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人性和道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各位听众,今天上午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人的人性和道德》。
人性问题,是一个非常哲学化的问题,或者说它是哲学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表明只有哲学家才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人性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面对的,甚至是随时随地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生活时时在挑战我们的人性,考验我们的人性,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和被动地拷问自己的人性。
人性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况,古往今来的很多思想家们对这个问题发表过不同的看法。
比如说有人说人性恶,有人说人性善,有人说人性没有善恶,甚至有的说人性并不一致,有的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恶。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对人性问题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伦理学体系,在这个伦理学基础上,我们又建立了一套人类的政治制度,所以,人性问题事实上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道德问题,甚至还变成了一个制度问题。
黑格尔曾经讲过一句很好的话,他说当人们说人性善的时候,人们是说出了一种伟大的思想;但是人们不要忘了,当人们说人性恶的时候,可能是说出了一种更加伟大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黑格尔并没有说,说人性善和说人性恶是说出一种“事实”,而是说出了一种“思想”,黑格尔可能在给我们暗示:我们说人性善也好,说人性恶也好,我们说的都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种价值:对人性善恶的理解和信念能够给我们带来制度建设这方面的基础性的思考。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主流的人性论认为人性是善的,中国古代的一个启蒙读物《三字经》,开头的两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的这一种认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一个民族的选择。
这种观点来自于什么人?来自于孟子。
在孟子之前,孔子并没有对人性的善恶做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
孔子对人性问题非常谨慎,基本上他是不跟别人谈这样的话题的。
他的一个非常密切的学生,子贡,就曾经抱怨,老师孔子谈人性问题的时候,他基本上没有在旁边听的资格。
我想,假如子贡这样一个高端的学生,都没有机会听孔子谈人性问题,那么能够听孔子谈人性问题大概只有一个颜回。
可惜的是颜回在孔子去世之前就死了,所以孔子对于人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我们今天真的是不得而知。
孔子是一个朴实的人,对于一个无法证实的问题他肯定倾向于沉默,但问题更可能在于,孔子认识到人性问题最终不是一个科学问题,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人性问题最终是一个伦理学问题,不仅涉及人类的德性,还涉及人类的制度,它最终是一个价值问题。
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家,一个对人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性非常明了的思想家,孔子深知“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于是,他对人性问题讳莫如深,捂紧盖子,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人性问题,孔子还是给我们留下了至关重要的观点。
《三字经》在紧接着开头两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之后,第三句第四句就是“性相近,习相远”,这是记载在《论语》中的孔子关于人性问题的难得的表述。
有意思的是,孔子并没有给人性定性,他没有谈人性的善恶问题,他谈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而这,或许是我们在讨论人性问题时必须坚持的前提:人的本性是相同或者是相近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底线。
在孟子的时代,关于人性的问题大概有这么四种观点,一种就是孟子讲的人性本善。
还有一种比孟子稍微晚一点,大概晚三十年的荀子,他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和孟子同时的还有一位告子,他说人性没有善恶,善恶都是由后天环境的引导,是属于后天习得。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孟子的人性本善、荀子的“人性恶”,还是告子的人性没有善恶之分,他们都坚持了孔子划定的底线,他们指的是所有人。
但是,在当时,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有的人人性善,有的人人性恶。
如果我们不能够从事实的角度来判断这四种观点哪一种是符合人性本来的实际,如果我们要从价值的角度对这四种观点做一个评价:这四种观点哪一种观点是最糟糕的观点?或者说,四种观点中,哪一种会引起最为严重的伦理和道德后果?那我们不得不说,就是这第四种:有的人人性是善的,有的人人性是恶的。
因为这种观点,它从人性
的角度,就论证了人生而不平等,从而为人类的歧视、迫害、压迫和剥削提供了理由和证据。
所以这第四种观点是非常糟糕的观点,从价值的角度来说是一个我们必须彻底的否定和摒弃的观点。
好在,在这之前,孔子已经给我们划出了一条底线,那就是人性相同或相近。
这就是一个伟大思想家的良知。
孔子可能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人性到底怎么样,但是他在警告后人:如果你们愿意去谈人性问题,或者说给人性的状况做一个描述的话,那么你们记住一条底线,这个底线就是所有人的人性是相同或相近的。
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也许我们在未来可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它做一个认定,这个认定如果符合事实并为人们认知,那就会成为知识。
但是,在知识之上还有一个东西:良知。
当孔子说,我们必须确定一道底线:人性相近,我们在讨论人性问题的时候,必须是坚守这一条底线,这叫什么?这叫良知。
孟子说所有人的人性都是善的,就坚守了这条底线;荀子和孟子的观点针锋相对,他说人性恶,但是他也坚守了孔子的这一条底线,他说所有人的人性都是恶的。
告子说人性没有善恶,这个观点被孟子非常严厉地批评,但是实际上,告子和孟子和荀子一样,他们都坚守了孔子的这一个底线。
知识分子与一般技术专家的区别是什么?就是知识分子不仅有知识,他还有底线,有良知。
有良知并且秉持良知说话做事的专家学者才能叫知识分子。
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孟子是如何来论证人性本善,以及孟子为什么一定要坚持人性本善。
事实上,孟子实际上并没有能够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证明人性本善为一事实。
孟子为了证明人性善,他几乎是用尽了所有的方法。
我在很多年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孟子的逻辑》。
我在这篇文章里面列举了孟子著作里面所出现的种种的逻辑上的混乱和错误。
孟子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是一个非常有激情的人,但是孟子在逻辑问题上确确实实是出了很多很多的错误。
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也提到,孟子对于人性本善的这些论证实际上都是属于不完全论证,也就是说孟子并没有能够证明人性本善。
比如,我们知道,比喻不是一个论证的方法,但是,孟子有的时候就用比喻来论证。
告子曾经有这么一段话,告子说,人的本性没有善恶,就像水不分东西一样,挖开东边它就往东边流,挖开西边就往西边流,水是往东流还是往西流,不是水的本性决定的,是由外力的引导决定的。
从孟子转述的告子的这段话来看,应该是告子先有了这样一个观点,然后用水的不分东西来予以说明。
告子用比喻来说明他的观点,是可以的,比喻确实可以用来说明,比喻本来就是一种修辞方法。
但是孟子接过告子的话题,用比喻来论证,那就出问题了。
孟子是怎么来论证的呢?首先,孟子说,水确实不分东西,但是,水难道不分上下吗?应该说,孟子指出这一点真的是非常智慧,孟子看到了水往东流往西流不是本质,水往下流才是本质。
这一点孟子确实很厉害,而且应该说,孟子这一句话就可以驳倒告子。
但是接下来孟子用水一直往下流来证明人性本善,这个论证就不成立了。
孟子的原话是这样:“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我们来看看这一句话,他说人性没有不善的,就像水没有不往下流的一样。
在这个论证里面,有两个问题。
第一,水往下流,今天的科学,地心引力的学说已经证明了,水往下流也不是水的本性,仍然是有外力的影响。
当然这一点我们可以原谅孟子,因为孟子毕竟生活在万有引力发现之前,我们可以原谅他。
但是,首先,水无有不下,与人性之方向并无任何关系,无论事实层面还是逻辑层面。
其二,水无有不下,至多只能够说明人性有一定的方向,而不能够证明人性有特定的方向。
比如说我们把孟子的原话改动一个字,孟子的原话是:“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我们就改动一个字,把孟子极力证明的“善”改为他极力反对的“恶”:“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不也可以吗?甚至,根据孔子讲的“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子贡的“君子恶居下流”,向下流的水,与人性之恶,倒有着更多的可比性。
所以我有时候我为荀子觉得惋惜,荀子反对孟子的人性本善,专门写了一篇论文,题目就叫做《性恶》。
他也是用尽很多的办法来证明人性本恶。
实际上,他只要拿过孟子的这句话,改换一个字,就可以把孟子给驳倒了。
孟子在证明人性本善的时候,他除了用一个比喻的论证之外,他还用一些类比证明,比如他说人眼睛有共同的对于美色的爱好,耳朵有对于音乐的共同的爱好,口腹有对于美味的共同爱好,由此,他说,人心也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并且这个爱好就是善,就是义。
显然,这同样是不成立的证明。
孟子还用了一些经验的论证,我们知道,经验论证属于举例论证,举例论证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完全的论证的方法,我在这里不想做展开,我只是想说一下,孟子实际上并没有能够证明人性本善。
严格地说,孟子并没有能够从逻辑学和科学的角度来证明人性本善。
但是孟子非常坚定地一定要认定人性本善。
这一点让我本人在很长时间里面一直很困惑。
孟子为什么一定要如此坚持一个他自己拼命去证明而又没能证明好的一个观点呢?后来我发现,孟子的这个思路,不是一个科学家的思路,而是一个思想家的思路,是一个伦理学家的思路。
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人性本善是“好”的,而并不是说人性本善是“真”的。
为什么“人性本善”是一个“好的”信念呢?孟子自己有一句话,他说“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这一句话的意思我琢磨了半天,我想他可能有这么一层意思,就是说我说人性本善,但有人说人性不善,可是,你们知道吗?说人性不善会有严重的伦理学的后果的。
那么,我的理解,孟子说人性本善,并非执着于人性问题,而是要据此解决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学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前道德问题”。
我们大家都知道道德问题,我们看到社会的风气不好了,我们说社会的道德出了问题了。
我在很多年前讲过一句话:道德问题不是道德问题,道德问题往往是制度问题。
为什么制度会导致道德问题?因为,道德的问题根源,在“前道德问题”。
什么叫“道德问题”,什么叫“前道德问题”?我来简化一下,道德问题我们可以把它简化成这样一个命题:我要做一个好人。
那么,“前道德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
也就是说,社会必须回答人们为什么要做好人的问题,然后才能够让人们心服口服地去做一个好人,你只有先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的人,然后才能要求我们道德。
这一个“为什么”的问题,就是“前道德问题”,“前道德问题”就是“为什么道德”的问题。
假如社会不能够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做个好人,假如这个社会让我们觉得做了好人老是吃亏,做了坏人老占便宜,那结果就是更多的人逐渐选择不做好人。
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或者一个道德的体系不能够回答我们“为什么做好人”的问题,或者说不能够告诉我们做好人有什么价值,以及这样的价值能够替代我做好人所付出的成本,那就有可能,人们最终选择不做好人而做坏人。
在中国的元朝,有一个叫关汉卿的剧作家写过一个很有名的剧本《窦娥冤》。
这个剧本如果从故事的角度来说,它真的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冤案太多了,古今中外,我们说可能我们永远都不能够彻底地避免这样冤案的发生。
所以这个故事本身实际上很平常,但是为什么这个剧到今天仍然具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是因为它触及了一个道德的本质问题。
窦娥一直想做一个好人,当她的父亲把她送给别人做童养媳的时候,她想做一个好女儿,一定要理解在奋斗中的父亲,所以对父亲并无怨恨。
到了别人家做童养媳的时候,她更是一定要做一个好童养媳,结婚以后她要做一个好媳妇、好妻子,甚至她丈夫死后,她还要做一个好寡妇,不仅要守节,还要孝敬婆婆。
但是最终,这个好人却被贪官和流氓共同陷害送上刑场杀头。
到了刑场上,她幡然醒悟。
但是这个醒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醒悟,这种醒悟实际上是对道德的一个非常非常严厉的疑问和质问。
关汉卿安排窦娥在刑场上有一段唱词,其中有这样的两句:“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如果这个世界上为善的终身受穷而且短命,作恶多端的终身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够长寿,我们如何能够期望这个社会整体道德的水准变好呢?所以道德问题不是道德问题,道德问题是前道德问题,如果道德出了问题,那一定是前道德问题出了问题。
就是说一个社会没有能够很好地回答我为什么要做一个道德的人。
但是这一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假如我在这说,大家要做好人,这在说道
德。
可是假如有人问我,鲍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做个好人?我不能够非常简单、非常粗暴地告诉大家说:做好人有好报。
我不能这么说,为什么?因为这句话说得没有根据,我没有办法来保证一个人做好人一定有好报。
这个世界总会有不公平。
一个社会无法做到对每一个人都完全的公正。
一个社会无法做到对每一个人每一件道德行为都有褒奖,都给他恰当的报答,同样,也不能让每一个坏人或每一件不道德的行为都有相应惩罚,让他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道德行为的后面,我们实际上没有给他预设一个好的报答,在不道德行为的背后,也不能预设一个他必须付出的代价,事实是,之所以有很多人选择做不道德的人和不道德的事,恰恰是看到了,这样做不但不会有报应,甚至有报酬。
所以我们简单地宣传,做好人有好报,结果会怎么样?会让很多人对道德发生怀疑,最终就像这个窦娥一样。
我有时候在反思,这个窦娥最后在刑场上被杀掉了,她是以一个好人的身份被杀掉的,所以我们为她感到冤屈。
可是我们想象一下,假如窦娥在这个刑场上有了这一番对道德的反思之后,她没有被杀掉,她又回来了,我们还能不能够期望她像以前那样心安理得地去做好人呢?真的很难说。
孔子的学生仲由(子路)就曾经对好人有好报发生过非常严重的怀疑并出现严重的信仰危机。
子路跟着孔子四十多年,可以说是忠心耿耿,非常坚定,孔子对于子路的坚定也曾经是毫不怀疑。
孔子曾经有一次很感慨地说,假如哪一天,我的大道行不通了,我一个人乘着一个小木筏到大海上去的时候,可能只有一个人跟着我,那就是仲由。
孔子对于子路道德上的坚定,以及子路对他本人的忠诚,是毫不置疑的。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后来周游列国的过程里面,在碰到了很多困难的时候,他给孔子提出了一个非常非常严峻问题:“君子亦有穷乎?”换成我们普通人的话来说,就是:做好人难道没有好报吗?当子路把这个问题抛给孔子的时候,孔子内心一定受到很大的震撼。
也就是说,他突然发现,子路的道德信念是建立在好人有好报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基础是不牢靠的。
这种不牢靠,还不仅是“好报”不牢靠,而且,一个人,冲着“好报”去做好人,这是真的有信念么?此刻,孔子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不就骗他:好人会有好报的,别着急,等着吧。
但是我想这不是孔子的选择,作为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他不会做这样的选择。
所以他宁愿直接戳破道德的真相,打破这个真相,打破子路的迷,然后重新建立子路信仰的基础。
所以他直接给子路当头一棒:君子固穷。
这话说白了就是做好人本来就没有好报。
问题是没有好报的时候,你还得要做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