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洛江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

合集下载

浅析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

浅析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

浅析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
黄蕊;薛竣桓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各类基础建设也随之逐步完善,公路建设、
建筑业、堤岸护坡等的大跨度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石料需求,采石业在技术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也蓬勃发展起来。

一味的追求其经济效益,却将保护生态环境抛在了脑后,依照国家提出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也要始终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就对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通过理论以及实例案例做浅析。

【总页数】1页(P253-253)
【作者】黄蕊;薛竣桓
【作者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0;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山地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治理与再利用规划模式探索--以《重庆四山地区关闭采石场再利用规划》为例
2.泉州市废弃采石场的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研究——以黄
岐山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3.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以及景观再生研究——以北京市
门头沟区废弃采石场为例4.太原市尖草坪区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方案5.废弃采石
场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发展,矿山开采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

然而,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一旦矿产资源被开采完毕,矿山将成为一个废弃的场所,严重威胁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进行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一、矿山生态环境的破坏矿山的开采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首先,废弃矿山可能因残留的有害物质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

其次,废除矿山的地表结构的改变还可能导致水文循环的变化和土壤侵蚀的加剧。

此外,由于废弃矿山会消耗大量的水和木材等资源,因此矿山开采可能导致植被失去栖息地,从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1、生态环境的管理废弃矿山的环境管理非常重要。

它可以确保矿山的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达到最高的标准。

其中重要的步骤包括减少废弃矿山污染的风险、确保周围水源的清洁和废弃矿山地面的稳定性。

有一些方法可以减少这些风险。

例如,废弃矿山的水源可以在开采过程中被收集并被处理。

这将减少毒性和腐蚀性废物流入当地水源的风险。

除此之外,废弃矿山的表面可以被、覆盖上一层植被,如草皮、树木、花草等等,有助于防止土壤侵蚀。

2、土地改造废弃矿山的治理工作中,重新改造废弃矿山土地也是关键。

这涉及到对土壤、水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改造土地时,需要对土壤结构和营养物质进行检测和测量,以确定返还土壤的最佳条件。

恢复水质主要通过保持水流、清除废弃物和其他水源污染源来实现。

在恢复生态系统方面,需要种植和培育当地的树木和灌木,以恢复当地的植被和生态系统。

3、生物多样性保护废弃矿山治理工作需要保护地方生物多样性,确保生态值得保护的物种得到保护。

这可以通过重建栖息地和实施有计划的野生动物养护研究等措施来实现。

野生生物对废弃矿山进行了适应性的变化,因此保护野生动物特别重要。

恢复废弃矿山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目标,也应是提供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确保人类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情况下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和开采。

弃渣场生态恢复方案

弃渣场生态恢复方案

弃渣场生态恢复方案引言弃渣场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堆放场所,对周围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为了恢复和重建弃渣场的生态环境,我们制定了以下弃渣场生态恢复方案。

方案概述本方案旨在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促进弃渣场的生态恢复,包括土地治理、水体修复和植被恢复三个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清理和改善弃渣场区域的环境状况,恢复生态平衡。

1. 土地治理弃渣场的土地受到废弃物的严重污染,需要经过彻底清理和治理,以恢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弃渣场区域土壤污染调查:对弃渣场区域进行土壤污染调查,明确污染源和程度。

•土壤修复技术应用:根据土壤污染程度,采取合适的土壤修复技术,如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等。

•植被引入:引入适宜的植被,通过植物的吸附作用,进一步清除土壤中的污染物。

•土壤保水保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保水剂,改善土壤质地和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土壤生态功能的恢复。

2. 水体修复弃渣场周围的水体往往也受到废弃物的污染,水质严重受损。

为了修复水体生态系统,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水质评估:对污染的水体进行水质评估,明确目标修复水质的指标和要求。

•污水处理工程:建立针对弃渣场周围的污水处理工程,对进入水体的废水进行处理,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量。

•生物修复: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和生物介质,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定期监测:建立水体监测系统,定期监测水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植被恢复弃渣场的原始植被往往被破坏或消失,为实现生态恢复,我们将采取以下植被恢复措施:•植物种植: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用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包括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等。

•造林绿化:建立林带和绿化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气候、净化空气和保持水源。

•植被管理:定期进行植被养护和管理,包括修剪、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野生动植物保护:合理规划和设置保护区,保护和增加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

矿山改造和生态恢复工作方案

矿山改造和生态恢复工作方案

矿山改造和生态恢复工作方案背景近年来,矿山开采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本方案旨在提出矿山改造和生态恢复的工作方案。

目标1. 实施矿山闭坑和复垦,恢复地表形态和植被覆盖。

2. 处理矿山废弃物,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促进土地再利用,发展可持续的经济活动。

工作方案本工作方案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调查和评估:对矿山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了解矿区的环境状况和潜在风险。

2. 制定闭坑和复垦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闭坑和复垦计划。

这包括填埋或处理废弃物、恢复地表植被覆盖以及修复地形。

3. 废弃物处理:采取适当的废弃物处理措施,包括分选、回收、填埋或其他合适的处理方式。

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法规的要求。

4. 土地再利用规划:制定土地再利用规划,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鼓励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经济活动,如农业、旅游和可再生能源发展。

5. 监测和评估:制定监测和评估计划,跟踪工作实施的效果。

定期评估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案。

预期效果本方案的预期效果包括:1. 矿山闭坑和复垦的实施,恢复矿区地表形态和植被覆盖,降低环境风险。

2. 矿山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

3. 土地再利用的推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风险与挑战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包括:1. 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矿山改造和生态恢复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2. 立法和监管:需要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3. 社会接受度: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矿山改造和生态恢复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度。

结论矿山改造和生态恢复工作方案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实施闭坑和复垦、废弃物处理和土地再利用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矿山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克服各种风险和挑战,加强沟通与合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Smith, J. (2010). *Environmental Restoration of Mining Sites*. Environmental Publishers.。

采石矿山遗弃地生态复绿技术及效果

采石矿山遗弃地生态复绿技术及效果

采石矿山遗弃地生态复绿技术及效果
陈树海
【期刊名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矿产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重要的资源.目前,由于采石场对矿产资源过度开采,严重破坏了矿山的植被和土壤,从而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岩石斜坡,这样的环境条件不利于植物生长.为保证我国对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的正常进行,论文将对采石矿山遗弃地生态复绿技术及效果进行深入研究.
【总页数】2页(P160-161)
【作者】陈树海
【作者单位】萧县园林管理处,安徽宿州235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31
【相关文献】
1.江阴市花山废弃采石场生态复绿效果研究 [J], 陆勇;刘晓宇;陆炳炎;缪燕;张一丹;李冬林
2.泉州市废弃采石场的景观重建与生态恢复研究——以黄岐山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J], 况代智;李建成;康伟峰;陈大涌
3.花岗岩矿山迹地生态复绿技术及效果 [J], 黄印运
4.浅谈天意顺闭坑采石场生态复绿技术 [J], 曾晓鹏;李义雄;陈友光;李会龙;鄂孜威;梁冲
5.郴州市废弃采石场复绿技术初探——以苏仙区沙江村采石场复绿工程为例 [J], 戴亮;郭慧;王华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采石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充当着建筑材料的重要供应来源。

然而,采石过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大片土地变得贫瘠,生态系统受到毁坏。

为了修复采石场的生态系统并实现可持续利用,我们制定了以下采石场复绿方案。

一、植被恢复采石场复绿的关键是恢复生态,植被的种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采石场开采完成后,我们将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大面积的植被恢复。

在选取植物种类时,我们将优先考虑具有土壤改良能力、耐旱抗寒能力强以及对土壤养分需求较低的树种,如松树、桦树等。

为了提高复绿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植被的混合种植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植被的多样性,提高抗风蚀能力,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吸引更多的野生生物迁入,促进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二、水资源管理采石场的水资源是实现复绿的重要条件之一。

我们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节约利用。

首先,我们将对采石场进行地形调整,修建水源涵养区和水库,以收集和存储雨水。

这样可以减少雨水的流失,增加水资源的供给,并为植被提供持续的灌溉水源。

同时,我们还将修建防渗水池,防止未经处理的废水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其次,我们将加大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力度。

通过建设人工湖泊、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引入湖泊,并引入水生植物和适宜的鱼类,提高水质,形成完整的水生态系统。

同时,湖泊周围植被的种植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复绿效果,提升湖泊的生态功能。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采石场复绿不仅仅是植被的恢复,还需要保护和恢复野生生物的栖息地。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首先,我们将划定特定区域作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野生动植物得以繁衍生息。

在保护区内,我们将禁止人类活动,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

其次,我们将鼓励周边地区的居民参与到采石场复绿工作中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观念。

通过开展环保教育和生态考察等活动,增强公众对采石场复绿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与土地资源再利用探索

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与土地资源再利用探索

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与土地资源再利用探索在现代社会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废弃采石场是其中一个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

采石场的运营过程常常对环境造成破坏,而当采石完毕后,废弃采石场则成为一块被遗弃的土地资源。

因此,对废弃采石场进行生态修复与土地资源再利用探索,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废弃采石场的生态修复,旨在恢复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并改善环境质量。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土壤修复:采石过程中,土壤被破坏,损失养分和有机质。

因此,将重点放在土壤修复上,引入营养物质和有机物,促进土壤的自然形成和植物生长。

2. 植被恢复:通过植被的种植和培育,可以恢复废弃采石场的植被覆盖率。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3. 水体恢复:废弃采石场常常形成湿地,这些湿地有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

通过修复水体,增加湿地植被的种植和湿地的净化能力,可以改善水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

4. 生物保护:在采石场周边建立自然保护区,并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划。

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建立野生动植物物种数据库,以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二、废弃采石场的土地资源再利用废弃采石场虽然被废弃,但它们仍然拥有一定的土地资源。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进行以下探索:1. 农业利用:将废弃采石场改造成农田,通过改良土壤,引入适应性强的农作物种植,提高土地的产出。

此外,对于一些可以利用矿渣等废弃物肥料进行种植的农作物,也可以尝试进行农田养殖。

2. 园林建设:根据采石场地貌的特点和周边环境,开展适合园林建设的活动。

可以建设花木园、休闲公园、园林景区等,改变采石场的原貌,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增加城市绿地。

3. 生态旅游:利用废弃采石场的地质特点和景观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

通过规划和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如山地徒步、自行车运动、观鸟等,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泉州市石材矿山采场特征与石壁复绿治理

泉州市石材矿山采场特征与石壁复绿治理

泉州市石材矿山采场特征与石壁复绿治理何志锦【摘要】通过对泉州市石材矿山开采方式与采场等特征分析,并综合以往调查成果,泉州市石材矿山开采方式主要为山坡式+凹陷式露天开采,开拓运输方式主要为公路开拓汽车运输、公路汽车与桅杆起重机联合开拓运输等.开采后形成的采场边坡以垂直面(石壁)为主,石壁高度一般为20~80 m,部分大于100 m.采用V型槽绿化法,利用藤本植物爬山虎、凌霄、常春油麻藤的攀缘特性,进行石壁的绿化治理,以恢复植被,达到复绿目的.【期刊名称】《能源环境保护》【年(卷),期】2016(030)006【总页数】4页(P28-30,43)【关键词】石材矿山;石壁;复绿治理;V型槽绿化法;藤本植物【作者】何志锦【作者单位】福建省197地质大队,福建泉州362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353矿山复绿治理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它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矿山开采中或开采后必须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一般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对开采产生的环境、土地破坏进行恢复治理,其中常用植物措施对裸露的基岩进行复绿治理,以恢复植被等生态环境。

1.1 自然地理泉州市石材矿山主要分布在南安市、晋江市、石狮市与惠安县等地,东经118°10′~118°50′北纬24°45′~25°10′之间,地处闽东山地中段与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中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1℃,年平均降水量为1 048~1 763mm,春夏季为雨季,最大降水量为160~270 mm。

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土壤为红壤,次为水稻土及砖红壤性红壤。

1.2 开采简况泉州市各类花岗岩和火山岩广泛分布,花岗岩出露面积约占26%[1]53。

石材矿山主要开采花岗岩、凝灰岩及变质岩,产品主要为花岗石饰面石材荒料以及建设用碎石等。

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分为山坡式(图1)、凹陷式(图2)与山坡式+凹陷式(图3)三类,以山坡式+凹陷式露天开采为主[2],[3],开拓运输方式主要为公路开拓汽车运输、公路汽车与桅杆起重机联合开拓运输等。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废弃矿山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废弃矿山的存在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因此,对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任务。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需要对矿山周围的土地进行治理。

由于矿山的开采会破坏土地的结构和质量,因此需要对土地进行改良和修复。

可以采用植树造林、草皮覆盖等方式,增加土地的覆盖率和保水性,从而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产力。

需要对矿山周围的水源进行治理。

矿山的开采会对周围的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需要对水源进行治理和净化。

可以采用生物净化、化学净化等方式,将水源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从而保证水源的清洁和安全。

需要对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

矿山的开采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导致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降低。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恢复当地的生态环境。

可以采用引入适宜的植物和动物物种、建立生态保护区等方式,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方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土地治理、水源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等。

只有通过全面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修改关于进一步鼓励闲置厂房盘活发展若干措施等两份文件的决定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修改关于进一步鼓励闲置厂房盘活发展若干措施等两份文件的决定

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修改关于进一步鼓励闲置厂房盘活发展若干措施等两份文件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洛江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10.17•【字号】泉洛政文〔2019〕57号•【施行日期】2019.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修改关于进一步鼓励闲置厂房盘活发展若干措施等两份文件的决定泉洛政文〔2019〕57号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一、经2019年8月26日区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决定对《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闲置厂房盘活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泉洛政文〔2019〕26号)进行修改,情况如下:(一)将“企业生产经营贡献奖励”条款原内容“鼓励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盘活现有闲置厂房。

对2019年从洛江区域外新引进入驻闲置厂房的工业企业,在2019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总额超过1000万元,按照企业当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的100%予以奖励,如企业在2020年度、2021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总额分别超过2000万元、3000万元,再按照企业当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的60%、40%予以奖励。

企业在2019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总额超过500万元,按照企业当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的50%予以奖励,如企业在2020年度、2021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总额分别超过1000万元、1500万元,再按照企业当年度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的30%、20%予以奖励”修改为“鼓励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盘活现有闲置厂房。

对2019年从洛江区域外新引进入驻闲置厂房的工业企业,在2019年度对财政贡献超过1000万元,按企业当年度区级财政贡献留成部分的100%予以奖励,如企业在2020年度、2021年度对财政贡献分别超过2000万元、3000万元,再按照企业当年度区级财政贡献留成部分的60%、40%予以奖励。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泉政办〔2016〕137号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泉政办〔2016〕137号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泉政办〔2016〕13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泉州市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2016第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造成我市普遍受灾;其中,南安市、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等地受灾严重,水利设施损毁严重。

为尽快修复损毁水利设施,确保我市防洪度汛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力加快受“莫兰蒂”台风灾害影响的水利水毁工程修复重建。

农田灌排工程,2016年9月底前抢通临时灌溉供水,争取年底前完成修复重建;30天内完成堤防、水库、水闸、小水电站等设施的应急抢险处置。

重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救灾应急临时供水的基础上,争取年底前完成修复重建。

防洪防潮排涝工程,1个月内完成应急加固,明年汛前完成堤防修复。

水库工程,2017年2月底前完成应急加固并发挥效益。

二、目标任务(一)迅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灾后,各县(市、区)要立即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包括:农村饮水设施的水源工程、供水管网、净化设备,水库大坝、放水和泄洪三大建筑物,江河堤防(水闸)的边坡稳定、基础稳定、渗漏稳定,农田灌溉设施、小水电站的引水管道、发电设备等。

对水利水毁排查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列出项目清单,初步建立项目库,明确损毁情况、修复事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修复期限。

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

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

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一、采石场的环境影响1. 土地破坏:采石场通常需要大规模挖掘,导致土地的破坏和变质。

2. 水资源短缺:采石场的挖掘和作业会影响到周围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短缺。

3. 生态破坏:采石场的开采会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影响植被和动物的生存。

4. 土地资源枯竭:长期的采石活动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枯竭,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1. 土地恢复(1)植被恢复:在采石场结束后,应当进行植被恢复工作,重新植被覆盖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2)土地填充:对于已经挖掘的区域,应当进行土地填充,恢复土地的平整和绿化。

2. 水资源管理(1)水资源保护:采石场结束后,应当对周围的水资源进行保护,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防止水资源短缺和污染。

(2)水体恢复:对于采石场附近的水体,应当进行水体恢复工作,清理水体、恢复水质,保护水资源。

3. 生态保护(1)采石场周围的生态保护区应当得到严格保护,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等方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2)还原生态系统:在采石结束后,需要对当地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保护,恢复采石前的自然环境。

4. 社会经济发展(1)采石场恢复后,应当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鼓励发展绿色产业、旅游业等,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2)政府应当加大对采石场恢复工程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采石场的恢复工作。

三、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和管理1. 政府监管(1)政府应当加强对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方案的落实和效果。

(2)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采石场的监测和评估,定期检查恢复工作的进展和效果,并对不符合要求的采石场进行整改或关闭。

2. 环保组织监督(1)环保组织应当加强对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监督和评估,推动采石场的恢复工作。

(2)环保组织应当与政府部门合作,共同监督和评估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和效果。

四、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意义和作用1. 保护环境采石场恢复工程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环境,减少土地破坏、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

石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

石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

石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石场植被恢复是指对已经开采完毕的石场进行植被的重新恢复,以达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的目的。

在石场开采过程中,植被往往会被破坏,土壤也会受到严重的侵蚀,这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石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植被恢复目标。

1. 恢复植被覆盖率,通过植被恢复,提高石场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2. 保护生态多样性,通过合理的植被恢复,促进当地生态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3. 提高景观价值,植被恢复后,石场地区将呈现出更加美丽的景观,提高了地区的观赏价值和吸引力。

三、植被恢复实施方案。

1. 土壤改良,首先对石场地区的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后续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2. 植被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选择适合生长的植被种类,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实现多层次的植被恢复。

3. 种植密度,根据石场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种植的密度和间距,保证植被的生长和覆盖效果。

4. 生长管理,对种植的植被进行定期的管理和养护,包括浇水、施肥、修剪等,促进植被的生长和发育。

5. 生态监测,实施植被恢复后,需要对植被生长情况和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四、植被恢复效果评估。

1. 植被覆盖率,通过对植被覆盖率的监测,评估植被恢复的效果,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植被恢复的核心目标之一。

2. 生态多样性,通过对植被恢复区域的生态多样性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植被恢复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

3. 土壤保护,评估植被恢复对土壤保护的效果,包括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肥力等方面。

五、结语。

石场植被恢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

通过制定科学的植被恢复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石场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地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石场植被恢复工作,加强对植被恢复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共同为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采石场作为对自然环境有潜在影响的行业之一,需要采取措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因此,本文将提出一种采石场复绿方案,旨在通过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减轻采石场对周边环境的损害。

1. 问题背景采石场开采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

采石活动不仅破坏了原有地表植被,还会导致表层土壤流失,污染地下水资源。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恢复采石场的生态环境。

2. 植被恢复方案采石场植被恢复是复绿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可以有效地恢复采石场的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2.1 选择适宜的植物根据采石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本土植物种类进行种植。

这些植物应具有耐旱、耐寒、抗风蚀等特点,以适应采石场的复杂环境。

2.2 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根据采石场的地形地貌、土壤特性等,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

例如,可以在高海拔地区种植高山植物,以便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抗风蚀能力。

2.3 种植和管理按照制定的种植方案进行植物的种植和管理工作。

种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植物的根系,避免破坏采石场的土壤结构。

3. 生态系统重建方案除了植被恢复外,生态系统重建也是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重要内容。

生态系统重建旨在恢复采石场的生态功能,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以提供适宜的生境条件,改善采石场周边生态环境。

3.1 湿地恢复在采石场退坡和水体沉积区域,可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植被的引入有助于提高水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水生生物的繁殖。

3.2 林地重建采石场退坡地可以进行林地重建,种植乔木和灌木等植被。

这样不仅能够提供遮阳作用,改善微气候环境,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4. 监测和评估复绿方案的实施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评估,以保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定期的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三、治理目标
1.土壤恢复:改善矿区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2.植被重建:恢复矿区植被覆盖,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
3.水资源保护:减少水体污染,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
4.生态景观重塑:构建和谐美观的矿区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价值。
5.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确保矿区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八、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进行矿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制定详细治理方案。
2.实施阶段:按照治理方案,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治理工程。
3.监测评估阶段:对治理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调整治理措施。
4.验收阶段:完成治理工程验收,确保治理目标达成。
九、总结
本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以实现矿区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治理措施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通过实施本方案,将有效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贡献力量。
2.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
3.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安全、高效。
八、时间节点
1. 201X年X月至201X年X月:开展矿区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制定治理方案。
2. 201X年X月至201X年X月:完成治理工程招投标工作,启动治理工程。
3. 201X年X月至201X年X月:实施治理工程,进行生态环境监测。
(2)植被配置: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植被配置模式,提高植被覆盖度。
(3)植被养护:加强植被养护管理,确保植被成活率和生长状况。
3.水土保持
(1)截排水工程:设置截排水设施,降低地表径流对矿区的侵蚀。
(2)梯田工程:在矿区适宜地段修建梯田,减缓坡度,减少水土流失。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6.25•【字号】泉政办[2012]176号•【施行日期】2012.06.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推进矿山生态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12年6月25日泉政办〔2012〕176号)习近平副主席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两次批示意见,在全省迅速掀起学习“长汀经验”的热潮。

“长汀经验”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贵在持续、贵在实干、贵在创新”。

当前,我市矿山生态治理面临着任务艰巨、资金匮乏等诸多困难,要突破资金瓶颈,实现“进则全胜”的要求,必须“持续推进、持续创新、因地制宜、广泛发动”,方能保证我市矿山生态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此,特提出如下意见:一、调动社会参与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的积极性我市矿业开发、特别是建筑饰面石材开发历史久、范围广、数量大,矿山生态问题十分突出,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任务十分繁重。

因此,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应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新的工作路子。

当前,国家、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全社会投资生态绿色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务必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大力引导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鼓励措施,协调解决废弃矿山生态治理遇到的有关问题,为社会各界参与废弃矿山生态治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并在全社会迅速掀起矿山生态治理热潮。

二、探索创新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机制废弃矿山治理包袱重、难度大、资金筹措困难,因此,必须运用市场机制,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办法,引导企业和个人全面参与,制定相应政策措施加以扶持和保障。

(一)废弃矿区土地整治利用鼓励措施生态企业、林业企业承包废弃矿区土地建设苗圃基地、林业基地的,可以无偿提供或者低价提供废弃矿区土地,苗圃基地、林业基地建设投资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奖励50万元,承包经营有效期30年,期满后可以给予延长经营期限;企业和个人将缓坡式的废弃矿区土地开垦为茶园或者果林园的,按开垦面积、开垦难度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承包经营权有效期30年,期满后可以给予延长经营期限;企业和个人将废弃采矿凹坑回填改造为农用地的,拥有该农用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按面积、开垦难度给予一定资金奖励,承包经营权有效期30年,期满后可以给予延长经营期限;企业和个人将废弃采矿凹坑回填改造为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的,拥有该地块优先使用权,按面积、治理难度给予一定资金奖励;企业和个人将尾矿库、矸石场、排土场、废石场的矿渣、废石和弃土综合利用的,拥有所释放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按释放的土地面积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措施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措施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展
情况及主要措施
以下是关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措施的描述:
目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许多地区已经开始采取积极措施,致力于改善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

在进展情况方面,一些地方已经完成了对废弃矿山的初步评估和规划工作。

他们对矿山的地质条件、生态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一些废弃矿山的清理和整治工作也已经展开,包括去除废渣、覆土种草等措施,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为了推动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制定科学规划**:根据矿山的特点和生态需求,制定具体的修复计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2. **加强资金投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项目。

3. **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如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提高修复效果。

4. **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认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修复工作中来。

5. **监测与评估**:建立长效的监测机制,对修复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修复措施。

通过以上努力,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投入。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终将重焕生机,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

采石场复绿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采石场的开采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

然而,采石活动却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和影响,导致土地沟壑纵横,植被消失,水源枯竭等问题频发。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且可持续的采石场复绿方案。

1. 环境评估和规划在实施采石场复绿方案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对当前采石场的环境进行评估。

包括土地的质量、植被的丰富程度、水源的情况等。

通过评估结果,我们可以确定需要采取的复绿方案的具体内容。

同时,在规划复绿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采石场周边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需求,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 土地修复和植被恢复土地修复是复绿方案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需要对采石场的开挖面进行修复和填补,填补松散土壤,加固采石坑壁,以防止坍塌。

其次,在填补完成后,需要进行土地的平整和修整,为植被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为了恢复采石场原有的植被,我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栽植工作。

根据评估结果,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栽植,包括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

同时,要进行合理的植物布局和植被多样化,以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3. 水资源管理采石活动常常导致水源的枯竭,严重影响当地的水资源供应。

因此,在采石场复绿方案中,水资源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需要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以及收集雨水等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

此外,可以进行灌溉工程,为复绿区域提供充足的水源。

4. 生态监测和管理为了确保采石场复绿方案的长期效果,需要进行有效的生态监测和管理。

通过定期的调研和采样,对复绿区域的植被生长、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同时,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制度,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持续性发展。

5. 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复绿方案的成功实施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因此,在方案的推广中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向公众普及采石场复绿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复绿工作中来。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总结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总结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总结目录1. 内容综述 (2)1.1 写作背景 (2)1.2 工作目的与意义 (3)1.3 组织与实施概况 (4)2. 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概况 (4)2.1 矿山基本情况介绍 (6)2.2 生态破坏现状分析 (7)2.3 修复工作的历史沿革 (8)3. 生态修复目标与策略 (9)3.1 修复目标设定 (10)3.2 修复策略讨论 (11)3.3 修复技术路线选择 (12)4. 主要修复工作措施 (14)4.1 环境治理措施 (15)4.2 水土保持措施 (16)4.3 土地复垦措施 (17)4.4 生态重建措施 (18)5. 修复效果评估与监测 (20)5.1 修复效果评估方法 (21)5.2 监测计划与数据记录 (22)5.3 评估结果分析 (24)6. 存在问题与挑战 (25)6.1 环境问题识别 (26)6.2 技术难题与挑战 (26)6.3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28)7. 后续工作计划 (29)7.1 修复工作续推进 (30)7.2 长期监测与管理 (32)7.3 法律法规建设 (33)1. 内容综述详细阐述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的具体目标,如恢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并介绍修复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公众参与等。

施工阶段:描述修复工程的具体实施步骤,如土地复垦、植被恢复、水体治理等。

生态环境改善:详述生态修复后生态环境的改善情况,如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质量改善等。

生物多样性恢复:介绍修复过程中动植物种群的恢复情况,特别是濒危物种的保护效果。

社会经济效益提升:分析生态修复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如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方产业升级等。

客观分析在生态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如资金不足、技术瓶颈、政策法规不完善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总结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对未来的修复工作提出展望和建议。

1.1 写作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家经济的繁荣。

福建省泉州市矿山开采地质环境现状与治理建议

福建省泉州市矿山开采地质环境现状与治理建议
建议 。
关 键 词 矿 产 开发 环 境 治 理
中图分类号 : X 5 4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号 : 1 6 7 2 — 9 0 6 4 ( 2 0 1 3 ) 0 5 — 0 8 0 — 0 2
特 色的矿 产。 玻璃 用石英砂 分布于 晋江深 沪 、 惠安 净 峰 、 石 狮
升 态势 . 导致环 境恶 化 . 并 已 成 为 政 府 和 当 地 百 姓 共 同 关 注
的话 题 。
泉 州市 矿产 资源 种类 不多 . 矿 床规模 小 . 地 质 勘查 程度
低, 资源分布不 均匀 。 各 县 市 差 异 明显 。
2 泉' k l 1 市矿 产资 源开 发情 况
座, 后 备储 量有 限 : 水 泥用 灰岩 矿 山 3 3个 , 年 产矿 石 2 0 0万
大 部 分 为 零 星 分 散 型 已发 现 的矿 产 中 , 金属 矿 产 主要 有 铁 ( F e ) 、 铅( P b ) 、 锌 ( Z n ) 、 金( A u ) 。铁 矿 集 中 分 布 于 德 化 阳 山 、 安溪潘 田 、 珍 地 一 青阳, 德化 汤头 、 凤山、 邱埕 、 桂林 一带 ; 金 矿 分 布 于 德 化 北 部 的 汤 头 一 淳 湖 一 带 , 目前 多 处 正 在 勘 查 ;铅 锌 矿 在 安 溪 、 永 春、 德 化矿 点较 多 , 分 布零散 , 规模小, 仅 安 溪 县 发 现 了 中 型
2 0 0多 万 t ; 铁 矿 手选 企业 1 0个 , 年产 矿 石 近 1 0 0万 t ; 金 矿
通 过地质勘探 工作 , 全市 已发现各类 矿产 4 6种 发 现 矿
产地 6 1 1 处, 其 中大 型 1 3处 、 中型 的 1 9处 。 小型 的 1 4 0处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10期No.10Vol.27内江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泉州市洛江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李建成, 陈大涌, 丁琳霞, 况代智, 康伟锋*(泉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以泉州市洛江十八坎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为例,探索区域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新方法.在分析该采石场现状及其所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原理,遵循地域性、可行性和生态性原则,规划设计了该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方案,对该方案实施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建议.关键词: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重建;泉州市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1785(2012)10-0053-040 引言采石业在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废弃采石场也造成自然山水景观的破坏,并常常引发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一系列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维护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治理并恢复废弃采石场的“疮疤”,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和重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国内外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一些研究和探索性实践相继出现[2-4].在固化裸露边坡,防止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的治理技术日趋成熟,但生态恢复和重建的技术研究尚待深入.泉州市花岗石资源得天独厚,因开山采石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较为严重.近几年来,该市借鉴国内外采石场生态恢复技术,对部分采石场进行生态恢复,但由于对区域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论证不足,整体效果欠佳.文章针对该市生态恢复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洛江十八坎废弃采石场为例,运用景观生态学等原理,在遵循其生态性原则的同时,强调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地域性和可行性原则,即把成熟的生态恢复技术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采石场自身特点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设计并实施了该采石场的生态恢复实验.通过实验,寻求解决该自然地理区域背景下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中的引种植物生长条件,提高区域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实效,以期为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下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和重建研究提供素材.1 区域自然地理及采石场概况1.1 区域自然地理极其影响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西依戴云山脉,东临台湾海峡.地形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各类花岗岩和火山岩广泛分布.其中,花岗出露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26%.这些花岗岩是采石业发展的资源基础,但其质地致密坚硬造成了开采后期采石场生态恢复的困难.泉州市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5~21℃,年平均降水量为1048~1763mm,全年降水量分配不均,春夏降雨较为集中,夏秋受过境台风影响,多台风雨.每年3~8次台风暴雨的最大降水量极值常常在160~270mm,形成集中的径流并对地表产生强烈冲刷,是本区采石场生态恢复和重建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花岗岩分布区常发育厚薄不一的风化残-坡积层.颗粒分析资料表明,该层沙粒·35· 收稿日期:2012-09-06 基金项目: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1Z18) 作者简介:李建成(1961-),男,福建泉州人,泉州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自然地理环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10期组(10~2mm)含量较大,多在20~30%.开山采石后,表层风化残-坡积层和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冲刷和淅离出来的石英沙粒组常堆积于采石场附近,加大了其生态恢复的难度.1.2 采石场地理位置和现状洛江十八坎废弃采石场位于泉州市洛江区万虹公路28㎞处附近的十八坎山.该采石场始采于20世纪70年代,2005年停采闭坑.由于多年来粗放的开采活动,十八坎山山体植被遭受破坏,岩石直接裸露,山体千疮百孔、断壁突兀,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极不协调的视觉反差.该采石场开采岩石的岩性为燕山晚期的中酸性二长花岗岩.停采闭坑后的废弃采石场,长约50m,宽20~30m,面积约1250m2.采石场立面边坡为中等坡度的岩石崖壁,该崖壁呈南北走向,长约45m,高度一般在10~15m,向西形成一个近50°的倾斜面.由于采石场停采关闭前,多采用人工爆破露天开采,关闭后的岩石崖壁面上形成三个不规则的阶梯面.崖壁岩石构造、爆破裂隙发育,表面突兀.上方覆盖有30~60cm不等的风化残-坡积层,地表植被均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图1).采石场平面迹地约700m2,多为碎石和废渣所据,地势和缓.图1 生态恢复前的边坡现状2 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原则和目标2.1 生态恢复与重建原则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应以景观生态学和系统工程学理论为基础.指导思想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资源保护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多样性和生态文明等[5].在综合分析洛江十八坎废弃采石场所处的区域自然地理因素影响和采石场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该采石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2.1.1 地域性原则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而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气候、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对所在区域采石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地域性和特殊性,是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应当把握的主要原则.显然,因地制宜,充分分析和论证区域自然条件对生态恢复工程的利与弊,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是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环节.如在设计排水沟时,要充分考虑台风暴雨时的地表径流量等.2.1.2 可行性原则在考虑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对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影响的同时,应重点对具体采石场包括其立面岩石崖壁坡度、破坏程度、水文地质条件和平面的地形、地貌、水文等基本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充分论证选取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方案的可行性.主要包括环境的可接受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两个方面[6].前者重点考虑引种植物对区域环境中生态因子的适应性,后者则主要考虑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经济的可行性.2.1.3 生态性原则开山采石的人类行为给采石场原址生境带来了巨大的干扰,影响了林地斑块作为跳板的功能发挥,使原来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7].因此,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所必须要考虑的另一个原则是生态性,即采石场治理的生态效益.主要是通过植物重建使之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一定生产力水平,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且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生态系统.2.2 生态恢复与重建目标矿山开采对原有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而造成生态系统的不平衡、不连续性以及不可逆转性,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因此,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人工辅助治理手段,达到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的目的.针对洛江十八坎废弃采石场,以地域性、可行性和生态性为原则确定其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目标是:首先通过地表水系的梳理和危石的清理,降低采石场东侧岩石边坡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风险.在此前提下,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措施为立面崖壁和平面迹地的引种植物生长创造适合的条件,经过2~3年初步取得治理的生态效益.3 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设计基于上述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原则和目标,·45·2012年10月李建成,陈大涌,丁琳霞,等:泉州市洛江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结合洛江十八坎废弃采石场的现状,确定了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整体方案.该方案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岩石崖壁危石的清理和外围排水沟的布设,增加边坡稳定性.在此前提下,借鉴垒砌阶梯复绿法和客土法等技术,同时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和采石场状况,对采石场内部的排水沟、沉沙池和挡土墙进行必要的改进,以求取得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效.3.1 立面崖壁生态恢复与重建设计根据采石场立面崖壁现状和特点,为减少坡上地表径流对崖壁的直接冲刷和渗透,增加崖壁的稳定性,首先在岩石崖壁外围坡上设计排水沟,排水沟截面为40×40cm.岩石崖壁的处理采用垒砌阶梯复绿法[8],并对其进行因地改造.即在崖壁遗留的采石台阶进行砌体并回填客土,为台阶引种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考虑到区域常年受台风暴雨影响且风化残-坡积盖层沙粒含量高的特点,一是适当加大台阶内侧横向排水沟的尺寸,二是在台阶内、外侧垒砌挡土墙(图2).此外,在崖壁坡脚一侧设计一个深度为80cm,直径为100cm的沉沙池.每个台阶的横向排水沟和沉沙池均由一条纵向沟渠相连通,构成三横一纵一池的采石场内部的排水、排沙系统.图2 边坡生态恢复设计剖面图崖壁台阶引种植物的设计,在遵循生态性原则的前提下,选择适合本地花岗岩丘陵区生长的速生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由于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var.pusillifolia)是一种扦插易生根的常绿乔木,也是本地区常见的风景园林首选树种.该树种在裂隙发育的岩石崖壁容易植长,而且培育时间短,成活率高.因此,在本次台阶复绿工程中将小叶榕作为首选乔木,并可预见较好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效果.3.2 平面迹地生态恢复与重建设计采石场平面迹地的治理是沿豁口设计一道挡土墙,然后采用客土法[9]回填平整迹地,回填的客土厚度一般不小于50cm.植物的选取以巨尾桉为主.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 x E.urophylla)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且非常适合本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生长.它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生丰产性能好,产量高,周期短的特点,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价值的经济林和生态林.这种树木种植后3~5个月可以使青山绿化.因此,本次采石场平面迹地的生态恢复主要选择该树种.为充分利用桉树喜爱侧光的生长特性,采用宽行窄株的方式配置株行距,一般采用1×1.5m排列的植穴为宜.4 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和效果4.1 工程处理洛江十八坎废弃采石场的工程处理,主要采取危石清理、排水沟、沉沙池和挡土墙的开挖垒砌以及客土回填等方法,对废弃采石场的立面边坡和平面迹地进行地形、水系改造.立面边坡崖壁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点和难点,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必须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为前提,同时营造引种植物生长的良好环境.根据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设计方案,首先在清除坡上危石的同时,在边坡崖壁外围坡上开挖排水沟,隔离坡上地表径流的冲刷和入透,降低边坡崖壁的负荷,使其稳定性得到增强.然后根据边坡遗留的三个开采台阶特点,垒砌挡土墙并回填客土.在台阶内侧留存横向排水沟,在采石场边坡边缘垒砌一条纵向排水沟并使之与三个横向排水沟和坡脚的沉沙池相连通,形成采石场内部的排水、排沙系统,以此来削弱坡面径流和泥沙对台阶挡土墙及引种植物生长的干扰和破坏.而采石场的平面迹地比较简单,主要通过豁口挡土墙的垒砌和客土的回填平整来实现.为节约治理成本,所有排水沟、挡土墙均以就地选取的碎石、角石为材料,用水泥砂浆砌体.4.2 植被恢复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关键在于植被恢复.经过前期工程处理后,在综合考虑采石场边坡台阶和迹地等植物恢复地段的物理条件、回填客土养分状况、植物生长水分条件的前提下,边坡台阶选用的引种植物以小叶榕为主;迹地的引种植物则以巨尾桉为主.两种植物均为耐旱、耐脊薄、叶片吸附力强、养护管理粗放的乡土速生树种.为提高引种植物的成活率,主要选取株高80~100cm的树苗.植物的种植栽培技术因种植地段和树种而异.由于边坡台阶宽度的限制,小叶榕只能单行种植,株距为80cm;而迹地地段较为开阔,采用“品”字型行列排列种植,考虑到树苗的成活率,实际种植行株距为1·55·内江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10期×1m.图3为采石场生态恢复初期经工程处理和植物种植后的立面边坡.图3 生态恢复初期的边坡4.3 养护管理养护管理是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后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主要包括浇水、虫害防治、幼林抚育、追肥和补种等内容.这个过程主要是聘请当地有经验的护林员进行定期养护和管理,项目组2~3个月进行一次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是对枯死的树苗及时补种,最大程度地保持林带景观的整体协调性.经过近两年的采石场生态恢复工程的实验,该采石场的引种植物经历了多次台风暴雨的袭击,以比较高的存活率和生长率构成采石场新的生态景观主体,其生态恢复与重建初步达到预期效果(图4).但由于二级台阶自然宽度较窄,引种植物的成活率较低,复绿效果没能完全显现.图4 生态恢复后期的边坡5 结论和建议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多,但实践过程中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废弃采石场内裸露岩石崖壁景观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项目还很少.通过对泉州市洛江十八坎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的实证研究,笔者认为:5.1 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应充分考虑采石场所在区域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引种植物生长影响较大的气候、水文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因地制宜”规划适合本土生长的植物种类,设计合理的采石场排水、排沙系统.5.2 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应重点考虑采石场本身的自然条件的影响.特别是对采石场生态恢复难点的立面岩石崖壁坡度、破坏程度、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重点分析研究.根据立面岩石崖壁的坡度大小和破坏程度,“因场制宜”选择和设计切实可行的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措施.5.3 采石场生态恢复与重建还应特别注重辅助工程和引种植物的管理和养护.由于采石场生态恢复过程中存在植物种植土壤贫瘠、缺水、时间跨度大等一系列特殊性问题,强化生态恢复工程的后期养护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引种植物的成活率,还可以减少返工的次数,节约治理成本.养护管理还要坚持建管并举,防止“重建轻管”,从根本上改变采石场“治而不理”的现象.参考文献:[1]索赟,苗慧,崔金龙,等.鞍山地区废弃采石场环境治理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矿业,2010,493(5):107-109.[2]方华,林建平,莫江明.采石场生态重建的有关问题[J].生态环境,2006,15(3):654-658.[3]陈芳孝.北京市矿山生态治理主要技术与典型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2007(7):25-26.[4]郭宏峰,李瑛.废弃采石场的生态恢复与景观重建———以浙江省乐清市东山公园为例[J].华中建筑,2008,26(3):148-151.[5]杨利琴,雷昌伟,黄毅,等.采石场生态恢复与综合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11(12):175-178.[6]王立伟.“2014年青岛世园会”百果山园区岩壁景观的生态恢复与重建[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5):307-311.[7]王雅云,马锦义,薛亮.废弃采石场生态修复背景下的休闲农业园规划探讨[J].江苏农业科学,2010(1):174-177.[8]刘碧云,梁素莲.采石场生态恢复重建方法及案例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8,87(6):31-33.[9]吕嘉.干旱地区盐渍地客土造林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9):163-164.(下转第81页)·65·2012年10月刘 畅:以网络职业规划引导网络成瘾大学生之探析Guidance Analysis of Internet-addicted College StudentsThrough Network Occupational PlanningLIU Chang(Colleg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68,China) Abstract:Guiding internet-addicted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network occupational planning can well satisfy undergradu-ates’interest in network and the demand of talents prompted by rapid internet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5types of undergrad-uates’internet addiction like the network games addiction,internet relationship addiction,internet pornography addiction,in-ternet information addiction and internet transaction addiction,active efforts are purposefully made to help them conduct net-work occupational planning,aiming to help them establish a clear and realistic career goal in life. Key words:internet addiction;college students;network occupation;career planning(责任编辑:胡 蓉)(上接第56页)Eco-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Abandoned Quarries inLuojiang,Quanzhou CityLI Jian-cheng,CHEN Da-yong,DING Lin-xia,KUANG Dai-zhi,KANG Wei-feng(Resources and Enviornment Research Center,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Fujian 362000,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Eighteen Pits’Abandoned Quarry Eco-restoration Project in Luojiang of Quanzhou City as an ex-ample,an effort is made to explore new methods for abandoned quarries’eco-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Based up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arry’s current status as well as its regional existing natur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by applying theories oflandscape ecology and systematic engineering,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ocality,practicability,and ecological-ness,an eco-restoration plan is thus designed,and the actual results of which are then subjected to an analytical summary,with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for eco-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put forth in the end. Key words:abandoned quarries;eco-restoration;reconstruction;Quanzhou City(责任编辑:李伟男)·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