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项目名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项目(用款)单位广东医学院 (公章)
项目负责人罗辉
申报日期 2004.06
填报日期2004年 6 月 15 日
1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论证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姓名、学科门类、财务收支状况及学校概况。
单位名称:广东医学院
法人代表:罗少军
学科门类:基础医学
财务收支状况:
学校概况:广东医学院是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分湛江和东莞两个校区。湛江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97亩,校舍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东莞校区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1084亩,首期工程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2003年开始招收首届1506名新生;第二期工程20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也将于2004年底完成。
经过46年的艰苦奋斗,广东医学院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本科教育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口腔医学、眼耳鼻喉科学、整形美容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皮肤病与性病学、法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检验等14个专业。2004年
又新增了药学、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英语等4个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也已具有相当规模和特色,现有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检验学院、护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六个二级学院,2004年正在筹建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拥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扶持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4个。全校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人数为12994人,其中本科生为10780人。现有教职工880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517人,教授44人,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120人,具有博士学位35人,硕士学位235人。
2( 项目负责人姓名、性别、职称、职务、所学专业。
项目负责人姓名:罗辉
性别:男
2
职称:副教授
职务:设备处处长
所学专业:化学
3( 项目名称、类型、主要工作内容、项目总投入情况(人、财、物)。
项目名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类型:重点实验室
主要工作内容、项目总投入情况(人、财、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一个校级的实验中心,下设“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生理科学实验室”等5个基础医学实验室。位于东莞校区已建成的基础医学实验大楼,使用面积为26260平方米。本“示范中心”分两期建设,总投资为1020万元。第一期建设的“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已按省级示范中心的建设标准完成,投入资金468.6万元,并已在
200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第二期建设包括“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生理科学实验室”等3个供二年级学生使用的基础实验室,计划在2005年5月前全部完成,预算资金为551.4万元。经费主要用于:(1)900万元用于购置细胞生物学、形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生理科学等5个新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及对实验室进行装修,改善实验室环境:包括实验台凳、天花吊顶、空调通风、供水排污、用电线路等,高标准地完善示范中心实验室地环境设施(2)50万元为组织实验教材的编写、出版,实验教学软件、课件的制作。(3)40万元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技术研究和实验仪器开发项目。(4)30万元用于实验队伍人员进修培训及其它。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项目背景及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对所在领域或行业事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是否属于国家政策优先支持或重点发展的范围。
在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在“决定”中还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
3
内容和教育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为了跟上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步伐,适应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最佳的医学实践模式,最佳的医学教育方法和学习过程的高效率为原则,紧紧围绕医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传统的实验室建设模式,按学科特点,重新组建实验室和配置教学设备,改革旧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实施新的运作模式已成为一种趋势。
广东医学院是一所以医科为主的本科医学院校,其中的化学实验室、物理学实验室、数学与计算机实验室、生物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组织胚胎学实验室、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寄生虫学实验室、生理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卫生学实验室、中心实验室等15个基础课实验室,1995年通过了全省高校第一批省级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合格评估。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已将大部分基础课实验室进行了重组整合,并从原教研室分离出来,实行独立的二级管理体制。
2000年5月,以机能学实验室为改革试点,将生理学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合并重组为生理科学实验室,把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三门实验课程内容优化整合,编写出版了《生理科学实验》教材,独立开出一门全新的以“生物信号采集和微机处理系统”为中心、动物实验为主体、CAI网络教学为辅助的机能学实验课,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经过四年多的建设,该实验室已初具规模,效益显著,连续两年与中国生理学会联合主办“全国医学动物实验技术规范化操作及机能学实验室建设”讲习班。
在总结重组生理科学实验室经验的基础上,在湛江校区,于2002年5月,将组织胚胎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合并重组为形态学实验室,独立承担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的实验教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寄生虫学实验室合并重组为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并将三门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独立开课。2003年7月,将生物学实验内容改为以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为主,并将实验室改名为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减少传统型验证性生物化学实验项目,增加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及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并将实验室改名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通过对实验室的建制、管理模式、实验教学内容等的优化整合,使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迈向了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