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当前就业市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推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进行教学改革。

本文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阐明了基础会计课程在教学改革中的必要性,并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基础会计课程
一、基础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基础会计课程自身的特点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会计入门课程。

这门课程从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开始介绍,主要讲解会计的基本记账方法以及填凭证、登账簿、编报表这个流程的理论知识。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为以后学习中级财务会计以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虽然基础会计这门课讲解的都是理论知识,但对于学生做账的实际操作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会计的基础核算方法,能够准确地填写出会计凭证,根据填写出的会计凭证能够完成登记总账、明细账的工作,最后能够编辑出相关的财务报表。

现阶段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还停留在死记硬背会计分录的层面上,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基础会计知识,但是对于怎么动手填写会计凭证,如何使用计算机编制财务报表,甚至财务报表的具体格式都无法理解。

所以为了完成基础会计课程对于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要求,我们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大力培养学生动手做账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不仅仅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也能够完成实际的会计人员工作。

(二)目前的就业市场形势要求基础会计课程开展教学改革
当前的市场经济正在进行转型,并且蓬勃发展,但是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到大量的本科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会计专业的学生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所有专业中人数最多的,可见当前的就业环境对于会计专业的本科学生有很大的压力。

但是通过了解企业方面的招聘情况,我们发现,企业也并没有招聘到一定数量的会计人员。

究其原因,就是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的学生与企业的要求并不匹配,从企业的角度考虑,招聘来的会计人员最好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企业培训的成本,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进行招聘时非常注重应聘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那对于我们高校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发展,让学生不仅仅懂原理更会操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尽可能的贴合企业的工作需求,不仅仅为企业培养出合适的会计人才,也帮助学生解决毕业就业问题。

二、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并且落后
当前大部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基础会计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仍是板书教学或者板书
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无论是板书还是ppt教学,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很清楚地讲解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但并不适合基础会计课程的自身特点。

基础会计课程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会计理论知识,也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会做账,会编报表。

这些能完成实际会计工作的能力,也是我们通过教学要完成的目标,而采用板书教学,手段单一,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安排上,45分钟的课程主要就是老师进行课程讲解,学生参与度低,容易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同时有些教学内容并不适合采用板书教学的教学方法,比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这三章,采用板书教学或者多媒体教学都无法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凭证和账簿,讲解的凭证填写步骤,学生只是死记硬背不去实际操作,始终不算掌握凭证的填写工作。

(二)课程教学目标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如今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对于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学内容仍然是以理论知识为主,重点讲解的还是一些类似于会计的职能、会计的核算方法等问题。

对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跟实际工作联系密切的章节,也是把概念、分类、种类等问题作为教学目标。

在课程的考核内容方面,考核更多的还是一些基础的会计知识,对于经济业务处理的考核,也只是要求写出对应的会计分录,并没有要求填写相应的会计凭证,对于实际会计的填凭证、登账簿的工作并没有进行考核。

虽然设有相应的基础会计实践课程,但是对于手工模拟记账的考核也只是流于表面。

由此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的。

对于以应用为导向的本科院校,在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时,不能模仿研究型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降低理论教学的比例。

(三)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环节相分离
现阶段很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陆续开展像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等实训课程,证明学校已经开始注重实践教学的比例,但是,在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总会存在分离。

比如基础会计课程,经常作为一门会计的理论课程,安排在大一上学期或者大一下学期,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的会计理论知识。

而相应的会计实训课程往往安排在大三上学期或者大三下学期,对于马上面临就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这样就造成理论课程与相匹配的实践课程相隔很长的时间。

让枯燥乏味的会计理论知识缺少实际的操作,降低学生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兴趣,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马上运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

同样,在学生上实践课程的时候,大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早已经模糊,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甚至不知道会计分录应该如何书写,又要进行理论知识的复习。

总而言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分离不仅仅降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效率,也让实际操作缺少准确的理论知识支撑。

(四)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自身的能力素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基础会计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实时更新,时刻紧跟会计制度改革的脚步,在教学环节也要将基础的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会计工作相结合,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会计知识与会计工作。

但是现阶段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出现师资力量不够,教师实践能力缺乏等现象。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同于研究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一直不充足,招聘到的年轻老师大多数都是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到学校进行教学工作,虽然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没有任何的企业实际
工作经验,这些年轻老师在授课时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多也是效仿当年的老师,授课经验也不足,教授的课程内容脱离会计实际工作,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也不理想。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无法满足基础会计课程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首先。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也加入进来,摆脱只有老师一味讲课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把45分钟的授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老师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比如会计要素的特性,会计等式的动态平衡,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部分的时间,将45分钟的课程内容进行提炼,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点。

第二部分,老师可以提出几个与刚刚讲授的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思考,例如,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导致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是会计等式始终保持动态平衡,教师可以举出一些经济业务,让学生判断经济业务的发生导致了哪些会计要素的变动。

第三部分,老师可以总结并回答之前的问题,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这个知识点。

其次,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

我们在授课时可以尽量选择真实的案例、真实的经济业务,让学生学着去处理,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根据经济业务填写会计凭证。

老师再从中答疑。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优化教学效果。

(二)重新制定教学目标并重视实践教学发展
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定培养计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本科院校不同,研究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究能力,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所以教学内容不能再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目标应该重新制定,重视实践教学,减少理论教学的比例。

在课程的考核内容上,设置更多考察实际操作能力的内容,比如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会计凭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总账以及明细账,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用实际的经济业务,吸引学生学习会计的注意力,让学生不再被动的死记硬背,变成主动的探索学习,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并会用会计知识,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优秀的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

(三)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融合并争取同步进行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时间不同步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先理论教学后实践教学存在很多弊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融合并争取同步进行。

比如基础会计课程以及与其相匹配的会计手工记账课程还有会计电算化课程,可以放到一个学期来教授,甚至可以同步进行,加大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课时。

学生学习完理论知识,马上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让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马上利用实际操作,强化理论知识的记忆,而且通过实际操作也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清理论知识的逻辑关系,让理论知识框架更清晰。

这样学生学习完会计的理论知识不会觉得什么也不会,只会写分录。

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不会出现会计理论知识模糊的现象,大大提高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最大程度的融合,减少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时长,
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素质并培养双师型教师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最大程度上贴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应致力于提高教学人员的能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首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并且招聘的多半都是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一问题,学校可以根据相应的用人安排,尽可能的招聘一些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才来学校授课。

其次,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一方面,鼓励在职的老师多学习,积极考取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量,时刻跟紧专业知识的改革,了解行业的动态,对于现有的教材,针对会计制度改革,大胆的更新知识点。

另一方面,制定年轻教师挂职锻炼计划,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企业或者相关行业机构进行挂职锻炼通过到企业实践,了解真实的会计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学校可以对青年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聘请资深的老教授讲授教学技巧,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弥补教学经验缺乏的不足。

学校还可以聘请公司的会计主管进行讲座,培养教师的实践素养,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美珠.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纳税,2017(35).
[2]詹星月.《基础会计》课程实践性改革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8(12).
[3]赵晓燕.基础会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33).
[4]李亚星.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讨[J].纳税,2018(20).
[5]周冉冉.民办本科院校《基础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探究[J].财会学习,2016(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