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现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现状述评
标签:针灸;过敏性鼻炎;综述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变应性鼻炎,临床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塞、鼻痒、喷嚏、鼻流清涕、鼻黏膜苍白等为特征。

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存在远期疗效不理想、查找过敏原困难、术后复发等问题。

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现谨对近5年来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现状作一综述。

1 针刺治疗
1.1 毫针
针刺局部腧穴或相应背俞穴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机体免疫能力[1-4],故临床最为多用。

杨氏[1]将152例AR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以针刺蝶腭神经节(下关前1.5 cm)为主,风寒化热者加迎香、印堂、列缺;肝胆火盛者加太冲、风池、迎香。

刺法:蝶腭神经节选2.5寸针,针尖向前上方直刺5.5 cm,刺入后患者可有瞬间放电、喷水或齿痛感,每周针刺2次,每次一侧,不留针,余穴常规针刺。

对照组予口服息斯敏,1片/次,2次/d,加2%麻黄素生理盐水滴鼻,3次/d,10 d为1个疗程。

2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41例,有效2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79%;对照组痊愈31例,有效27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6.32%;且治疗组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陈氏[2]以靳氏背三针(大杼、风门、肺俞,双侧)为主穴,肾虚配肾俞,脾气虚配脾俞,久郁化热者配曲池,留针30 min,中间行针2次,1次/d,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3个月。

结果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57%。

1.2 电针
廖氏等[5]对31例自然分组的AR患者采取电针疗法,治疗组(20例)取迎香透鼻通(双)、风池(双)、列缺(双)、上星、百会,双侧迎香、上星-百会加电针,断续波,频率2 Hz,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度为限,20 min,每次治疗间隔2~3 d,共治疗3周;对照组(11例)使用辅舒良水性鼻用喷雾剂,每天晨起2次,3周为1个疗程。

结果显示,2组鼻结膜炎调查问卷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疗效差异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进行10例随访,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邢氏等[6]取双侧迎香穴,向上平刺0.5 cm,加电针,疏密波,留针25 min,1次/d,10 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显效104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3.2%。

表明电针治疗与一线西药疗效相当,且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也较好。

1.3 腹针
曾氏等[7]对111例门诊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8例)采用薄氏腹针法,取中脘(浅刺)、下脘(浅刺)、气海(中刺)、关元(中刺)、商曲(浅刺),只捻转不提插,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对照组(53例)给予口服鼻炎康,每次4片,4次/d,10 d为1个疗程。

2组均治疗2个疗程,随访半年统计疗效。

结果总治愈率分别为91.4%和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

总之,针刺治疗AR为目前临床所常用,其处方配穴或局部取穴以疏通经气、宣通鼻窍为主,如迎香、上迎香、印堂等;或配合循经辨证取穴以补脾益肾、宣肺利窍,如合谷、足三里、肺俞、肾俞、脾俞、大椎、风池等;或通过刺激相应背俞穴、腹部穴等调节相应脏腑气血以达到益气固表、通利鼻窍的作用,均能有效改善AR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 灸法
2.1 隔物灸
安氏等[8]以艾柱隔药饼(白术、黄芪、防风、白芥子,按1∶2∶1∶0.5比例,姜汁调和)灸上星,5壮/次,1次/d,6次/周,共治疗4周,与口服鼻炎康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4.38%和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

胡氏等[9]对82例AR患者给予隔附子灸。

以大椎、肺俞、膏肓为主穴,症状较重时加用印堂、迎香(双侧)、上迎香,黄酒调敷附子饼于所选腧穴上,以10 mm×8 mm大小艾柱置其上,每穴灸3~5壮,1次/d,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46例,有效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0%,且对缓解期AR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表明隔物灸可以增强灸疗温阳益气、散寒通络、扶助正气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AR的复发率。

2.2 艾条灸
蒋氏[10]运用赵氏雷火灸条灸治迎香、印堂、上星、合谷、列缺(双侧),每穴灸疗15 min,项部(第一颈椎至第七椎)灸疗3 min,2次/d,6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治疗期间鼻塞严重者可给予1%呋喃西林或麻黄滴鼻液。

结果48例患者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

认为雷火灸对反复发作的过敏性鼻炎近期疗效值得肯定,但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3 温灸盒灸
王氏等[11]采用随机对照法将100例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

治疗组用自制芪梅散(黄芪、乌梅、麻黄等)敷神阙,上用艾盒灸30 min,1次/d;对照组口服巴斯汀片,1次/d。

6 d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6个月后观察疗效。

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和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gE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神阙灸疗效优于西药组。

2.4 温针灸
温针灸的作用一方面通过针刺穴位疏通经气、散寒通窍;另一方面表现为灸的热力沿针体传导扩散到肌肉组织中,能有效地改善全身血流状态和局部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较单纯针刺更快速有效。

孙氏等[12]将180例AR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治疗组(90例)与针刺对照组(90例)。

温针组取印堂、迎香、曲池、合谷、足三里、太冲(双侧),针柄上放置长1 cm的艾柱,1壮,留针30 min,单纯针刺组取穴、留针同温针组。

每周2次,10~14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结果温针组治愈7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6%;针刺组治愈68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5.6%。

表明温针灸比针刺能更有效迅速改善AR的临床症状。

玛依努尔·木拉提[13]将136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

治疗组取迎香、印堂、合谷、足三里为主穴(双侧),随证配穴,得气后在风门、肺俞、足三里、肾俞加灸,每次2~3壮,1次/d,10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以王不留行籽压贴耳穴:肺、内鼻、外鼻、肾上腺、肾、脾、过敏区,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5.59%和73.52%,表明温针灸疗效明显优于耳穴组。

2.5 药线点灸
杨氏等[14]采用壮医药线点灸迎香(双侧)、鼻通(双侧)、印堂、风池(双侧):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一端,露出1 cm线头,点燃后吹灭明火,使线头仅余火星并迅速将此线端对准穴位,火灭即为1壮,每穴灸3壮,1次/d,5次为1个疗程。

然后在双侧足三里各注入核酪注射液药液2 mL,每隔2 d注射1次。

对照组为单纯针刺,取穴同治疗组,留针20 min,加穴位注射(同治疗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95.00%,表明药线点灸疗效与针刺疗效相当。

灸法通过刺激局部腧穴能起到温经散寒通窍的作用,如灸治相应背俞穴则能起到温肺散寒、健脾益气、补肾壮阳的作用,进而达到益气固表、标本兼治的目的,对AR的防治有较好效果。

3 穴位注射
李氏等[15]对62例AR患者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取肺俞(双)、廉泉、天突、迎香透鼻通(双),用6号针头抽取曲安奈德1 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5 mL,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每穴推注混合液体0.5 mL。

前3个月每月注射1次,以后每3个月注射1次,结果总有效率为98.39%。

周氏[16]取迎香(双)、印堂,每穴注入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0.1~0.5 mL,并发哮喘者加定喘穴(双)、天突,每穴0.2~0.5 mL,每周1次,3次为1个疗程。

结果治愈40例,好转78例。

研究显示,穴位注射集药物、针刺、经络疏导于一身,将针刺与药物作用叠加,能有效降低血清总IgE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且有用药少、作用强、药
效长、不良反应少的优点[17]。

4 穴位敷贴
通过穴位敷贴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对AR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临床应用以三伏贴最常见。

黄氏[18]将20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天灸组与对照组。

天灸组(100例)用中药(细辛、白芥子、麻黄按1∶4∶3配制)敷贴于脾俞、肺俞、足三里(双侧),每次3~6 h,每年3次(初伏、中伏、末伏各1 d),连续2年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对照组(100例)用伯克纳鼻喷雾剂喷鼻,每次每个鼻孔2掀,2~3次/d,持续用药2~10周,10周后进行疗效比较。

观察时间为2008年10月-2010年10月,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68.0%和5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亦有运用三九灸。

陈氏等[19]取大椎、风门、肺俞、肾俞、膏肓、志室为主穴,兼有慢性咽炎者,加百劳、天突;兼有哮喘者,加天突、定喘。

分别于节气中的一九、二九、三九的首日将如硬币大的中药(延胡索、白芥子、细辛、甘遂、麻黄按4∶2∶2∶2∶2比例,姜汁调和)敷于腧穴上,每次选6~7穴,除大椎外均取双侧,成人每次2~6 h,9 d为1次,3次为1个疗程。

通过治疗前9 d 和治疗后9 d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疗效对比。

结果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5年的患者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九灸能显著提高AR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改善鼻、眼、睡眠等不适感。

5 穴位埋线
朱氏等[20]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36例)于肺俞、膈俞、脾俞、肾俞、迎香处埋植0000号0.6~1.5 cm灭菌羊肠线,配合背俞穴拔罐,10 d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对照组(36例)予口服盐酸西替立嗪片,10 mg/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6个疗程。

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刘氏[21]则于迎香、大椎、合谷(双侧)、列缺(双侧)、足三里(双侧)、肺俞等穴埋植0.5~1.0 cm长的2-0号羊肠线,15~20 d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半年后统计疗效。

结果31例患者治愈12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

推测穴位埋线有生化刺激、经络刺激以及长效刺激等多重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变态反应能力,有效治疗或缓解AR症状。

6 水针刀
周氏等[22]对200例AR患者按随机盲法原则分为水针刀组(100例)和电针组(100例)。

水针刀组:取双侧肺俞,每侧注入药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胸腺肽粉针1.6 mg+生理盐水1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2 mL)2 mL,然后用汉章牌Ⅰ型针刀,以45°角向脊柱方向刺入,根据局部病理变化,选用纵行剥离、横行疏通、切、割、铲、削等不同方法,使肺俞处黏连松解,疤痕刮除,
痉挛缓解。

电针组:毫针齐刺双侧肺俞,平补平泻,加电针(疏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留针20 min。

2组均每隔5 d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6个月后回访。

结果治疗后免疫水平指标显示水针刀组IgG、IgA、IgM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愈率分别为69.0%和20.0%,总有效率分别为97.0%和55.0%(P<0.01)。

表明水针刀疗法能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AR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并指出水针刀具有穴位注射与针刀治疗的双重作用,能提高针刀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临床接受度。

7 针刺配合其他疗法
7.1 针药并用
针刺与中药相结合,既能提高免疫功能、凉血脱敏,又能疏通经络、宣通鼻窍,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林氏等[23]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AR。

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每日1剂,分3次温服,同时针刺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双侧)、风池,3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

对照组口服地塞米松0.75 mg,3次/d;特非那定60 mg,2次/d,1周为1个疗程。

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随访半年,结果2组症状体征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有抗炎、抗菌、抗过敏的作用,有助于患者体内自稳平衡环境的恢复,改善过敏体质。

高氏等[24]对针刺加中药组与单纯中药组进行比较研究。

180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组,治疗组(90例)服用中药:寒邪袭肺型用自拟加味桂枝汤;热郁肺经型予自拟清肺泄热利窍汤;卫气不固型给予自拟补气固卫汤。

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用1个月。

热郁肺经型加针刺大椎、鱼际、丰隆、内庭,得气后,用捻转提插法先泻后补,留针30 min,1次/d。

对照组90例单服中药治疗,用药同治疗组。

以上均以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显效75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0%。

对照组显效55例,有效9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2.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7.2 针灸并用
针灸并用有温经散寒、益气扶阳、通络开窍之功,对于肺卫不足,寒邪内侵所致AR能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马氏等[25]以治疗组(58例)针刺迎香、合谷(双侧)、上星、大椎、风门,随证补泻,10 min行针1次,留针20 min,起针后于大椎、风门施以温和灸15 min;对照组(58例)单纯施以针刺,手法同治疗组。

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9.6%和72.4%,2组痊愈患者随访1年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3例,对照组8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针灸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针刺组。

有报道运用“温督祛霾”的治疗原则,在头面部、腹部及腰背部热敏化高发区寻找热敏点实施灸疗以通调气血、温经扶阳,配合针刺合谷(单侧轮换)、印堂、百会、肾俞(双)、迎香(双)、风池(双)以及督脉上百会前后3~4个阿是穴,行补法,得气后留针20 min。

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果显示该法能迅速消除鼻塞流涕、头晕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6]。

7.3 针刺与穴位敷贴并用
李氏[27]将60例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

治疗组以列缺、合谷、迎香(双侧)、肺俞、大椎、风池、印堂、丰隆为主穴,阴虚火盛者加三阴交、复溜等,留针30 min。

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配合三伏贴:初伏取膻中、大椎、肺俞、厥阴俞;中伏取天突、风门、膏肓俞、脾俞;末伏取膻中、大椎、肺俞、厥阴俞,取药饼(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为末,姜汁调和)于所选腧穴上,胶布固定,10 d贴敷1次,3次为一疗程;对照单纯针刺组。

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5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明三伏贴配合针刺治疗既能有效改善AR症状,降低过敏几率,又能扶正固本提高机体免疫力。

7.4 针刺配合物理疗法
赵氏等[28]以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上星、印堂、攒竹、迎香、风池、合谷、足三里(除上星、印堂外均取双侧),留针30 min,配合超短波治疗仪照射鼻翼两侧15 min,1次/d,15次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

与单纯针刺组(29例)比较。

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5.86%,治疗组免疫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吴氏[29]采用穴位埋线配合红外线偏振光治疗AR(40例),取印堂、迎香或鼻通、风池、大椎、合谷(双侧)埋线,15~20 d埋线1次,4次为1个疗程,配合红外线偏振光照射星状神经节、鼻通、迎香、合谷,1次/d,10次为1个疗程,与常规针刺(32例)进行对照,治疗1~2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

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明红外偏振光可有效改善局部组织缺血状态,消肿止痛,改善肌肉痉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与针刺治疗相配合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7.5 针刺配合拔罐
临床观察表明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代谢能力,增强AR患者的机体耐受力以及抗病能力。

李氏等[30]采取神阙拔罐,5~10 min,发作期每日1次,缓解期隔日1次,配合王不留行籽贴压肺、脾、肾等耳穴,3 d行1次,1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40例患者治愈23例,好转1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5%。

邵氏等[31]取大椎、双侧肺俞拔罐15 min,配合自拟汤药(黄芪、白术、防风、苍耳子等)治疗39例AR患者,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4.9%。

7.6 其他
刘氏等[32]采用针刺结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刺络拔罐、推拿治疗AR。

针刺选风池、迎香、印堂、上星、合谷、外关、太冲(双侧),配合TDP头面部照射40~60 min,取针后与大椎、肺俞(双)、膈俞(双)刺络拔罐,留罐10 min,再推拿按揉迎香、印堂、眉弓、太阳、百会、通天、风池(双侧),各5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结果100例患者痊愈92例,显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4%,随访6个月~1年无复发。

针刺结合其他疗法,可综合各种疗法之优势,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并能在缓
解临床症状体征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标本共图。

8 问题与展望
中医认为,AR属“鼻鼽”范畴,主因肺、脾、肾三脏虚损,肺气不足,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鼻为肺之窍,肺气不利则鼻窍不通,津液停聚,则致鼻塞、鼻流清涕、喷嚏等症,故其治以温阳益肺、疏风散寒为核心。

针灸治疗既能疏通局部经气、通利鼻窍,又能温阳散寒、益气固表。

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临床治疗已取得满意效果。

但就目前研究本身而言,尚缺乏真正高质量的文献报道。

笔者通过分析近5年针灸治疗AR相关文献,发现近90篇文献中约50%是临床治疗观察研究,样本相对较少,同时缺乏阳性对照,可信度较低。

本文遴选样本量较大、随机对照、可信度较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以下问题:①试验的随机化程度低。

上述文献中大多数研究按照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随机对照,使试验结果的可信度降低,且少有提到试验的样本量计算,这无疑会增大研究结果的偏倚程度。

②缺乏统一的诊断及疗效标准。

上述文献中有14篇选用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于1997年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2篇选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还有2篇选用2005年兰州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的不一致,导致文献之间的可比性较差,难以对不同疗法的比较进行更深入可靠的研究。

③缺乏远期疗效的观察随访与研究。

上述多数文献仅针对近期疗效进行研究,对远期疗效的随访较少,且随访时限从6个月~2年不等,界定不一。

总之,目前针灸治疗AR的临床研究虽然较多,但在方法学上仍有较大改进空间,如扩大样本量、明确以及统一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与可重复性,进而为AR的针灸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证据。

参考文献:
[1] 杨彩梅.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鼻渊76例[J].现代中医药,2009,29(6):51.
[2] 陈仁年.针刺背三针为主治疗过敏性鼻炎35例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9):1038.
[3] 杨白燕.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62例临床观察[J].天津中医药,2008,25(1):74.
[4] 赵冏琪,袁永.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J].中国针灸,2011,31(10):874.
[5] 廖育麟,刘志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31例的疗效评价[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6-8.
[6] 邢潇,贾海波,肖维刚,等.电针刺激双侧迎香穴治疗变应性鼻炎133例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80-81.
[7] 曾荣,陈晓玲,张艳勤.腹针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58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1):67.
[8] 安杨,王俊杰,张焱.隔药饼灸治疗变应性鼻炎32例[J].陕西中医,2010,31(2):214-216.
[9] Hu ZH,Li XJ,Huang KW. Treatment of 82 cases of allergic rhinitis with aconite cake-partitioned moxibustion[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0,8(2):91-92.
[10] Jiang JM. Treatment of 48 cases of 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 with thunder-fire moxibustion[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0,8(2):89-90.
[11] 王艳芳,李鸿霞.神阙穴隔药灸对过敏性鼻炎远期疗效的影响[J].新中医,2012,44(2):83-85.
[12] Sun ZH,Song L.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warm needling moxibustion for seasonal allergic rhinitis[J].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0,8(2):102-104.
[13] 玛依努尔·木拉提.温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1,29(1):24-25.
[14] 杨青,朱文红.药线点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J].吉林中医药,2008,28(7):518.
[15] 李育红,许嘉鹏.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62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2,33(1):51.
[16] 周健.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4):46.
[17] 雷晓兰,朱皓华,柳冰.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IgE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4):46-47.
[18] 黄小玲.天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2,44(3):102-103.
[19] 陈绍辉,陈俊琦,周靖程,等.三九灸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9):598-600.
[20] 朱英,王永梅,杜艳.背俞穴注射式穴位埋线配合拔火罐治疗变应性鼻
炎36例[J].河北中医,2009,31(3):422-423.
[21] 刘燕丽.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31例[J].光明中医,2011,26(6):1195.
[22] 周志华,李永堂,吴洲红,等.水针刀与电针肺俞穴治疗过敏性鼻炎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9-20.
[23] 林栋,崔岚,刘臣.半夏泻心汤配合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42例[J].新中医,2009,41(10):69-70.
[24] 高丽华,杨波,付春辉,等.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9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7):110-111.
[25] 马天伟,朱雪坤.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5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56.
[26] 陶敏慧,魏效峰,谢强,等.谢强运用“温督祛霾”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经验[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2(12):114.
[27] 李郭梦寒.针刺结合“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30 例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43(5):72-73.
[28] 赵辉,谭乐成,王艳.针刺配合超短波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3):20-21.
[29] 吴萍.穴位埋线配合红外偏振光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1,40(1):42-43.
[30] 李翠,苏日亮.神阙穴拔罐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J].山东中医药杂志,2010,29(12):836-837.
[31] 邵清华,牛雷.拔罐疗法配合自拟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39例[J].河南中医,2012,32(2):207-208.
[32] 刘桂东,侯冬梅.综合治疗过敏性鼻炎12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3):190-1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