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与中国上古神话中海神形象之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第1期2007年3月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JOU RNAL O F J I A N GS U POL YT ECHN I C UN I V ER S IT Y
V o l18N o11
M ar12007
希腊神话与中国上古神话中海神形象之比较Ξ
李舒燕1,马新广2
(1.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524088;2.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希腊神话与中国上古神话中的海神,其共同点在于既有可怖的一面,又有可亲的一面;差异在于希腊的海神形象人神同形同性,而中国的海神形象人神异性异形。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由于上古时期文化观念较淡,其共同点和不同点都是海洋本身、生存环境、种族体质等这些物质性因素在海神形象上的显现。
关键词:海神;中国上古神话;希腊神话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672-9048(2007)01-0075-03
人类最初所创造的文化是神话,这种文化对于各民族以后文化的发展命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典型的海洋性民族,大海一直是希腊神话描写的主体,而海洋的主宰——海神更是希腊神话中所津津乐道的主神。中华民族是内陆性的民族,但是长江、黄河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对于水、对于存在于水中的神的叙述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中国和希腊分属于不同的文化圈,由于海洋本身、生存环境、种族体质等这些物质性因素的差异,中希海神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之处。
在这里之所以选择中国上古时期,主要是考虑这样体现了中希文化在时间上的相对对应性。另外,鉴于汉明帝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中国又先后出现了佛教文化的海神龙王、观音,以及后来多种文化因素产生的妈祖等海神,所以,选择这个时期,也意在避免多种文化纠缠带来的问题复杂化。
中国上古的海神记录主要集中在《山海经》中,《山海经》约成书于春秋末到汉初。在汉初,由刘向父子校刊而成。书中主要内容是由原始社会末期酋长兼巫师的禹、益口述,继而世代流传,作者并非一人。[1]1《山海经》中描述了四个海神,即东海神禺虢,南海神不廷胡余,西海之神崦兹,北海神禺疆。后两者的共同特征是:“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
赤蛇。”[1]289不廷胡余是:“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1]284禺虢是:“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1]270而且,“黄帝生禺虢,禺虢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虢处东海,是惟海神。”[1]270而禺京就是北海神禺疆。书中对其事迹并无叙述。
另外,在战国后期已经成书的《庄子》[2]1,对海神亦有提说。《庄子・应帝王》中记述了南海之神“倏”和北海之神“忽”,[2]105就是它们两个使得中央神混沌七窍成而身死。在《庄子・秋水》中还有一位让妄自尊大的河伯自惭形秽的北海神——若。[2]211希腊神话伊始也是零散的原始神话,是多个民族神话融合的结晶。在公元前二世纪初或中叶,阿卡亚人为主的印欧语游牧者进入希腊,带来了自己的神话,并与当地克里特岛上的神话、以及地中海地区(小亚细亚、西亚、埃及)的神话开始融合。直到大约在公元前八世纪左右才开始形成系统,也就是腓尼基文字传入希腊,促成文化复兴,在此背景下,荷马的《伊里亚特》、《奥德修纪》,赫西俄德的《神谱》、《烈女传》,以及在荷马和赫西俄德之后,约前七至六世纪,出现了一些所谓“系统叙事诗”,它们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体系。[3]6
希腊神话中,有原始混沌神系、提坦巨人神系和奥林匹斯神系。而海神也有瀛海之神奥克阿诺斯部系,老海神涅柔斯部系,以及海神波塞冬部系,而
Ξ收稿日期:2006-11-20
作者简介:李舒燕(1978-),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西方文学研究。
马新广(1970-),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诗歌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0512168)
希腊人主要信奉的就是奥林匹斯的新神系,所以波塞冬是主要海神。波塞冬与天神宙斯是兄弟。他与宙斯等推翻提坦统治后,通过抓阄,分管海洋,而宙斯主管天空。他是权力和威力仅次于宙斯的男神。他居则在海底宫殿,行则在海面金鬃铜蹄骏马拖挂的白色战车上。
其实,依产生时间而言,以上神话中海神产生于同一阶段,即是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提出的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他认为:“看来要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时期和在公元前800至200年的精神过程中,找到这个历史轴心。”[4]7在这个时期,希腊、中国、印度等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思想发展进程,同时都有了质变性的飞跃,他还特别提到这个时期里的荷马与庄子。[4]8如前所述,《山海经》、《庄子》、《荷马史诗》及“系统叙事诗”都成于此时期。在此时,“理性和理性地阐明的经验向神话发起了一场斗争。”[4]9而我们也可以说,这个时期神话与理性文明并存,是以新生的文明为手段来记述了蒙昧时期流传下来的神话。
从记述中也可看到,记录神话的书籍成书时间虽然都靠后,但所记述神话多属先民的创造,人们普遍认为“在那些较少受到理性化、历史化浸染的文献比如古代的‘巫书’《山海经》中,原始神话被忠实地保存下来”。[5]42而希腊神话也是多个民族原始神话融合而成,两者都反映了人类文明早期的状况。可以预见,由于它们产生于远古,两个民族既成的文化观念较弱,因而神话在创造中,受人的内在文化观念的影响就会小一些,而所受外在的自然物质的因素影响会大一些。对这一判断,通过对两个民族海神首要异同之处的比较,也可以得到印证。
中希两个民族神话传说中海神形象的共同点是:对海洋神既可怖又可亲的陈述。首先看可怖的一面。在中国的诸多海神里,《山海经》中描述禺疆等四个海神相貌是:人的面容鸟的身子,耳朵上挂两个蛇,脚踏两个蛇,可见其恐怖。庄子描述的而“倏”和“忽”就具有某些可怖之处,因为“倏”和“忽”这两个词语,在汉语之中的意思都是骤然来去、飘忽不定,其实就体现了大海变化无常、不可琢磨的特性。在《海潮赋后序》中记述了关于海神若的传说,说钱塘有人善于弄潮,并以此获利,时日一长,“海神若怒曰:‘钱塘之潮天下之至大而不可犯者,顾今嗜利之徒娱弄以徼利,独不污我潮乎?’乃下令水府惩治禁绝,之前以弄潮致厚利者颇溺死。”[6]12而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也是体魄魁梧、
卷发浓须、头顶金冠、手执三叉钢戟,能呼风唤雨。他的名字就是“摇撼大地者”的意思。他向海神安菲特里特求爱,可是安菲特里特恐惧他的狂暴,就逃跑了。他与雅典娜争夺雅典城,把三叉戟插到城中,以示对其拥有主权,雅典娜则在城中水井边种了一棵橄榄树,文明地占有了卫城。波塞冬大怒,要与雅典娜决斗,到他后来输掉了雅典,于是他就掀起万丈巨浪,淹没了雅典娜的城市坐落的地方——特里亚西安平原。
再来看一看可爱的一面。《庄子・秋水》中的北海神——若,好似一个自然浩大、平和睿智的圣哲。河伯感叹海神若的浩大,而若却给河伯讲了一番等贵贱同大小的道理。楚辞中还有“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7]173的记述,跳舞的海神若,也体现了北海神若的可亲一面。而且,海神还有正义感,他们“四海之神”还曾经帮助过武王伐纣。[8]21另据《水经注》,“始皇于海中做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与之相见。神曰:‘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状。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前脚犹立,后脚随崩,仅的登岸,画者溺死于海,众山之石倾注,今犹岌岌东趣,疑即是也。”[9]258这里又显示了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海神的双面性。他既可亲地为人们竖柱造桥、约人相见;又可怖地貌极丑以致怕人画,并且崩山石、溺人死。
而波塞冬也有平和美丽的一面,他心情愉悦时,海洋平静,为航海者吹顺风,所到之处,浪花涟漪,一片欢乐。如有海难,只要他赶到,就会让恶浪狂风瞬间停止。他的随从格劳克斯是海上航海者、渔民的保护神,还可以预言未来,向渔人提出建议。
其实,中希两个民族,在海神形象上的共同点,是基于共同的客体——海洋的。马克思也说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的本身。”[10]113即海洋神形象是共同的“自然”客体——海洋的反映。
毫无疑问,在早期先民与海洋的接触中,航海工具的落后、海洋的变化莫测,会是人类的主要经验感受。同时,从美感上看,海洋也常常也有平静美丽的一面;从实用上说,海洋也可以是人类食物的来源、航行的依靠。漫长的时间与海洋接触,这些经验会积累下来。而依照荣格(Carl Gu stav Jung)的观点,这些经验积累会逐渐沉入无意识层之中,化为“集体无意识”,从而成为神话的源泉。
而先民对海洋的经验不会是某一个时期的或某
・
6
7
・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