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的采集、运送、培养指导原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做厌氧瓶。立即采集。 6.入院前两周内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
连续3d,每天采集2套。 7.采自静脉植入装置如留置导管或留置口的
血培养会伴有高的污染率。
采血频率
血培养在采集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 采集,因为进行治疗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 感染的细菌不会马上消失。
两种例外: 感染性心内膜炎
(1)改变靶蛋白结构 如:RFP耐药菌RNA多聚酶的-亚基 结构改变造成的耐药。 (2)增加靶蛋白数量 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 (3)生成耐药靶蛋白 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
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如:细菌对-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 4.改变代谢途径 如:耐磺胺药的细菌自身产生PABA /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 5.主动流出作用 喹诺酮类
物有毒性,因此不能被用于血培养样本采集和培 养
十、皮肤消毒和污染的预防
1. 首先用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钟以上。 2. 然后用一根碘酊或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
酊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从穿刺点向外以 1.5cm~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3. 最后用70%酒精脱碘。 严格执行三步消毒后,可行静脉穿刺采血。
八、培养基
多种商业化的培养基可用于血培养 含不同改良配方的培养基可改善检出率,
因为没有一种单一的培养基可以检出所有 的细菌
九、添加剂
树脂、活性炭:吸附抗生素有助于对已经接受抗 生素治疗病人血培养的检出率 。
抗凝剂 抗凝剂中聚乙烯磺酸钠(SPS):最常用; 能抑
制血清和吞噬细胞的抗细菌反应。 其他抗凝剂如肝素,EDTA和枸橼酸钠则对微生
则不必弃取起始部分的血液或使用生理盐 水冲洗管道以去除残留的肝素或其他抗凝 剂。
七、血液和肉汤的比例
正常的人血中含有某些物质可以抑制细菌 的生长,因此血液和肉汤的比例需适当, 以便减少这些物质的抑制作用
推荐比例是1:5~1:10 某些商业化的血培养系统其推荐比例低于
该比例也是可取的,因为该商业化的培养 基中添加了其他成分以消除这种抑制作用 儿童的血培养需采用专用儿童瓶符合儿童 采血量的要求
没有伴随的过敏反应,所以不必擦去,但不能 用于小于2个月的婴儿皮肤消毒。
十一、样本的转运
1. 血培养采集后应立即被送往实验室,任何 延误送入自动连续监测血培养仪的行为都 会延误或阻止细菌的生长。
2. 血培养瓶如不能及时接种应保留在室温, 且不得超过数小时。
3. 血培养瓶采集后不得冷藏或冷冻。
十二、样本拒收标准
大环内酯类等
报告方式
微 生物
不能报告敏感的药物
沙门菌、志贺菌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和氨基 糖苷类药物
所有的β-内酰胺类及耐酶 抑制剂
肠球菌
氨基糖苷类(高浓度除外)、 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
ESBL
除亚胺培南外,所有的β-内酰胺 类抗生素报告耐药
细菌的泛耐药现象
1.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2.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3.绿脓杆菌 4.耐万古霉素金葡菌
金葡菌感染的菌血症但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关。
四、血培养瓶选择
收集容器: 无菌血液培养瓶1套(需氧瓶+厌氧瓶)。
一套检出率:65% 二套检出率:80% 三套检出率:90% 目前推荐采集2—3套血培养(最好不同部位同 时采2套)。 一次血培养不适宜,因为一次血培养结果将很 难做出临床解释。
五、采血量
成人:推荐每个血培养瓶应加的血量为10ml, 血液和肉汤比为1:5~10(体积:体积)。
新生儿、婴幼儿1-2ml。儿童:因很难获得 大量的血液,一般静脉采血3~5ml。
不同于成人血培养,由于厌氧菌感染极少 发生在儿童病人,因此建议只采用需氧瓶。 厌氧培养只考虑针对特殊的高危群体。
皮肤消毒参照成人的方法,新生儿除外。 儿童的采血量为不超过总血容量的1%。
4.注意: (1)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
60秒钟,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2) 整个过程严格遵从无菌操作,不允许在消毒后按压静脉, 除非带有无菌手套。
十、皮肤消毒和污染的预防
1. 采血和接种是否需要换针头无明显的污染率 差异。
2.碘町、次氯酸和洗必太的消毒效果要好于碘伏。 3.碘町和洗必太的消毒效果大致相当,但是由于
采血频率
3.急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1-2h内3 个部位采集3套血培养。
4.不明原因的发热:24h内不同部位采集2-3套 血培养,每次间隔≥1h。 如24-48h阴性,再次采集2-3套或更多套血培 养。
采血频率
5.婴幼儿: (1)采血量不能超过全血量的1%。 (2)一般只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
确认临床医生收到口头报告并反馈处理结果
十四、紧急口头报告
其他须做紧急口头报告的情况:
标本不符合标准,需要重新采血
初步报告结果和最终结果不吻合——
必须在书面报告上注明并提供详情
处理报告之前,应回顾一下患者近期标本 的培养情况,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感染微 生物来源。口头报告后应立即进行书面初 步报告。除非初步报告有错误或新发现可 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否则不应更改初步 报告的结果。
标签错误或未贴标签; 检查瓶子上的标签,确认资料是否齐全,
与申请单上的患者资料是否一致。 破损或渗漏的血培养瓶; 血液凝固的血培养瓶;
十三、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35~37摄氏度 时间:尽管有研究表明95%~97%有临床
价值的细菌会在3~4天内被自动血培养仪 检出,推荐采用5天培养周期。 阳性培养结果:转种;直接涂片、药敏试 验。 5天仍是阴性的血培养,盲传是不必要的
或染色体到噬菌体. 5.整合:细菌将耐药基因盒整合到自身整合子。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①水解酶:如 -内酰胺酶 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
②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 酶、 核苷化酶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 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
2.改变靶位结构
十四、紧急口头报告
血培养阳性:作为生命紧急值报告。
紧急口头报告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报告(60分钟 内)
口头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报告者的全名
和临床医生联系报告的时间
所联系的临床负责医生的全名
应向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信息,包括革兰
染色的形态,血培养阳性的数量和其他的鉴定资
料,如革兰阳性球菌可疑为葡萄球菌。
血培养的采集、运送、培养 指导原则
一、血培养采血指征
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 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 重要指征: 1. 发热(≥38℃)或低温(≤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 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 9/L)。 5. 血小板减少。 6. 皮肤粘膜出血。 7. 昏迷。 8. 多器官衰竭。 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
五、采血量
血液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细菌的检出,血液 的培养量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人体血液内包含各种抑制细菌生长的因子或抗 生素,注入血液太多可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六、采集部位
采集静脉而非动脉血。 采自静脉植入装置如留置导管或留置口的
血培养会伴有高的污染率。 如果血培养是通过静脉植入导管采集的,
十五、结果报告
1.书写和电子传送的报告 与报告有关的各种资料应完备(包括申请单、
患者资料、培养过程等),记录完整。
2.初步书面报告包括:
状态:血培养已开单但未收到
检测中,尚无结果
24小时无生长
48小时无生长
阳性培养结果
十五、结果报告
3.最终书面报告:
培养被取消
无细菌生长
阳性培养结果:最终革兰染色结果
最终鉴定结果
最终药敏结果
其他
十六、污染问题
每个实验室应有准则处理和报告可能的血培养污染 实验室由标本采集准则将污染最小化 可接受的污染概率在2%以下,即使是最佳的标本采
集流程也不能完全避免污染 常见的污染细菌也可能是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很多情况下,可能的污染会来自一个或一套血培养瓶 如果没有第二套血培养,要给出有疑问的培养结果的
二、采集时间
1.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热前1小时时入血。 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
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1h进行。
2.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三、采血频率
1.急性败血症:10min内不同部位采集2套血培 养。
2.非急性疾病:抗生素未用或更换前:24h内 不同部位采集2-3套血培养。
十四、紧急口头报告
如果血培养阳性革兰染色未发现细菌,应 做吖啶橙染色进行二次镜检,这对检测弯 曲菌菌血症和布鲁菌菌血症很有帮助,而 革兰染色很少发现这些细菌。依据细菌革 兰染色形态特点,选择适当的培养基传种,
当培养24h和48h后,对阴性血培养结果在最 短的时间内发出初步报告。有些实验室以 培养的时间长短发初步报告,例如:“血 培养3天后无细菌生长”。
临床意义是几乎不可能的 药敏实验对于可能的污染菌是无须做的 所有菌株必须保留数天以便鉴定结果表明在后续的
同物的耐药性
耐药性的分类: 1)固有耐药性: 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 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2)获得耐药性: 1.转化:耐药菌基因组合到敏感菌上。 2.转导:由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给敏感菌。 3.接合:耐药菌与敏感菌直接接触。 4.易位:(转座)耐药基因从质粒到质粒从质粒到染色体
连续3d,每天采集2套。 7.采自静脉植入装置如留置导管或留置口的
血培养会伴有高的污染率。
采血频率
血培养在采集后的2至5天内,不需要重复 采集,因为进行治疗后的2至5天内血液中 感染的细菌不会马上消失。
两种例外: 感染性心内膜炎
(1)改变靶蛋白结构 如:RFP耐药菌RNA多聚酶的-亚基 结构改变造成的耐药。 (2)增加靶蛋白数量 如:金葡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 (3)生成耐药靶蛋白 如: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 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亲和力极低导致耐药
3.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药物不易进入菌体内 如:细菌对-内酰胺类、四环素的耐药 4.改变代谢途径 如:耐磺胺药的细菌自身产生PABA /直接利用叶酸转化为二氢叶酸 5.主动流出作用 喹诺酮类
物有毒性,因此不能被用于血培养样本采集和培 养
十、皮肤消毒和污染的预防
1. 首先用70%酒精擦拭静脉穿刺部位待30秒钟以上。 2. 然后用一根碘酊或碘伏棉签消毒皮肤(1%-2%碘
酊30秒或10%碘伏消毒60秒),从穿刺点向外以 1.5cm~2cm直径画圈进行消毒。 3. 最后用70%酒精脱碘。 严格执行三步消毒后,可行静脉穿刺采血。
八、培养基
多种商业化的培养基可用于血培养 含不同改良配方的培养基可改善检出率,
因为没有一种单一的培养基可以检出所有 的细菌
九、添加剂
树脂、活性炭:吸附抗生素有助于对已经接受抗 生素治疗病人血培养的检出率 。
抗凝剂 抗凝剂中聚乙烯磺酸钠(SPS):最常用; 能抑
制血清和吞噬细胞的抗细菌反应。 其他抗凝剂如肝素,EDTA和枸橼酸钠则对微生
则不必弃取起始部分的血液或使用生理盐 水冲洗管道以去除残留的肝素或其他抗凝 剂。
七、血液和肉汤的比例
正常的人血中含有某些物质可以抑制细菌 的生长,因此血液和肉汤的比例需适当, 以便减少这些物质的抑制作用
推荐比例是1:5~1:10 某些商业化的血培养系统其推荐比例低于
该比例也是可取的,因为该商业化的培养 基中添加了其他成分以消除这种抑制作用 儿童的血培养需采用专用儿童瓶符合儿童 采血量的要求
没有伴随的过敏反应,所以不必擦去,但不能 用于小于2个月的婴儿皮肤消毒。
十一、样本的转运
1. 血培养采集后应立即被送往实验室,任何 延误送入自动连续监测血培养仪的行为都 会延误或阻止细菌的生长。
2. 血培养瓶如不能及时接种应保留在室温, 且不得超过数小时。
3. 血培养瓶采集后不得冷藏或冷冻。
十二、样本拒收标准
大环内酯类等
报告方式
微 生物
不能报告敏感的药物
沙门菌、志贺菌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和氨基 糖苷类药物
所有的β-内酰胺类及耐酶 抑制剂
肠球菌
氨基糖苷类(高浓度除外)、 头孢菌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
ESBL
除亚胺培南外,所有的β-内酰胺 类抗生素报告耐药
细菌的泛耐药现象
1.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头孢哌酮/舒巴坦 2.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3.绿脓杆菌 4.耐万古霉素金葡菌
金葡菌感染的菌血症但非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关。
四、血培养瓶选择
收集容器: 无菌血液培养瓶1套(需氧瓶+厌氧瓶)。
一套检出率:65% 二套检出率:80% 三套检出率:90% 目前推荐采集2—3套血培养(最好不同部位同 时采2套)。 一次血培养不适宜,因为一次血培养结果将很 难做出临床解释。
五、采血量
成人:推荐每个血培养瓶应加的血量为10ml, 血液和肉汤比为1:5~10(体积:体积)。
新生儿、婴幼儿1-2ml。儿童:因很难获得 大量的血液,一般静脉采血3~5ml。
不同于成人血培养,由于厌氧菌感染极少 发生在儿童病人,因此建议只采用需氧瓶。 厌氧培养只考虑针对特殊的高危群体。
皮肤消毒参照成人的方法,新生儿除外。 儿童的采血量为不超过总血容量的1%。
4.注意: (1)对碘过敏的患者,只能用70%酒精消毒,消毒
60秒钟,待穿刺部位酒精挥发干燥后穿刺采血。
(2) 整个过程严格遵从无菌操作,不允许在消毒后按压静脉, 除非带有无菌手套。
十、皮肤消毒和污染的预防
1. 采血和接种是否需要换针头无明显的污染率 差异。
2.碘町、次氯酸和洗必太的消毒效果要好于碘伏。 3.碘町和洗必太的消毒效果大致相当,但是由于
采血频率
3.急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1-2h内3 个部位采集3套血培养。
4.不明原因的发热:24h内不同部位采集2-3套 血培养,每次间隔≥1h。 如24-48h阴性,再次采集2-3套或更多套血培 养。
采血频率
5.婴幼儿: (1)采血量不能超过全血量的1%。 (2)一般只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
确认临床医生收到口头报告并反馈处理结果
十四、紧急口头报告
其他须做紧急口头报告的情况:
标本不符合标准,需要重新采血
初步报告结果和最终结果不吻合——
必须在书面报告上注明并提供详情
处理报告之前,应回顾一下患者近期标本 的培养情况,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感染微 生物来源。口头报告后应立即进行书面初 步报告。除非初步报告有错误或新发现可 改变患者的治疗方案,否则不应更改初步 报告的结果。
标签错误或未贴标签; 检查瓶子上的标签,确认资料是否齐全,
与申请单上的患者资料是否一致。 破损或渗漏的血培养瓶; 血液凝固的血培养瓶;
十三、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35~37摄氏度 时间:尽管有研究表明95%~97%有临床
价值的细菌会在3~4天内被自动血培养仪 检出,推荐采用5天培养周期。 阳性培养结果:转种;直接涂片、药敏试 验。 5天仍是阴性的血培养,盲传是不必要的
或染色体到噬菌体. 5.整合:细菌将耐药基因盒整合到自身整合子。
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①水解酶:如 -内酰胺酶 青霉素型:水解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型:水解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
②合成酶(钝化酶):如乙酰化酶、磷酸化 酶、 核苷化酶将相应的化学基团结合到药 物分子上使药物失活。
2.改变靶位结构
十四、紧急口头报告
血培养阳性:作为生命紧急值报告。
紧急口头报告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报告(60分钟 内)
口头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报告者的全名
和临床医生联系报告的时间
所联系的临床负责医生的全名
应向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信息,包括革兰
染色的形态,血培养阳性的数量和其他的鉴定资
料,如革兰阳性球菌可疑为葡萄球菌。
血培养的采集、运送、培养 指导原则
一、血培养采血指征
对入院的危重患者未进行系统性抗生素治疗前,应及时 进行血液培养,患者出现以下体征时可作为采集血培养的 重要指征: 1. 发热(≥38℃)或低温(≤36℃)。 2. 寒战。 3. 白细胞增多(>10×10 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 熟的或带状的白细胞增多。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 9/L)。 5. 血小板减少。 6. 皮肤粘膜出血。 7. 昏迷。 8. 多器官衰竭。 或同时具备上述几种体征时应采血培养。
五、采血量
血液量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细菌的检出,血液 的培养量每增加1ml,阳性率增加3~5%。
人体血液内包含各种抑制细菌生长的因子或抗 生素,注入血液太多可能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六、采集部位
采集静脉而非动脉血。 采自静脉植入装置如留置导管或留置口的
血培养会伴有高的污染率。 如果血培养是通过静脉植入导管采集的,
十五、结果报告
1.书写和电子传送的报告 与报告有关的各种资料应完备(包括申请单、
患者资料、培养过程等),记录完整。
2.初步书面报告包括:
状态:血培养已开单但未收到
检测中,尚无结果
24小时无生长
48小时无生长
阳性培养结果
十五、结果报告
3.最终书面报告:
培养被取消
无细菌生长
阳性培养结果:最终革兰染色结果
最终鉴定结果
最终药敏结果
其他
十六、污染问题
每个实验室应有准则处理和报告可能的血培养污染 实验室由标本采集准则将污染最小化 可接受的污染概率在2%以下,即使是最佳的标本采
集流程也不能完全避免污染 常见的污染细菌也可能是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很多情况下,可能的污染会来自一个或一套血培养瓶 如果没有第二套血培养,要给出有疑问的培养结果的
二、采集时间
1.细菌通常在寒战和发热前1小时时入血。 应在寒战或体温高峰到来之前0.5~1h采集
血液,或于寒战或发烧后1h进行。
2.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三、采血频率
1.急性败血症:10min内不同部位采集2套血培 养。
2.非急性疾病:抗生素未用或更换前:24h内 不同部位采集2-3套血培养。
十四、紧急口头报告
如果血培养阳性革兰染色未发现细菌,应 做吖啶橙染色进行二次镜检,这对检测弯 曲菌菌血症和布鲁菌菌血症很有帮助,而 革兰染色很少发现这些细菌。依据细菌革 兰染色形态特点,选择适当的培养基传种,
当培养24h和48h后,对阴性血培养结果在最 短的时间内发出初步报告。有些实验室以 培养的时间长短发初步报告,例如:“血 培养3天后无细菌生长”。
临床意义是几乎不可能的 药敏实验对于可能的污染菌是无须做的 所有菌株必须保留数天以便鉴定结果表明在后续的
同物的耐药性
耐药性的分类: 1)固有耐药性: 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 耐药性,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2)获得耐药性: 1.转化:耐药菌基因组合到敏感菌上。 2.转导:由噬菌体将耐药基因转给敏感菌。 3.接合:耐药菌与敏感菌直接接触。 4.易位:(转座)耐药基因从质粒到质粒从质粒到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