系统对果园中的苹果进行识别和定位。
通过图象处理算法,机器人能够判断苹果的成熟度和采摘时机。
3. 导航挪移:机器人根据视觉识别结果和导航系统的指引,自主挪移到目标苹果树的位置。
4. 抓取苹果:机器人利用机械臂系统进行苹果的抓取。
机械臂根据视觉系统提供的苹果位置和形状信息,精确控制抓取动作,将苹果放置在指定的容器中。
5. 放置苹果:机器人根据指令将采摘好的苹果放置在指定位置,如篮子或者传送带。
苹果采摘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苹果采摘机器人设计与研究苹果采摘机器人设计与研究概述:水果采摘一直是农业中较为繁琐且费时费力的任务之一,尤其是针对树果类水果,如苹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种苹果采摘机器人,能够在无人作业的情况下完成苹果的采摘工作。
本文将介绍苹果采摘机器人的设计和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在未来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设计与结构:苹果采摘机器人基于机器视觉、机械臂技术和智能控制等技术原理。
其结构主要由机器臂、图像传感器、处理单元和执行器等组成。
机械臂是该机器人的核心部件,通过多关节的连接,模仿人类的手臂运动。
这使得机械臂能够在树冠内进行精确定位和抓取动作。
机械臂的设计要求同时具备轻巧和稳定的特点,以便在树冠内灵活操作。
图像传感器采用先进的机器视觉技术,能够感知和识别苹果的大小、颜色和成熟度等信息。
通过图像传感器,机器人能够准确定位并识别相应位置的苹果,从而进行采摘动作。
处理单元是机器人的大脑,具备强大的算法处理能力。
它能够接收和处理图像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和规则执行相应的动作。
处理单元的设计包含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进行自适应的判断和控制。
执行器是机械臂动作的驱动部件,它根据处理单元的指令实现机械臂的运动。
执行器通常通过电机和传动装置实现,可以提供精确的力和位置控制,以便在高度复杂的树冠环境下安全采摘苹果。
研究进展:苹果采摘机器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更加准确地感知和识别苹果。
另一方面,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机器人能够学习和不断改进其采摘能力。
然而,苹果采摘机器人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首先,复杂的果树环境对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运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械臂需要足够轻巧和柔性,以适应不同形态的苹果树。
其次,苹果的外观和位置可能受到树叶、树枝和其他苹果的遮挡,在视觉感知和定位中存在困难。
此外,苹果的大小和成熟度不同,需要机器人具备辨识和采摘不同苹果的能力。
苹果采摘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式中,i x代表的是第图1 采摘机器人结构图采摘机器人采用无线信号控制,底部承重平台上置有一个控电柜,内部包含主控器、信号接收器、信号发射器等,在六自由度承重平台下方焊接一圈圆形导轨,并在其上方安装可绕导轨环形运动的移动摄像头,摄像头可向上仰角20°,向下俯角60°,带有三关节,实现可自由旋转360°。
在机器人工作期间,可通过手机配合手柄控制车体运动方向,末端执行器上装有颜色识别传感器和微型超高清摄像头,首先,通过摄像头获取苹果位姿图像,提信息判断采摘对象是否成熟;其次,利用红外传感器获取苹果是否在抓手可采摘范围信息;最后,通过~700mm,不考虑物体之间的阻尼与摩擦等因素,模型材料统一设定为大减少了计算量,但对计算结果未产生本质影响;(3)为提高运算速度,计算的迭代次数等需要修改配置。
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强度校核六自由度平台瞬态结构校核六自由度运动平台由承载底盘、十字虎克铰、电动缸、气缸、顶部承接台、多边形承载架等组成,本小节主要对承载底盘进行结构分析。
在Workbench行瞬态结构校核,需先进行模型简化,并将其转为求解阶段,首先删除所有接触关系,将结构设定为几个主要连接副,如图3为底部承载平台接触设计总图。
图3 底部承载平台接触设定总图此模型要求在Mechanical中实现姿态控制与运动,因此需给电缸一个位移分量,而Mechanical中只有轴可以实现位移,故在设定电缸与气缸的平移运动副时考虑将电缸及气缸的行程推杆组成全局坐标系,使得轴正方向指向电缸杆的伸出方向,以避免后续求解过程中出现位移方向不合理的情况。
通过分析,求解部分收敛性能良好,在其求解完成总图中,收敛力和标准力均符合要求。
图4 总变形云图由图4可知,在此设定状态下,底部承载平台模图5 总变形云图本文首先对苹果采摘机器人六自由度平台进行运动学分析,验证了模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对行走机构、末端执行机构进行结构及强度校核,结果分析表明,机械结构合理有效。
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

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农业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苹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而采摘苹果一直是一个费时费力的任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旨在提高苹果采摘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
二、机器人设计与结构1. 机器人设计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采用了先进的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技术,具备自主导航、自动识别和采摘苹果的能力。
机器人由底盘、机械臂、图像识别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2. 机器人结构底盘:底盘采用全轮驱动方式,具备良好的操控性和适应性,能够在不同地形和环境下自由移动。
机械臂:机械臂由多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配备了精密的电机和传感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和抓取动作。
图像识别系统:图像识别系统采用高分辨率摄像头和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准确地识别苹果的位置、大小和成熟度。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嵌入式计算机和传感器组成,能够实时获取机器人的状态信息,并根据图像识别结果进行智能决策和控制。
三、工作流程1. 场地准备在苹果园中,需要设置机器人的工作区域,并清理杂草和障碍物,确保机器人的正常运行。
2. 导航与定位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进行环境感知,利用SLAM算法实现自主导航和定位,能够准确地找到苹果树的位置。
3. 苹果识别机器人利用图像识别系统对苹果进行识别和分类,根据成熟度和大小进行筛选,确保采摘的苹果质量优良。
4. 抓取与采摘机器人的机械臂根据苹果的位置和大小,通过精确的运动控制和抓取动作,将苹果轻柔地采摘下来,并放入收集箱中。
5. 收集与储存机器人将采摘的苹果放入收集箱中,收集箱具备防震和保护功能,确保苹果的完整性和质量。
6. 数据记录与分析机器人能够实时记录采摘的苹果数量和质量,并将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和统计,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和生产管理。
四、优势与应用前景1. 优势(1)提高采摘效率: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和采摘苹果,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
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

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轻劳动力成本,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
该机器人利用先进的机械臂和视觉识别技术,能够准确、高效地采摘苹果,极大地提高了采摘效率和质量。
二、机器人设计1. 机械臂设计我们的机器人采用了多关节机械臂设计,具备灵活性和准确性。
机械臂由多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都可以独立运动,以适应不同位置和角度的苹果。
机械臂采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伺服电机,能够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
2. 视觉识别系统为了准确地识别和定位苹果,我们的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视觉识别系统。
该系统通过摄像头捕捉苹果的图像,并利用图像处理算法进行识别和定位。
通过比对苹果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等特征,机器人能够准确地判断苹果的成熟度和位置。
3. 采摘装置机器人的采摘装置由机械爪和采摘工具组成。
机械爪采用柔性材料制成,能够轻松抓取苹果并保持其完整性。
采摘工具则根据苹果的成熟度和位置进行调整,以确保采摘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三、工作流程1. 苹果识别机器人首先利用视觉识别系统对苹果进行识别和定位。
通过分析图像特征,机器人能够判断苹果的成熟度和位置。
2. 机械臂运动根据苹果的位置,机器人的机械臂进行相应的运动。
机械臂的关节根据预先设定的路径进行调整,以准确地抓取苹果。
3. 采摘苹果一旦机械臂抓取到苹果,机器人的采摘装置会轻轻地将苹果摘下。
机械爪的柔性材料确保苹果不会受到损坏。
4. 收集苹果机器人将采摘下来的苹果放入一个容器中,以便后续处理和包装。
四、优势和应用1. 提高采摘效率和质量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能够准确、高效地采摘苹果,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和质量。
相比传统的人工采摘方式,机器人能够快速地识别和采摘苹果,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和人为错误的发生。
2. 减少劳动力成本采摘苹果是一项繁重且耗时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
而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完成采摘任务,从而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

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标题: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苹果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传统的采摘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成本,效率低下。
因此,基于自动化的苹果采摘机器人应运而生,可以提高采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一、机器人的设计与结构1.1 机器人的外观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通常采用轮式移动,具有机械臂和传感器等设备。
1.2 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稳定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以适应不同种类的苹果树。
1.3 机器人的操作系统:机器人应配备先进的操作系统,能够实现自主导航、智能采摘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二、机器人的采摘技术2.1 机器人的视觉识别技术:通过摄像头等设备,机器人可以实现对苹果的识别和定位。
2.2 机器人的机械臂技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应具备精准的抓取和摘取能力,以确保采摘的准确性和速度。
2.3 机器人的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应具备智能控制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自动调整采摘策略,提高采摘效率。
三、机器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3.1 安全传感器:机器人应配备安全传感器,能够及时检测周围环境,避免碰撞和伤害。
3.2 系统稳定性:机器人的操作系统应具备稳定性,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不易出现故障。
3.3 紧急停止装置:机器人应配备紧急停止装置,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及时停止操作,保障人员安全。
四、机器人的数据分析和管理4.1 数据采集:机器人应具备数据采集功能,能够实时监测采摘情况和果园环境。
4.2 数据分析:机器人应具备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分析采摘效率、果实质量等数据,为农民提供决策支持。
4.3 数据管理:机器人应具备数据管理功能,能够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方便后续分析和应用。
五、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5.1 智能化发展:未来的苹果采摘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决策。
5.2 多功能化发展:未来的机器人将具备更多功能,如喷洒农药、施肥等,实现一体化农业生产。
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

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近年来,农业机器人的发展迅猛,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便利。
其中,苹果采摘机器人在果园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
一、机构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机器人在果园中应对多变环境的能力和采摘苹果的效率。
机构设计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 机器人的底盘结构:底盘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机动性和稳定性,以适应果园地形的不规则性。
采用全地形底盘或者装备可调节高度的轮子,可以让机器人在果园中灵活行走。
2. 机械臂的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械臂需要具备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以保证苹果能够准确、迅速地被采摘下来。
机械臂的设计可以参考人手的运动方式,同时结合工程学原理和材料力学的知识,确定机械臂的长度和关节的自由度。
3. 采摘装置的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的采摘装置需要具备适应果实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能力。
可以通过视觉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算法,实时获取苹果的信息,根据苹果的位置和形态动态调整采摘装置的形状和力度。
二、运动仿真运动仿真是设计苹果采摘机器人的重要环节,通过仿真可以评估和优化机器人的运动性能和操作效率。
以下是运动仿真的几个关键点:1. 运动轨迹规划:通过运动轨迹规划,确定机器人在果园中的行进路线和采摘路径。
车辆动力学和动力学模型可以与果树的空间模型相结合,实现机器人在三维空间中的仿真。
2. 运动学分析:苹果采摘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可以确定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运动参数。
通过运动学仿真,可以模拟机械臂的动作,验证机械臂在采摘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3. 碰撞检测和安全评估:在仿真中进行碰撞检测和安全评估,可以避免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碰撞和意外情况。
通过虚拟环境的搭建和模拟苹果采摘的场景,可以检测机器人在采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冲突和风险。
三、结语苹果采摘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及运动仿真是实现机器人自动采摘苹果的重要步骤。
农业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分析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总结出机械臂的优劣势以及需要改进的 方向。例如,如果机械臂的抓取精度较高但移动速度较慢,可能需要优化其传动 系统以提高移动速度;如果机械臂的移动速度较快但抓取精度较低,可能需要改 进其末端执行器设计以提高抓取精度。
四、结论
农业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分析是提高采摘效率和精度的关键。本次 演示通过对机械臂结构、运动原理、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强调了农业采 摘机器人机械臂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优化机械臂性能,未来的研究 应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传动系统设计以提高移动速度和抓取精度;2)研发更 高效的末端执行器以提高采摘效率;3)
结合机器视觉和技术实现对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果实自动识别和抓取; 4)完善机械臂的自我保护和故障诊断功能以提高其可靠性和耐用性。通过对这 些方向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农业采摘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采摘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次演示将聚焦于农业采摘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机械臂,探讨其结构设计的关键 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3、机械臂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 趋势和挑战
未来,机械臂结构设计将朝着轻质、高强度、多功能、人性化和环保等方向 发展。在材料选用上,将更多地采用高性能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合 金等;在结构设计上,将更加注重人体工学和空间利用率的提高;在功能上,将 更多地引入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提高机械臂的感知能力和动作精度;在人性化 设计上,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操作便捷性;在环保方面,将更多地采用节能环 保材料和方法,降低机械臂的生整体结构需根据采摘对象和作业环境进行设计。一般而言,机械臂 应具备大范围的运动能力,以覆盖广阔的采摘区域。同时,为了方便操作和维护, 机械臂结构应简洁、易于拆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苹果采摘机械人结构设计
水果采摘费用高且劳动量大,为了快速且准确完成苹果采摘任务,需要进行水果采摘机械人结构设计。
首先进行采摘机械机构选型,确定合适自由度;其次,依据典型果树轮廓确定采摘臂结构尺寸,绘制采摘机械手臂零件图和装配图;最后,搭建采摘机械人结构试验台,进行实体运动和抓取实验对设计效果进行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基本能够达到预期。
该设计方法,对农业领域其他类型采摘机械手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标签:采摘机械手臂;苹果;结构设计
引言
水果采摘季节性强、费用高且劳动量大[1]。
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实施“精确”农业,广泛应用农业机器人,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率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研究采摘机械人,对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采摘成本、保证水果适时采收,具有重大的意义[2]。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水果蔬菜类的采摘机械,并且也逐渐起步,如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开始了对黄瓜采摘机器人的研制[3],浙江大学对番茄采摘机器人进行了结构分析与设计的优化[4],中国农业大学对采摘机器人的视觉识别装置进行了研究[5]。
目前,我国研究的采摘机器人还有西红柿、橘子、草莓、荔枝和葡萄采摘机器人等[6-8]。
文章对苹果采摘机械手臂进行选型,进一步进行详细结构设计,最后对设计结果进行试验验证。
1 机械人机构选型及自由度的确定
由于采摘机械人的作业对象是苹果,质量轻,体积小,故而可选择较为简单、灵活、紧凑的结构形式。
根据机械人手臂的动作形态,按坐标形式大致可将机械人手臂部分分为以下四类[9]:直角坐标型机械手;圆柱坐标型机械手;球坐标(极坐标)型机械手;多关节型机械手。
采摘机械臂的结构型式选取主要取决于机械人的活动范围、灵活性、重复定位精度、持重能力和控制难易等要求。
以上四种型式,它们的活动范围和灵活度逐渐增大。
经过对苹果采摘空间的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树树冠和底部的苹果分布极少,大多分布在树冠中部,大约有80%以上的苹果分布在距地面垂直高度1-2m、距树干左右方向1-2m的空间范围内,且阴阳两面的苹果分布率并无明显的差异。
这就要求采摘机械手应当具有较大的工作空间,因此选用多关节型机械手较为合适,且其占地面积较小,更加适合苹果采摘作业。
实际中,苹果生长位置随机分布,这就要求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能够以准确的位置和姿态移动到指定点,因此,采摘机械人还应具有一定数量的自由度。
机械臂的自由度是设计的关键参数,其数目应该与所要完成的任务相匹配。
一般来说,自由度数量越多,机械臂的灵活性、避障能力越好,通用性也越广,但增加
一个自由度就相当于增加了一级驱动,会使得机器人的成本上升,而对于农业机器人而言,成本高将会大大的减缓其机械商品化实用化进程,同时增加自由度会相应增加机器人的控制难度,降低机器人的可靠性。
综合考虑,将自由度数目定为六个,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末端执行器具有较为完善的功能,而且到达采摘空间中的任意位置,而且不会出现冗余问题。
2 采摘机械臂工作原理
图1 机械人结构简图
图1是本次设计的球类水果采摘机械人的结构简图。
该结构为六自由度机构,可划分为底座、大臂、小臂、腕部和手五个部分。
机械臂的底座通过舵机带动传动系统实现各个部分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旋转。
其中的各个转动和旋转均是通过电机驱动螺旋丝杆来实现。
该设计机械臂的传动如下:(1)底座旋转。
确定与底座平面互相垂直的目标采摘物所在的平面。
(2)大臂转动。
移动至目标采摘位置附近的上方或下方。
(3)小臂转动。
将采摘机械手送至目标采摘物的附近。
(4)手腕转动及旋转。
调整机械手末端采摘机构的姿态,使其处于一个合适的位置,保证采摘任务能够合理完成。
(5)手夹紧放松,完成对目标采摘物的采摘任务。
此外,将末端执行器设计为关节型的两只手指,通过舵机6(舵机分配情况见图2)、齿轮的啮合及连杆机构实现对目标采摘物的夹紧与放松。
由以上分析得出:机械手的空间位姿由各个关节的空间坐标来决定,即当机械手的各个舵机的坐标确定的时候,就可以确定机械手的空间位姿。
而决定舵机坐标的因素就是臂长及臂的转动角度,而在这两个参数中,设计结束后臂长是确定的常量,角度为变量。
在模型当中,舵机1、2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控制末端执行器的舵机6用来调整手的姿态,因此可以先忽略舵机1、6,将舵机2轴线中心的位置設为坐标系原点。
图2 舵机分配方框图
3 机械臂结构设计
首先用Pro/E软件中的零件模块对机械人各个零件进行绘制,然后再对零件进行自下而上的装配,以及进行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绘制。
大臂、小臂和腕部、机械手零件图以及装配图分别见图3、图4、图5、图6和图7(单位均为mm)。
4 试验台搭建与抓取效果实验
根据零件图及装配图进行试验台搭建。
由于设计尺寸较大,故将整体尺寸缩小4倍来进行搭建。
实物如图8所示。
通过操作上位机控制软件指令信号,可给伺服舵机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信号,从而实现机械人在空间中精确作业。
试验结果表明:机械人能够较为平稳、准确地对目标物进行夹取、移动、放置等任务。
证明设计合理,试验台搭建正确。
5 结束语
通过对水果采摘作业的分析,设计了一套六自由度关节型采摘机械人。
其运动范围覆盖了水果果实的分布范围,末端执行器能够执行对水果的采摘任务。
在采摘过程中,只需对舵机进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
当然,设计中也存在不足,例如缺少对果实的切割装置,而且对葡萄等较小、较软的果实采摘技术不成熟,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汤修映,张铁中.果蔬收获机器人研究综述[J].机器人,2005,27(1):90-96.
[2]张文莉.农业工程导论论文[D].江苏大学,2011.
[3]曹其新,吕恬生,永田雅辉,等.草莓拣选机器人的开发[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3(7):880-884.
[4]梁喜凤,苗香雯,崔绍荣,等.果实采摘机械手机构设计与工作性能分析[J].农机研究所,2004(2):133-136.
[5]周天娟,张铁中.果蔬采摘机器人技术研究进展和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06,11:38-39.
[6]邹湘军,金双,陈燕,等.基于Modelica的采摘机械手运动控制与建模[J].系统仿真学报,2009,21(18):5882-5885.
[7]马履中,杨文亮,王成军,等.苹果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结构设计与试验[J].农机化研究,2009,31(12):65-67.
[8]宋健.茄子采摘机器人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与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46(6):166-168.
[9]马江.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D].北京工业大学,2009.
*通讯作者:李艳聪(1965-),女,天津人,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