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图集03J101-1(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G101-5对框架梁中间支座负筋长度又有了的规定,与03G101-1有冲突。03G101-1梁中间支座第一排伸入跨内LO/3,第二排伸入跨内LO/4,LO取相邻跨净跨的大者。而在08G101-5图集中,梁中间支座第一排伸入跨内LO/3,第二排伸入跨内LO/4,当两相邻跨相等时取本跨净跨长度;当两相邻跨不等时,LO在大跨内取大跨净跨,在小跨内取大跨净跨与小跨净跨之和的1/2;当小跨净跨值不大于大跨净跨值的1/2时,支座负筋在小跨内贯通。这显然与03G101-1不同,支座负筋在小跨内贯通是一种非常合理的配筋设计,在08G101-5图集出版前一些死教条的结构师没在小跨内贯通,反而造成钢筋的浪费。

08G101-5图集与03G101-1图集这种支座负筋长度的取值有什么科学依据吗?《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受力钢筋节点截断要在内力不需要这根钢筋的地方加一个锚固长度。问题是无法确定内力不需要的那个点,并且梁的内力不存在准确解,只有控制解,我们目前的技术还不能求解这个真实的内力,因而也无法得到那个真实的点。所以我们只能用模糊思维大致确定受力钢筋的截断点,如第一排LO/3,第二排LO/4,一直这样做,也没出什么问题,就约定俗成了,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这只有行政依据。问题是二本图集因为规定的不一致导致设计、施工和造价方面的混乱。我们不应该太随意,朝令夕改。如果是改进和升级,那么应该是同时废止原来的图集,统一采用新规定,否则让人无所适从。地下室内框架梁与上部结构的框架受力原理完全相同,应该归并。

地下室外墙因受力原理与上部结构的剪力墙有很大的不同,它主要是承受外侧的土压力和水压力,所以又称挡土墙,外侧钢筋配置时往往有加强筋,与内侧配筋不同,而上部结构的剪力墙内外侧配筋通常情况下是相同的,所以对地下室的平法标注和构造作出一些规定是必要的。

但是地下室外墙的构造应该与人防结构图集基本衔接。现在的地下室常按人防设计,平时作车库,战时作人防。根据人防图集,人防外墙外侧钢筋在底部和顶部都有墙厚加锚固长度的弯折长度,08G101-5显然没有吸收它的思想,按15倍钢筋直径弯折,这种弯折长度都是拍脑袋拍出来,写进图集就变成标准了,既没有经过计算,也没进行足尺试验,就这样草率地用于工程实践中了。全国有数亿计的工程项目,这个弯折长度规定得太长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如果太短,是否有结构隐患谁也说不清。中国人做事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谁有话语权谁就说了算,也不容不同的声音!

陈青来在新08G101-5图集中要求在非接触搭接接头区域增设分布筋,“当横向钢筋分布间距>150㎜时,在距纵向钢筋端部50㎜处设置一道直径不小于8㎜的附加分布筋。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在非接触搭接范围交叉点应逐点绑扎。”这分布筋究竟起什么作用我们从图形语言上看不出,如果是固定非接触接头,用铁丝即可,如果是有助于非接触钢筋之间的传力似乎有点牵强。这可能陈教授对自己的非接触搭接不放心。我认为完全是多此一举和浪费钢筋,肯定不为施工企业和业主所接受,钢筋接头之间的传力主要是靠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

粘结力,而不是靠这些分布筋。如果新技术新工艺是以浪费资源为代价的肯定不是先进技术,这种非接触还是摒弃之,否则危害太大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