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克思技术哲学观的三个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马克思技术哲学观的三个视角
内容摘要: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由于其一生并没有关于技术哲学的专著和文章,其技术哲学的思想主要散见于其它的著作之中。
所以,对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的解读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本人认为应从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彻底的历史唯物论者这三个视角来解读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关键字:马克思技术哲学视角解读
马克思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在很多领域留下了不朽的理论,特别是在政治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方面尤为突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突破了以往纯粹思辨的哲学束缚,走向一种实践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立足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进行了批判性的审视,这其中包括他对技术本质及现象的考察,形成了他的技术哲学观。
马克思一生写下了大量的不朽篇章,但并没有关于科学技术的专著和文章,其技术哲学思想主要散见于他关于经济,政治,社会的著作和文章之中,所以如何理解把握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一、作为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对技术持尖锐的批判态度。
马克思对技术的批判不是像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那样从静态的立场上对技术本身进行批判,而是把技术视为工业的本质、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以及人类追求自由的手段和工具,造成技术对人的奴役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现实社会关系。
现实社会关系(马克思的生活的时代就是指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矛盾导致了技术自身的异化及其对人的异化,也就是说,造成技术异化的主要责任者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对技术的批判——技术自身的异化及其使人异化: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成为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工具。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为了不断追求更多的剩余价
值,必须不断采用新的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虽然工人的工资福利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技术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却被资本家占有。
马克思在考察了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后说,机器不在劳动过程中服务就没有用。
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过程表现为工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资本家占有)的结合,是资本家通过其占有的生产资料来消费劳动力的过程。
马克思认为,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资本家。
像其他一切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方法一样,机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缩短工人为自己花费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长他无偿地给予资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机器成了资本家阶级用来进行专制和勒索的最有效的工具。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的马克思,眼光锐利,不仅仅是看到技术对生产率的提高,而是更加敏锐地看到技术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那就是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了剩余价值。
资本家可以用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不断地改进技术,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剩余价值率。
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进步不但没有使人获得自由,反而对人更加束缚。
技术是人在生产生活中为了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产生的。
人类起初生活在贫困之中,被自然压迫。
但是在长久的劳动过程中,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不断地发明创造各种各样的技术,逐步地摆脱自然,甚至逐渐地驾驭自然。
技术的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随之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也改变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众所周知,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但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这种解放的障碍。
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技术对解决社会问题是必要的,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进步的产物成了剥削、压迫及致使人性丧失的工具。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机器的推广和分工的发展,无产者的劳动已经失去了任何独立的性质,分工使工人去从事屈辱自身的职能,被损害的灵魂与这种屈辱自身的职能相适应。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集团控制政府而政府的作用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
技术精英同样地为其所有者的利益服务。
因此,在此种情境中,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但也造就了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相异化、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的相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相异化、人同人的相异化。
马克思对技术进步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
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
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
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败坏为代价换来的。
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
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
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
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使工人失业,饥饿和贫困加剧。
机器的发盘,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带来越来越广泛地采用资本、技术密集性技术,越来越先进的技术设备应用于生产,替代了工人的劳动,从而使大批工人失业,这一后果并不是技术本身固有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
因此,承认机器排挤工人,承认技术进步可能增加失业,并不表明机器和技术进步本身有问题,而是机器和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才是导致失业的真正原因。
在马克思主义者的视野中,技术在资本主义境遇中带地来了生活水平的绝对提高,但是相对的不平等也在不断上升,以致于阶级差别和富裕中的贫穷仍旧存在。
面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恶化,马克思主义者谴责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技术。
他们相信:当工人阶级拥有时,技术是完全没有危险的,异化和不平等将会消失。
人类将会在技术进步中并通过技术从一切自然的或社会的压迫和束缚中解放出来,既异化以及对异化的超越是走同一条道路的。
“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
在马克思看来,造成技术异化的根源并不在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
人类社会只有到了共产主义,技术本身的异化才能克服,人们才有可能从技术对人的异化中解放出来,全体劳动者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平等自由和幸福。
二、作为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的马克思。
技术一经形成,又反过来极大地推动社会的进步,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在对技术给以强烈批判的同时,也看到了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积极意义。
首先,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其次,技术进步促进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和观念更新,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第三,技术推动生产力进步,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变革,为建立更加适应技术发展,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建制作装备。
总之,作为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的马克思,对技术的看法已从传统狭窄的领域扩展开来,把技术更看作是一种更为宽泛意义上的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而不仅仅是异己的力量)。
这也正体现的马克思辩证法的思想。
三、作为彻底的唯物论者的马克思——表现出相对的技术决定论思想。
1、马克思视野中技术概念的内涵
我们应该完整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说指的技术。
马克思在不同的地方,讨论的几种不同形式的技术:(1)、观念形式的技术,如技能、技巧、经验、知识等;(2)、过程形式的技术,如发明、制造、设计等,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生产技术;(3)、实物形式的技术,如工具、机器等,也就是物化了的技术。
据此,我们应该把技术看成是这三个方面技术的统一体,而不能仅仅看成是其中任何一个方面。
2、技术决定论思想的表现
我们这里所说的技术决定论,是指那种认为技术对社会有决定性作用的思想或观点。
凡是承认技术对社会有决定作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技术决定论,并不要求其否认社会对技术的影响甚至有巨大作用。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其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最基本的论断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技术成为直接生产力对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发展都起决定作用。
他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主要的生产力。
他还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
技术决定着劳动生产力,进而决定着产品的生产,产品的交换形式以及分配方式,决定着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国家、政治和法
律。
由此我们认为,马克思是一个技术决定论者。
对马克思技术决定论思想,我们不能把他绝对化。
马克思在强调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承认技术的发展是要手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具体如下:
①生产力中其他因素对技术的发展有制约作用
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这已是尽人皆知的社会发展规律。
生产力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很多要素,技术只是其中之一,或是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本等生产力内部因素对技术有很大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
由此看来,技术是生产力中除了劳动和资本之外的第三大要素,科学技术也只有与生产力中的其有因素(特别是劳动和资本)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充分发挥生产力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②社会制度等外部社会因素对技术的作用及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制
约作用
马克思在论述科学技术的作用时,特别强调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制约。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要想发挥出生产力的作用,必须要有其他因素,特别是生产方式的配合。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也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为当时世界上还没有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才如此地促进技术的进步。
另外,技术自身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比如社会的文明和文化,人口密度,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科技政策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技术的进步。
恩格斯也进一步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过科学推向前进。
3、技术决定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并不矛盾
承认马克思的技术观中存在着技术决定论思想,与其历史唯物主义并不矛盾,反而更能体现出马克思的技术观与他的唯物史观的一致性。
我们不能扶技术仅仅看城是一种精神形态的知识产品,而是观念的,过程的和实物的三种形态技术的统一。
这三种形态的技术都来源于现实生产,立足于现实生产,服务于现实
生产。
虽然科学技术不是全部生产力,但却是生产力中重要的部分。
邓小平在马克思论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所以承认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决定作用的“技术决定论”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论断是一致的,是符合马克思唯物史观的。
由以上分析,马克思的技术观中是存在着技术决定论思想的(不是极端的技术决定论),承认这一点并不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因为技术并不是纯主观的东西,它的内容的客观的——他来源于、立足于、服务于现实生产,它在形式上也不完全是主观的——除了观念形式的技术外,生产技术和物化的技术在形式上大体是客观的),相反,如果否认这一点,就会否认马克思对技术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的肯定和强调。
当然也由于受辩证法思想的指导,马克思并没有把技术决定论绝对化,马克思技术观中决定论是要手到社会因素制约的,所以是相对的技术决定论。
承认马克思的相对的技术决定论思想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以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技术作用的发挥和技术自身的发展又受到社会诸多条件的制约,我们要不断改革,为技术作用的发挥和技术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技术哲学经典读本》吴国盛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年
2、《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默顿商务印书馆 2002年
3、《马克思技术观中的技术决定论思想辨析》陈向义《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3期
4、《技术与权力》刘郦《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