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研究

2009-8-14 9:47【大中小】【我要纠错】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在校大学生中犯罪事件频繁发生,犯罪率逐年上升,日益成为干扰校园秩序、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序运行的严重问题,越来越得到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其犯罪特点朝着暴力化、群体化、多元化、智能化、专业化等发展的趋势;犯罪原因也由传统的单一型转化为复杂型。其中,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原因。为了更好地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了齐心协力积极防范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培养和造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因此,预防与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不仅是亟需解决的一项社会问题,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职责所在。它需要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管理,共同努力。本文在把握大学生犯罪的特点,探讨犯罪的根源的基础上,针对性提出更好的预防对策,旨在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把犯罪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特征;原因;对策

【写作年份】2009年

【正文】

2008年,南京市800多名大学发生违法“传销”违法事件,又一次引起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与重视。之前的“马加爵案件””、“周一超刺杀公务员”等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出现,都让人触目惊心,难以忘怀。被成为“天之骄子”的是接受高等知识的优秀群体,正处在学知识,长才干时期,整个社会寄予厚望。可是,基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如何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揭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已经成为亟需解决地一项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状

有关统计资料还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明显多,1976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70%,大学生占其中的2.5%;1992年青少年犯罪占整个刑事案件的87%,大学生占其中的4%。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1.26%,犯罪类型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大学生犯罪目前有增长趋势。

另外,公安部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以前,全国刑事犯罪发案率为014‰,大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15‰;20世纪80年代末全国刑事发案率为0157‰,大学生违法犯罪率上升至1‰;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刑事案件发案率上升至2‰左右,而大学生违法犯罪率高达1216‰。{1}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

同社会比涉罪的犯罪主体而言,大学生犯罪的范围、性质及其危害并没有质的区别,但也有自身独特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的客体以财产利益为主,犯罪类型多样化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有10大类400多个罪名,而目前大学生犯罪已涉及5类共10个罪名。如盗窃、抢劫、诈骗、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其中,在大学校园里面,70%以上的刑事案件主要涉及到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等罪种,这些罪种所侵犯的客体都是财产所有人或管理人的财产利益。绑架、杀人、伤害、强奸等侵害人身权案件也逐进有所抬头的趋势。

2、犯罪主体范围逐近扩大化

犯罪主体范围扩大化包括几方面:一是从院校的办学层次、从重点与非重点来看,过去犯罪的学生主要是来自高职与民办院校,而逐步向重点院校蔓延。例如,马加爵案件、周一超案件、刘海洋案件等一些名牌院校的学生犯罪。二是从学历来看,也不排除硕士生、博士生。三是从成绩优秀来看,一些成绩“非常优秀”的学习尖子”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低龄化

由于人们受教育观念的转变,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过早地接受教育,这也形成了很多低龄学生较早地进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的现象。由于低龄孩子缺乏一种成年人的生活经历,难以融入大学校园生活,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落差、困惑等不适应的心理难题,导致了一些刑事案件的发生。据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批捕处袁春菊处长介绍,2003年1-8月,该院侦查监督处共受理14件17人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同往年比增长了110%。从年龄结构上看,17名犯罪嫌疑人,最大年龄24岁,最小年龄才19岁。

4、女大学生违法犯罪比例增加

传统观念认为,女大学生一般都是温柔,缺乏暴力倾向,因此,发生犯罪概率为零,其实这是一种观念的误解。当前,一些女大学生盗窃、诈骗等案件发生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受到一些拜金主义和享受主义思想的不良影响,一些女大学生竟然走上卖淫曲折人生的道路。另外,上海市2002年一项关于“校园犯罪”的调查表明,在2002年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人。重庆市沙坪坝区检察院2001年受理的女大学生犯罪案仅1件,2002年2件2人,2003年前9个月就有5件5人。这些女法学生追求物质享受,爱慕虚荣,因盗窃收集而坠入犯罪深渊。

5、团伙性

所谓团伙犯罪,是指犯罪行为人有组织、有目的地纠合在一起,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团伙性犯罪的发生来自几个因素;1、老乡会;2、哥们义气;3、某些利益的一致性。由于在外单身求学,希望找到一个组织的归属感,很多大学生拉帮结派,相互寻找保护、依赖,容易形成一个犯罪集团。在大学校园里面,集体团伙性的打架斗殴现象越来越突出。

6、智能性

犯罪手段日益“高智能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人们在越来

越多地享受高科技给社会带来财富和利益的同时,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高智能性犯罪的行为也越来越多。主要类型有:侵害计算机网络。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利用计算机网络诈取钱财。制作、传播淫秽音像物品。利用生化知识研制毒品。{2}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大学生利用计算机实行各种犯罪的可能性非常大,且手段十分隐蔽,方法非常高端。

三、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毫无疑问,每个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都与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的背景基础,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笔者总结,大学生违法犯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社会原因。

(1)文化因素,价值观错位。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之一。在当今社会一些阴暗角落里滋生着一些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相称的丑恶现象,像色情、暴力、荒谬、享乐主义以及西方、港台文化所宣传的私有化、极端个人主义文化以及不良网络内容,在社会上起着极坏的影响,诱惑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3}据调查,大学生盗窃,除了少数是因为经济窘迫所致外,绝大多数是因为虚荣心过强,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攀比、跟从、贪图享乐造成的。

(2)就业因素。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从1999年开始进行扩招。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6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在校生已经超过2300万人,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5}而07年大学生毕业人数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据最新统计,07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495万。{6}据相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到559万人万,创历史新高。面对庞大而就业难的社会就业现实,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更快地安置好自己的工作,只是临时性工作,收入不稳定,是违反犯罪的主要原因。

2、学校原因。

(1)管理方面。由于高等学校的过度地扩招生源,导致了学校管理体系跟不上学生数量的节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滞后。基于各方面的衡量,一些院校不顾自身的办学力量,盲目地扩大招生,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管理上脱节,不到位等问题。首先,给一些鱼龙混杂者创造了可乘之机,一大批劣质学生,不学无术劣质“产品”在大学校园里面打架斗殴,严重地干扰院校的学习氛围和教学秩序。其次,没规律,没计划地扩大招生规模,虽然给学校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但不注重师资力量提高和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处在空白的地带。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大学生沉溺网吧,而荒废学业,一些不健康的黄色文化、暴力文化,更是影响着意志薄弱的大学生,是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8}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校基于某方面的利益,对一些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实行全方位的“封锁”。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院校在管理方面加以重视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