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之魏晋南北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5年,中国发行古代科学家的 纪念邮票四枚,这四位科学家是 张衡、祖冲之、一行与李时珍。 他们都是逝去已久的古人,今人 何以知道他们的相貌,并据以设 计出邮票呢?有人发现了一个秘 密,是以今人作为模特儿,然后 加上古代的衣冠。如果不信,比 照一下祖冲之的画像与竺可桢的 照片,就可以发现二者宛如一人, 除去头巾与胡子,再戴上眼镜, 祖冲之就是竺可桢。竺可桢是中 国气象学的开山,是中国地理学 的一代宗师。以他的形象来仿写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 当然一点也不辱没先人。
☆中国=汉族+非汉族,华夷之辨,先秦:诸夏 (华夏),秦:诸夏统一,汉:多民族国家; 魏晋南北朝:非汉族登上历史主舞台;唐: 南北史;五代中原王朝…… ☆ 晋书石季龙载记:冉闵诛胡羯,“无贵贱男 女少长皆斩之,四者二十余万, ……于时高 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 其三,特殊的社会结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等级性、 宗法性、民族性、宗教性四个特征尤为强烈与明显, 可以称之为该时期社会结构的四大特征。其中,以宗 法性与等级性为内核的门阀世族成为统治阶层。西晋 以至东晋,门阀世族的统治不断强化;及南朝以降, 门阀世族的政治地位虽有所下落,社会地位仍很巩固。 与此相联系,该时期世族寒门界限森严,而随着世族 的衰落,寒门地位逐渐上升,南朝帝王大抵出身二等 乃至寒门军功地主即是明证。 • 其四,变动的典章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度上每 多权宜之制,从中央官制到地方行政制度,往往处于 一种过渡状态,缺乏凝固的制度,诸多制度因时、因 地、因人、因族地发生着流变;也正因为这是制度上 的过渡时代,各种制度显得尤为复杂。中国制度史的 研究表明,汉制(三公九卿,郡县)与唐制(三省六部,州县)有 巨大差别,这种差别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由魏 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自然演变所致。
4、文物考古资料
从根本上说,文物考古资料所反映的人类社会历史是至为广泛的,一切与人类社会 历史有关的学问,都无疑可从文物考古资料中汲取养分,寻求证据。以历史学 (利用文献记载进行研究的狭义历史学)为例,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尤其是隋 唐以前历史的研究,不结合新出土的文物考古资料,难有重大的突破;百余年 来,商史研究之得益于甲骨文资料,秦汉史研究之得益于简牍资料,魏晋南北 朝隋唐史研究之得益于敦煌吐鲁番文书资料,都切实地说明了这一点。 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应该养成关注、查找、利用文物考古资料的习惯,这是研究是 否入流的一个衡量标准。魏晋南北朝的文物考古资料,比较系统或者丰富的是: 城址,石窟,墓葬,墓志与地券,其他各类文物;1996年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 入门读物: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罗宗真、王志高《六朝文物》
• 其二,复杂的民族关系。北方地区的主 角是入主的“五胡”与留居的汉族,在 北方整体“胡化”的同时,是颇多曲折 艰难的胡人的逐渐“汉化”;在南方, 则特别表现为退守南方的北方汉族与南 方汉族以及越蛮俚僚的自然融合与强制 融合,这也是一种“汉化”。魏晋南北 朝历史实际是由北方边疆民族(重要者 先后有鲜卑、羌胡、高句丽、柔然、高 车、突厥等)、中原地区(曹魏、西晋、 十六国北朝)、南方六朝三大地域所构 成的。其间区域对抗、民族兴衰、社会 转型、制度冲突等等,复杂异常。
2.司马篡魏→平汉灭吴→贾后干政(牝鸡鸣晨)→八 王之乱(宗王出镇)→五胡乱华(徙戎实边←曹魏徙戎←东汉 徙戎 ←王莽边政←华夷观念)→南北分裂
3. 五胡兴衰(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淝水之战→拓跋坐大 →孝文汉化→魏分东西→齐周代魏→周灭北齐→杨坚代周→ 隋室一统 4.元帝东渡→立国江南(侨旧关系)→门阀政治(王庾桓谢起伏盛衰)→ 皇权政治(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五朝递嬗 5.南北交争与三方鼎峙,南征北伐与正统观念
高鼻梁、大眼睛、相貌堂堂、威风八面、 贵不可言的师哥级男人?
那么,秦始皇到底长得什么样呢?这 是个有趣的问题。
wenku.baidu.com
• 朱元璋的长相:下巴奇 长、耳朵肥大、满脸麻 点的丑陋男人?五官超 格、相貌超俗,乃大富 大贵的罕见帝王之相? • 朱元璋患过天花而不死, 留下了一副麻脸;他的 下巴可能稍长,按照面 相之说,下巴饱满为官 相,朱元璋下巴出奇地 雄奇长大,自然妙不可 言,贵不可测,当为帝 王。
• 经济上,南方六朝加速开发,这 首先表现在长江下游,并向西 (长江中游)、向南(岭南)推 进;生产关系上,北方十六国北 朝封建制与奴隶制残余相结合, 其突出表现之一是当时有各种名 目的依附者。又频繁的人口迁移, 也堪称这一时代的特征。三国特 别是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代,人 口迁移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 历时之久、影响之深,超过以前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
叁、史料与论著
史料
1、魏晋南北朝史料特点 正史占重要地位/私史众多/史注盛行/传记与谱学兴盛/地志发达/佛道史料涌 现/总集出现 2、十二部正史 按照成书年代:三国志,宋书,南齐书,魏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 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 比照,回护,正统,类传,志目,散佚,考补与札记
宋书武帝纪:“零陵王薨”——晋恭帝自然死亡 南史宋本纪:“零陵王殂,宋志也”——晋恭帝被逼杀
• 各别时期的各别政权也有多方面 的差异与多方面的特征
• 文化特点
这是人性觉醒的时代,是没有思想权威的时代,其兼容发展、自由争辩 的文化发展模式,其对外来文化吸收、融合的成功范例,使得魏晋南北 朝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百家争鸣的时代。 以经学独尊为内核的文化模式崩解,儒玄佛道四家并立,而且在相互影 响,有的人儒玄双修,有的人调和儒佛。就儒学言,虽然儒学不再有两 汉的盛况与“独尊”地位,儒家的政治观念、道德说教、人生理想,依 然是维系国家政教传统的核心准则,也是当时世族仍在传承的内在命脉。 以玄学言,玄学是援道入儒,以老、庄、易三玄解经,盛行于社会上层 和知识界的新的学术思潮,玄学清谈成为时尚;以佛、道言,在这一时 期广泛传播,并且佛教在这一时期初步完成了中国化的过程,道教在这 一时期则完成了官方化的过程。 这一时期文学地位在不断地上扬,以垂训鉴戒为基本特征的史学也受到 了普遍的重视,而内容庞杂、往往未易驾驭的诸子地位下降。 士人在力求调整纲常礼教与人性自由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 新的时代风尚,学术界将之概括为“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与追求 生命长度的正始名士、追求生命密度的竹林名士、徒具形式的中朝名士, 至今都还为人向往。 总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积累与演变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是对原有文化 继承与开拓的时期,是文化上呈现多元性、开放性、兼容性、个性化、 率真化的时期,是独具特色的重要时期。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使 得魏晋南北朝时代充满了别样的魅力,长久地吸引着研究者的目光。
代表论著举例(每家一种,16种)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 朴汉济中国中世胡汉体制研究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史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
中国历史之魏晋南北朝
壹.历史线索
历史纪年370年与研究时段400年 1.三国鼎立←军阀割据←州牧出镇←黄巾反叛← 原始道教←自然崇拜、民间巫术、神仙传说、方士方术、老庄哲
学、道家学说、阴阳五行、医药养生、体育健身、佛教借鉴…… 《续汉书〃百官志》梁刘昭注: “大建尊州之规,竟无一日之治。故 焉牧益土,造帝服于岷、峨;袁绍取冀,下制书于燕、朔;刘表荆南, 郊天祀地;魏祖据兖,遂构皇业:汉之殄灭,祸源乎此。” 《三国志〃吴主传》裴注引《魏略》:“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 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迴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 乃还。”
☆如何掌握史实与感觉史识:
掌握时间、空间、人,以明历史框架;掌握政治、经济、 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典章制度,以明骨骼; who,when,where,what,how,why 司马光通鉴(189-589,118卷,40%)、杜佑通典;蔡东 藩两晋演义、南北史演义;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中国历史大辞典 (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四册); 李焘六朝通鉴博议,王夫之读通鉴论,陈寅恪魏晋南北 朝史讲演录; 六朝文化;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

如何认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如何评价 魏晋南北朝分裂时代的地位?
分裂不等于反动,偏安不等于无为。 范文澜:“在东晋南朝时期,长江流域开发出 来了,使隋唐封建经济得到比两汉增加一倍的 来源;文化事业发展起来了,使隋唐文化得到 比两汉提高一层的凭藉;东晋南朝对历史是有 贡献的,不能因为政治上是偏安,轻视它们的 贡献。”
3、其他文献资料(18种)
通史类:通典,资治通鉴 地理类:水经注,洛阳伽蓝记,六朝事迹编类,汉唐地理书钞 人物类:世说新语,颜氏家训,搜神记 宗教类:抱朴子,法显传,高僧传,弘明集 文学类:文心雕龙,文选,诗品 诗文集: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经常要查的目录工具书:《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养成读常见书的 习惯
梁书临川王萧宏传:会征役久,有诏班师。 通鉴卷一四六:宏性懦怯,部分乖方。魏诏邢峦引兵渡淮,与中山王英合攻梁城,宏 闻之,惧,召诸将议旋师,吕僧珍曰:“知难而退,不亦善乎!”宏曰:“我亦 以为然。”……魏人知其不武,遗以巾帼。……己丑,夜,洛口暴风雨,军中惊, 临川王宏与数骑逃去。将士求宏不得,皆散归,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 及羸老,死者近五万人。宏乘小船济江,夜至白石垒,叩城门求入。临汝侯渊猷 登城谓曰:“百万之师,一朝鸟散,国之存亡,未可知也。恐奸人乘间为变,城 不可夜开。”宏无以对,乃缒食馈之。 (南史梁宗室传略同) 魏书130卷中全缺26卷、不全3卷;北齐书50卷中,仅18卷为原书
附:国内相关学会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1984年成立,会长李凭。www.6ch.com.cn 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1985年成立,会长胡阿祥。 大同平城北朝史研究会,1986年成立,会长殷宪。 诸葛亮研究会:襄樊、南阳、成都、临沂、天水;中国国际诸葛亮研究会 南京市六朝文化研究会,2001年成立,会长石尚群 赤壁之战研究会:赤壁、嘉鱼
贰.时代特征
• 其一,深层的分裂局面。西晋以前,有三国的 鼎立;西晋以后直到隋朝统一,长江流域与黄 河流域始终分属不同的政权。在政局或南北分 裂或东西对峙或地区割据的长期影响下,各别 区域的经济、文化、学术乃至心理,也逐渐 “区域”色彩浓厚,“区域”独立趋势加强。 区域意识的强化与区域传统的生成,也是一种 “分裂”。值得指出的还有,哪怕在同一政权 内部,也有着明显的地区军事割据倾向,如东 晋南朝的地方州镇,北朝的镇戍,这既造成了 中央与地方的争衡、内外的对抗,也进一步加 深了魏晋南北朝大分裂局面下的地区割据与对 抗倾向。
《史记· 秦始皇本纪》:“秦王为人, 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 虎狼心。”
——马鞍鼻,细长眼,鸡胸,说话声音 怪异,大概有气管炎,是一个五官比例 不协调、相貌丑陋的男人?
《太平御览》卷八六《皇王部》: “秦始皇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 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 ——大嘴方口、额骨中央部分隆起如日、
《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及徙镇建康,吴人 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 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 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 肩轝,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 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 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 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乂。况天下 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 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 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 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 崇奉,君臣之礼始定。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 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