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冠心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年龄大、病程长 、年龄大、
鉴别诊断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四个主要情况: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四个主要情况: DM并CA疾病; DM并CA疾病; 疾病 糖尿病自主神经性心脏病; 糖尿病自主神经性心脏病;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心脏毛细血管病变。 糖尿病心脏毛细血管病变。 但主要是糖尿病合并CHD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但主要是糖尿病合并CHD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CHD (见表) 见表)
2. DM伴肥胖 伴肥胖
(1)肥胖和 )肥胖和DM之间关系一直未弄清 之间关系一直未弄清 楚:可能胰岛素抵抗物质(Resistin) 可能胰岛素抵抗物质( ) 和瘦素(Leptin)有关? 有关? 和瘦素 有关 (2)肥胖增加机体耗氧量,激活交感 )肥胖增加机体耗氧量, N和RAS,致心脏结构 功能广泛改变, 和 功能广泛改变, ,致心脏结构/功能广泛改变 致血管重塑引起AS。 致血管重塑引起 。
4. 糖基化与 糖基化与LDL氧化 氧化 (1)糖基化 ) 定义:血糖通过与蛋白质氨基非酶促性可逆的链重排反应。 定义:血糖通过与蛋白质氨基非酶促性可逆的链重排反应。 在细胞内积聚, 结果: 结果: 使LDL在细胞内积聚,变为泡沫细胞。 使LDL具有 在细胞内积聚 变为泡沫细胞。 具有 免疫原性; 糖基化的LDL刺激 刺激TXA2释放和血小板聚集,血 释放和血小板聚集, 免疫原性; 糖基化的 刺激 释放和血小板聚集 栓形成。 栓形成。 (2)LDL氧化 ) 氧化 定义:糖基化过程中产生自由基攻击 定义:糖基化过程中产生自由基攻击LDL的未饱和脂肪酸残 的未饱和脂肪酸残 产生化学链的重排。 基,产生化学链的重排。 结果: 氧化LDL具有细胞毒性; 具有免疫原性; 使No↓ 具有细胞毒性; 具有免疫原性; 结果: 氧化 具有细胞毒性 ↓ 或扩血管功能受损。 或扩血管功能受损。
DM合并 合并CHD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合并 与糖尿病心肌病鉴别
项目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HF 实验室检查 CAG: :
DM合并 合并CHD 合并
大CA粥样硬化病变心肌 粥样硬化病变心肌 缺血坏死 心绞痛、心肌梗死、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 失常、 失常、心力衰竭 左心室收缩功能性HF 左心室收缩功能性 大血管多支,多位, 大血管多支,多位,多远 端粥样硬化病变或大及中 小血管联合病变 (+)率低 (+)率低
流行病学现状
DM并发CHD发生率 并发CHD发生率: 2. DM并发CHD发生率:
国外:42-45% 国外:42-45% 国内:25.5-38% 国内:25.5-38% 我院:廖志红,17.2%(810例住院CHD患者有DM 7.2%) 我院:廖志红,17.2%(810例住院CHD患者有DM 7.2%) %(810例住院CHD患者有
3Hale Waihona Puke DM伴高血压 伴高血压合并高血压至少1/3; (1)DM合并高血压至少 ;并肾损害高血 ) 合并高血压至少 压患病率70~80%。 %。 压患病率 (2)DM伴高血压可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 ) 伴高血压可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 管腔弹性减退, 管腔弹性减退,糖基化蛋白积聚血管壁致多种 细胞因子释放, 激活, 减少 减少, 细胞因子释放,RAS激活,No减少,内皮素 激活 使血管舒张能力↓ 增殖能力↑ (ET-1)↑,使血管舒张能力↓,增殖能力↑ - ) 致AS。 。
总之,危险因子协同作用致 型 合并CHD(见图): 总之,危险因子协同作用致2型DM合并 合并 (见图):
胰岛素B细胞 胰岛素 细胞 血供不足 胰岛素原↑ 胰岛素原↑ 胰岛素↓ 胰岛素↓ 中心性肥胖 内脏性肥胖 不 血供↓ 血供↓ ACE 因子 脏血供↓ 脏血供↓ 血 素原 血 ↑ 原↑ 原↑ APOE 脏血供不足 TC↑ ↑ TG↑ ↑ PAI-I ↑ - 高 血 糖 状 糖 基 化 或 氧 化 加 剧
2型DM合并 型 合并CHD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快,简 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快, 合并 发病机理研究进展快 单综述如下: 单综述如下: 1. AS脂相 脂相 2型DM脂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故称“ 型 脂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 脂质代谢紊乱十分常见 故称“ 糖脂病” 尤以TG↑ 糖脂病”,尤以 ↑、HDL↓为突出。 ↓为突出。
临床特点
1、DM合并 、 合并CHD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多重性、非典 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 合并 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 多重性、 型性、无痛性: 型性、无痛性:
(3)心绞痛不典型或不明显,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心绞痛不典型或不明显,易发生无痛性心肌梗死, 原因: 原因: 谢产物释放 累及范围大、 (4)MI累及范围大、合并症多,再梗率高、死亡率高。 ) 累及范围大 合并症多,再梗率高、死亡率高。 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受损; 处于低氧状态、 心脏痛觉传入神经受损; CA处于低氧状态、无足够代 处于低氧状态
TG↑致AS形成可能原因: ↑ 形成可能原因: 形成可能原因
(3)贝特类降低TG对2型DM者减低心血管病危险 )贝特类降低 对 型 者减低心血管病危险 性。 促进血凝,增加血小板聚集, (4)TG ↑促进血凝,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 ) 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形成,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产生小而密SLDL ↑,而HDL↓致AS和斑 (5)TG ↑产生小而密 ) ↓ 和斑 块不稳定。 块不稳定。
男女比例: 3. 男女比例:
我国DM合并CHD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6.0%、33.8%。 我国DM合并CHD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6.0%、33.8%。 DM合并CHD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6.0%、33.8 其DM合并CHD发生率同性别非DM的CHD患者分别增高1.4倍、 DM合并CHD发生率同性别非DM的CHD患者分别增高1.4倍 合并CHD发生率同性别非DM 患者分别增高1.4 2.5倍 2.5倍。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高血糖与大血管(CA等 关系尚未十分明确, 高血糖与大血管(CA等)关系尚未十分明确,但 有几点已经明确: 有几点已经明确:
DM大血管病危险因素复杂 大血管病危险因素复杂, (1)2型DM大血管病危险因素复杂,除高血糖 外,尚有非DM者的AS、CHD的传统危险因素 尚有非DM者的AS CHD的传统危险因素 DM者的AS、 如高血压、吸烟等); (如高血压、吸烟等); DM的AS发生年龄较非DM者大大提前 发生年龄较非DM者大大提前; (2)2型DM的AS发生年龄较非DM者大大提前; DM大血管病在糖尿前期空腹血糖升高 (3)2型DM大血管病在糖尿前期空腹血糖升高 以前已出现(UKPDS表明,新诊断2型DM 以前已出现(UKPDS表明,新诊断2 表明 50%有血管并发症)。 已50%有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
与
冠心病
) 糖尿病(DM)也称糖脂病,或称代 和冠心病( 谢综合征,和冠心病(CHD)关系密切, )关系密切, 备受关注, 备受关注,且2型糖尿病防治策略 型糖尿病防治策略 从降糖治疗变为全面防治心血管 否则冠心病发生率高, 危险因素 ,否则冠心病发生率高, 病变重,进展快,死亡率高。 病变重,进展快,死亡率高。
糖尿病心肌病
微小血管变化,心肌细胞肥大, 微小血管变化,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纤维化 有充血性HF及限制性心肌病特征 有充血性 及限制性心肌病特征 舒张功能性HF为主,后为混合性 舒张功能性 为主,后为混合性HF 为主 中、小血管或微小管病变
TG↑致AS形成可能原因: ↑ 形成可能原因: 形成可能原因
(1)人及动脉实验证明:TG ↑,特别是非脂肪细 )人及动脉实验证明: 胞内TG过度积集可干扰肌肉、 胰岛β细胞/内皮细 胞内 过度积集可干扰肌肉、肝、胰岛β细胞 内皮细 过度积集可干扰肌肉 胞等胰岛素及代谢的信号传导,引起胰岛素抵抗(IR 胞等胰岛素及代谢的信号传导,引起胰岛素抵抗( )促致细胞凋亡,IR致高胰岛素血症和交感神经兴奋 促致细胞凋亡, 致高胰岛素血症和交感神经兴奋 、代谢紊乱致AS。 代谢紊乱致 。 干预研究) (2)DAIS(加拿大、芬兰 干预研究)结果表明 ) (加拿大、芬兰AS干预研究 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CA狭窄的进展 :调/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 狭窄的进展。 降脂治疗能显著减轻 狭窄的进展。
游离脂肪升高; 心肌营养障碍。 游离脂肪升高; 心肌营养障碍。 (2)心力衰竭增多、程重严重, )心力衰竭增多、程重严重, 原因: 冠脉广泛血管病变,致广泛性灶性缺血、坏死、 原因: 冠脉广泛血管病变,致广泛性灶性缺血、坏死、纤 维化; 糖蛋白沉着、钙化,使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明显减低, 维化; 糖蛋白沉着、钙化,使心肌收缩力与顺应性明显减低, CO↓↓。 ↓↓。 ↓↓
流行病学现状
4.年龄与病程: 年龄与病程: 年龄与病程
DM合并 合并CHD发生率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而增高。 发生率随年龄增长, 合并 发生率随年龄增长 病程延长而增高。
岁以前, 发生率极低。 (1)国内普查,非糖尿病者 岁以前,CHD发生率极低。 )国内普查,非糖尿病者40岁以前 发生率极低 (2)黄凤兰材料:DM合并 合并CHD者: )黄凤兰材料: 合并 者 <40岁, 岁 40~49岁 岁 50~59岁 岁 60~69岁 岁 ≥90岁 岁 发生率5.56% % 发生率 发生率14.24% % 发生率 发生率21.21% % 发生率 发生率40.63% % 发生率 发生率62.5% 发生率
2型DM 型
内
胰岛素抵抗
CHD
临床特点
1、DM合并 、 合并CHD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多重性、非典 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 合并 者临床表现有三大特点 多重性、 型性、无痛性: 型性、无痛性:
(1)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较为严重, )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较为严重, 原因: DM致代谢紊乱; 致代谢紊乱; 原因: 致代谢紊乱 儿茶酚胺、肾上腺皮质激素及 儿茶酚胺、
2、DM合并 、 合并CHD者冠脉造影特点: 者冠脉造影特点: 合并 者冠脉造影特点
(1)病变范围弥漫:累及多支血管或一支血管多次受 )病变范围弥漫: 累;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类型多样; 病变程度严重;病变类型多样; 或其他介入治疗机会易丧失, (2)PTCA或其他介入治疗机会易丧失,术后再现窄 ) 或其他介入治疗机会易丧失 发生率高。 发生率高。 多种危险因素: (3)易伴 )易伴CHD多种危险因素:肥胖、高脂血症、高血 多种危险因素 肥胖、高脂血症、 压等。 压等。
病程:小于 年 发生率17.14%, %,5~10年者 年者36.36%,大于 年者 %。 %,大于 年者45%。 病程:小于5年,发生率 %, 年者 %,大于10年者
流行病学现状
诊断时间: (3)DM与CHD诊断时间: ) 与 诊断时间
廖志红:1/2 DM 诊断于 CHD 之前,1/4 DM 诊 之前, 廖志红: 之后, 是 同时诊断, 断于 CHD 之后,1/4是DM与CHD同时诊断,但 与 同时诊断 CHD的严重程度影响不显著。 的严重程度影响不显著。 的严重程度影响不显著
多数人认为,DM易患CHD可能: 多数人认为,DM易患CHD可能: 易患CHD可能
动脉硬化(AS)脂相( 脂中毒” (1)动脉硬化(AS)脂相(“脂中毒” ) (2)胰岛素抵抗 合并其他CHD多危险因素: CHD多危险因素 (3)合并其他CHD多危险因素:包括肥 胖、高血压等 (4)血流动力学异常 (5)非酶促糖基化反应异常 高凝状态, (6)高凝状态,血栓倾向
流行病学现状
1. 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关系: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关系: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关系
一些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 床研究和大系列荟萃分析结果表明: 床研究和大系列荟萃分析结果表明:
• 70%2型DM患者死于心血管病,而其 70% DM患者死于心血管病 患者死于心血管病,
中一半死于CHD。 中一半死于CHD。 CHD 冠心病死亡危险性较非DM • 2型 DM 冠心病死亡危险性较非DM 者高2 者高2-4倍。 冠心病死亡危险性与非DM DM者 • 2型 DM 冠心病死亡危险性与非DM者 AMI后 年内死亡危险性相同。 AMI后1年内死亡危险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