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新感性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新感性理论”
摘要:马尔库塞通过对弗洛伊德等理论的改造,建构了新感性理论,在其美学思想中独具特色。
本文从美学新感性产生的思想背景、社会背景以及美学内涵阐释等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解读。
马尔库塞新感性论的提出在美学史上独树一帜,但是把新感性作为一种革命的新型形式,明显是带有很大的幻想性和不切实际性的。
关键词:马尔库塞;美学;新感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6-0250-02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其美学代表作《审美之维》所蕴含的美学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晚年思想的核心。
与一般的美学著作不同,它的美学思想完全融合于对资本主义及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理论中,在根本上是一种寻求人的现实解放的广义政治学。
因此,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的建构,非常注重感性的形式。
他认为,“对感性的强调,正是达到更高层次上感性与理性统一(合题)之必然阶段(反题)”。
①而这一思想无疑是其之前新感性理论的延续和伸展。
因此我们要了解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真正深入他对审美维度的理解,就有必要分析和探讨其独具特色的新感性理论。
一、马尔库塞新感性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
从思想背景看,西方传统哲学美学思想是孕育其新感性理论的丰厚土壤。
马尔库塞的思想除了受到席勒、海德格尔、黑格尔和马克思思想的影响之外,弗洛伊德也对马尔库塞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和元心理学理论对其影响很大。
弗洛伊德的晚期思想,强调在(艺术)想象中表现出的心理能量这个永恒的破坏和创造的源泉,是人的最根本和最本质的本性,这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十分不同,其对社会的改造尽管不可能通过具体的社会变革实现,但它却预示着对整个人性进行改造的可能性。
正是受此思想的影响,马尔库塞认为,人的心理功能所释放的创造性能量,是人性结构变革的动力。
从社会背景看,马尔库塞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时期,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科技的进步及其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展示出的能量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因此,尽管也有经济危机的困扰,但却无法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的基础。
因而,在当时要改变资本主义的现存体制,像以往一样采取暴力革命等形式显然是不现实的。
这时的马尔库塞发现,资本主义高度一体化的工业社会虽然带来了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使人的精神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正逐渐地走向异化。
马尔库塞在《单维人》中提到了:“在个人领域之外,自我决定是以适宜于自由的能量为前提的,这种能量并不消耗在强制性的物质和精神劳动中,它必定还应在这
种意义上才可称作自由能量:它并不局限在商品和服务的狭小流通领域里,在这个领域,一方面满足了个人,一方面又使他不能达到自身的存在、不能把握被他的满足所排斥掉的可能性。
舒适、公务和工作保障,这些东西在一个为了或者反对和毁灭而准备好的社会中,也许应该看作是奴隶式满足的普遍性范例。
”②
正是基于这种情景,马尔库塞认为,这是一个征服贫乏的知识和物质源泉已经具备的时代,从前那种进步的压抑变成退步的压迫;是一个垄断美学价值(以及美学真理)并使它与现实分离的高级文化已经崩溃并消融于反升华的“低级”和破坏性形式中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人们需求一种崭新的道德和文化。
而这种需求正预示着根本变革的新维度和新方向,预告着根本变革使者的诞生,并提出与现存社会具有质的差异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前景。
“美学,作为一个显露于这个阶段自由社会的可能形式,是否有某中根本上与自由亲近的东西,从而使美学可能成为一门‘社会的政治科学’,即成为生产技术的一个因素”。
③
同时,“美作为一个可欲的对象,与它最初的本能相关,即同爱欲和死欲相关的领域。
而新感性预示着一种在生物学上不能再容忍的历史强加于人的本性的限制的个体的出现。
”④在对当代工业社会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各个领域进行深刻揭露和彻底批判的基础上,他强调,是时候奋起反抗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控制和精神奴役了,而反抗的途径就是开展一场感性的革命。
每个进行革命
的个体必须培养审美和情感等方面反常规的与旧感性截然不同的
感性之维,目的在于唤醒人的爱欲、激情、想象等主体意识。
于是,马尔库塞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立新感性”这个理论口号。
而这种新的自由的不受理性压抑的感性不正是其所需要的“根本上与自由亲近的东西”吗?
二、新感性的美学内涵阐释
美学的根基在其感性中。
美的东西,首先是感性的。
在马尔库塞看来,新感性是一种反对暴行和压迫的斗争实践,它通过把对政治经济的变革贯通于人的生命本能,来完成对攻击性和罪恶的超升,从而达到否定整个现存体制,建立起一个没有贫困和劳苦,并且充满了感性、娱乐、安宁和美等诸种形式的新天地的目的。
“新感性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广义的非暴虐。
它反对现代文明的贫困、苦役、剥削、攻击性,为满足压抑的需求而改变自然以及令人难熬的枯燥等现象;它赞颂人的游戏、安宁、美丽、接受性质,只有通过这些性质,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平静、和谐。
”⑤在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中,想象和艺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想象的中介作用。
在马尔库塞的理论里,想象是受制于感性和理性的。
一方面,感性的形式(时间和空间)以及感性的内容都对想象进行着限制。
也就是说想象无论表现出、勾画出什么样的形式,比如崇高、快乐、恐惧等,都无法超出感性的经验;另一方面,想象又要有概念作为指导,它必须遵循思维发展的逻辑历史。
同时想象又是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的,正是在感性和理性的双重挤压中,想象才激发出自身的能量,对现实进行变形,并且其一旦超出现实的限制,就会成为极具力量和破坏性的东西。
所以,感性为了摆脱现实合理性的束缚和侵蚀,就应当以介于合理性潜能和感性需求之间的想象力为指导。
而担当起沟通感性和理性重任的想象力,当其付诸于实践,就成为了一股指导性的力量。
这样在人的潜能之中,社会的重建就找到了自己的向导。
2、艺术的否定力量及现实困境。
如前所述,想象的中介作用使得社会的重建找到了向导。
可是,物质的文化和社会的现状仍然落后于想象的进步,所以这种前进和变革不得不止步于现实的基本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冲突中。
而要实现根本性的变化就要借助于艺术的力量,确切的说是艺术的否定力量。
马尔库塞认为,新的艺术具有自身的“根本性的自律”。
⑥形式作为艺术的自身和艺术感受的成果,艺术需要借助于形式,才能超越现存的成分。
并且”这种超越的成分内在于艺术中,处于艺术本身的维度上”。
⑦艺术“通过重构语词、音调、意象而改变经验”,⑧向人们揭示,“当代艺术并不反对这种风格和那种风格,而是反对‘风格’本身,反对艺术的艺术形式,反对艺术的传统含义”⑨。
于是,人们的恐惧、贫穷、苦难、敌意、侮辱等都在艺术的审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得到了净化。
马尔库塞也认识到,一、尽管艺术中反艺术的爆发,如:语句
的破坏、语词和句子的分割、日常语言的爆炸性运用、没有乐谱的曲调和随意写成的奏鸣曲等,都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着自己,可是这种反形式仍然是一种形式,也就是说,反艺术仍然是艺术;二、尽管现实的恐惧等在艺术的审美中得到了净化,但这种净化仍然是虚构的、虚假的、虚幻的,它仍然停留在艺术的维度上,而在现实中,恐惧等现象却仍在持续着;三是艺术的反抗仍然没有放弃它们直接的吁求,仍然表现出一种粗糙的直接性,而这些都使得艺术无法摆脱政治和商业等社会的因素,从而导致艺术的革命性大大消减。
也就是说,艺术和审美虽然具有造就新感性的功能,但也不是万能的。
新感性作为一种政治实践,仍然有局限性。
但是,马尔库塞仍乐观地坚持,一旦克服“这种直接的习以为常的征服”⑩,并把它积淀在平常的工作、生活、思想、行为方式等方面,那么艺术世界的建立将同现实世界的重建一起前行,并且,这种未来从现在看是可以预见到的。
从以上对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理论有其产生的必然性。
而且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确实有其可贵的一面。
他认识到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更为持久和稳定,要想通过暴力等革命形式建立起一个新的社会体制是不可能的;而且他还敏锐的体察到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对人自身的异化和控制,马尔库塞在他的《阻碍革命与反抗》中进一步指出,“在现存的社会中,尽管自然界本身越来越有效的被控制着,
但它反而变成了用来控制人的另一个层面,成为社会延展出来的手臂以及对人的抗力。
商业化了的自然界、污染了的自然界、军事化了的自然界,不仅在生态学意义上,而且在实存本身的意义上,切断了人的生命氛围。
这样的自然界阻挠了人从环境中得到爱欲的宣泄(以及变革他的环境),剥夺了人与自然的合一,使他感到他在自然界之外或成为自然界的异化体。
”{11}他的这一思想不仅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些联系,而且也与当下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有着较为相似的出发点,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可是,很显然,如果单纯的把反抗的动力归结为人的感性这一生物本能的迸发,把新感性作为一种革命的新型形式,明显是带有很大的幻想性和不切实际性的。
注释:
①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著集[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1989.第10页.
②同上,105.
③同上,109.
④同上,译序,13.
⑤同上,120.
⑥⑦⑧同上,121.
⑨同上,129.
⑩同上,131.
{11}杨晓莲.论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