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五个对接”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五个对接”模式研究

作者:杨彩卿刘力蕊黄国雄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08期

摘要: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校企深度融合,主角是企业,主体和主导是职业院校。通过对保定区域五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五个对接”已经在职教领域普遍开展,成效显著。本文将实践中的有效策略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以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五个对接

doi:10.16083/ki.1671-1580.2018.08.03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08—0136—03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于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的“五个对接”模式就是建立在校企合作实现共赢基础上的有效方法。其基本含义是指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一、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校企合作建构的基础

专业与产业其实就是鱼与水的关系,所谓“水之不存,鱼将焉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就是缘于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就需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校企进行了深度合作,也就实现了职业教育的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一)把握高职专业特征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的特色,它是生成新专业的原动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的策略是突出产业特色的建设原则。笔者对2017年保定区域四所高职院校的招生专业分析发现: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保定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冀中职业学院和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重复率极高,两校重复专业达13个,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二)严格高职专业设置程序

冀中职业学院在专业设置过程中,设立了五个步骤:开展人才需求信息的社会调查、开展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开展职业分析和专业设计、申报审批备案、实施专业调整及评估。经过多年实践,该程序既严谨又慎重,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

(三)合理优化专业布局

2015年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职业院校应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围绕强化工业基础、提升产品质量、发展制造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调整专业、培养人才。近三年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陆续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增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冀中职业学院新增民族传统技艺(缂丝方向)专业。而将税务、旅游管理、市场营销、舞蹈表演等专业逐步取消。

(四)跟进专业预警机制

冀中职业学院建立校内预警机制。依据连续三年的招生情况,划分专业等级。评价结果作为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师资招聘、年终考核等项目的参考依据。坚持按照大类招生,构建相对稳定的专业群,形成相互弥补、相互补充的局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布局了农业类、畜牧业类、自动化类、机械设计制造类、汽车制造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金融类、财务会计类、旅游类共十大专业群,有力保证了招生规模的相对稳定平衡。

(五)深化专业合作机制

冀中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加强专业建设,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这个发展契机,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倡导双创就业。学院拥有285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就业基地,按照互惠互利、专业对口、互补共享、动态发展、示范引领的原则持续深化校企合作。

二、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校企合作建构的必要因素

在课程内容的选定过程中必须有企业人员全程、深度参与。具体实践时,首先搜集分析该专业相关职业标准,确定工种和级别,高职应培养四级到三级的技术水平,一个专业涵盖3个以上的工种。对相应工种和级别的职业标准进行能力素质分析,进而确定专业核心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课程开发理论,整合为学习单元。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理论有:行动导向、项目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各个理论各有所长,教师应尊重教育规律和认知规律,依据学情、硬件设施条件和职业标准进行课程开发。

以高职公共课《计算机基础》的“Word文件”内容为例。按照传统做法,教师依次讲授“Word的启动与退出”“汉字输入”“文件的新建和保存”“文字的剪切、复制和粘贴”等,每个环节均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学生操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形成任务驱动式教学,将此部分设计为6个任务:输入一首诗、打印通知、图文声并茂的唐诗、设计电子报刊、编辑论文或书稿和建立群发学生成绩单。与工作过程密切相关的任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系统化的设计,缩短了学生职业实践的时间。

三、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校企合作建构的充分条件

职业教育与企业深度合作,则以“校中企、企中校”的方式合作为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和企业课堂,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校企合作中以定向班订单培养最为成熟,受到校企双方的欢迎。

(一)校企共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材,建设一体化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需求、职业岗位分析、专业技能及专业课程体系都需要咨询企业的相关人员,共同研讨制定。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企业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伦理及职业有关法规的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明确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使学生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处置、生产、检验、营销等环节形成体系,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增强。

冀中職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材时首先聘请了在工程第一线的专家参加,如定州长安汽车的人力资源部专家、总装车间主任和总工程师,保证编写质量。成立了校企双方参与的编写小组,邀请专家对编写人员进行培训,高度统一对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认识,明确每一本教材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校企合作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材,能够突出教材的职业性。编写出的教材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全面分析了职业岗位需求、职业活动及流程,科学设计了编写方案及实施,教材评价及修订等,切实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中,一般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技术资料、技术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制度、员工培训费用等。冀中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中,与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校企共建的网络技术实训室由迅腾公司提供设备,能够完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网站设计、软件开发等技能实训项目。该实训室由公司的人员按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二)实行校企深度融合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行业对接

教学过程“教”的实施主体与生产实践过程实施主体的对接,即专职教师与生产技术人员的深度对接。在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对接中,对教师的要求是既能教学又能完成生产任务,专业核心课的任课教师既可以是学院的专业教师,也可以是企业的技术人员。学院专职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丰富,但部分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較为欠缺,因此对专职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很有必要,组织专职教师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熟悉实际工作并通过企业的资格认证,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三)将企业的生产流程、服务规范和企业文化引入学校,体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