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人教版新课标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也是一线教师困惑最多的地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老、旧、虚、拼”现象屡见不鲜。其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创设有效情境,指导写作方法,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观察意识,对作文缺乏兴趣。
写作心理研究指出: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观念或情感,再将这种观念或情感转化为书面言语。但在多数情况下,写作时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并不出现于眼前,赖以转化的物质基础其实就是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留在人脑中的记忆表象。没有表象,“意”和“文”只是无源之水。不同的“物”在人脑中的表象并不处于相同的水平,同一表象在人脑中也不完全凝固不变,常常会淡漠和遗忘。因此,表象储存的质量如何与作文质量直接相关,有效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
据此,我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是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在课堂内科学有效地创设一种情境。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丰富表象。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指导学生写作方法,把作文教学与语言表达、思维发展、性情陶冶等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并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创设有效情境,丰富学生表象
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兴趣,提供想象、联想和猜想的空间,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观察和写作。
如我执教的实验作文课《莫比乌斯圈》。上课伊始,我给学生一个难题——怎么让一张白纸从两面变成一面?然后引入莫比乌斯圈。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当学生处在半信半疑时,我们顺其自然地进行实践检验。实验(1)自制一个莫比乌斯圈。将一个长方形纸条ABCD的一端AB固定,另一端DC扭转半周后,把AB和CD粘合在一起,得到的曲面就是莫比乌斯圈。实验(2)将莫比乌斯圈沿中线剪开,把这个圈一分为二。实验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想。常理应该会
得到两个圈儿,奇怪的是,剪开后竟是变成一个更大的圈。如此类推,当再将大圈再沿中线剪开,又会发生什么奇迹呢?……
又如在执教活动作文课《趣“味”无限》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先播放一段汽水广告视频,激发孩子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回忆平常的喝法,集思广益,让孩子们想出更多品尝的方式。然后就是现场品尝汽水,引导学生抓住这种瞬间的感受。创设这种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学生感知,指导学生观察,丰富表象,促进表达。
二、紧扣年段目标,凸显训练重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年段的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可见,在三年级习作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进行片段训练。
如我在四年级执教的精品课程课例《赛龙舟》。为了丰富学生体验,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利用国庆假期观看我镇举办的五人龙舟公开赛。在课堂上,我重点让学生针对比赛场面进行片段描写。为了降低难度,我设计了这样的提示语:比赛场面异常激烈!只见两岸的观众听!
看!
最精彩的还是
该环节从片段着手,紧扣整体规划主题,先整体描写围看观众的热闹场面,再抓住具体人物的细节,点面结合,最后巧用过渡语,突破训练重点。
如果说中年段的习作在学生写话与作文(写作)之间起着过渡、承接的作用,那么高年段的习作重点就应该是提高学生细致描写能力的同时,指导布局谋篇的方法。
在上学期精品课程建设中,我执教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生活中的启示》。该单元中每篇课文都是指导学生布局谋篇的优秀范例。上课伊始,我就让学生上
台排列《钓鱼的启示》和《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两篇课文的篇章结构,用五角星代表作者受到的启示,两个小圈分别代表简单的开头和结尾。通过图形排列的方式,使学生更直观地领悟到本次习作的布局技巧,理清自己文章的写作思路、开头、结尾、精彩片段等。同时,这样的板书设计也为学生后面堂上练笔留下借鉴和模仿的样板。
三、对比学习范文,开拓学生思路
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着两种较明显的观点:一是不该使用范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由表达,使用范文会让的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二是认为应该使用范文,因为小学生还小,自己的积累较少,对事物的认识也少,太宽的范围反而让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我觉得提供范文给学生未尝不可,因为我们是希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暂时的模仿是为了更切实的发展。再者,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些同类的“范文”进行对比学习那就更好了,因为这样既能防止思维受限的毛病,也能开拓学生的思路。
如我在一次习作课上指导学生为学校写一份解说词。我出示了六张校园照片:植物园、快乐园地、大操场、棋苑、优秀学子以及老师自己。学生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此类题材的训练,如何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呢?这时候,我出示了两个片段,进行对比学习:
片段一:东方小学的整个操场铺着人工草坪,四季常绿,操场边还种了一些花草树木,真美啊!我们经常在操场上快乐的活动和玩耍。
片段二:这是东方小学的大操场。整个操场铺着人工草坪,四季常绿,让人心旷神怡。操场边还种了一些花草树木,特别是两棵高大挺拔的罗汉松,想守卫校园的卫士,更像一位舞蹈家,伴着风儿,献上最美的舞蹈。大操场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在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我们在操场上举行运动会;我们在操场上踢足球,每次足球踢上天,我们的快乐也飞上了天。
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下,学生领悟到要把一张静止的照片写活需要联系活动、展开想象。他们触类旁通,兴趣盎然地选择其中一张照片写了起来。
四、多元评价,增加评改乐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习作分享不仅扩大了学生作文的读者,让更多的人读到他们的作品,使之拥有广大的读者,这无疑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而且有利于学生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一)学生朗读,师生共评。
学生写完作文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作文,查看句子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是否正确,实现自改、自查、自纠的阶段。然后,教师出示评价内容:①观题目、看开头;②用事例、说具体;③善用好词好句以及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方法;④真情实感,结尾升华。结构包括:①文章切题、中心突出;②层次清楚、详略得当;③首尾呼应、结构明了。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教予修改方法。在这一过程,教师要将规范的修改符号演示给学生,并主要进行激励性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
(二)小组互改,推荐佳作。
同桌或者四人小组根据修改方法,运用恰当的修改符号交叉修改作文,在文章后面写上评语。这种由传统的教师批改转变为同伴评议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欣赏他人、相信自我、积极向上的品格。最后小组内推荐优秀佳作,可以粘贴在教师公布栏,也可以放到QQ班群上共享,为学生创设了习作交流与体验成功的舞台。
五、接力日记,培养写作习惯
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竞争,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我开展了小组接力写日记比赛。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8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内成员轮流写日记,每天交一次,老师根据日记质量酌情给分,每周统计一次,评出名次。日记命题有时为全开放式,有时是话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有时是故事接龙……内容精彩纷呈,形式不拘一格。每天,日记本在一个同学中传递,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