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金属的流动与停止流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依靠外力的作用所形成的对流。
一般采取电磁搅拌或机械搅拌的办法 来产生强制对流。通常采用的技术包括:机 械搅拌、电磁搅拌、超声振动等。
浇注时存在液流的冲刷(强制对流) 液流冲刷浇道、型壁及已凝固层的生长界面。
③亚传输过程引起的流动
这主要包括:①在凝固界面上,原子和 分子的扩散产生的结晶流,它又称作界 面流;②液相中的温度梯度导致Soret效 应产生的流动;③液─气界面上温度梯 度或溶质质量分数梯度引起的非均匀分 布的界面张力产生的 Marangoni对流, 该对流是微重力凝固条件下的主要对流 方式。
• 金属液继续流动,冷的前端在型壁上凝固结壳,图 b),而后的金属液是在被加热了的沟道中流动,冷 却强度下降。由于液流通过Ⅰ区终点时,尚具有一 定的过热度,将已凝固的壳重新熔化,为第Ⅱ区。 所以,该区是先形成凝固壳,又被完全熔化。
• 第Ⅲ区是未被完全熔化而保留下来的一部分固相区, 在该区的终点金属液耗尽了过热热量。
• 在第Ⅳ区里,液相和固相具有相同的温度: 结晶 温度。由于在该区的起点处结晶开始较早,断面上 结晶完毕也较早,往往在它附近发生堵塞,图c)。
⒉结晶温度范围很窄宽的合金的停止流动机理
• 对于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在液态金属的 过热热量完全散失之前也是纯液态流动。
• 随流动继续向前,液态金属的温度降至合金 的液相线以下,液流中开始析出晶体,顺流 前进并不断长大。
➢ 熔体的流动显著增加了形核率。晶粒在数量上的增加带 来晶粒尺寸的细化。
⒊ 液态金属的流动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
对传热行为的影响
加速液体的传热过程
强迫流动能促进温度的 均匀化和过热的散失
提高液相凝固前沿的温度梯度并促进温度 起伏效应的形成
降低熔体内的温度梯度
对传质行为的影响
提高熔体内溶质原子的传输能力
强烈的紊流作用会使熔体内的成分分布更加均匀。此 外,熔体的流动状态还会显著改变液态金属凝固前沿 中的溶质分布和溶质原子的再分配,从而可对铸件的 凝固组织和成分偏析产生重要影响。
二、液态金属停止流动机理
⒈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和结晶温度范围很窄的合金 停止流动机理
• 在金属的过热量未散失尽以前为纯液态流动,图a), 为Ⅰ区。
⒉液体流动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
➢ 改变柱状晶的生长方向
➢ 熔体的流动对柱状晶前沿的溶质富集层产生冲刷作用, 使晶体附近的溶质分布不对称,形成迎流一侧的液相中 溶质原子浓度较低,而背流一侧的溶质原子却浓度较高, 从而会使柱状晶的生长方向发生变化:向迎流一侧倾斜。
➢ 促进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化 ➢ 细化凝固晶粒
可将温度差和浓度差看做引起自然对流 的驱动力!
液体在枝晶间流动:枝晶凝固时,发生收缩而产生负压,
液体被吸入枝晶Leabharlann Baidu枝而产生微观流动。
在凝固后期,固相分数较大,渗透率K随体积 分数的减小而迅速减小,流动会变得及其困难。 宽结晶范围内的合金,树枝晶发达,因而容易 形成缩松缺陷,因此要特别注意补缩。
②强迫对流
• 液流前端由于不断与型壁接触,冷却最快, 析出晶粒的数量最多,使金属液的粘度增大, 流速减慢。当晶粒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 便结成一个连续的网络。若造成金属液流流 动的压力不能克服此网络的阻力,就发生阻 塞而停止流动。
• 合金的结晶范围越宽,枝晶就越发达,液 流前端析出相对较少的固相量,亦即在相对 较短的时间内,液态金属便停止流动。试验 表明,在液态金属的前端析出15~20%的固 相量时,流动就停止。
液态金属的流动与停止流动
一、液态金属的流动
⒈液体金属流动的形式
在金属凝固过程中,液相流动的形式 主要可分为三类:自然对流、强制对 流 (或强制流动)和亚传输过程引起 的流动。
①自然对流
自然 对流
自然对流是指由于熔体发生局 部的物理性质改变而引起的自发 性对流;
浇注时及浇注完毕后液体存在 自然对流
浮力流
因凝固收缩引起的流动
浮力流 :浮力流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对流方式,它是由于凝
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传热和传质而引起的液相密度不均匀造成的。 其中密度小的液相将发生上浮,密度大的液相会下沉。 由于温度差引起的对流强度,格拉晓夫数
由于浓度差引起的对流强度,格拉晓夫数
自然对流的速度取决与格拉晓夫数的大小,
一般采取电磁搅拌或机械搅拌的办法 来产生强制对流。通常采用的技术包括:机 械搅拌、电磁搅拌、超声振动等。
浇注时存在液流的冲刷(强制对流) 液流冲刷浇道、型壁及已凝固层的生长界面。
③亚传输过程引起的流动
这主要包括:①在凝固界面上,原子和 分子的扩散产生的结晶流,它又称作界 面流;②液相中的温度梯度导致Soret效 应产生的流动;③液─气界面上温度梯 度或溶质质量分数梯度引起的非均匀分 布的界面张力产生的 Marangoni对流, 该对流是微重力凝固条件下的主要对流 方式。
• 金属液继续流动,冷的前端在型壁上凝固结壳,图 b),而后的金属液是在被加热了的沟道中流动,冷 却强度下降。由于液流通过Ⅰ区终点时,尚具有一 定的过热度,将已凝固的壳重新熔化,为第Ⅱ区。 所以,该区是先形成凝固壳,又被完全熔化。
• 第Ⅲ区是未被完全熔化而保留下来的一部分固相区, 在该区的终点金属液耗尽了过热热量。
• 在第Ⅳ区里,液相和固相具有相同的温度: 结晶 温度。由于在该区的起点处结晶开始较早,断面上 结晶完毕也较早,往往在它附近发生堵塞,图c)。
⒉结晶温度范围很窄宽的合金的停止流动机理
• 对于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在液态金属的 过热热量完全散失之前也是纯液态流动。
• 随流动继续向前,液态金属的温度降至合金 的液相线以下,液流中开始析出晶体,顺流 前进并不断长大。
➢ 熔体的流动显著增加了形核率。晶粒在数量上的增加带 来晶粒尺寸的细化。
⒊ 液态金属的流动对传热、传质过程的影响
对传热行为的影响
加速液体的传热过程
强迫流动能促进温度的 均匀化和过热的散失
提高液相凝固前沿的温度梯度并促进温度 起伏效应的形成
降低熔体内的温度梯度
对传质行为的影响
提高熔体内溶质原子的传输能力
强烈的紊流作用会使熔体内的成分分布更加均匀。此 外,熔体的流动状态还会显著改变液态金属凝固前沿 中的溶质分布和溶质原子的再分配,从而可对铸件的 凝固组织和成分偏析产生重要影响。
二、液态金属停止流动机理
⒈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和结晶温度范围很窄的合金 停止流动机理
• 在金属的过热量未散失尽以前为纯液态流动,图a), 为Ⅰ区。
⒉液体流动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
➢ 改变柱状晶的生长方向
➢ 熔体的流动对柱状晶前沿的溶质富集层产生冲刷作用, 使晶体附近的溶质分布不对称,形成迎流一侧的液相中 溶质原子浓度较低,而背流一侧的溶质原子却浓度较高, 从而会使柱状晶的生长方向发生变化:向迎流一侧倾斜。
➢ 促进柱状晶向等轴晶的转化 ➢ 细化凝固晶粒
可将温度差和浓度差看做引起自然对流 的驱动力!
液体在枝晶间流动:枝晶凝固时,发生收缩而产生负压,
液体被吸入枝晶Leabharlann Baidu枝而产生微观流动。
在凝固后期,固相分数较大,渗透率K随体积 分数的减小而迅速减小,流动会变得及其困难。 宽结晶范围内的合金,树枝晶发达,因而容易 形成缩松缺陷,因此要特别注意补缩。
②强迫对流
• 液流前端由于不断与型壁接触,冷却最快, 析出晶粒的数量最多,使金属液的粘度增大, 流速减慢。当晶粒数量达到某一临界值时, 便结成一个连续的网络。若造成金属液流流 动的压力不能克服此网络的阻力,就发生阻 塞而停止流动。
• 合金的结晶范围越宽,枝晶就越发达,液 流前端析出相对较少的固相量,亦即在相对 较短的时间内,液态金属便停止流动。试验 表明,在液态金属的前端析出15~20%的固 相量时,流动就停止。
液态金属的流动与停止流动
一、液态金属的流动
⒈液体金属流动的形式
在金属凝固过程中,液相流动的形式 主要可分为三类:自然对流、强制对 流 (或强制流动)和亚传输过程引起 的流动。
①自然对流
自然 对流
自然对流是指由于熔体发生局 部的物理性质改变而引起的自发 性对流;
浇注时及浇注完毕后液体存在 自然对流
浮力流
因凝固收缩引起的流动
浮力流 :浮力流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对流方式,它是由于凝
固过程中的溶质再分配、传热和传质而引起的液相密度不均匀造成的。 其中密度小的液相将发生上浮,密度大的液相会下沉。 由于温度差引起的对流强度,格拉晓夫数
由于浓度差引起的对流强度,格拉晓夫数
自然对流的速度取决与格拉晓夫数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