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
应用英语学院4班袁子荑
陈献章的“江门之学”
一。陈献章简介
陈献章(1428年—1500年)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 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 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一个有自己特点的学派, 史称江门学派。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 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因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 先生,世称为陈白沙[1] 。出生于新会都会村,10岁随祖父迁居白 沙村。二十岁那年春天在童试中考中秀才,同年秋天参加乡试, 考中第九名举人。正统十三年四月考中副榜进士进国子监读书。 景泰二年会试落第后拜江西吴与弼为师,半年而归,居白沙里, 筑阳春台,读书静坐,十年间不出户终于悟道。成化二年复游太 学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 讨,乞终养归,著作后被汇编为《白沙子全集》。
二.观点
“学贵自得”,“贵疑”精神
在“道”和“气”的关系上,认为“道”是宇宙万 物的根本
——然则天地而视道,则道为天地之本。
“以自然为亲”的为学宗旨
——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端倪
• 三.评价
• 陈白沙以“宗自然”、“贵自得”的思想体系,打破程朱理学沉闷和 僵化的模式,开启明朝心学先河,在宋明理学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 转变风气的关键人物。白沙学说高扬“宇宙在我”的主体自我价值, 突出个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存在意义,宛若明代学术界的一股清新空气, 对整个明代文人精神的取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催发了明末清初学术 界的繁荣。近人缪天绶评论云:“在这个因循蹈袭的空气弥漫一时的 时候,而白沙独摆脱一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陈白沙学术思想,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和积极的作用,确立了岭南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他 的学说被誉为“独开门户,超然不凡”,“道传孔孟三千载,学绍程 朱第一支”。陈白沙也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大儒”、“圣人”,辞世 后被追谥为“文恭公”,成为中国古代广东惟一从祀孔庙的学者,故 有“岭南一人”之誉。同时,他凭借独创的“茅龙”书法,在中国书 法史上率先奠定了岭南书法家的位置。
湛若水对江门之学的发展与修正
一.简介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 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人 [1] 。孝宗弘治间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世宗嘉靖初, 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 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 王主讲 “致良知”。湛主讲“随处体认天理”,认为: “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 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 外”(《答扬少默》)。强调以主敬为格物功夫;说: “故善学者,必另动静一于敬。”(答于督学》), 著有《湛甘泉集》。
• 二.观点
1Fra Baidu bibliotek“万事万物莫非心”的心本论观点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随处体认天理”的为学修养方法,强调内省
——体认天理而云随处,则动静、心事皆尽之矣
• 三.影响 • 功:居官30多年,历任吏部侍郎、礼部侍郎、兵部尚书,深得 世宗倚重与信任。主张“天下民庶实为邦本”,反对宦官专权。 历任政绩卓著,晚年致仕时,皇帝曾3次留任。 • 在教育学上有突出贡献。亲自修订《大科训规》,对教育管理 的体制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一生热心捐款赞助书院,得其 “馆谷”的书院竟达28所,从他的家乡到广州、南海、扬州、 池州、徽州、武夷,遍布半个中国。 • 言:对“白沙学说”进行扬弃,成为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理学 大宗,天下士子争入其门,门徒达4000多人。其学说在当时与 王阳明并称为“湛王之学”。 • 德:以孝道事母,以忠恕之道事君。无阿谀奉承之言,无取巧 钻营之私。师道尊严,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