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ppt475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3
• 马克·吐温的财富的确不多,却无损他高超的幽默、
机智与名气,被称为美国最知名人士之一,曾被
推崇为“美国文坛巨子”,擅长写具有讽刺意味
小说。其交友甚是广泛,迪士尼、魏伟德、尼古 拉·特斯拉、海伦·凯勒、亨利·罗杰诸君,皆为其 友。他曾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海伦·凯勒曾言: “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
B
16
• 必须站着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
在演讲之前先理理发。 “你喜欢我们这个城市
吗?”理发师问他。 “啊!喜欢,这是一个很好
的地方。”马克吐温说。“您来得很巧,”理发
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 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喽?” “是的。”马克吐温
说。 “您弄到票了吗?” “还没有。” “这可
己则说:“不能一味逗乐,要有更高的理想。”
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
而且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
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B
5
• 后人评价 • 一个优秀的作家,一个优秀的演说家。 • 近代幽默文学的泰斗! • 代表美国文学的世界一流作家! • 他是怀有赤子之心的顽童,亦是仗义
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膀,两手一摊,惋
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 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
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 站着。”
B
17
• 传奇人生

马克·吐温的一生似乎注定要带上传奇色彩。而命运
的来临,令他于1835年他降生的那一年,哈雷彗星曾划过
B
12
经典幽默
• 与贵妇的谈话 • 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
一位贵妇说:“夫人,你太美丽了!”不 料那妇人却说:“先生,可是遗憾得很, 我不能用同样的话回答你。” 头脑灵敏, 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回答:“那没关 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
B
13
• 吃一头鲸鱼
• 马克·吐温收到一封信。这是一位青年 人写来的,他想向马克·吐温请教成为大作 家的诀窍。信中说:“听说鱼含大量的磷 质,而磷是有利于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 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鱼吧?但不知道 你究竟吃的什么鱼,又吃了多少呢?” 马 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条鲸鱼 才行。”
很足,男女老少都喜欢读。在批评家看来,事情就复杂了。马克·吐
温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家?是无害的滑稽家,还是社会讽刺家?

早期这么乐观,后来为什么这么悲观?他到底是创造力得到充分
发挥的天才,还是看风使舵的庸人?他究竟是热爱美国还是痛恨美
国?……这些涉及到对他总 评价的问题近一百年以来没有停止过争议,
是一大研究课题,在美国叫做“马克·吐温问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
真的倾听及热情的捧场。然而,不知何故,我找
不到琼西·M·得彪先生的讲稿,因此我无法替他讲 了。请诸位原谅我坐下。”
B
15
• 父亲是谁
• 法国名人波盖取笑美国人历史太短, 说:“美国人没事的时候,往往喜欢怀念 祖宗,可是一想到祖父一代,就不能不打 住了。” 马克·吐温回敬说:“法国人没事 的时候,总是想弄清他们的父亲是谁,可 是很难弄清楚。”
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
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
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
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
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
B
14
• 演讲

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吐温与雄辩家琼
西·M·得彪应邀参加同一晚宴。 席上演讲开始了,
琼西·M·得彪滔滔不绝,情感丰富地讲了20分钟,
赢得了一片热烈的掌声。然后轮到马克·吐温演讲。
马克·吐温站起来,面有难色地说:“诸位,实在
抱歉,会前琼西·M·得彪先生约我互换演讲稿,所
以诸位刚才听到的是我的演讲,衷心感谢诸位认
重要的作品,故事的主人公是在《汤姆·索亚历险
记》中就跟大家
• 见面的哈克贝利·费恩。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 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
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黑 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忠心
耿耿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 从主人家中出逃。
B
长空。后来,马克·吐温为自己预言,当1910年哈雷彗星
再次出现时,他会随它离世。那年4月19日彗星果然出现,
他也在第二天逝世。
• 马克·吐温与中国

马克·吐温对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非常关切,他对中
国爆发的义和团反帝运动极为同情,一九00年八月十二日
他写信给他的一位朋友说:“现在全中国都站起来了,我
的同情完全在中国人民方面。欧洲的匪徒们曾经欺凌他们
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 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威廉·福克纳称他
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
来”。他是美国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海明威曾 经说过“一切当代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一 本叫《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的书”。他于1910 年4月21日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安葬于纽约州 艾玛拉。其中《百万英镑》倍受欢迎。
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B
7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
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
• 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 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
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
9
•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The Million Pound Note)是美
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在美国
街头乞讨的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
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
万大钞借给亨
• 利,看他在一个月 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 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 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在兄弟那里也
B
2
• 中文名:马克·吐温
• 外文名:Mark Twain
• 别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
• 出生日期:1835年11月30日
• 逝世日期:1910年4月21日
• 职业:作家,小说家,演说家代表作品:
《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获得了一份工作。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 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 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B
10
• 历史命运

在美国,马克·吐温似乎有两个,一个是读者眼中的马克·吐温,
一个是批评家眼中的马克·吐温。在读者看来,马克·吐温幽默、滑稽、
诙谐,夸张得要命,可又蛮真实的,有时还带点刺儿;他的美国味道
执剑的骑士! • 有个关于马克·吐温的书库。 • 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B
6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
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
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
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
多年,我希望他们能把外国人都轰走,永远不让他们再回
去。”

同年十一月,马克·吐温在美国公众教育协会年会上
发表演说时公开宣布:“我就是义和团。义和团人是爱国
的,我祝他们胜利。”“为什么列强不退出中国,让中国
自由地处理自己的事务呢?事情都是外国人闹出来的,只
要他们能滚出去,那是多么大的好事。”
B
18
B
马克·吐温
B
1
•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 -1910年4月21日),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 门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射手座)
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
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 学的杰出代表。2006年,沃伦被美国的权 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 位人物之一(名列第16位)。
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
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
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
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
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
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19
wk.baidu.com
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
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
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
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
B
4
• 写作风格

融幽默与讽刺一体,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
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既是幽
默辛辣的小说杰作,又有悲天悯人的严肃,还十
分的聪明!
• 艺术特征

马克·吐温又是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幽
默讽刺风格别具特色。鲁迅评价马克·吐温成了幽
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
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马克·吐温自
马克·吐温是以“说笑话的能手”登上美国文坛的。一般的评论文章
或者文学年鉴总是把他与“滑稽作家”、“幽默家”、“滑稽小品的
作者”归成一类,其特长是“为大多数人提供无害的消遣”。
B
11
• 布鲁克斯把马克·吐温的一生分成三个阶段。童年是在一个缺乏温暖 的家庭里度过的。他幼时有梦游症,说明他有两个自己、两种倾向、 两种愿望:一方面要表现个性,一方面又屈从母亲。他站在父亲的棺 材前向母亲保证今后“要做个好孩子”,证明他顺从严禁自己的加尔 文教的社会环境。他家庭之外的生活环境同样糟糕:汉尼伯尔镇地处 开发不久的中西部,是“文化的沙漠”,“天才的种子必然会死亡”。 第二阶段中,在密西西比河上四年的领港生活,是他与社会关系最融 洽的时间:他赚钱,家里人满意;又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智,所以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开头几章写得极有诗意。可是到了西部之后, 他为投机发财的社会风气所包围,又一次放弃艺术的追求,头枕找矿 致富的美梦。那么他是怎么成为作家的呢?布鲁克斯说:“他下意识 的愿望是当艺术家,但这是发挥个性的行业,而发挥个性在他母亲看 来是罪恶,在社会看来是耻辱。母亲和社会这两个方面都要求他做个 生意人,而他又不可能调动自己身上必需的能量去满足这个要求。美 国作家们一生中经常遇到这种困境!我们看到,这种困境终于导致马 克·吐温变成了幽默家。”按布鲁克斯的理解,马克·吐温之当幽默家, 与他想找到矿脉发财同出一源,是他又一次出卖自己艺术天才的例证。 第三阶段是到东部同奥丽维亚·兰登结婚之后。布鲁克斯认为,这位 富商的小姐生活圈子狭窄,唯父辈意见是从。马克·吐温为了博得她 的欢心,不得不同时讨好她那个社会圈子,而那个高雅而又庸俗的社 会之所以接受这个“没有教养的”西部幽默家不是看中了他的才能, 而是因为他的才能能够赚钱。
19
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 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
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
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本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B
8
•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一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