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 革命文学

革命文学社团及代表作家

章太炎等革命作家

一、“国学大师和革命元勋”章太

1、早期生平与思想:

章太炎(1869-1936),原名章炳

麟,字枚叔,又名学乘,浙江余杭

人。因景仰顾炎武,改名绛,别号

太炎。曾用名和笔名有章燐、章缁、绛叔、西狩、陆沉居士等。自幼受

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23岁师从俞

樾,学问大增。甲午战争后,参加

强学会,赞成维新变法;1897年参

与《时务报》编务,1898年到武昌

筹办《正学报》,均因不肯盲从而

被逐。戊戌政变后,曾避居台湾、

日本,1900年返沪。此期思想倾向

改良,但已有自己的见解。?“章疯子”人生的另一面章太炎在与友人品茶

?章太炎正装像2、中期生平与思想:

1900年7月,在上海张园“中国议

会”集会期间,当场割辫退会,与

改良派决裂。1901年任职东吴大学,

因大谈反清革命而被追捕,1902年

逃亡日本。1903年因“《苏报》案”

被捕入狱,1904年冬,在狱中与蔡

元培等人组织光复会;出狱后至日

本,主编《民报》,鼓吹革命。辛

亥革命后,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

问;因与南京临时政府政见分歧而

另组中华民国联合会,后改为统一

党。袁世凯窃国后,章太炎诟袁氏

包藏祸心,被幽禁三年。释放后曾

入护法军政府,任秘书长。

此期思想以反满革命为主,其民族

主义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使其不随

众议、独立思考,个性张扬。

3、后期生平与思想:

晚年渐渐远离政治,侨寓苏州,创办章氏国学讲习所,研究并

传播传统文化;多次公开表示

支持学生运动,主张抗日。

1936年6月14日病逝于苏州。

其著作辑为《章氏丛书》、

《章氏丛书续编》、《章氏丛

书三遍》。20世纪80年代上海

人民出版社出版有《章太炎全

集》6卷。

与黄侃并称“乾嘉以来小学的

集大成者”。

与孙中山并称为“疯子”!?其学问与胆识随处可显。光绪卅年(1904)慈禧70大寿,他

撰联云:

?今日幸南苑,明日幸北海,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心血轻

抛,只顾一人庆有;

?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今日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

弃,每逢万寿疆无。

?著名弟子有:黄侃、汪东、朱希祖、沈兼士、马裕藻、钱玄

同、鲁迅、周作人、吴承仕等;

朱继海为其关门弟子。文怀沙

也曾宣称是其弟子,但据学者

考证,仅幼年听过章太炎讲学

而已!

?盖炳麟中岁后所得,固非清学

所能限矣,其影响于近年来学

术界亦至巨。

——梁启超

?革命与学术一身而二任

?有学问的革命家

?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

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

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

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

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

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一代名士的归宿——章太炎墓

后生的楷范。

——鲁迅

?第一、追求文章古奥雅驯,反对行文夸饰虚浮。其《自述学

术次第》云:“余少已好文辞,本治小学,故慕退之造词之则,为文奥衍不驯,非为慕古,亦

欲使雅言故训,复用于常文

耳。”

?魏晋之文,大体皆埤(pi)于汉,独持论仿佛晚周,气体虽

异,而其守已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达,可以为

百世师矣。

?——《国故论衡·论式》?章太炎主张“说经尚朴质,而文辞贵优衍。”以此为标准,

他指出龚自珍:“自自珍之文

贵于世,而文学涂地垂尽,将

汉种灭亡之妖耶?”认为龚文

“多喜浮华”、“宗法天台,

无过爱其词藻”。

?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黄遵宪、林纾等人的文

章皆持鄙视态度,尤其是严、

林二人:“复辞虽饬,气体比

于制举,若将所谓曳行作姿者

也。纾视复又弥下,辞无涓选,精采杂污,而更浸润唐人小说

之风。”

?章太炎论雅俗

?章太炎书写的对联?徒论辞气,太上则雅,其

次犹贵俗耳。俗者,谓土

地所生习,婚姻丧纪,旧

所行也,非猥鄙之

谓。……夫以俗为缦白,

雅乃继起,以施章采,故

文质不相畔。世有辞言袭

常,而不善故训,不纂文

理,不致隆高者。然自有

友纪,窈儇(xuan)侧媚之

辞,薄之则必在绳之外矣。

是能俗也。(《与人论文

书》)

?第二、提出作者的文体意识,

强调情与法度统一。他强调语言应与所写文体相符,认为吟诗作文应遵守已有的法度:

“修辞之术,上者閎雄,其次隐约,知谀辞之不令,则碑表符命不作;明直言之无忌,则《变雅》、《楚辞》不兴。”

(《正名杂议》)

?对法度与情感的关系,他如是论述:“盖为文而不先绳以法度,恐将画虎不成而反为狗,曾不如守法度而遇情生时,下笔为文,则庶几矣。大抵古人情浓,故文每见佳,近几年则难及之矣。”(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

《辨文学应用》文章之妙,不过应用,白话体可用也。发之于言,

笔之于文,更美丽之,则

用韵语,如诗赋者,文之

美丽者也。约言之,叙事

简单,利用散文,论事繁

复,可用骈体,不必强,

亦无庸排击,惟其所适可

矣。

?——1922年应江苏省教育会邀请演讲

?章太炎的散文“上规秦汉,下凌魏晋”(许寿裳:《章炳麟

传》),情感激越,内容丰富,

逻辑严密,风格刚健,具有鲜

明的以经术作政论的特点,显

示出其深厚的学识和严谨的思

维。其内蕴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揭露清廷罪恶,凸显民族主义。建立在对中华民族历史的严密

考证和对现实剖析的基础之上的民

族主义,既保种御辱,也反帝爱国。?架阁有蒋良骐《东华录》,尝窃窥之。见戴名世、吕留良、曾静事,

甚不平,因念春秋贱夷狄之旨。

(《自编年谱·1880年》)?仆以为民族主义如稼穑然,要以史籍所载人物、制度、地理、风俗为

之灌溉。(《答铁铮》)

?一条鞭法,名为永不加赋。而耗羡平余,犹在正供之外。…玄烨、弘

历,数次南巡,强勒报效,数若恒

沙。(1903年《驳康有为论革命

书》)

?1907年《讨满洲檄》历数其分主奴、残酷屠杀、滥兴文字狱、吏治腐败、宫廷淫乱、任用奸吏、毁坏礼乐等

14条罪行,并揭露立宪实质:“乃

以立宪法改官之令,诱我汉民,阳

示仁义,包藏祸心,专任胡人,死

相撑拒。“提醒”我国民伯叔兄弟,亦既烛其奸慝(te),弗为惑乱,

以胡寇孔棘之故,惟奋起逐北,摧

其巢穴,以为中华种族请命。”

?第二,鼓吹革命斗争,纪念牺牲烈士。他早年曾参与维新运

动,希望在现有体制内进行改

良以挽救颓局。但他很快就失

望了,在《中夏亡国四十二年

纪念书》中,他用中国历史和

世界历史的事实,说明了夷夏

之辨的必要性,认定改良主义

已无法改变现实,转而提出革

命。

?当扫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讨满洲檄》(1907)?章太炎在中国近代史上所起的作用和他在当时的社会上所占

的地位,很明显是担任了一个

思想家、宣传家的角色。?——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章太炎剖析》

?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他宣称:“不自由,无宁死!”

斥专制皇帝为“载湉小丑”,

认为“革命……实补泻兼备之

良药。”

?《告癸丑以来死义诸君文》、《邹容传》等均为纪念烈士之

作。

?章太炎的散文代表作是《訄

?章太炎著作书影书》。该书博大精深,不仅涉

及哲学、宗教、社会学、语言

学、史学等众多领域,而且讨

论了社会现实问题和社会改造

方案。訄,《说文解字》释为:

“迫也。”段玉裁注曰:“今

俗谓逼人有所为曰訄。”作者

在目录后叙中亦云:“逑鞠迫

言。”意谓集中所收乃于穷蹙

环境中非说不可之言。

?此书有初版本、重订本两种结

集本,分别于1900年和1903年

出版。(参阅朱维铮:《章太

炎全集·前言》第三卷)

訄书》

?初版本内蕴:

?一方面暴露清政府的腐败与投降媚外,谴责帝国主义的入侵,讥讽儒家空谈“仁恩”,“不

究其实”;一方面主张“改良”

现实,寄希望于“客帝”能够

“自强”,对孔子仍表尊重。?——参阅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

?全书共五十二篇。

?注:“客帝”,指清帝,具体指光绪皇帝。由于清政权是满族进入关

内建立而成的,章太炎认为中华的

主人应该是汉族,故如是称呼。其

中已凸显出民族意识。?重订本内蕴:

?全书增为六十五篇。不仅篇目作了较大调整,保留篇目也作了大量修改。总体

看,革命色彩愈浓,对孔子亦持批判态

度。除“前录”两篇外,内蕴可分为四

个方面:

?第一、从《原学》到《学隐》13篇,择要论述先秦诸子及近代各种学说。?第二、从《订实知》到《冥契》17篇,用生存竞争学说解释自然界和

人类的发展。

?第三、从《通法》到《消极》25篇,多角度总结历史经验,建构革命胜

利后的建设方案。

?第四、从《尊史》到《解辫发》8篇,探讨编写史书的原则及宗旨。

?总体看,其诗歌典雅古奥,喜欢用典,晦涩难懂;也有风格明丽、晓畅易懂之作。

?内蕴有二:第一是借诗言志,抒发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先烈的追怀。

?第二是描绘田园风光,流露出对世事纷扰的厌恶和信佛欲隐的倾向。

?艺术特征有二:第一是善用典故,诗风古奥。

?第二是善用比兴手法。?狱中赠邹容(1903年)?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生日自述(1927年)

?嗟跎今六十,斯世孰为徒??学佛无乾慧,储书不愈愚。?握中余玉虎,楼上对香炉。?见说兴亡事,拿舟望五湖。

?滑头最是康熙帝,?一条鞭法是钱粮。?名为永远不加赋,?平余火耗仍无数。?名为永远免丁徭,?各项当差着力敲。?开科诳骗读书人,?更要开捐骗贫民。?……

?兄弟原是汉家种,?不杀仇人不算勇。?莫听康梁诳尔言,?第一仇人在眼前,?光绪皇帝名载湉。?——《逐满歌》(节选)?狱中闻沈禹希见杀?不见沈生久,

?江湖知隐沦。

?萧萧悲壮士,

?今在易京门。

?魑魅羞争焰,

?文章总断魂。

?中阴当待我,

?南北几新坟。

沈荩(1872-1903),字愚溪,亦称禹希,湖南善化人。因泄露《中俄密约》而被慈禧下令“杖毙”。

上图为沈荩。

右图为慈禧。

?一、秋瑾生平

?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卿,别署鉴湖女侠;留日期间改名瑾,

易字竞雄,又署汉侠女儿。浙江山阴

(今绍兴)人。她出身书香门第,性格

慷慨不群。1896年奉父命与王廷钧成

婚;1903年随夫进京,始接受新思潮。

1904年赴日留学,先后参加“共爱

会”、“演说练习会”、“三合会”等

组织,筹办《白话》杂志。1905年返

国,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8月,

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为浙江主盟人。

1906年到上海,筹办《中国女报》。

1907年夏,主持大通学堂校务;以此

为掩护,联络会党,组织光复军。7月

13日被捕,15日凌晨就义于绍兴古轩

亭口。其诗文结集为《秋瑾集》。

?秋瑾诗现存约200首,词约40首。

依其内容,大致可分为:

?第一为凸显女权意识的诗词。

?第二为感时伤世的诗词。

?第三为咏物言志之作。

?第四为悼亡怀友之作。

?现存文13篇,内蕴与诗词相似,代表作有《普告同胞檄稿》、《光复

军起义檄稿》。

?鉴湖女侠……不必以文词鸣而自足以不朽。然即以文词而论,朗丽高

亢,亦有渐离击筑之风;而一唱三

叹,音节浏亮,又若公孙大娘舞剑,光芒灿然。不可迫视。

?——邵元冲:《秋瑾女侠遗集序》?祖国沉沦感不尽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

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

龙泉壁上鸣。(《鹧鸪天》)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海周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冰姿不怕雪霜欺,羞傍琼楼傍古岑。标格原因独立好,肯教富贵负初心。

——《梅》

?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

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

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

衫湿。

?词作于1903年秋,反映了进入京城后,接受外来思潮影响,

决心与旧家庭决裂的秋瑾胸襟、志向的变化。?对酒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失题

大好时光一刹过,雄心未遂恨如何?投鞭沧海横流断,倚剑重霄对月磨。函谷无泥累铁马,洛阳有泪泣铜驼。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家国。注:这是1907年秋瑾即将被捕时,指挥大通学堂师生转移后,在一个同志书底背面写下的最后一首诗。

?秋瑾致徐淑华绝命词

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日暮穷途,徒

下新亭之泪;残山剩水,谁招

志士之魂?不须三尺孤坟,中

国已无干净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拜仑歌。虽死犹生,

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

潮取彼头颅。壮志犹虚,雄心

未渝,中原回首肠堪断!

?沈荩被杀后,社会反响强烈,导致光绪皇帝1905年4月批复

伍廷芳、沈家本奏章:“嗣后

凡死罪至斩决而止,陵迟及枭

首、戮尸三项,著即永远删

除。”?社会影响:

?第一,浙江巡抚张曾敭转任江苏被拒,只好改派山西巡抚。

?第二,山阴县令李钟岳于10月29日自杀。2年后胡道南被认定是告密者遭暗

杀!

?第三,吴芝瑛、慧珠(大悲庵主)、徐自华等人的安葬义举。

?文学影响:诗文最多!

?戏曲有古越赢宗季女的《六月霜传奇》、萧山湘灵子的《轩亭冤传奇》、吴梅的

《轩亭秋杂剧》、啸庐的《轩亭血传

奇》、悲秋散人的《秋海棠传奇》、伤

时子的《苍鹰击传奇》、无伪的《猿狐

记》、龙禅居士的《碧血碑杂剧》等。?长篇小说《六月霜》(静观子),短篇小说《轩亭复活记》(王钟麒)、《轩

亭恨》(哀民)等。

?邹容(1885-1905),原名桂文,

?邹容雕像字威丹,留日时改名容。四川巴县

(今重庆)人。1902年赴日留学,

1903年5月因《革命军》入狱。

1905年4月3日病死狱中。其著作

辑为《邹容文集》。

?该书内容有二:一是出于爱国激情,

猛烈抨击现实。

?二是宣传革命思想,充满启蒙意识。

?艺术上,爱憎分明,情感激越,有

强烈抒情色彩;语言犀利泼辣,嬉

笑怒骂皆成文章;大量使用排比句

和祈使句,以反诘增强表情效果,

以妙喻使内蕴通俗易懂。

药用植物学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门

第十一章裸子植物门 一、单选题 1.下列植物特征中除哪一项之外,均是裸子植物的形态特征 ( ) A.植物体(孢子体发达)B.胚珠裸露,产生种子C.具有多胚现象 D.形成果实E.配子体退化成颈卵器,完全寄生于孢子体上。 2.裸子植物的种子具单翅的植物是 ( ) A.银杏 B.马尾松 C.侧柏 D.榧树 E.草麻黄 3.柏科植物的雄蕊 ( ) A.互生 B.簇生 C.交互对生 D.二列对生 E.轮生 4.松科植物的珠鳞在结实期称 ( ) A.种鳞 B.苞鳞 C.小孢子叶 D.胚囊 E.种子 5.祼子植物中木质部具有导管的科为 ( ) A.松科 B.柏科 C.银杏科 D.麻黄科 E.红豆杉科 6.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紫杉醇来源于 ( ) A.松属植物 B.银杏属植物 C.三尖杉属植物 D.红豆杉属植物 E.麻黄属植物 7.麻黄科的特征是() A.草本 B.输水组织是管饱 C.输水组织是导管 D.具有红色肉质果实 E.两性花 8.银杏科的脉序是() A.平行脉 B.弧形脉 C.羽状网脉 D.掌状网脉 D.二叉分枝脉 二、判断题 1.裸子植物根、茎、叶高度分化.木质部为导管,韧皮部有筛管、伴胞。 2.裸子植物花单性,同株或异株,无花被。 3.裸子植物雄蕊(大孢子叶)聚生成雄球花(大孢子叶球),雌蕊心皮(小孢子叶或珠鳞)呈叶状而不包卷为子房,常聚生成雌球花(小孢子叶球)。 4.麻黄根能发汗解表,麻黄茎能止汗。 三、填空题

1.裸子植物大多数仍具有颈卵器,又具有种子,是介于蕨类植物与被子植 物之间的一群高等植物,所以既是_____,又是_____。 2.银杏、水杉、红豆杉、铁杉、水松、榧树等都是_____植物。 3.裸子植物茎内的维管束的木质部仅具_____而无_____;韧皮部只有_____ 而无_____及_____。 4.裸子植物的叶片多为_____、_____或_____,极少数为扁平的_____。 5.裸子植物的花均为单性花,无_____,雄蕊聚生成雄球花,也称_____; 雌蕊的心皮也称_____或_____,呈叶状而不包卷成子房,常聚生成雌球花,也称 _____,胚珠裸露于_____上,故称裸子植物。 6.在裸子植物生活史中,世代交替明显,_____占优势,_____极其退化, 雌配子体必须寄生于_____上。 7.银杏的种子呈核果状,外种皮___,采收时应除去;中种皮___色,___质; 内种皮____质,_____色。※ 8.松科的主要特征是常为常绿乔木;叶在长枝上呈_____排列,在短枝上__ ___,针形或条形;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穗状,雄蕊多数,各具_____, 花粉粒具_____;雌球花球状,由多数螺旋状排列的_____组成,每个珠鳞的腹面 基部有2枚_____。本科植物多含。 9.柏科的雄球花生于枝顶,椭圆状卵形,有_____对交互对生的雄蕊,每雄 蕊有_____;雌球花球形,由_____交互对生的珠鳞组成,珠鳞与下面的苞鳞___ __,每珠鳞基部有3~4枚胚珠。本科植物常含有挥发油、树脂、双黄酮类成分。 10.红豆杉纲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叶条形或披针形,螺旋状排列或____ _对生,基部常扭转排成_____,叶背面具2条_____;球花单性,雌雄异株,雄 球花单生于叶腋或苞腋或组成_____;雌球花单生或成对,基部具盘状或漏斗状 的_____;种子_____状,全部或部分包于肉质的_____中。本科植物多含有双黄 酮、紫杉碱和紫杉醇。 11.三尖杉科的种子_____状,全部包于由_____发育成的_____中;外种皮_ ____,内种皮_____。本科植物含有多种生物碱,如和。 12.裸子植物于形成种子的同时,不形成子房和果实,不被子房包被,和是裸露的。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11.1 主要内容及特点 1. 蜗杆传动与其他传动形式的比较,主要是与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的比较,属于选择传动形式的基本知识; 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其防止; 4. 蜗杆传动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5.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和载荷计算; 6. 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包括传动效率和散热计算; 7. 蜗杆传动的结构设计和润滑。 11.2 学习要求 1. 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应用和分类; 2. 掌握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计算;了解蜗杆传动变位的特点; 3. 掌握蜗杆传动的材料选择、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4. 掌握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5. 了解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的目的和方法。 11.3 重点、难点提要 1. 蜗杆传动的特点 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除可得到很大的传动比外,还有工作平稳、无噪声。另外,当蜗杆螺旋升角较小时,具有自锁性。但是传动过程中由于相对滑动速度大,故效率低,是这种传动的特点。故常用于分度机构,而不宜用于大功率、连续工作的传动。 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蜗杆传动是取中间平面的参数为标准参数的,即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为中间平面,对蜗杆来说是其轴面;对蜗轮来说是其端面。 为了使蜗轮刀具标准化、系列化,把蜗杆分度圆直径d1定为标准值,且与模数m相搭配。 3. 蜗杆传动的作用力分析

分析作用力时,应先判别螺旋线方向(右旋或左旋),然后按主动轮(通常为蜗杆)左右手定则判定蜗杆轴向力方向及蜗轮的转向。另外由于蜗杆传动通常是传递交错轴的传动,它的又一特点是F t1=-F a2,F a1=-F t2,这两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基本相同,但更易发生胶合、点蚀和磨损失效;由于蜗杆材料为钢,蜗轮材料常用铜合金,故失效多发生在蜗轮轮齿上。所以蜗杆传动的计算方法主要是按蜗轮轮齿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有些材料如铝铁青铜,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齿面胶合,但是蜗杆传动的胶合计算还不成熟,故常用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代替,而其许用应力按胶合条件确定。 4.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主要是针对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而考虑的。热平衡计算的目的是防止油温过高时使润滑油粘度降低,润滑条件恶化,导致传动胶合失效。由热平衡条件,可计算出所需的散热面积。进行箱体结构设计时应满足所需的散热面积。否则,应采取其它措施。

第11章 蜗杆传动

第11章蜗杆传动 一、判断题 1.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因为比齿轮传动结构紧凑,所以更适用于大功率、连续传动的场合。 A.正确 B.错误 2. 计算蜗轮轮齿弯曲强度时,可直接按斜齿圆柱齿轮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A.正确 B.错误 3. 设计蜗杆传动,只需对蜗轮轮齿进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计算,其计算方法与圆柱齿轮相同。 A.正确 B.错误 4. 规定蜗杆分度圆直径d1或蜗杆直径系数q为标准值是为了有利于蜗杆传动中心距的标准化。 A.正确 B.错误 5. 对于各种材料(ZCuSn10P1、ZCuAl10Fe3、HT300)制成的闭式蜗轮,都是按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两个公式进行计算。 A.正确 B.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 为了减少蜗轮滚刀型号,有利于刀具的标准化,规定()为标准值 A.蜗轮齿数 B.蜗轮分度圆直径 C.蜗杆头数 D.蜗杆分度圆直径 2. 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的计算主要是针对()来进行的 A.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抗弯强度 B.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抗弯强度 C.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抗弯强度 D.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抗弯强度 3. 根据蜗杆螺旋面的形成原理和加工方法,()磨削困难 A.阿基米德蜗杆 B.渐开线蜗杆 C.法向直廓蜗杆 4. 为了凑中心距或改变传动比,可采用变位蜗杆传动,这时() A.仅对蜗杆进行变位 B.仅对蜗轮进行变位 C.同时对蜗杆、蜗轮进行变位 5. 阿基米德蜗杆的()模数,应符合标准数值 A.法向 B.端面 C.轴向 6.蜗杆传动中,齿面在啮合节点处的相对滑动速度Vs等于_____。 (1)V 1/sinλ(2)V 1 /cosλ(3)V 1 /tgλ 7.在蜗杆传动中,其他条件相同,若增加蜗杆头数,则滑动速度_____。(1)增加(2)减小(3)不变(4)可能提高,也可能减小 8.蜗杆传动中,已知蜗杆头数Z 1 =1,模数m=6mm,蜗杆特性系数12,蜗轮齿 数Z 2=40,转速n 2 =50 r/min,则蜗杆传动啮合节点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Vs等于 _____m/s。 (1)1.89 (2)3.35 (3)6.25 (4)7.56 9. 蜗杆传动中,已知蜗杆头数Z 1 =2,模数m=5mm,升角λ=10°18′17″, 转速n 1 =1000 r/min,则蜗杆传动啮合节点之间的相对滑动速度Vs等于__m/s。 (1)2.93 (2)1.93 (3)1.52 (4)0.5320.在生产实际中采用变位蜗杆传动,可达到下列目的中的_____个目的。

东北石油大学机械设计复习材料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

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 1.蜗杆传动为何以中间平面的轴向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阿基米德蜗杆传动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什么? 解:在中间平面内,蜗杆传动就相当于齿条与齿轮的啮合传动,故在设计蜗杆传动时,均取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如模数、压力角等)和尺寸(如齿顶圆、分度圆度等)为基准,并沿用齿轮传动的计算关系,而中间平面对于蜗杆来说是其轴面,所以轴向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m x1=m t2=m (标准模数) αx1=αt2 γ(导程角)=β(蜗轮螺旋角)且同旋向 式中: m x1、αx1——蜗杆的轴向模数,轴向压力角; m t2、αt2——蜗轮的端面模数、端面压力角。 2.对于蜗杆传动,下面三式有无错误?为什么? 1)i =ω1/ω2=n 1/n 2=z 2/z 1=d 2/d 1; 2)a =(d 1+d 2)/2=m (z 1+z 2)/2; 3)F t2=2000T 2/d 2=2000T 1i /d 2; 解:(1)i =1ω/2ω=n 1/n 2=z 2/z 1≠d 2/d 1;因为蜗杆分度圆直径d 1=z 1m /tan γ,(P244 11-2式)而不是d 1=z 1m 。 (2)同理:a =(d 1+d 2)/2≠m (z 1+z 2)/2; (3)F t2=2000T 2/d 2≠2000T 1i /d 2;因为蜗杆传动效率较低,在计算中,不能忽略不计,T 2=i ηT 1。 3.什么叫蜗杆直径系数?它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要规定蜗杆分度圆直径为标准值? 解:蜗杆分度圆直径d 1=z 1m /tan γ,令z 1/tan γ=q 则d 1=mq 。q =d 1/m 称为蜗杆直径系数。q 与蜗杆头数z 1及导程角γ有关。在蜗杆传动中,为保证蜗杆与配对蜗轮的正确啮合,常用与蜗杆具有同样尺寸的蜗轮滚刀来加工与其配对的蜗轮。这样,只要有一种尺寸的蜗杆,就得有一种对应的蜗轮滚刀,而d 1=z 1m /tan γ,即同一模数下,当γ、z 1不同时,就有不同直径的蜗杆,因而对每一模数就要配备很多蜗轮滚刀,这是很不经济的,为使刀具数量减少,同时便于滚刀的标准化,则规定每一标准模数相应只有1~4个蜗杆分度圆直径。 4.蜗杆传动有哪些失效形式?它对材料选择有何影响?蜗杆、蜗轮的材料如何选择? 解:与齿轮传动一样,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有齿面点蚀、磨损、胶合和轮齿折断等,但由于蜗杆传动工作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较大,当润滑不良时,温升过高,胶合和磨损更容易发生。 对材料的选择,要求有一定的强度且具有良好的减摩性、耐磨性及抗胶合性,且易跑合。 蜗杆一般用碳钢或合金钢制成。蜗轮材料为锡青铜、无锡青铜及铸铁等。(扩展)【一般用途的蜗杆,用40、45、50钢进行调质处理,其硬度为220~300HBS ;重要用途(高速重载)的蜗杆,可用20Cr 、20CrMnTi 等进行渗碳淬火,使表面淬硬至58~63HRC ,或用40、45、40Cr 等表面淬火到40~55HRC 。】 【蜗轮材料可按滑动速度v s 选用。当v s >6m/s 时选用铸造锡青铜,ZCuSn10P1、ZCuSn10Zn2、ZCuSn5Pb5Zn5;当v s <6m/s 时选用无锡青铜如ZCuAl9Fe4Ni4、ZCuAl8Mn13Fe3Ni2、ZCuAl19Fe3、ZCuZn38Mn2Pb2等;一般低速v s ≤2m/s ,对效率要求不高时,可采用铸铁HT150、HT200等。】

机械设计复习题集答案第十一章蜗杆传动设计(100323

11-2 有一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已知:传动比i = 18,蜗杆头数Z 1 = 2,直径系数q = 8,分度圆直径d 1 = 80 mm 。试求: (1) 模数m 、蜗杆分度圆柱导程角γ、蜗轮齿数Z 2及分度圆柱螺旋角β; (2) 蜗轮的分度圆直径d 2 和蜗杆传动中心距ɑ 。 解答:(1) 确定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 638111638111102 36 218mm 8mm 10 801121' ''?=γ=β'''?==??? ? ??=γ=?=?====arctan q z arctan z i z q d m (2) 求d 2和中心距ɑ: ()()mm 184mm 361082 1 21mm 288mm 836222=+??=+= =?=?=z q m a m z d 1-6-3 图示蜗杆传动,已知:蜗杆1 主动,其转向如题6-3图所示,螺旋线方 向为右旋 。试决定: (1) 蜗轮2的螺旋线方向及转向n 2 ; (2) 蜗杆、蜗轮受到的各力(F t 、F r 、 F a )的方向。 解题分析: 1. 蜗轮的螺旋线方向: 根据蜗杆 传动正确啮合条件γ =β,与右旋蜗 杆啮合的蜗轮螺旋线方向应为右旋。 2. 蜗轮的转向n 2: 根据螺旋副 的运动规律确定。 3. 蜗杆受力方向: 因蜗杆为主动 件,圆周力F t 1与其转向相反;径向力 F r 1指向轮心O 1 ;蜗杆螺旋线方向为右 旋,其轴向力F a 1 可 用右手定则判定, 即右手握蜗杆,四指沿n 1方向弯曲,大拇指的指向则为轴向力 a 1 的方向。 蜗轮所受各力方向: 可根据蜗轮与蜗杆啮合点处各力之间关系,即:F t 1 = - F

第五章蕨类植物习题与答案

第五章蕨类植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孢子叶P121:指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还能产生孢子囊或孢子,又称为可育叶。 2、异型叶P121:孢子叶与营养叶形状完全不相同的叶子。 3、厚囊性发育:孢子叶的一群原始细胞发育产生,孢子囊成熟时壁由多层细胞组成,囊壁厚,无柄,不形成环带,不规则开裂。 4、薄囊性发育P121:孢子叶的一群原始细胞发育产生,孢子囊成熟时壁由多层细胞组成,囊壁厚,无柄,不形成环带,不规则开裂。 5、横桥细胞 P127:疏松的辐射状排列的内皮层细胞。 二、判断题 1、石松的叶为小型叶,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近叶腋处,孢子同型。 ( √) 2、卷柏的孢子无大小之分,为同型孢子。( ×)- 3、卷柏的大孢子囊萌发形成雌配子体,小孢子囊萌发形成雄配子体 ( ×)- 4、蕨类植物的茎都为根状茎。 ( ×)- 5、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即原叶体。(√) 6、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 7、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一般是孢子体占优势。但也有少数种类是配子体占优势。( √) 8、从蕨类植物开始才有了真根。( √) 9、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仅为颈卵器。( ×)- 10、蕨类植物的孢子同型或异型。( √) 11、蕨类植物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 √) 12、蕨类植物的茎除极少数种类(如桫椤科)为木质茎外,其余皆为草质茎。( √) 13、蕨类植物的精子皆为多鞭毛,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 ×)- 14、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只有一个能独立生活的植物体,即孢子体。(√) 15、真蕨亚门植物的孢子囊均为薄囊性发育。( ×)- 16、真蕨的孢子囊群着生在营养叶的背面或背面边缘。 ( × )- 三、填空题 真蕨亚门与其它四个亚门的显著区别是具有大型叶叶幼时拳卷孢子囊群。 4、蕨的配子体为心脏形的叶状体。 5、真蕨亚门分为三个纲:厚囊蕨纲,代表植物瓶尔小草;原始薄蕨纲,代表植物紫萁;薄囊蕨纲,体表植物蕨。 6、楔叶亚门的孢子囊生于特殊的孢子叶上,这种孢子叶又称孢囊柄。 7、真蕨亚门的孢子囊着生在孢子叶的边缘、背面或特化了的孢子叶上,由多数孢子囊聚集成各种形状的孢子囊群。 8、卷柏是石松亚门,木贼是楔叶亚门,节节草楔叶亚门,芒萁是真蕨亚门,海金沙是真蕨亚门 四、选择题 1、下列蕨类植物中,孢子具弹丝的是C。 A.紫萁B.肾蕨C.木贼D.石松

机械设计作业集第11章答案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一、选择题 11—1与齿轮传动相比,___D____不能作为蜗杆传动的优点。 A 传动平稳、噪声小 B 传动比可以较大 C 可产生自锁 D 传动效率高 11—2阿基米德蜗杆和蜗轮在中间平面上相当与直齿条与_B_齿轮的啮合。 A 摆线 B 渐开线 C 圆弧曲线 D、变态摆线 11—3 在蜗杆传动中,如果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___B___。 A 传动效率提高,蜗杆刚度降低 B 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高 C 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提高 D 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降低 11—4大多数蜗杆传动,其传动尺寸主要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决定,该强度计算的目的是为防止___D___。 A 蜗杆齿面的疲劳点蚀和胶合 B 蜗杆齿的弯曲疲劳折断 C 蜗轮齿的弯曲疲劳折断 D 蜗轮齿面的疲劳点蚀和胶合 11—5在蜗杆传动中,增加蜗杆头数z1,有利于___D___。 A 提高传动的承载能力 B 提高蜗杆刚度 C 蜗杆加工 D 提高传动效率 11—6为了提高蜗杆的刚度,应___A___。 A 增大蜗杆的直径 B 采用高强度合金钢作蜗杆材料 C 蜗杆硬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11—7 为了提高蜗杆传动的啮合效率ηl,在良好润滑的条件下,可采用___B___。 A 单头蜗杆 B 多头蜗杆 C 较高的转速n1 D 大直径系数蜗杆 11—8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__B__。 A 防止润滑油受热后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B 防止润滑油油温过高使润滑条件恶化 C 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机械性能下降 D 蜗杆蜗轮发生热变形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11—9对于一般传递动力的闭式蜗杆传动,其选择蜗轮材料的主要依据是__A__。 A 齿面滑动速度 B 蜗杆传动效率 C 配对蜗杆的齿面硬度 D 蜗杆传动的载荷大小 11—10对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B__。 A 传动比不等于蜗轮与蜗杆分度圆直径比 B 蜗杆直径系数越小,则蜗杆刚度越大 C 在蜗轮端面内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D 蜗杆头数z1多时,传动效率提高 11—11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 v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___C____。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11—12在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计算,主要是针对__D__来进行的。 A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 B 蜗杆齿根弯曲强度和蜗轮齿面接触强度 C 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弯曲强度 D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弯曲强度11—13蜗杆常选用的材料是__C__。 A HT150 B ZCuSn10P1 C 45号钢 D GCr15

被子植物分类

第五章被子植物分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二)被子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了解重要植物特征、分布,及其经济价值与生态意义。 (三)学习如何利用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有目的地开展植物资源的发掘、筛选与利用,以及进行植物遗传育种等研究工作。 二、教学内容 了解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和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鉴定等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重视引导学生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和有关植物志等参考工具书独立进行植物种类的鉴定,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内容繁多的植物形态、结构等植物分类特征术语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对生机勃勃的植物世界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被子植物分科内容包括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科、毛茛科、桑科、石竹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芸香科、伞形科、茄科、旋花科、唇形科、菊科;单子叶植物纲:泽泻科、莎草科、禾本科、百合科、兰科等重点科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等 三、教学手段 在总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图片资料的生动直观性和信息量大的特点,结合植物腊叶标本,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质量。同时,积极利用森林公园、植物园等植物种类集中的场所,开展植物学实习活动。 第五章被子植物分科 第一节双子叶植物纲 一、木兰科Magnoliaceae 本科约18属,300种,分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1属,120多种,大多产西南部。 木兰科的主要形态特征: 乔木和灌木。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在小枝上留下环状托叶痕。 花大,两性,单生于枝顶或叶腋,花被不分花萼与花瓣,花被片6至多数,每轮3片。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与柱状花托状花托的下部。花药长于花丝。心皮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与柱状花托上部。子房1室,每室胚珠2个或多颗。果实为聚合蓇葖果,花托于果时延长,种子有丰富的胚乳。 小结 木兰科的识别特征: 木本。花大、萼、瓣不分,雄蕊、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柱状的花托上,花托于果时延长。聚合蓇葖果。 二、毛茛科Ranunculaceae 本科约37属,1200种,主产北温带。我国约有36属,570多种,各省均有。 毛茛科主要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稀一年生草本。叶为单叶分裂或羽状复叶,基生或茎生。

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一、 选择题 11-1在蜗杆传动中,如何模数和蜗杆头数一定,增加蜗杆分度圆直径,将使________。 (1)传动效率提高,蜗杆刚度降低(2)传动效率降低,蜗杆刚度提高(3)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提高(4)传动效率和蜗杆刚度都降低 11-2在蜗杆传动中,其他条件相同,若增加蜗杆头数,将使_____。 (1)传动效率提高,滑动速度降低(2)传动效率降低,滑动速度提高(3)传动效率和滑动速度都提高(4)传动效率和滑动速度都降低 11-3 计算蜗杆传动的传动比时,公式__________是错误的。 (1)i=w1/w2 (2) i=n1/n2 (3)i=d2/d3 (4) i=Z2/Z1 11-4 阿基米德蜗杆与蜗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_________。 (1)m t1=m t2 ,αt1=αt2 ,γ+β=90° (2) m n1=m n2, αn1=αn2γ=β (3)m x1=m t2 ,αx1=αt2 ,γ+β=90 (4)m x1=m t2 ,αx1=αt2 ,γ=β 11-5为了减少蜗轮滚刀型号,有利于刀具标准化,规定______为标准值。 (1)蜗轮齿数(2)蜗轮分度圆直径(3)蜗杆头数(4)蜗杆分度圆直径 11-6为了凑中心距或改变传动比,可采用变位蜗杆传动,这时___。 (1)仅对蜗杆进行变位(2)仅对蜗轮进行变位(3)同时对蜗杆、蜗轮进行变位11-7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与齿轮传动相类似,其中____最易发生。 (1)点蚀与磨损(2)胶合与磨损(3)轮齿折断与塑性变形 11-8 蜗杆传动中,轮齿承载能力的计算主要是针对__________来进行的。 (1)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轮齿根抗弯强度(2)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蜗杆齿根抗弯强度(3)蜗杆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抗弯强度(4) 蜗轮齿面接触强度和齿根抗弯强度11-9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 (1)防止润滑油受热膨胀后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2)防止润滑油温度过高而使润滑条件恶化 (3)防止蜗轮材料在高温下力学性能下降 (4)防止蜗杆蜗轮发生热变后,正确啮合受到破坏 二、分析与思考 11-10在阿基米德蜗杆传动中,若蜗杆分度圆直径d1,模数m,材料的许用应力及工况等均保持不变,仅将蜗轮齿数由Z2=60增加到Z2′=66,则接触疲劳强度条件考虑,传动的承载能力将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11-11为什么连续传动的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可采用哪些措施改善散热条件? 11-12写出蜗杆传动的热平衡条件式,并说明式中各符号意义。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一、选择与填空题 11-1 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越少,则传动效率越________,自锁性越_________。一般蜗杆头数常取________。 11-2 对滑动速度v s≥4m/s的重要蜗杆传动,蜗杆的材料可选用__________进行___________处理;蜗轮的材料可选用_____________。 11-3 对闭式蜗杆传动进行热平衡计算,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温升过高导致_________。 (1)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2)润滑油变质(3)蜗杆热变形过大(4)润滑条件恶化 11-4 蜗杆传动的当量摩擦系数f v随齿面相对滑动速度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1)增大(2)不变(3)减小 11-5 蜗杆传动的相对滑动速度v s<5m/s时采用_________润滑;v s>10m/s时应采用________润滑。 二、分析与思考题 11-6 蜗杆传动与齿轮传动相比有何特点?常用于什么场合? 11-7 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相比,圆弧圆柱蜗杆传动、环面蜗杆传动、锥蜗杆传动各有何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11-8 普通圆柱蜗杆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其中哪几种蜗杆不便于磨削,精度较低? 11-9 在车床上用直线刀刃加工蜗杆,什么情况下用单刀?什么情况下用双刀?为什么? 11-10 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中,为什么将蜗杆的分度圆直径规定为标准值? 11-11 采用变位蜗杆传动的目的是什么?变位蜗杆传动与变位齿轮传动相比有何特点? 11-12 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传递大功率时很少用普通圆柱蜗杆传动? 11-13 蜗轮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有的与相对滑动速度大小有关,而与应力循环次数无关,有的则相反,试说明其原因。 11-14 对于蜗杆传动,下面三式有无错误?为什么? (1)i=ω1/ω2=n l/n2=z2/z l=d2/d l; (2)a=(d1+d2)/2=m(z1+z2)/2; (3)F t2=2T2/d2=2T l i/d2=2T l/d l=F tl 11-15 图示蜗杆传动均是以蜗杆为主动件。试在图上标出蜗轮(或蜗杆)的转向,蜗轮齿的螺旋线方向,蜗杆、蜗轮所受各分力的方向。

第11章 蜗杆传动

第11章 蜗杆传动 1. 判断如讨论题10-1图所示蜗杆传动中蜗轮的转向,并分别在啮合点处画出作用于蜗杆及 蜗轮上的三个分力F t 、F a 、F r 的方向。如改变图中蜗杆的回转方向,这时蜗杆、蜗轮上的三个分力又如何表示? a)b) 讨论题10-1图 10-1 解: 如改变蜗杆的回转方向,作用于蜗杆,蜗杆上的径向力F r1、F r2方向不变,而圆周力F t ,轴向力F a 的方向均与图中相反。 2. 如讨论题10-2图所示为二级蜗杆传动。已知蜗杆1为右旋,轴I 为输入轴,转向如图。轴Ⅲ为输出轴。试在图上画出: 1)考虑Ⅱ轴上所受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定出蜗杆3和蜗轮2、4齿的旋向; 2)Ⅱ轴和Ⅲ轴的转向; 3)蜗轮2和蜗杆3齿上的三个分力(F t 、F a 、F r )的方向。

I 解: 1、3—蜗杆 2、4—蜗轮 (1)根据蜗杆与蜗轮的正确啮合条件,可知蜗轮2与蜗杆1同旋向——右旋。为使II 轴上所受轴向力能抵消一部分,蜗杆3须与蜗轮2同旋向——右旋,故与之啮合 的蜗轮4也为右旋。 (2)II 轴和III 轴的转向见上图。

3. 影响蜗杆传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导程角γ的大小对效率有何影响? 解:闭式蜗杆传动的效率一般包括三部分:啮合效率、轴承效率和溅油损耗的效率。其中啮合效率为主要部分,它与蜗杆导程角γ和当量磨擦角ρv有关,ρv主要与蜗轮齿圈材料、蜗杆啮面硬度及蜗杆传动的滑动速度v s有关;而起主要作用的为导程角γ。轴承效率与轴承类型有关。溅油损耗与回转体浸油深度及宽度、圆周速度和油的粘度等因素有关。 啮合效率η1随γ角的增大而提高,当γ=45°-时,达到最大值η1max,故若γ继续增大则η1将下降,过大的γ使制造较为困难,且在γ>30°后,η1的增长已不明显,故在设计中一般γ角不超过30°。 4.为什么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蜗轮轮齿的强度?用碳钢或合金钢制造 蜗轮有何不利? 答:因为在蜗杆与蜗轮的配对材料中,蜗轮材料的强度比较低,所以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蜗轮轮齿的强度。在蜗杆传动中,啮合齿面是具有很大的相对滑动速度,为了减少磨损,提高抗胶合的能力,要求配对轮齿材料具有良好的减磨性,磨合性和耐磨性。碳钢或合金钢制造的蜗轮虽然强度高,但与碳钢蜗杆 5.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为何以中间平面的轴向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阿基米德蜗杆传动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什么? 解:在中间平面内,阿基米德蜗杆传动就相当于齿条与齿轮的啮合传动,故在设计蜗杆传动时,均取中间平面上的参数(如模数、压力角等)和尺寸(如齿顶圆、分度圆度等)为基准,并沿用齿轮传动的计算关系,而中间平面对于蜗杆来说是其轴面,所以轴向模数和压力角为标准值。 阿基米德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m x1=m t2=m(标准模数) αx1=αt2=20° γ(导程角)=β(蜗轮螺旋角)且同旋向 式中: m x1、αx1——蜗杆的轴向模数,轴向压力角; m t2、αt2——蜗轮的端面模数、端面压力角。 6. 图示为一蜗杆传动。已知模数m=6.3mm,蜗杆的头数Z1=2,蜗杆分度圆直径d1=63mm,蜗轮的齿数Z2=60,蜗杆轴转矩T1=,啮合效率。试确定蜗轮螺旋角大 (忽略轴承和搅油损耗)(本

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

第十一章蜗杆传动 11.1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一、特点 ①传递相错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常用 ②传动比大、准确恒定, ③传动平稳、噪声小(蜗杆的齿连续啮合) ④可以实现自锁 ⑤效率低,=1,η=(0.7~0.75);=2,η=(0.75~0.82);=3~4,η=(0.82~0.92) ⑥齿面间滑动速度大,发热量大(热平衡计算) ⑦技术数据:=4000 r/min, = 69 m/s, =1000 kW, =700 kNm 二、类型 按蜗杆的形状分 (一)、圆柱蜗杆 1、阿基米德蜗杆(ZA) ①加工方法:梯形直刃车刀加工,刀刃在轴截面内(与加工普通梯形螺纹时相同) ②齿形:蜗杆:轴垂面内—齿廓曲线为阿基米德螺线 轴剖面内—齿廓为直线,轴面齿形角(直齿条齿廓) 蜗轮:中间平面内—齿廓为渐开线 ③特点:加工简便,应用最广;不便磨削,精度较低

2、渐开线蜗杆(ZI) ①加工方法:两把梯形直刃刀加工,刀具切削刃面与蜗杆基圆柱相切 ②齿形:蜗杆:轴垂面内—齿廓为渐开线 轴剖面内—齿廓为凸齿廓;法面齿形角 基圆柱切面内—齿廓为直线 ③特点:可滚切、可磨削,制造精度较高 3、延伸渐开线蜗杆(ZN) ①加工方法:直刃车刀切削刃在蜗杆螺旋线的法面内 ②齿形:蜗杆:轴垂面内—齿廓曲线为延伸渐开线 轴剖面内—齿廓为凸齿廓 蜗杆齿法面—齿廓直线,法面齿形角 ③特点:可车、用指状铣刀或盘铣刀加工;磨削困难 4、锥面包络圆柱蜗杆 ①加工方法:直刃铣刀或砂轮在蜗杆螺旋线齿间法面内 ②齿形:蜗杆:轴垂面内—齿廓曲线为近似阿基米德螺线 轴剖面内—齿廓为凸齿廓 蜗杆齿法面—齿廓凸齿廓 ③特点:不能车、可磨获得高精度,应用日趋广泛 5、圆弧圆柱蜗杆 ①加工方法:凸圆弧形切削刃车刀加工

《药用植物学》第10章在线测试

《药用植物学》第10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1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 A、孢子体发达 B、孢子体退化 C、配子体发达 D、孢子体不能独立生活 2、木贼科植物茎的表面富含() A、角质 B、粘液 C、硅质 D、木质 3、紫萁的孢子叶卷缩成() A、球形 B、针形 C、线形 D、扁圆形 4、金毛狗脊的植株呈() A、匍匐状 B、草本状 C、灌木状 D、树状 5、绵马贯众的原植物是() A、粗茎鳞毛蕨 B、紫萁 C、狗脊蕨 D、荚果蕨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蕨类植物的分类依据有() A、孢子囊壁层数 B、环带的有无 C、孢子囊群的形状 D、孢子囊群的大小

E、叶柄中维管束排列的形式 2、蕨类植物茎中的中柱类型有() A、原生中柱 B、管状中柱 C、网状中柱 D、叠生中柱 E、散状中柱 3、叶为异型叶的蕨类植物有() A、荚果蕨 B、石韦 C、槲蕨 D、紫萁 E、有柄石韦 4、属于真蕨亚门药用植物的是() A、紫萁 B、海金沙 C、金毛狗脊 D、贯众 E、槲蕨 5、蕨类植物含有的化学成分类别有() A、黄酮类 B、生物碱类 C、酚类 D、萜类

E、甾体类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蕨类植物与苔藓类植物相似,其配子体发达,孢子体不发达,无根、茎、叶的分化。() 正确错误 2、蕨类植物的根为不定根,茎为叶状,其上有毛或鳞片。() 正确错误 3、蕨类植物的叶分大型叶和小型叶两类,小型叶为原始类型,只有1个单一的不分枝的叶脉,无叶隙和叶柄,是由多数顶枝经过扁化而形成的。() 正确错误 4、在蕨类植物的生活史中,从孢子萌发到形成配子体,配子体产生雌、雄配子,这一阶段称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 正确错误 5、紫萁科、海金沙科、木贼科植物均是真蕨亚门的代表植物。() 正确错误 交卷

被子植物及其器官分类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最高级的一大类群植物,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现知被子植物共约30多万种,1万多属,占植物界的一半以上;我国被子植物约有3万种,根据其形态特征的异同,可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共300多科,8000多属。本章仅选择讲述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植物所在的科、属特征,以及个别在系统分类或进化上有重要地位的科予以适当介绍。 第一节被子植物分类的形态学基础知识 被子植物在长期演化、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经典的植物分类学就是根据植物的不同形态特征来进行的,现就植物常见的形态学术语简介如下。 一、茎 (一)茎的生活习性 植物茎的生活习性是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根据茎的性质,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两种类型。 1.木本植物(wood plant) 乔木(tree)乔木有明显的主干,通常树干高大。如松树、银杏等。 灌木(shrub)主干不明显,比较矮小,常基部分枝。如紫荆、月季等。 2.草本植物(herb) 一年生草本植物(annual herb)生活周期在一年内完成。如水稻、花生等。 二年生草本植物(biennual herb)生活周期在两内年或跨越两年得以完成。如冬小麦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perenniall herb)植物的地下或整个植株能生活多年。如荷花等。 藤本植物(vine)包括木质藤本植物和草质藤本植物两类。前者如葡萄、省藤等;后者如草莓、牵牛等。 (二)茎的生长习性 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茎分为以下几种(图14-1)。 直立茎(erect stem)茎垂直立地,如银杏、小麦等。 平卧茎(prostrate stem)茎平卧地面,如蒺藜等。 匍匐茎(stolon t stem)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草莓、甘薯等 攀缘茎(climbing stemm)借助于茎、叶等的变态器官攀缘于其他物体上,如黄瓜等。 缠绕茎(twining stem)茎缠绕于其他物体上,如牵牛等。 二、叶 叶的大小、形状和组成常因植物种类而异,变化较大,但分类地位相近的植物的叶形常常相似。 (一)叶的形态 1.叶的质地 革质(coriaceous):叶厚韧似皮革,如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 L.)等。 膜质(membranaceous):叶薄而呈半透明,不呈绿色,如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草质(herbaceous):叶薄而柔软,如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等。 肉质(succulent):叶肥厚多汁,如芦荟(Aloe vera var chinensis)、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地面上的动物教案苏科版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教学目的: 1.认识地面上动物的多样性;初步了解动物的分类 2.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内部结构 3.描述家兔生殖,哺育的特点 4.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家兔的内部结构图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综合的能力 2.利用现实生活中哺乳动物之间形态特点的比较,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观察活动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及早地建立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说出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准备: 练习投影片相关内容的光盘VCD 电视动物纸片及磁铁 投影仪 教法: 学生观察,师生交流为主 教学过程:

[投影1] 1.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2.请说出下列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 侧柏水杉桃树贯众银杏葫芦藓花生番茄小麦卷 柏 3.果实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种子是由花的---------发育而来,有一根豆角,它的里面有8粒种子,那么它由--------个子房-------个胚珠发育而来的。 [新授] 引入:我们以上学习了地面上的植物,地面上除了有多样的植物之外,也有多样的动物(引入课题) 第2节地面上的动物 (过渡:地面上的动物种类繁多,请你举1 2例你最熟悉的动物,写到黑板上)一.多种多样的动物 1.请学生挑选最熟悉的一种动物给大家做介绍 (要求从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方面加以介绍) 2.如果让大家将以上的动物分类,大家如何划分? (引出地面上的动物大体的分类用投影2打出) [投影2]地面上的动物大概分类: 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后代 爬行动物――体表具角质鳞片或有硬的壳,四肢短小在地面爬行 家禽

第十一章 蜗杆传动

第11章蜗杆传动 (一)教学要求 能根据已知条件,合理地确定普通圆柱蜗杆和蜗轮的材料、主要参数、尺寸、结构、正确啮合条件、强度计算、热平衡计算等。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啮合特点、几何参数计算、正确啮合条件、强度计算。 难点: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三)教学内容 11.1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11.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11.3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1.4 蜗杆传动的材料和结构 11.5 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 11.6 蜗杆传动的润滑及热平衡计算 (学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几何尺寸计算、强度计算以及热平衡计算。由于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大,蜗杆传动在设计计算方面有很多特点,在学习时应充分注意这些特点。 11.1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11.1.1 蜗杆传动的类型

圆柱面蜗杆传动圆柱面蜗杆传动 圆弧面蜗杆传动锥面蜗杆传动 11.1.2 蜗杆传动的特点 1.传动比大。i=10--40,最大可达80。若只传递运动,传动比可达1000。 2.传动平稳、噪声小。 3.可制成具有自锁性的蜗杆。 4.效率较低。η=0.7——0.8。 5.蜗轮造价较高。 11.2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11.2.1 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蜗杆蜗轮机构是由交错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演变而来的,如图所示交错角 =90°、螺旋角旋向相同,小齿轮螺旋角很大,分度圆柱直径较小、轴向长度较长、齿数很少,外形像一根螺杆,称为蜗杆。蜗轮实际上是一个斜齿轮。

规定通过蜗杆轴线并垂直于蜗轮轴线的平面为中间平面。 1.蜗杆的头数Z 1和蜗轮的齿数Z 2和传动比i (1)蜗杆头数:z 1=1-4: ●单头:i 大,易自锁,效率低,精度高。 ●多头:η↑,但加工困难,精度降低。 (2) 蜗轮齿数:z 2=27-80 Z2过大,m 过小,轮齿弯曲强度↓ m 不变,Z2过大,d2过大,蜗杆支承跨距↑,蜗杆弯曲赐度↓ (3)、传动比和齿数比u —— 齿数比——大齿轮齿数比小齿轮齿数; 传动比——从动轮齿数比主动轮齿数 u Z Z n n i ===1 221

第十一章蕨类植物

第十一章蕨类植物 第一节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孢子体(蕨类植物孢子体发达) ( 一)植物体型 1、植物体:大多数为多年生草本,少数木本(桫椤科树蕨等)。 2、根:为不定根,有吸收能力。 3、茎:根状茎(多数),少数直立地上气生茎。且根状茎因种类而异有鳞片或毛,出现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原始维管组织,通常无形成层。 木质部:主要为管胞,管胞呈次生 环纹、螺旋、梯纹加厚。 韧皮部:主要为筛胞、筛管和韧皮 薄壁细胞。 4、叶 从进化水平上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低等蕨类植物均为小型叶;仅高等蕨类(真蕨类)为大型叶。 小型叶:由茎表皮突出而成,小,无叶隙和叶柄,叶脉单一 不分枝,多螺旋排列。 大型叶:由顶枝扁化而成,发达,有叶隙和叶柄,叶脉多分 枝,多簇生排列。 从形态上可分为单叶和复叶。 从功能上分为营养叶(不育叶)和孢子叶(能育叶)。 同型叶:孢子叶与营养叶相似。 异型叶:孢子叶与营养叶完全不同。 注:小型叶、同型叶比较原始;大型叶、异型叶比较进化。 (二)维管组织 蕨类植物的维管组织分化程度不高,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 木质部的分子大多由环纹、螺纹或梯纹管胞以及木薄壁细胞组成,仅少数具导管; 韧皮部主要由筛管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无伴胞。 绝大多数蕨类无维管形成层,没有次生结构,仅初生结构;极少种类如瓶尔小草属、水韭属等具形成层。 (三)中柱 中柱是维管植物茎的初生结构中的复合组织。它是由中柱鞘、维管系统、髓等组成。 中柱分为5种类型: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真中柱、散生中柱。 蕨类植物主要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网状中柱、具节中柱等。 原生中柱:是中柱类型中最原始、简单的类型。原生中柱的中央为木质部所占,其周围绕着呈圆筒形的韧皮部。此类中柱见于裸蕨类、石松类及其他植物的幼茎中。 管状中柱:木质部围绕中央髓形成圆筒状。若韧皮部在木质部的内外两边都出现称为双韧管状中柱,若韧皮部位于木质部的外部表面则为外韧管状中柱。管状中柱在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 网状中柱:由于茎的节间甚短,节部位叶隙密集,从而使中柱产生许多裂隙,从剖面上看中柱被割成一束束。不少蕨类植物具有此种类型的中柱。

苏科版七年级下生物:《第十一章 第一节 地面上的植物》教案3

第1节地面上的植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地面上形形色色的植物的特点,说出他们的生活习性,能够识别一些典型的植物。2.概述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能够区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异同。 3.以贯众和葫芦癣为例,知道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描述各种植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在比较植物之间的差异是,使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2.了解植物所具有的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对地面上各类植物的保护意识。 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地面上植物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主要植物类群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特征。 难点: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观察。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在地面的生态系统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森林里有高大的树木,沙漠里有栽种的庄稼,校园里有树木花草。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认识地面上许多生物的特征,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二、授新: 无论你是栽花种草,还是吃蔬菜、水果,都与许多常见的植物有关。这些生长在地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植物,构成人们喜欢的园林风景或田园风光,更重要的是不少植物为人类和其他动物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你能举出你熟悉的身边的植物的名称吗? (学生举例,要求描述所举例的植物的形态,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个器官中较能突出该物种特征的地方,还有名称) ……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景倒入用多媒体播放《动物世界》片首录 象,以及在各种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图片资料,调动学生视听感官,激 发学习兴趣根据生活环境的差别,把动物分为地面上生活的的动物、水中生活的动物、空中生活的动物以及土壤中生活的动物 自主探究地面上的动物有哪些适应陆地生活 的特点? 1.北极熊为什么能适应北极寒冷学生搜索、讨论、分析、反馈: 1.厚厚的皮毛,保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