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亩黄河湿地恢复防护林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启动宁夏灌区百万亩黄河湿地恢复防护

林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

(第一稿)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的讲话精神,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做出了实施“六个一百万亩”生态林业经济工程的重要战略决策,宁夏灌区百万亩黄河湿地恢复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列为其中之一。这是我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举措,是恢复和保护宁夏引黄灌区系列湿地的生命工程,同时,该项目为提升我区境内各高速公路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旅游宣传窗口的形象,全面打造我区“黄河金岸”区域循环生态经济圈,为切实有效地建设祖国西部生态屏障和实施我区现代林业经济战略。现就启动宁夏灌区百万亩黄河湿地恢复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王正伟主席关于发展“黄河金岸”区域生态建设的精神,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

为动力,以法制为保障,建立以黄河景观生态绿化工程为重点、以绿色通道工程和新农村庄点绿化工程为骨架、以湿地保护建设工程为依托、以农田林网建设为主体的灌区生态防护林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规划、重点突破,注重和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推进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稳步增长,生态功能充分发挥,环境面貌有更大改善。用5年时间,使灌区防护林面积达到147万亩,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5%以上,控制保护农田面积达700万亩,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15%,实现国家级高标准平原绿化的目标。

通过全面营造建设,使灌区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以灌区4市以及所辖市县区黄河滨河改造为内容的绿化景观有新的提升,以灌区贯通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为主的通道得到全面绿化,以平原灌区农田生态屏障为主的大网格林带基本形成,以新农村建设为内容的村庄面貌有新的改善,以灌区腹部沙地得到有效治理,再现“塞上江南”新景观。

二、重点任务

该项目的重点建设任务是以服务和建设“黄河金岸”区域循环生态经济圈为目标,提升引黄灌区交通要道的绿色通道服务体系,完善和拓展引黄灌区林业的生态功能、经济功

能和社会功能,构建其森林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森林文化体系。遵照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将湿地保护与建设纳入西部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围绕银川市、吴忠市滨河改造、青铜峡市库区鸟岛和中卫市黄河湿地景观公园建设的总体布局以及为其它百万亩林业工程构建完善的防护林体系,全面构建完善的湿地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具体建设内容为:

1、启动实施“黄河金岸”区域生态经济圈建设项目。按照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在1月22日召开的宁夏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宁夏将打造“黄河金岸”的新思路。规划沿黄河两岸结合护堤护岸,湿地保护,城市景观,休闲观光等功能,新营造黄河护岸林35万亩。依托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滨河改造项目,建设城市景观林带5万亩。项目要以黄河流域和包兰铁路线布局为依托,以银川市为中心,以吴忠市、中卫市、石嘴山市3个地级市以及青铜峡市、灵武市、中宁县、贺兰县、永宁县、平罗县和若干个建制镇为基础,形成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集合体。通过一体化的推进,沿黄护岸景观大堤、滨河快速大道、旅游观光走廊的建设,以及通过客运快速通道、通讯同网、金融通兑的形成,加快同城化进程,打造“黄河金岸”,使其成为“呼-包-银-兰”经济带的重要一极。“黄河金岸”生

态循环经济圈将为这些的建设提供绿色屏障,打造“黄河金岸”的绿色生态经济和森林城镇。沿承宁夏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示范重任的同时,不断提炼和挖掘我区黄河沿线所拥有的人文资源、历史遗迹、文化精华的丰富和多样将随着城市群的推进呈现出更大魅力,真正建设我区“黄河金岸”生态文明。通过“黄河金岸”的生态建设,重新整理、提练出宁夏象征性的林业经济、生态文化符号系统,为增加宁夏的开放性、辐射性、影响力贡献林业的巨大贡献。

2、启动灌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宁夏湖泊湿地分布于沿黄河水域及其以西的自流灌溉绿洲生态农业区,两者已成为互相依存的整体。湖泊湿地的保护对我区特别是引黄灌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保护与恢复工程,重点在卫宁平原湿地亚区建设卫宁平原湿地自然保护区1处,建设保护站2处,湿地水质监测点4处,湿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小区12处,动物监测点4处,植物监测点4处。建设生态渔业示范基地1333ha。建设湿地旅游复合体2处。在清水河下游湿地亚区建设自然保护区1处,建设保护站1处,湿地水质监测点2处,湿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小区4处,动物监测点3处,植物监测点2处。建设湿地旅游复合体1处。在银川平原区域内建设银川平原河流湿地自然保护区3处,建设湿地示范区1处,建设保护站3处,

湿地水质监测点4处,湿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小区8处,动物监测点6处,植物监测点6处。建设湿地旅游复合体1处。重点建设三丁湖、镇朔湖、银川黄河、沙湖4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还建设银川市鸣翠湖和星海湖2个湿地自然保护示范区建设湿地自然保护示范区。

在保护湿地的同时,开发建设三市(银川、石嘴山、吴忠)以城市为中心的湿地旅游复合体,充分利用自然、地理和资源的优势所形成具有明显生态旅游特色区域,探讨可持续性湿地管理模式,可持续性湿地管理技术,使其真正体现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并举,其发展模式将为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以湖泊湿地为中心生态旅游的兴起,将从一个方面有效的改善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以吴忠市黄河湿地和青铜峡库区为主的湿地旅游复合体建设。湿地保护林15万亩,恢复建设青铜峡库区鸟岛湿地5万亩。以护堤护岸,保持水土为目的景观林带和旅游观景绿色长廊,以乔灌结合,带、片、网结合的方式,在黄河两岸营造50—500米宽的护岸林带,新营造面积10万亩。

3、启动和完善灌区林业三大功能体系建设工程。在新的发展阶段,林业承担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承担起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神圣使命;必须承担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