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及其遏制

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及其遏制
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及其遏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31917.html,

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及其遏制

作者:王铉宇

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1期

【摘要】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及农村城市发展的进程不断前进,诸多的公共资源和政策

在农村落实,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农村基层干部腐败问题的产生。因此必须要找出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遏制,从而树立清廉的农村社会环境。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行为机器遏制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腐败行为;遏制

近些年来我国的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频发,尤其是一些“小官大贪”“小官巨贪”的现象频频发生,因此,我国针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现象治理迫在眉睫,从而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保障。

1.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

构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客观上包括制度方面的缺失,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主要规范就是来源于制度的设计,制度可以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并可以对其做到有效的约束。再者就是来自于现实中农村长久时间形成的政治环境。而主观方面来看造成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也是受到相应的干部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同时没有足够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概念,在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如果要解决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问题,首先就要找到腐败毒瘤的根源所在,才可以根据其原因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1.1管理制度约束力不强

首先是农村基层干部的任期制、退出制等还没有完善,例如,我国的农村村主任、村支书这个岗位,在农村中属于一把手的岗位,而在现实生活中,多数的农村出现一个村支书或村主任连续多年甚至几十年一直担任一把手,众所周知,农村基层干部一把手负责村中土地流转、拆迁等多方面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该干部长久居于要位,利用自身的人脉关系,较为容易产生腐败的行为。

再者在我国农村基层干部中,尤其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农村,这些村干部或者是拥有自己的公司,或者是这个企业中的重要领导层,因此,就导致其不仅可以掌握村中重要事务的处理权,同时还掌握着企业、公司的控制权,将这些权利集合于村干部一人身上,就很容易产生腐败的行为。再者我国针对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兼职管理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进行约束,虽然有《公务员法》的类似规定,但是农村基层干部不属于国家公务员队伍,从而无法受到其管制,这也是造成腐败的原因。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廉 政 制 度 防 范 资料汇总 **镇支部委员会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为认真贯彻市区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明确村“两委”人员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目标和任务的落实。 一、村“两委”人员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认真贯彻执行市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落实好市区镇纪委提出的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 四、认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带头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及时查办职责范围内发生的违法违纪案件,主动纠治不正之风。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权力监督,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注重从源泉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定化、制度化,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六、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重大问题,对领导干部和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实施方案 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讲话精神,在广大农村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我村结合实际,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做好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反腐倡廉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村是城乡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积极推动廉政文件进农村,有利于加强城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增强群众组织凝聚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广大居民、村民的反腐倡廉意识,打牢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群众基础;有利于群众参加,扩大监督,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巩固和加强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建设,着眼于完善村民自治,

有效遏制腐败要走好“六步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211731917.html, 有效遏制腐败要走好“六步棋” 作者:蒲尊培 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15期 摘要:腐败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使腐败能够得到有效遏制,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构建 一整套的反腐长效机制,本文从有效遏制腐败的基础、保障、关键、法宝、利器、根本等六个 方面进行解析,旨在能够有效遏制我国的腐败现象。 关键词:遏制腐败基础保障关键法宝利器根本 我们党一直把反腐败作为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对腐败现象严惩不贷,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腐败现象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所以反腐败仍是当前我国的头等大事,要使反腐败取得实效,能够得到有效遏制,必须构建反腐败的长效机制,走好“六步棋”。 一是加强思想教育,走好“思想”棋,是有效遏制腐败的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所以加强思想教育,走好“思想”棋,是有效遏制腐败的基础。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就是因为思想上发生了蜕变、价值取向发生了错位。因此,必须加强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在头脑中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这样才能使党员干部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廉洁自律。也只有把思想这个“根据地”巩固好,把“内功”练好,才能使党员干部在种种诱惑面前不会弯腰,经受住考验,不断扫除自己身上的“尘土”和“病菌”,祛除思想上的“毒瘤”,时常检点自己,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使其真正起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作用,从思想灵魂深处强化“不愿贪”,筑牢“出污泥而不染”的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是健全法律法规,走好“制度”棋,是有效遏制腐败的保障。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做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所以健全法律法规,走好“制度”棋,是有效遏制腐败的保障。“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要使党员干部“不湿鞋”,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走 不到河边”,就要用制度建起无形的“栏杆”。制度建设在反腐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象一把“利剑”,时刻悬在那些思想上误入歧途的党员干部头上,让他们不触红线,不走斜线,不越底线,所以我们要用制度筑牢廉政“防火墙”,用制度打造反腐“长城”,构筑一堵反腐倡廉的“隔离墙”。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显规则”,用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用制度来限制人们不按章办事,有章不循的“潜规则”,使掌权者在规章制度面前,即便想贪也“不能贪”,使反腐败惩则有力、防则到位、治则有效。 三是强化监督制约,走好“权力”棋,是有效遏制腐败的关键。腐败的根源是权力的垄断,权力一旦失去监督制约,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所以强化监督制约,走好“权力”棋,是有效遏制腐败的关键。腐败为什么会蔓延,为什么会屡禁不止,就是因为

T市基层农村干部腐败问题研究

T市基层农村干部腐败问题研究 从近年来反腐实践上看,村干部腐败问题日益严重,贪腐手段日益多样化、涉案金额不断刷新、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村干部腐败引发的上访、群体性事件日趋增多,严重影响基层稳定,成为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中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对此提出建议: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机制、完善对村干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标签:村干部;腐败;治理 村干部主要是指在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由村民自治机制选举产生,代表农民在村庄内行使权力,管理村庄大大小小的事务,为村民提供服务,同时享受一定政治和经济上待遇的村级工作人员。主要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等。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作为村级一把手,在村级管理和发展中承担着负责人和带头人的作用。2015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言人表示,2013年至2015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涉农和扶贫领域职务犯罪28 894人,占同期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职务犯罪总人数的22%。党的十八大期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7.8万人。这一系列数字说明,村干部虽小,却严重侵害农民切身利益,严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 本文尝试从近几年山西省T市发生的农村干部腐败案例中选取几例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以探究在山西整个塌方式腐败背景下,T市农村干部腐败的特点、原因,进而给出一些对策建议。T市有1 147个行政村,其中,城中村约有173个。在农村干部的腐败案例中,城中村的腐败与一般行政村的腐败既有共同点也呈现出一些各自不同的特点。以下就结合几例典型案例进行初步研究。 一、T市村干部腐败的主要表现及特点 近年来,山西省T市十县区村干部腐败问题主要发生在两大领域。一是以古交娄烦阳曲清徐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领域为主。二是由于城市化步伐加快,六城区的农村大多已成为城中村。随着城中村的改造,大量资金涌入城中村,城中村村干部腐败问题日益凸显。发生在城中村的案件主要以征地款贪污截留和城中村改制腐败为主要特征。因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扩张是必然趋势,因此,大量的农村土地会被转为城市用地。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用于城市建设,必须通过征购制度来实现。因此,城中村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贪污挪用土地补偿款、私分集体资产、以权谋利等方面。 1.贪污挪用土地补偿款。在城中村改造中,征地是第一步,所以贪污挪用土地补偿款也是村干部腐败的重灾区。比如小店区龙城街道红寺村村委会原主任郝二柱在担任该村村主任期间,把巨额的土地补偿款收入自己的口袋,大肆挪用使用村集体财产,经统计达到5 196万元。

腐败案例分析

腐败案例分析 一、案例 “京城第一贪”落马2012年16日上午11时,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将对原门头沟副区长闫永喜涉嫌贪污、挪用公款一案进行宣判,闫永喜被判处无期徒刑,其情妇毛旭东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其弟闫永成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同案犯李昕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闫永喜涉案金额超过4200 万,被称为“京城第一贪”,闫永喜被控三宗罪 时间:2006年下半年至2008年4月间; 指控事实:闫永喜伙同李昕、毛旭东、闫永成及北京源恒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张涛(另案处理)等人,先后3次虚构拆迁补偿的事实,伪造拆迁补偿协议等合同,骗取国家的拆迁补偿款580余万元。 时间:2003年10月至2007年7月间; 指控事实:闫永喜以个人名义或伙同他人,先后多次为公司及个人提供业务帮助,从中收受“好处费556万余元(含7万美元)并索要住房3套(价值124万余元)。 时间:2006年4月; 指控事实:闫永喜个人决定以永定镇政府的名义,将公款人民币3000万元供毛旭东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定都贸易有限公司经营使用。该公司将其中的1400万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案发前已全部归还。

二、分析 根据上述案例,进行以下分析。 首先,贪污腐败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在《刑法》第388条后增加1款作为刑法第388条之一,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用,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已经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的索贿受贿行为,属于犯罪。此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罪名规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可以得知,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罪状表述来看,行为人索取或者受贿的行为都是围绕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从而索贿或者收受贿赂的。 其次,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检察院是干什么的。由于检察院和群众的直接联系较少,很多群众不了解检察院的具体职能,官员在工作中分管国资委,检察院可以发现国有资产的监管有哪些漏洞,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且预防腐败。一个个案例,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们。正如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在提到某些军内腐败案例时所强调的那样,当军队中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中级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最新)

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精神和X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X 届二次全会、市纪委X届四次全会、区X届二次党代会、区纪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根据区纪委《X市X区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X纪发〔X〕17号)文件要求,决定在X乡持续深入开展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经X乡党委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聚焦“微官”“微权”“微腐”,锁定群众满意一个目标,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党员干部涉黑涉恶和“保护伞”问题、基层“蝇贪”和突出作风问题三个重点,做实宣传教育、线索收集、监督检查、重点督办、纪律审查、源头治理六大举措,利用5个月时间开展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夏季集中攻势”,持续贯彻落实区委《X区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X委办发〔X〕88号)要求,着力解决为官不为、推诿扯皮,执行不力不强、落实不到位,精神不振、作风漂浮等突出问题,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破坏党群关系、啃食群众获得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健全防范基层“微腐败”长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让群众共享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不断增强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高我乡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整治“蝇贪”和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作风问题 1.集中治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重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强农惠农政策不落实,跑冒滴漏、贪污挪用惠农资金、集体资金,超范围超标准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克扣群众钱款等问题;救助物资、资金发放过程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虚报冒领等问题;微权清单制度落实不到位,村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甚至假公开、乱公开、搞暗箱操作,侵害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问题,以及环境保护、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执法司法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 2.集中治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重点整治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打折扣、做选择,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工作懒散消极、不下实功,行动迟缓、敷衍了事等问题;习惯当太平官,不履职、不尽责,该负责的不负责,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对乡村组党员干部作风问题不敢管、不上报等问题;为民服务意识淡漠,主动服务意识不足,不认真研究、解决群众正当诉求,不主动化解矛盾,遇到问题绕道走,遇到难题往后拖,不敢下深水、破难题等问题;首问责任落实不力,不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申请要件材料不明确,宣传解释不到位,让群众来回跑等问题;服务态度恶劣,冷硬横推、自由散漫、

项目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地方因素分析

对地方基层干部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的若干思考 工程建设领域已成为当前公认的腐败重灾区,县、乡、村三级地方组织直接处于工程建设的第一线,更是首当其冲。从某市近些年来查办案件情况看,“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案例在不少地方屡有发生,而且围绕工程腐败线索,往往查出一系列窝案串案,牵出一群、一片的地方基层干部。面对当前无论数量和体量都空前庞大的工程建设任务,不仅基层干部的行政管理能力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其抵御腐败的能力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大建设热潮中,如何确保“工程妥上马,干部不落马”,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面对的新挑战。本文试从地方基层干部的角度,结合某市纪检监察部门近年来查办的案件情况,对地方工程建设领域腐败问题进行若干分析。 一、地方基层干部在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风险点 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资本密集、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队伍成分复杂,极易产生权钱交易、贪污腐化和暗箱操作。从立项审批、规划选址、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用工选择、材料设备选用、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腐败呈现全程化的特点。而县、乡、村干部掌管一方,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多数都有参与,因此也就产生了诸多的腐败风险。从某市情况看,腐败主要集中发生在五个风险点。 1、决策立项环节

这是工程建设腐败的“揭幕”环节。一般来讲,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决策阶段的累计投入,只占项目总投入的10%左右,却决定了90%的总投入。投入决定利润,一个工程从立项开始,就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开发商采取各种或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进行攻关。有的甚至提前干预项目的投资规模、建设标准、补偿资金额度,从而为实现利益最大化打下基础。因此一些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手中的决策立项权,就成为开发商们的“香饽饽”,有的干部甚至把投资决策权视为攫取私利的砝码,出现了不少“三拍工程”(拍脑袋决策、拍胸口保证、拍屁股走人)、“三边工程”(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最终成为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2、竞标发包环节 这是工程建设腐败的“奠基”环节。工程建设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只要能承接一两个大项目,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工程建设公开招投标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使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一是违规招投标。有的业主通过资格预审、制定排他性条款、设定模糊政策等手段,排斥其他投标人,使特点关系人中标。有的不法投标人与业主、评标专家暗中勾结,在评定容易产生人为因素的技术标时拉开分数差距。一些业主单位对招投标过程监督不力,串通、泄底行为时有发生,导致了挂靠投标、围标、串标,以及违法分包、层层转包等非法行为。在查处某县建设工程腐败案件中还发现了一个潜

政府行政腐败案例分析

政府行政腐败 案例: 有媒体报道称,在黑龙江省双城市,当地奶农每日产出的鲜 奶均被雀巢公司所收购,但该公司拉地方政府参股并借助行政力量垄断奶源,在双城克扣奶农。具体情况如下:双城市多年前就跟雀巢公司签有协议,不准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双城市的鲜奶原则上必须交给雀巢。在行政之手强力干预之下,双城鲜奶市场只有雀巢一家,别无分店。报道称有记者曾跟随当地奶农到双城雀巢有限公司设在双城镇承旭村的奶站去送奶,结果发现平均送一桶奶就要被雀巢扣掉1.25公斤奶。不少奶农反映,雀巢公司克扣奶农已延续多年,现已成为“公开秘密”。双城雀巢还通过“以质论价”的方式,将鲜奶分成四个等级,变相克扣奶农,出现低等奶的奶农要被迫承受一个月的低奶价。当地政府还阻止奶农把奶卖给外地企业,并曾由公安、畜牧等多部门组成工作组四处拦截。本来,市场竞争能够带来多重利好,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然而,双城市却做出让雀巢独家经营的“拍脑袋”决定,难道是相关权力的脑袋被拍坏了吗?当然不是,当地政府只是屁股坐歪了,完全掉进钱眼里钻不出来了,双城市政府在雀巢公司拥有2.99%的股份,在一个雀巢奶站的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赫然就是前任双城市市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的呢? 首先,可以给予肯定的是,黑龙江省双城市市政府有权干涩市场经济,但是,双城市政府对市场的干涩却不是向有益于全面市场共同发展的方面进行,他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一个政府应有的对市场调控的职能。双城市与雀巢公司签订协议,不允许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就是说双城市政府允许雀巢公司在该地区实行垄断,这只会导致“市场失灵”,而在“市场失灵”的产生中我们看出“政府的失灵”。 对于双城市政府的行政行为,我只能说他并没有从大众的利益出发。行政行为是具有维护、监管、裁判、服务和发展的功能,所有行为都要在合法的法律依据下进行。但在这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双城市政府却因为在雀巢公司拥有2.99%的股份而允许其做该地区的垄断企业,为的只是钱,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双城市政府不惜做出有违政府行政职能的决策。更加让人失望的是,在一个雀巢奶站的营业执照上,法定代表人赫然就是前任双城市市长。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官官相腐啊,一官腐,影响的不只是短暂的该政府管理的社会发展,还会深远持久的影响着下一代政府。 经调查发现,双城市政府部门帮助雀巢垄断奶源的主要原因,是雀巢的税收支柱地位。有关专家认为,地方政府为了税收,甘当企业的“守财奴”,是明显的行政错位。 从总体上看,形成腐败的主要原因是法制不健全、监督不有效。1、监督制度滞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然而政府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难以提前预料,这就在客观上影响了监督制约的及时性,增加了监督和制度建设的难度,使权力者有机可乘,钻法律空子打政策擦边球。2、监督主体模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和地方利益的不断调整,人事管理、领导体制、经济利益关系的不断变化,使监督管理的主体也不断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监督工作显得被动,给实施有效的监督带来很大困难。监督主体的混乱,使权力者产生侥幸心理,甚至是无所顾忌,导致了权力腐败屡禁不止,花样不断翻新。3、监督对象失衡。我国党政机关内

怎样遏制腐败现象蔓延

理性看待腐败现象切实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关于建立防腐备案机制的设想 重庆市三峡监狱——王俊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经济活动的增加和资金流动频繁催生了腐败的滋生和蔓延,而民众对现存腐败现象的了解多是不全面甚至是过于悲观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影响了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如何更加有效地打击腐败,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引导民众建设新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从世界各国反腐败的成功经验来看,注重预防是国际社会治理腐败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防治腐败的必由之路。只有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的发生,这既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笔者认为,提高预防腐败的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确、理性地对当前我国存在的腐败现象做出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腐败的产生源头、表现形式、造成的影响、以及在当前经济建设各行各业渗透的深度、广度作出一个定性、定量的分析,这样不仅有助于给反腐败斗争提供真实、有力的现实依据,而且更有助于给民众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从而有力地保证我国经济建设的有序发展。 一、搞清目前腐败的存在形式 如何正确地对目前存在的腐败现象做出正确而客观的评价,从而保证我们能够真正地从爆发腐败的源头上防治腐败,从容易滋生腐败的现行制度上防治腐败,促进我们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容易滋生腐败的相关机制。 在当前的社会中,腐败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样也充斥在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由制度引起的腐败更是五花八门。仅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公布的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例: 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导致腐败的原因相关对策 选择性执行任务没有落实执行的法例及不清晰的政策检讨法例并制订实际可行的政策 滥用职权监管不足及指示不清执行监督人员问责制度及订下清晰的指示及权责 行政延误繁复及不必要的程序简化程序,订立服务标准及监察进度 机密资料外泄缺乏足够管制措施制定适当的机密资料保安措施 公众对其权利及义务认识不足政策及工作程序缺乏宣传提高政策工作程序的透明度

如何遏制腐败现象蔓延(整理版)

怎样遏制腐败问题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谈谈腐败问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讲:什么是腐败、腐败的表现形式、腐败的根源、怎样遏制腐败。首先我们来看看 一、什么是腐败 通过字典查找,腐败一词源于植物学是指,农作物发霉、腐烂,不能使用。后来引入到政治领域,成为政治术语,是指权利的变质,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腐败一词并非法律术语,是属于社会道德的范畴,是社会中的领导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私用的表现形式,当腐败涉及到损害或者侵害公共利益的时候,将受到《刑法》及相关的制约。 二、腐败都有哪些表现形式 通过阅读大量书籍,我讲腐败的表现形式总结为以下11中 (1)贪污 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手中的职权,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贿赂 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在选举中,为了获得某种权力或者职位,向手中拥有选举权的人送上好处费或者以实物的形式,让选民获得利益,通过这种用实物或

金钱交换权力的形式,就是贿赂行为。其中给予好处费或者实物的人是行贿人,而收取好处费或者实物把手中的选票投给别人的是受贿人。 (3)以权谋私 国家公职人员或非公职人员,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获得非法的私人利益。 某领导干部,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或者职务上的便利,在发放集体财产过程中,或者再为别人办理合法的手续的事务的过程中,收取礼金、购物券(代金券)或者礼品卡等,能给自己带来利益。 (4)生活腐化 利用职权,非法取得财物,过着奢侈高贵、挥金如土、权色交易的糜烂生活。 处在某些特殊岗位的领导,通过手中的权力或者,获得大量的金钱,在生活上,向往奢侈奢华的享受,每餐都是都是鱼翅鲍鱼、购买奢侈品(LV的皮包),情感上保养情妇,不止一个“二奶” (5)挥霍国家资财 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的行为。 某领导干部,在使用公款消费的过程中,为自己购买礼品或者为家人、亲属购买礼物,而将票据交予单位由国家报销,或者借公派外出勘考察之名旅游消费这种表象形式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自查报告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自查报告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直接侵害群众切身利益,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群众对这些发生在身边的“苍蝇”式腐败问题感受深、意见大。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提升人民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亟待解决,坚决予以查处。一、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表现形式1.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个别基层干部利用职权,在小康楼建设招投标、工程建设、玉米制种基地落实、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暗箱操作,谋取私利,收受、索取他人钱物;有的在土地征用、财务管理中,采取收入不入账、虚开发票、虚列支出等手段,违规报销一些个人费用,贪污公款中饱私囊;有些村社干部在民政救灾救济、危房改造补助等资金管理发放过程中,不能秉公办事,而是凭关系、凭感情、要好处,优亲厚友等。如甘州分局长安国土资源所原所长闫作鹏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土地征地补偿款、收受财物案件。 2.作风不实,服务意识谈薄。一些基层站所干部为儿子操办“留头宴”,宴请管理服务对象,违规收取礼金案件。 二、发生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原因分析发生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客观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个几方面: 1.两个责任落实不够。部分基层单位党委、党组织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识不足,履职不到位,对下属

单位,特别是基层站所、村、社区党员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不够,监督不力,缺乏严格的管控制度和追责问责机制,不愿意处理干部,怕得罪人,导致压力层层递减和辖区内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时有发生。有的怕“一票否决”,存在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等问题。基层纪委办案人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执纪监督和办案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2.纪律规矩意识不强。不少犯错误的基层干部,法纪观念淡薄,心存侥幸,没有认识到自己作为基层干部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放松了对自己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宗旨观念不强,群众意识淡薄,个人主义思想严重,没有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观念;少数党员干部法纪观念淡薄,心存侥幸,无视《准则》《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等规定要求,抵制不住各种诱惑,贪婪钱财,存有侥幸心理,最终受到党纪法纪惩处。 3.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一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对权力有力监督和制约,缺乏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存在上级组织疏于监督,同级或下级不愿监督,群众无法实施监督的问题,忽视事前事中监督,过多依赖事后监督查处,造成党员干部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如政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未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不到保障,逃避群众监督。4. 监督合力不够到位。大多数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生在基层,逐渐呈现出方式隐蔽化、手段多样化、人员基层化、被监督人员防范意识增强等特点,导致监督检查处理难度增大。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监督检查体系不完善,监督检查方式单一,监督检查工作合力尚未形成,严格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目录 内容提要 (2)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3) 二、当前腐败现象的对策分析 (4) 三、总结 (6) 参考文献 (7)

内容提要 近年来,腐败现象迅速滋生和蔓延,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腐败现象根源于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它与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对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自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学习,使我加深理解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使我懂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 关键词:腐败现象,监督教育,政府。

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一般知等数不胜数,腐败之风并无收敛之迹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论说服教育还是道德约束,都没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为后盾,一般政策性规定的强制力也十分有限。而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作出政策性规定所起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不仅有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不少法律条例本身就是道德规范)的功能,也有内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顾个人需要而不顾法律的规范要求的行为受到惩处。但是,由于我们缺少执法守法的传统,致使法制建设严重滞后,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作出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再次,未能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的法律规范机制对腐败现象进行预防、抑制和惩治。 一、当前腐败现象的成因 首先,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相当严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其次,对权力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是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过去,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突击搞运动、说服教育和道德规范,通过把外在的价值标准内化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汇报

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工作情况汇报 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的群众基础,是执政所需、民心所向。整治工作开展以来,XX县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县委决策部署,将整治工作与“扛起责任、严守纪律” 专项治理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握指成拳凝合力。省市推进会召开后,XX县立即安排部署,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制定切合实际的、操作性强的整治方案,明确机构职责和人员分工,做到组织领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履取尽责到位。明确纪委监委组织协调,组织、宣传、政法及信访、扶贫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把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压紧压实,形成系统治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整治格局。 二是从严惩处聚民心。紧盯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瞄准靶心,严查快处。聚焦扶贫领域、民生领域、涉黑涉恶等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加大办案力度,严查快处、快办快结,进一步凝聚党心、民心。今年以来,全县共处置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线索X件,处理党员干部共计X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人,组织处理X人,移送司法X人。其中:扶贫领域共处置问题线索X件,立查案件X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人,移送司法X件X人;民生领域共处置问题线索X 件,立查案件X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人,移送司法X件X人;涉黑涉恶领域共处置问题线索X件,查否了结X件。

三是靶向发力击要害。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强化沟通、建立台账、挂图作战。细化、完善民生、环保、扶贫、扫黑除恶等领域工作台账,将今年以来的数据进行梳理、分类、细化、汇总,做到底数清;对每个台账进行分析汇总,注明线索来源、处置情况、办理进度,做到办理情况一目了然;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常态化沟通机制,线索来源、案件通报移送更加顺畅;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力量,强化协作、相互配合,实现优势互补。比如,县纪委监委在查处案件时,根据办案需要,领导小组协调县检察院提前介入,公安局积极配合,及时办理“监视居住”手续,案件很快得到突破,既体现了协同作战的效果,又实现了整治工作的快速高效,同时也为今后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是营造声势强震慑。加强宣传引导,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及时公开报道整治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坚持开门整治,发动群众参与,通过新闻、报纸等媒体刊登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信访局等部门举报电话,设立专门举报箱接受群众举报,同时用好督促检查、巡察、专项审计以及调研成果,多方拓展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对查处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进一步形成强大整治声势和有效震慑。 五是重整行装再出发。X月X日以来,全县X个乡镇、街道中多数能积极推进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效果,但也个别乡镇工作相

2019年最新乡镇基层党员干部“微腐败”专项个人自查报告

2017年最新乡镇基层党员干部“微腐败”专项个人自查报告 按照大邑县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自查自纠阶段工作安排部署以及《苏家镇开展专项治理“微腐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本人结合自身实际,对照“微腐败”问题,形成自查自纠情况如下: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根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自身要求不严,主要表现在学习主动性不强,很多时候忙于处理日常工作事情,空闲时安于放松,不挤出时间认真的进行学习。缺乏主动地学习和责任感,紧迫感也不够强。(二)廉洁勤政方面存在的问题。 深入群众不够,不能充分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解决“零距离”问题,其次是工作事物繁多,偶尔有缺乏上门服务意识,不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多与老百姓零距离接触,多倾听老百姓意见和建议。 (三)党性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没有严格要求自己,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上有差距,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宗旨意识不强,虽然在工作中坚持把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繁忙的工作中的工作压力较大时就会忽略服务理念,缺乏主动和耐心和热情。 (四)遵纪守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中偶尔有迟到早退现象,对工作时间纪律性不强,在工作上没有事情的时候老是为自己的私事而迟到早退。 (五)履职尽责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工作量大时,容易出现急躁的心态,工作责任心强但忽略了态度问题,导致安排其他工作时不及时接纳、接待群众时语气生硬。 (六)工作实绩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自我约束不够,在常期应对村民群众遇到的突发事情时,缺乏主动性参与和解决问题,有时存在着对待群众不够耐心,不够热情。工作上缺乏进取心,观念更新较慢。 二、问题原因分析 思想根源方面:以上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党性观念和党性修养上有差距,对于上级安排组织的才去认真主动学习,导致思想根源要求不严。平时政治理论学习,学得不深,抓得不紧。比如就像我们村开展传达学习“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时,我作为党支部委员,当天支部书记在县上开会学习,所以会议由我主持,在主持过程中我太过于照本宣科,还存在不深、不透、不全面的现象。不懂得认真分析和学习,只图传达,不图学习,思想方面有待提高。

腐败案例分析 (6)

《杨洪宾腐败案例分析》 宾县糖坊镇山头村原党支部书记杨洪宾侵占低保、贫困补助金等问题。杨洪宾利用代管村精神病患者低保存折之机,私自支出1.3万元用于个人消费;将民政部门发给本村村民的贫困补助金1000元据为己有;利用职务便利虚列工时费支出7000元用于个人生活消费。杨洪宾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比起“大老虎”,我们身边的“小苍蝇”,犯的错误看起来小,实际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更加直接,而且很有可能上升为大犯罪。为官的权力本是百姓赋予的,领导权力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民的公仆,其权力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新闻中报导贪污案例数目之多,不仅提醒政府要加强管理监督,更是提醒我们人民要加强法律意识,增强民主意识,共同监督。 首先,贪污腐败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在《刑法》第388条后增加1款作为刑法第388条之一,明确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用,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行为;已经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利用该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实施的索贿受贿行为,属于犯罪。此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罪名规定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可以得知,从“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罪状表述来看,行为人索取或者受贿的行为都是围绕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或者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原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从而索贿或者收受贿赂的。 其次,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检察院是干什么的。由于检察院和群众的直接联系较少,很多群众不了解检察院的具体职能,官员在工作中分管国资委,检察院可以发现国有资产的监管有哪些漏洞,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并且预防腐败。一个个案例,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我们。 最后,我认为还要做到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能力就无法提高,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学习不能单单走过场,要讲究实效。活生生的事实还告诉我们,不学习,思想就得不到改造,欲望就容易膨胀,就拒绝不了诱惑,一遇到诱惑就容易乱了方寸,就容易被诱惑的绳索绊倒。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行为规范。始终坚定共产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党员领导干部丧失了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这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最后,自觉接受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要严于自律,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大家都要正确对待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越是职位高权力大的干部,越要自觉监督,任何人都没有不受监督的特权。

浅谈腐败产生的原因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浅谈腐败产生的原因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 王胜宇 ]——(2010-5-25) / 已阅3972次 浅谈腐败产生的原因及遏制腐败的对策 王胜宇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举措,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自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学习,使我加深理解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使我懂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反腐败斗争。下面,本人就腐败产生的原因及遏制腐败的措施谈一下个人的粗浅见解。 一、腐败产生的原因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样,腐败也有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找出原因,将腐败消灭在萌芽中。我认为主要原因有: (一)在认识方面,缺乏公仆意识和廉洁意识。 现阶段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滋生腐败的因素增加了。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动摇,人生观发生了变化,这是发生腐败的根本原因。有的党员干部甚至认为,今后的社会,将以占有资本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所以就想退路、留后路,开始不择手段地捞钱,放松政治理论、法律知识的学习,缺乏公仆意识和廉洁意识,不想干实事干好事,只想通过“吃、喝、送”等拉关系、结帮派。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出现权力借位,不知道自己的权力是谁给的,不知道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为谋私的财产,有的因用权力受贿“致富”,结果从一个人民的公仆变成人民的罪人。 (二)在监督方面,没有切实有效的监督机制。 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产生腐败的重要原因,但有了相应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可很多一身正气的干部对权力使用不去监督,不想监督,甚至怕监督,为什么呢?不就是敢于说真话、实话的人“吃亏”吗?不就是敢于监视权力使用的人受到岐视打击,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吗?在我国虽然对权力使用的监督已有明文规定,有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但是没有规定监督人的权力和保障,由谁会愿意去认真地监督权力滥用呢? (三)法制还不完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权大于法。 “依法治国”,建立一个民主、法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已载入宪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治省、治县、治乡镇的口号,但这仅仅是口号,还难以落实。宪法不早就有规定,一切公民适用法律平等,可有些领导干部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以自己手

关于基层腐败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腐败问题的调研报告 地质勘查局二一七地质队王田 摘要: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艰辛探索,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完成伟大艰巨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中国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纵观中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国领导人的英明指导,再到各个省市、乡镇、农村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在各个基层辛勤工作的领导们。可从近几年的社会报道中不难得知,各地存在不少基层领导腐败的现象,而且这种腐败现象已经极为严重。治理基层腐败问题成为十八大重要内容,可见党中央对其重视程度。笔者就山西省基层腐败问题,通过网上搜集数据,关注腐败案件,进行走访展开调研。通过对基层腐败原因的分析,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山西省腐败原因对策

目录: 摘要 (1) 一、调研结果 (3) 二、基层腐败问题出现的原因 (4) 1、缺乏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有效监督制约 (4) 2、农村干部总体素质相对较低,政治素养欠缺 (5) 3、村级财务管理机制漏洞较大 (5) 三、防治基层腐败的对策 (5) 1、加重对腐败的惩处力度 (5) 2、规范权力运行,匡正机制 (6) 3、建立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加太监督力度 (6) 4、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抗腐能力 (7) 四、总结 (8) 参考文献 (8)

一、调研结果 2014年,山西省每万人举报量是25.4件,同比增长154.8%;省纪委受理信访举报61222件次,同比上升118%,其中,举报县处级以下干部的信访量占全部信访量的63.5%。还有,2014年省纪委接受越级信访举报数量53177件次,其中越级反映县处级以下干部的问题37027件次,比重高达69.6%,比2013年增长86.7%。也就是说,山西省目前超过六成(63.5%)的信访举报量,七成(69.6%)的越级信访举报集中在县处级以下干部。这充分说明,山西省人民群众对县乡村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反映强烈,意见很大。上面是通过信访举报数据进行分析,下面再看已经查办的案件,山西省县乡村的腐败问题也是触目惊心。小店区龙城街道红寺村村委会原主任郝二柱(群众)贪污、挪用公款、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和贿选案。万柏林区长风西街街道南上庄村党支部原书记乔新生、村委会原主任王玉龙等人职务侵占、非法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案,迎泽区郝庄镇店坡村村委会原主任焦智荣滥用职权案。清徐县徐沟镇初级中学原校长李金狗等人贪污、挪用公款案。阳曲县侯村乡洛阳村党支部原书记牛屾朝等人私分养羊资金、违规收取危房质保金违纪案……类似案件数不胜数。县一级,像高平市,集体坍塌,被称为“县级塌方式腐败的样本”。乡一级,不仅贪污受贿,甚至有的乡镇干部贪污侵占补给残疾人的钱,有的连办低保都要收受贿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