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各章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经济核算》学习指导各章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C;4.C;5.B;6.B;7.C;8.D;9.A;10.D;11.D;12.A;13.C;14.B。

(二)多项选择题

1.CD;2.ABCDE;3.ABCE;4.ABCDE;5.ACDE;6.CDE;7.ABCDE;8.AC;9.ABCD;10.CDE。

(三)名词解释

1.国民经济核算,简称国民核算,是指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系统描述,是了

解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发现问题、分析规律、为经济决策服务的重要信息资源。

2.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

和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

民经济机构部门。

3.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

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

门,在我国习惯称国民经济行业部门。

4.经济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活动变化的价值数量,包括生产、分

配和再分配、变换、流通、使用,以及资产和负债、物量和物价的变化的价值量。

经济存量是反映某一时点的资产和负债状况的价值量。

5.要素价格是根据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确定的价格形式。

6.基本价格是根据要素价格和产品税以外的生产税的构成因素确定的价格

形式。

7.生产者价格是指生产者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包括要素价格和单位产出的

生产税净额。

8.购买者价格是指购买者购买单位产品应支付的市场价格。

9.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收入

和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

10.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对经济活动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按照其债权债务发生时、或

生产活动中价值转移或新价值形成或取消时进行统计的原则。

(四)简答题

1.答: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1)非金融企业部门,由从事生产市场上的产品和非金融服务的法人企业组成。(2)金融机构部门,由从事金融媒介活动的所有常住法人单位和企业组成。(3)政府部门,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各种类型的行政单位和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组成。(4)住户部门,由所有常住居民住户组成。(5)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它是法律实体,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主要从事为居民家庭生产非市场性服务,其活动经费主要是由各种捐赠的资金来源负担。(6)国外,指与该国从事经济活动的全部非常住机构单位。

2.答: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

出分析确定的基本核算单位,在我国统计部门也称为产业活动单位。它是以生产

活动和生产某个产品的相对独立性为原则的,具体特征是:(1)具有一定生产场

所;(2)能够获取有关生产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资料,包括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的投

入;(3)具有自己的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生产活动,并能编制反映生产过程的生产

账户。

3.答:国民经济活动中的交易主要是以下几大类。

(1)货物和服务交易。来源主要是国内生产和进口,使用主要是中间消耗、最

终消费、资本形成或出口。

(2)分配交易。它是指由生产创造的增加值形成收入初次分配给劳动力、资

本和政府的交易,以及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交易。

(3)金融交易。它是指各类金融资产的净获得(净购买)或负债的净发生过程

中债权与债务资金上的交易。

(4)内部交易。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核算在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全过程上的

系统一致性,对于企业或基层单位生产者自行生产自己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企

业或基层单位的内部交易看待。

4.答:国民经济机构单位是指能够代表自身拥有资产和负债,从事各种交易

活动,负有法律责任及对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活动单位。国民经

济基层单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了进行生产核算和投入产出分析所确定的

基本核算单位。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之间是一种隶属关系。一个机构单位可以

包含一个或多个完整的基层单位,而一个基层单位只从属于一个机构单位o 5.答:(1)从总体上说,目的是对国民经济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为制定和分

析政策及宏观调控管理服务。

(1)从内容上说,是揭示运行系统的主要经济功能及相互联系。

(3)从方法上说,是通过一系列规范概念、分类、核算原则、表现方式及逻辑关

系,实现对运行系统的描述。

(4)从发展上说,国民经济核算将是国家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6.答:分类体系建立在经济主体和交易分类的基础上。

(1)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部门分类和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是经济主体分类。

(2)生产领域中的分类是为反映产业结构、总供给结构及生产率计算和经济结构分析服务的。

(3)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中的机构部门分类,主要为分析收入分配结

构服务。

(4)在最终使用领域,消费按政府和居民消费目的分类,是为分析政府职能作

用和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服务的;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主要反映金融市场

的各种结构和联系。对非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是为投资品需求结构和资本生产

率或技术进步分析服务的。

7.答:(1)在生产阶段,用GDP来反映国民经济生产的最终成果。

(2)在收入分配阶段,用国民原始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反映收入初次分配

和再分配结果的总量特征。

(3)在最终使用阶段,各种消费构成总量指标反映消费需求;储蓄作为积累领

域的主要资金来源,向资本形成和金融市场分流。因此,可以用金融投资和负债、

固定资本形成、库存投资以及其它非金融资产购买净额等指标来体现最终产品使

用状况。

8.答:三等价原则是指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国民生产、国民(原始或可支配)

收人、国民(最终)支出之间的总量平衡关系的等价统计原则。具体讲,就是一国

常住机构单位所生产的全部增加值总量,与经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后的国民原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