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格栅的应用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福谢线工程土工格栅的应用
系部:路桥工程系
专业名称:公路监理
班级: 08221 学号: 09
姓名:刘宇潇
指导教师:杨蘅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7 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前言 (2)
1 工程概况 (2)
1.1 路面现状 (2)
1.2 方案的提出 (3)
1.3 方案的分析 (3)
1.3.1 新老路基结合部位病害原因分析 (3)
1.3.2 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的主要内容 (4)
2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层实施方案 (4)
3 土工格栅施工 (4)
3.1土工格栅的检测 (4)
3.2土工格栅技术要求 (5)
3.3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 (5)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2)
福谢线工程土工格栅的应用
摘要:本工程为常熟市的老路改造工程,将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拓宽。为防止新建路基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在工程施工中添加了一层土工格栅,利用了土工格栅的路基补强功能,使填料与网格互相锁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平面,防止填料下陷,这样还可以减少路面材料用量,加快施工速度;并可将垂直载苛分散,也可以有效地分散传递载荷,防止路面裂纹,并且能承受一定冲击载荷和交变载荷。
关键词:老路改造土工格栅常熟市防止路面裂纹
前言
土工格栅是一种主要的土工合成材料,与其他土工合成材料相比,它具有独特的性能与功效。土工格栅常用作加筋土结构的筋材或复合材料的筋材等。土工格栅分为塑料土工格栅、钢塑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和玻纤聚酯土工格栅四大类。本工程利用土工格栅的高强度韧性,使之与土基组合成一个整体,气体受力可限制工基侧向变形,分散荷载,也可以产生一种板体效应,减少不均
匀沉降。
1 工程概况
1.1 路面现状
福谢线工程起于常熟市福山农场处福谢线改线段与福谢线老路的平面交叉(桩号为K0+310.717),在福山塘西侧转向南,与支福妙线交叉后穿越老福山镇区,继而下穿S338、沿江高速公路,利用虞谢大桥跨越望虞河,再向南穿过谢桥,最后止于G204改线段(桩号为K14+253.973),路线总长13.94Km。该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双向两车道,路基宽度15m-18m.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II级,路基及小桥、涵洞设计洪水频率采用1/50,大、中桥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
这两条路均是1987年修建的,路宽10m,经过十年的使用出现了程度不同的损坏;断板较少,主要是纵缝和缩缝啃边严重,特别是原设胀缝间距太近,破坏最为突出。我们根据实际调查分析认为:
(1)原设计标准低;
(2)现状交通流量增加,
(3)路面较窄;
(4)胀缝间距应增长;
(5)原混凝土路面整体强度较好。
1.2 方案的提出
经过改革开发二十多年的发展,福山、谢桥的交通流量猛增,路面变得相对狭窄。为改善道路交通不畅的状况,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鉴于这两条道路位置及周边环境的特殊性,道路设计保留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道路基层,且只考虑单边拓宽。但单边拓宽将出现路拱不对称,影响行车安全和拓宽部分的路面与旧水泥路面的衔接问题,以及按原水泥路面进行拓宽后,车速提高产生更大噪音对道路两侧居民造成更大的影响。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在水泥路面上加铺改性沥青面层,但将面临如何防止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反射裂缝的问题。为防止半刚性基层与刚性板之间、以及旧水泥板块之间、新旧水泥混凝土板块之间的接缝出现反射裂缝,采用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加铺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案。
1.3 方案的分析
1.3.1 新老路基结合部位病害原因分析
在新老路基结合部,路基和路面结构层厚度、强度不一,一侧为新建路基,一侧为原有老路基,质量和地基沉降存在差异,为道路开裂留下隐患;新老路基结合部位沉降量不一,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沉降差异,特别是新填路基沉降量较大,而老路基已完成大部分的工后沉降,这样不可避免地在新老路基结合部产生一个沉降差值突变点,成为道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新老路基结合部位
工艺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往往在此易产生人为的质量问题,如密实度达不到设计标准等,也是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1.3.2 新老路基结合部处理的主要内容
针对道路拓宽在施工和技术上的关键性问题,必须保证对新填土的压实质量;必须保证新填土与压实老路基土之间紧密结合。这两个问题解决好,就可以保证新老路基结合部道路的使用品质。
2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层实施方案
我们在两条道路上设计2个方案进行实施,用K1+050~K1+125和K3+000~K3+100两个试验段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如下:
(1)沥青混凝土+粘层油+调平层+土工格栅+处理后混凝土板及拓宽后的混凝土板。
(2)沥青混凝土+粘层油+调平层+处理后混凝土板及拓宽后的混凝土板。
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处理:
1)对破损严重的切掉,补打与原混凝土标号一致的混凝土,形成一致的强度。
2)对构造缝应清净杂土并清洗混凝土路面并对构造缝灌入沥青或沥青砂。
3 土工格栅施工
3.1 土工格栅的检测
(1)土工格栅的品种、规格及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进场时应进行现场验收。
(2)检验方法:查验每批产品的出厂合格证、性能报告单。抽样检验土工格栅的抗拉强度、延伸率。
(3)土工格栅铺设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土工格栅铺设的允许偏差、检查数量及检查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铺设范围 不小于设计值 沿线路纵向每100m 抽验3处,且检验批不少于3处(一般为5处) 尺量 2
搭接宽度 +50 mm 0 3
竖向间距 ±30mm 4
上下层接缝错开距离 ±50mm 5 回折长度
3.2土工格栅技术要求
(1)土工格栅厚度应薄,一般3.0mm 左右,以便摊铺;
(2)格栅网格尺寸应为0.5~1.0倍骨料粒径。本工程采用25.4×25.4mm;
(3)土工格栅抗拉强度应选大值,纵向大于等于50KN/M ,横向大于等于50KN/M ,抗变形能力强;
(4)伸长率小于4%;
(5)含胶量大于等于20%;
(6) 土工格栅采用自粘式,幅宽为2m ,耐温性-100至280摄氏度。
3.3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土工格栅施工工艺流程图 调平层的铺筑 旧路及拓宽范围基层处理
人工铺设土工格栅 搭接、绑扎、固定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和碾压 检测 粘层油的铺筑 路基边坡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