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复习电容和电容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S ,用电动势为E 的直流电源对极板可移动的电容器进行充电。为了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高于E ,而两极板间的场强保持不变,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电容器充电后,先将电键S

B.C.电容器充电后,先将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减小一些,再将电键S 断开

D.电容器充电后,先将电键S

断开,再将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一些

2.对于一只给定的固定电容器,其电容为C ,带电量为Q ,极板间电压为

A 、

D A. B. C. D.

3.如图所示,三个同样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同时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垂直于电场线射入平行板电容器间的匀强电场,它们的运动轨迹分别用a 、b 、c 的是

A.当b 飞离电场的同时,a 刚好打在下极板上

B.b 和c 同时飞离电场

C.进入电场时,c 的速度最大,a 的速度最小

D.在电场中运动过程中c 的动能增加最小,a 、b 动能增加量相同

4.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池相连,在电容器的两板间有一带正电的质点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则

A.电容变大,质点向上运动

B.电容变大,质点向下运动

C.电容变小,质点保持静止

D.电容变小,质点向下运动

5.如图所示,已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带电量为Q ,上极板带正电,两板间距离为d 。现将一个试探电荷+q 由极板间的A 点沿直线移动到B 点,AB 间距离为s ,AB 连线与极板间的夹角为θ=30º。则该过程中

电场力对试探电荷做的功是

A.Qd qsC

B.Cd qsQ

C.Cd qsQ 2

D.Qd

qsC 2

6.某种带电粒子以平行于极板的初速度射入平行板电容器,射入时的初动能为E ,射出时的末动能为2E 。如果将这种带电粒子入射的初动能增加到2E ,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带电粒子射出该电容器两板间时的末

― ― ― ― ― ― + + + + + + θ

A s

动能将是

A. 2.25E

B. 2.5E

C. 3E

D. 4E

7.如图所示,给平行板电容器带一定量的电荷后,

A 、B

A.将A

B.将B 极板向上移动少许,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减小

C.将一块玻璃板插入A 、B 两极板之间,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减小

D.用手触摸一下B 极板,静电计指针的偏转角将减小到零

8.

竖直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的左极板上用绝缘线悬挂了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将平行金属板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绝缘

线与左极板的夹角为θ。保持极板位置不变,当滑动变阻

器R 的滑片在a 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 1,夹角为θ1;

当滑片在b 位置时,电流表的读数为I 2,夹角为θ2,则

A.θ1<θ2,I 1

B.θ1>θ2,I 1>I 2

C.θ1=θ2,I 1=I 2

D.θ1<θ2,I 1=I 2

9.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在水平绝缘地板上,

场强方向水平向右。一个带电质点质量为m=0.10g ,电荷量为q =-2.0×10- 4C ,从电容器中心线上某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下落了h 1=0.80m 后进入匀强电场,又下落了h 2=1.0m 后到达水平绝缘地板,落地点在两板中心O 点左侧s =20cm 处。求电容器中匀强电场的场强E 的大小。

10.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水平方向成α=37º角。一个质量为m=0.20g ,电荷量为q =-1.0×10-5C 的带电质点P ,以水平初速度从M 极板的下端点射入后沿水平直线运动,到达N 极板的上端点时速度恰好减小为零。已知M 极板的下端点和N 极板的上端点间的距离为s =48cm 。求:⑴质点P 从 M 极板的下端点入射时的初速度v 0;⑵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 。

11.两个半径均为R 的圆形平板电极,平行正对放置,相距为d ,极板间电压为U ,板间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的。一个α粒子从正极板边缘以某一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之间,

到达负极板时恰好落在极板

中心。已知质子电荷为e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均视为m ,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求:⑴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⑵α粒子在极板间运动的加速度a ;⑶α粒子的初速度v 0

习题27答案

1. A

2. C

3.B

4.D

5.C

6.B

7.C

8.D

9. 5V/m 10.⑴2.7m/s ⑵72V

11.⑴d U E = ⑵md eU

a 2=

⑶m eU d R v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