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袍哥与保路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袍哥与保路运动
作者:张嘉友栗景霞
来源:《兰台世界》2019年第08期
摘要:四川保路运动,是由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四川袍哥广泛参加的反清爱国运动。
一条铁路使经济利益、地方意识和国家情怀交织,将四川人空前一致地团结在一起,独立的四川意识觉醒了。
在保路运动中,四川袍哥组织“众哥弟振臂一呼,四方响应”,拉开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的序幕,是武昌起义的最直接导火线,也为同盟会领导四川武装大起义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四川袍哥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会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 K257.26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8-12-06
Abstract Sichuan railway protection movement was a patriotic movement against Qing Dynasty, which was initiated and led by the bourgeois constitutionalists and revolutionaries, and was widely participated in by Sichuan Paoge groups. The railway combined economic interests,local consciousness and national feelings, and brought Sichuan people together as never before. It represented the awakening of an independent Sichuan. In the railway protection movement, Sichuan Paoge groups called upon people to attend and became the prelude to the revolution of 1911, which overthrew Qing Dynasty. It was the most direct trigger for the Wuchang uprising and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League to lead the armed uprising in Sichuan.
Keyword Sichuan Paoge groups; Sichuan railway protection movement; the revolution of 1911; committee and party organization
太平天國运动失败后,旧式农民起义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兴力量。
在民族资产阶级引导下,在四川所进行的活动,一是反对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主权的四川保路运动;二是主要由保路同志军参加的全川武装大起义,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这些都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是革帝国主义的命。
中国人所以要革清朝的命,是因为清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1]1513四川保路运动发展为武装反清革命,充分证明了这个正确的结论。
这时,四川袍哥的宗旨已经注入了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内容,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要革清王朝的命。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无论是资产阶级立宪派或者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四川所从事的活动,都很注意利用和凭借袍哥组织的力量,联络袍哥做动员群众参加斗争的工作。
“袍哥在保路运动和武装大起义中都大显身手,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2]35
一、四川袍哥参加保路运动的缘由
1911年5月至9月的保路运动缘由就是清政府为讨好帝国主义列强,将原定商办的川粤汉铁路,名义上收归国有,实际上再次转交列强承办。
川汉铁路公司自1904年成立就明确宣布“决定不借洋款”[3]1068,由中国人自办,不募洋债,不招洋股,采用认购、抽租、官本、分利等办法筹集资本。
1907年该公司正式定为商办,向四川人民摊派了占川路股本四分之三以上的租股,租股的抽收办法是:“凡业田之家,无论祖遗、自买、当受、大写、自耕、招佃,收租在十石以上者,均按该年实收之数百分抽三。
”[4]35铁路由中国人自办的反帝爱国思潮已深入人心。
1911年5月8日,在“预备方兴宪政”的谕旨颁布近五年后,清政府成立新内阁。
新内阁次日颁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谕旨》,宣布:“干路均归国有,定为政策。
”第一法令不幸成了一根引线,点燃了远处西南边鄙的四川士绅商贾、黎庶贫民们的愤怒情绪。
“清政府的举动当然遭到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保路运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起的”[5]151。
1911年6月17日,川汉铁路公司第七次股东大会在成都岳府街举行,罗纶、邓孝可等相继登坛演讲,声泪俱下,痛陈其事。
郭沫若在《反正前后》里这样描述当日的情形:罗纶一登坛向全场的人行了一礼,开口便用很宏朗的声音说:“我们四川的父老伯叔!我们四川人的生命财产——拿给盛宣怀给我们卖了!卖给外国人去了!”[6]11随后,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集在省股东和团体开会,到会约有二千余人,决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
推举立宪派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为正副会长。
保路同志会发表《宣言书》,号召四川人民起来“破约保路”。
会后组织到四川总督衙门进行请愿,这在清朝统治四川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四川保路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为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斗争,四川保路同志会建立后,即决定向全省各府厅州县派出讲演员,讲演员有两项任务:一是宣讲;二是组织分会。
7月初,四川保路同志会讲演部发给各讲演员以委任状,分派到省内各府厅州县进行演说,推动各地组织同志分会。
在同志会的号召下,群众立即“争起入会,恇扰若狂”,“保路破约之声,波荡千里”。
“保路同志会成未数日,省中签名已逾十万。
”[7]105据《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称,从同志会建立到7月8日前,为时约二十天,“会员名册不下十余万众”。
在保路运动中,四川的148个厅州县,建立了同志分会的有142个,包括四川女子保路同志会等。
“半个月内,无日不会,无会不数千人。
”[8]714“无论股东非股东均可入会,以协助省会为目的。
”[9]247各州县同志会开会,少者数百人,多者数千人。
各界爱国群众发表文章、宣言以及出钱出力支持保路破约的斗争,在四川形成了反帝、反清政府的爱国热潮。
运动的声势越来越大,使清朝政府惊恐不安。
8月,成都全面罢市,学校罢课,各街供光绪牌位,以表示对政府现行政策的抗议,形势更难控制。
朝廷罢免王人文,急调赵尔丰署理川都。
9月初,赵尔丰接连电奏北京,说明四川情势,宜暂顺民意,收回成命,否则危害即在目前,非兵力所能压制。
这种形势的形成,是与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联络袍哥组织、通过袍哥动员群众参加保路斗争分不开的。
资产阶级立宪党人罗纶等就是袍界人士。
保路同志会是群众性的爱国的合法的组织,袍哥也借参加同志会取得了公开或半公开合法活动的机会。
由于袍哥拥有广大的群众,又渗进军队、衙门、团练之中,由袍哥首领出面号召,因而各州县的保路同志协会迅猛发展,使得反动统治者为之胆战心惊。
1911年8月7日,盛宣怀在成都的坐探周祖佑报告说,四川保路同志会成员中袍哥甚多。
8月30日,内阁侍读学士甘大璋向盛宣怀密报也说,袍哥是
保路同志会的主要参加者。
保路同志会不仅提出“破约保路”的斗争纲领,而且对广大群众特别是袍哥进行了大量的宣传组织工作,使四川保路运动迅速向纵深发展。
保路运动发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采取同立宪派“明同暗斗”的策略,提出“激扬民气,导以革命”[10]449的方针,积极引导袍哥组织开展武装斗争。
二、四川袍哥在保路运动中的贡献
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规模越来越大,从1911年8月24日起,开展了席卷全川的罢市罢课风潮,接着又掀起了抗捐抗粮的斗争,群众包括袍哥日益突破了“文明争路”的框框,走向捣毁经征局和厘金局的暴力行动。
于是,清朝政府严令四川总督赵尔丰切实镇压。
在群众包括袍哥革命浪潮推动下,9月1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大会正式决定抗粮抗捐。
通告一出,群众振奋。
“十余州县地方,并相约不纳钱粮,不上捐输,学者停课,商民罢市”,“人怀必死之
志”[11]502-503。
四川人民抗粮抗捐斗争,给了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不纳丁粮、捐税、杂捐,二千数百万之岁人,顿归无著。
四川一切行政固惟束手。
”[12]294-295人民大众与清政府的矛盾,已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武装起义一触即发。
9月5日,一本叫《川人自保商榷书》的小册子流传开来,文中提出各项自保条件,包括维持治安、制造枪炮、练国民军、建筑炮台、筹备自保经费等项,表现出强烈的脱离清政府的倾向。
清廷则以川人抗粮、抗捐已属目无法纪,此次又倡言自保,意在独立,尤其罪无可赦。
9月7日,赵尔丰将蒲殿俊、罗纶、张澜、邓孝可、彭兰村等人骗至督署加以逮捕,同时下令搜查铁路公司,并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成都血案”。
血的惨案教育了群众,时局更一发不可收拾,随后四川各州县纷纷响应,立宪派领导的“文明争路”宣告破产。
立宪派对保路运动的领导权,随着“成都血案”的枪声丧失了。
“手抱神牌有罪无,任他持械妄相诛。
署中喊杀连开炮,我说官才是匪徒。
”[13]524至此,保路运动已发展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全川武装大起义,点燃了四川辛亥革命的烽火,敲响了清王朝在四川统治的丧钟。
李劼人说:“若不是革命党人在股东会、同志会中间煽动人心,恐怕连七月初一日的罢市罢课也不能闹起来,就闹起来也不会坚持半月之久的。
”[14]577
“成都血案”发生的当日下午,同盟会员、双流县同志会会长向迪璋趁城门未关之际,闯出东门,登舟直下华阳县中兴场,向秦载赓通报血案情况。
当日夜晚,龙鸣剑等革命党人急奔南门农事试验场,借府河秋汛,向河中投放大批木牌,上书:“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
”木牌顺河漂下,迅速传递了紧急信息,后人称为“水电报”[15]125。
各地保路同志会闻警,遂纷纷揭竿而起,出现千军万马围成都的激昂场面。
秦载赓获悉后,当即鸣锣齐团,立集民军千余人,冒着滂沱大雨,一路高呼“打倒赵尔丰”的口号直逼成都东门。
同时,用袍哥的十万火急鸡毛文书,派人四路号召全川各地哥老会组织同志军,支援力争川汉铁路权的保路会,号召各地组织起来的同志军开赴成都救援。
于是,各地同志军揭竿而起,同盟会领导袍哥队伍举行的全川武装大起义爆发。
川西同志军主要起义有:9月8日,同盟会员、袍哥首领秦载赓在华阳中兴场起义;9月8日,侯宝斋在新津“发檄倡义”;同盟会员、袍哥首领张捷先、张达三组织西路同志军五路起义;9月17日,同盟会员、袍哥首领罗子舟雅州起义等。
重庆同盟会支部在保路运动中积极筹划武装起义,“成都血案”后,朱之洪、朱必谦利用袍哥身份,联络福寿场仁字旗堂口大爷冉炳之,负责巴县暴动。
11月19日,冉炳之派人命圆明场李心田立即组织队伍。
次日,李拉队伍至老关口,大摆疑阵,掩护重庆独立。
同盟会员、袍哥大爷陈新孜、吴绍周发动袍哥祝春发参加起义。
重庆袍哥参加反正的有名人物,还有石青阳、田德胜、卢汉臣、蓝秉成、邱绍芝、赵国清、林振国等。
至于蓝秉成、邱绍芝、赵国清、林振国等,都曾率领仁义两堂袍哥队伍接受同盟会革命党人指挥,奋勇出力,占领要冲,接收衙门机关。
綦江立宪党人池幼骞,在保路运动兴起后,回县向袍哥首领共进会员池列五宣传保路权和反清廷。
派兄弟伙打入盐防军、巡防营,于辛亥冬组织同志军三百余人,攻占县城,迎同盟会员杨锦云为都督,建立綦江县军政府[16]。
川西同志军起义后,大竹同盟会员、孝义会首领李绍伊,率领“孝义会”群众数千人起义响应,随即分兵四出,数月之间,川东北垫江、邻水、广安等十余县尽入李绍伊控制范围。
李绍伊等到处宣传革命思想,“说明革命的目的是打倒专制腐败的清王朝,恢复汉族自由,解除人民的痛苦,不是争城夺地,争帝争王。
……使中国成为昌明强盛的国家,人民享自由幸福之生活”,“听众欢声雷动,皆呼李都督万岁”[17]294-297。
东乡由王维舟联络当地袍哥分四路围攻县城,活捉知县,宣布独立,成立东乡军政府,后与李绍伊孝义会队伍联合围攻绥定,成立达县军政府[18]185-189。
此外,余栋臣旧部袍哥首领张桂山在大足、袍哥首领胡潭在犍为、袍哥李敬廷在宜宾太平新场、义字旗袍哥大爷杨绍南在威远、袍哥李晓清在古蔺等纷纷成立同志军,宣布起义。
在王天杰率师回荣县后,清朝的荣县知县仓慌逃走,吴玉章与王天杰主张独立,自理县政。
9月25日,召集各界开会,由吴玉章发表演说,宣布荣县独立。
这比武昌起义要早半个月。
“首义实先天下”[19]371的说法是符合事实的,这是辛亥革命时期由同盟會建立的第一个县政权。
在广安成立的以吴从周为都督的大汉蜀北军政府,是全川用都督名义建立的第一个军政府,它的重要职员皆为同盟会员。
四川同志军武装起义发生后,清廷为拉拢立宪派,利用他们曾领导过保路运动的身份,以瓦解同志军起义。
10月26日,下令释放蒲殿俊、罗纶等人,责成他们“分头开导,迅速解散”同志军。
11月6日,令端方署理四川总督。
赵尔丰遂于11月14日将蒲、罗等人一律礼请出署。
蒲、罗等人释放后,立即发布《哀告全川叔伯兄弟》,攻击同志军起义为“祸毒”,说什么“祸毒不可再延,大局不可以再坏,当初之宗旨,不可以不回头”。
“冒险触祸,自置身家于危地,且弃绝将来之幸福,此非同志会之宗旨也。
”要求同志军停止战斗,“息事归农,力返和平”[20]1636。
曾倡导保路运动的立宪派,在革命高潮到来的时候,被革命潮流所吓倒,站到革命对立面去了。
立宪派人还力图谋求与反动势力妥协,篡夺革命果实,使革命就此止步。
吴璧华、周善培等奔走于赵尔丰与绅士之间,经过反复讨价还价后,以赵尔丰名义宣布了《四川自治方案》三十条,允将民政暂交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军事交赵的亲信四川新军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
官绅协定三十条签订后,在赵尔丰的导演下,11月27日,在成都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由蒲殿俊担任都督,新军十七镇统制朱庆澜任副都督,罗纶任绥靖主任,尹昌衡任军事主任,曾鉴任
教育局长,陈省吾任内政厅长。
政权虽然转移到立宪派人手中,反动军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人民胜利的果实被清政府官僚、上层军官和立宪派所窃取,种下了后来四川长期军阀混战的祸根。
不久,赵尔丰利用旧有军事力量,在12月8日发动成都兵变,叛军大肆焚掠成都,蒲殿俊被吓跑。
兵变发生后,同盟会员尹昌衡率陆军小学校学生和新军六十三标等士兵,入城镇压叛军。
成都附近同志军首领吴庆熙、孙泽沛、侯国治等,率队进入成都维持治安。
12月9
日,新军将领周骏、彭光烈等约集士绅张澜、邵从恩、徐炯和同盟会四川支部长董修武等人开会,推尹昌衡为都督、罗纶为副都督,重建大汉四川军政府。
12月22日,尹昌衡将赵尔丰“明正典刑”,枭首示众,大得人心。
11月27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在资州斩杀端方及其弟端锦,并通电响应武昌起义,旋即回师武汉。
如果说成都的枪声只是导火索,这导火索连接的却是武昌起义的炸弹,这颗炸弹最后炸毁了大清帝国。
“最后的王朝,就这样在夕照残光中,滑入黑夜。
”[21]147
三、结语
四川保路运动,是由资产阶级立宪派和革命派发动和领导的、四川袍哥广泛参加的反清爱国运动。
四川保路同志军一般是同盟会通过袍哥组织而成立的,广大农民和其他下层群众是以袍哥组织为渠道加入的。
四川袍哥组织“众哥弟振臂一呼,四方响应”[22]33。
不少地方同志军的领导人都有袍哥首领的身份,其成员亦多是袍哥,所以记载说:“四川之独立,哥老与有力焉。
”[23]“川乱多系哥会、革党勾结起事”[24]162是符合事实的。
“以哥老会作为主力的四川保路同志军的英勇斗争,拉开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辛亥革命的序幕。
为了镇压保路同志军,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由湖广总督端方统率入川,借此时机,革命党人利用湖北反动统治空虚之际,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25]151。
正如孙中山所说:“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许还要迟一年半载的。
”[26]182蒋介石也说,辛亥革命“虽然起义于武汉,实则发动于四川,四川保路的风潮,实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27]341。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赵清.袍哥与土匪[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3]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三册[Z].北京:中华书局,1963.
[4]戴执礼.四川保路运动史料[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5][25]赵宏.民国三大帮会之袍哥[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2(1).
[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7][24]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一[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8]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第7号[N].1911(4).
[9][10]隗瀛涛,赵清.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册[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1][13]隗瀛涛.四川近代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12]戴执礼.四川保路运动史料[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14]李劼人选集(中册):第二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15]张汶杰等.记辛亥四川起义[A].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三)[Z].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
[16]长寿县志:卷6[Z].党务.民国版.
[17]张汶杰等.李绍伊领导大竹农民起义的经过[A].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三)[Z].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
[18]王维舟.回忆辛亥革命川东绥定、东乡地区光复前后[A].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三)[Z].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3.
[19]高文,高成刚.四川历代碑刻[M].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20]戴执礼.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下册)[Z].(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23),1994.
[21]唐建光.创四川[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22]冠望卿.蜀路风潮记(上册)[M].1914年石印本.
[23]重修彭山县志:卷二附论四[M].民国版.
[26]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
[27]周开庆.四川与辛亥革命[M].(台北)四川文献研究社,1964.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四川袍哥史研究”(12YJA770052)。
★作者张嘉友,又名张家友,为西南科技大學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生导师;栗景霞,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