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压和电流突变量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_邢鲁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线路保护基本原理
1. 1 基于电压突变量的故障极判别 现有的直流输电系统大多为双极系统 。 由于两 极线路同杆并架 , 线路间的电磁耦合使得一极线路 电 流 量。 根 故障时健全极线 路 也 将 产 生 暂 态 电 压 、 据叠加原理 , 直流线路上发生故障时 , 两极线路的电 压突变量有如下关系 :
在功 率 反 送 、 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方式和一极停 电检修等情况下 , 上述线路两端电流突变量极性关 系依然成立 。 设Δ i i R 2和 Δ I 2 分别为极 2 线路两端 R 和I 处测 得的电 流 突 变 量 , 参考正方向分别与 Δ i i R 1和 Δ I 1相 同( u u u u Δ R 2和 Δ I 2 的参考正方向分别与 Δ R 1和 Δ I 1相 。 上述结论对极 2 同样适用 。 同) 直流输电线路发生区 内 故 障 时 , 故障线路 R 和 发生区外故障 I 处测得的 电 流 突 变 量 的 极 性 相 反 , 时, 两者极性相同 。 因此 , 可通过比较故障极线路两 端电流突 变 量 的 极 性 区 分 线 路 保 护 区 内 、 外 故 障。 平稳小波变 换 ( 适用于信号降噪和模极大值 SWT) 1 0] , 分析 [ 可利用 SWT 提 取 电 流 突 变 量 的 小 波 模 极 大值 ( 并降噪 , 得 到 的 WMM 的 极 性 可 反 映 WMM) 电流 突 变 量 的 变 化 特 征 。 若 Δ i i R 1与 Δ I 1 的 WMM 的极性相反 , 则为直流线路保护区内故障 , 否则为区 外故障 。
] 1 2 1 6 - 。 考虑了直流工作电压的影响 [
图 1 直流线路故障附加电路 F i . 1 S u e r i m o s e d c i r c u i t o f D C l i n e f a u l t g p p
由图 1 可见 : ( ) u i Z 3 Δ 1 =- Δ R 1( s R +Z l R) ( ) ( ) u i 4 Δ 1 =Δ I 1 Z s I +Z l I 可认为 Z 通 Z Z s R+ l R 与Z s I+ l I 的相角近似相等 , ) 过式 ( 与式 ( 的 对 比 可 知, 极1线路发生线路保 3 4) 护区内故障时 , i i Δ R 1与 Δ I 1 极性相反 。 对于极 1 线路 R 处 保 护 区 外 故 障 , 相应的故障 附加分量网络如图 2 所示 。 其中 Z Z Z l= l R+ l I 。
邢鲁华 ,陈 青 ,付兆远 ,高湛军 ,于春光
( )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省济南市 2 5 0 0 6 1
摘要 :在对高压直流输电线 路 区 内 、 外故障和雷击等暂态过程研究 的 基 础 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 电流突变量变化特征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主保护原理 。 该 原 理 对 两 极 线 路 同 侧 保 护 安 装 处 测 压、 得的电压突变量幅值的比值设定阈值 , 选出故障极 ; 利用故障线路两端电流突变量的极性在线路保 / 在区外故障时相同 , 区分线路上保护区内和区外故 障 。P 护区内故障时相异 、 S C A D EMT D C 软件 对实际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 , 该保护原理在双极两 端 中 性 点 接 地 方 式 下 能 够 快 速 判 别故障极和区分线路上保护区内 、 外故障 , 可靠排除雷击干扰 , 在故障性雷击和高阻抗接地时准确 动作 , 并适用于一极降压和一极 全 压 运 行 、 功 率 反 送、 一极停电检修及单极金属回线运行方式等。 采样频率在 1 0~1 0 0k H z范围内时可满足保护判据计算要求 。 关键词 :线路保护 ;高压直流输电 ;电压突变量 ;电流突变量 ;雷击 ;小波变换

u | Δ | 2 ( ) M( = 2 ω) u | Δ1 | 的大小 反 映 了 两 极 线 路 故 障 点 处 电 压 突 M( ω) 是 频 率 相 关 函 数。 极 1 线 路 故 障 变量幅值的比值 , [ 1 ] , 时, 实际系统参数计算表明 M ( 健 . 5< 18-1 ω) <0 全极电压突变量幅值小于故障极 。 双极 系 统 的 仿 真 表 明 , 在直流线路上发生故障 , 时 健全极线路两端 保 护 测 量 处 测 得 的 电 压 突 变 量 幅值小于故障极同侧保护测量处测得的电压突变量 幅值 , 与以 上 故 障 点 处 电 压 突 变 量 幅 值 特 征 相 同 。 由于双极直流系统 两 极 结 构 一 般 相 同 , 当故障点不
;修回日期 wenku.baidu.com 。 收稿日期 : 2 0 1 1 0 4 2 2 2 0 1 1 1 1 1 1 - - - - )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 ( 5 2 5 0 9 0 9
得的电压 、 电流突变量的暂态特征进行研究 , 提出基 于电压 、 电流突变量 变 化 特 征 的 高 压 直 流 输 电 线 路 主保护原理 。
0 引言
目前 已 经 投 入 运 行 的 直 流 输 电 工 程 中 , 直流线 路保护系统的保护 原 理 主 要 有 行 波 保 护 、 低电压保 换相失败等暂 护和差动保护 。 行 波 保 护 易 受 雷 电 、 态 过 程 的 干 扰, 在线路高阻抗接地时灵敏度不 [ ] 1 6 - 。 低电压保护 在 线 路 内 部 发 生 高 阻 抗 接 地 故 足 ] 7 8 - 。 电流差动保护很容易 障时可能拒动 , 可靠性低 [ 受故障暂态过程和 负 荷 调 整 过 程 的 影 响 , 不能实现 速动 ; 另外 , 直流线路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受通信通道 9] 。 因此 , 需要研究具有可靠选择性和在高 的影响 [ 阻抗接地 时 能 准 确 动 作 的 高 压 直 流 输 电 线 路 保 护 原理 。 ] 文献 [ 提出了单极直流系统的线路主保护原 1 0 理, 结合行波保护原理和边界保护原理 , 达到故障定 位和区分区内 、 外故障的目的 。 仿真表明 , 该混合保 护原理在 雷 击 干 扰 和 高 阻 抗 接 地 时 能 准 确 判 断 故 障, 但该保护原理需 要 识 别 2 个 行 波 波 头 并 进 行 降 采 样 频 率 高、 计 算 量 大、 对 硬 件 要 求 较 高。 噪处 理 , ] 文献 [ 提出利用线路两端电压 、 电流突变量的乘积 4 ( 即暂态能量 ) 的正负极性判别区内 、 外故障 ; 利用两 极暂态能量的幅值大小选定故障极 。 考虑 到 现 有 直 流 系 统 大 多 为 双 极 系 统 , 本文利 / 用P S C A D EMT D C 软 件 建 立 中 国 银 东 ±6 6 0k V 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 ; 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 、 外故障和雷击等暂态过程中两极线路保护安装处测
2 故障性雷击及雷击干扰下动作特征分析
为了研究故障性雷击和雷击干扰情况下两极线 路电压突变量幅值比值和线路两端电流突变量的极 本文采用实 际 系 统 的 仿 真 模 型 进 行 了 仿 真 性特征 , 计算 。 直流线路雷击暂态仿真的建模方法如下 。 ) / 为简化防雷 计 算 , 采用2 1 . 6μ s 5 0μ s的 等 值 斜角波表示雷电流 , 通过受控电流源与等值波阻抗 的并联电路实现雷电流源 。 ) 由于 7 故 2 5% ~9 0% 的雷 电 流 都 是 负 极 性 的 , 采用负极性雷电流 。 雷 电 通 道 波 阻 抗 Z 0 的数值取 为3 0 0 Ω。 ) 采用多波阻抗模型表示杆塔 。 3 ) 绝缘子串闪络模型通过压控开关及其并联电 4 容实现 。 ) 在判断绝缘 子 串 是 否 闪 络 时 , 按照物理过程 5 采用 2 种 判 据 : 若 绝 缘 子 串 上 的 电 压 与 伏—秒 特 性 曲线相交 , 即 判 为 闪 络; 若绝缘子串上的电压不与 伏 — 秒特性曲 线 相 交 , 但超过绝缘子串放电电压的 也判为闪络 。 其中 , 5 0% 时 , 5 0% 放电电压的取值是
图 2 整流侧直流母线故障附加电路 F i . 2 S u e r i m o s e d c i r c u i t o f r e c t i f i e r s i d e b u s f a u l t g p p
、 选取极 1 线 路 上 距 离 整 流 侧 0 . 5k m 处( LR ) 线路中点 ( 和距离逆 变 侧 0 LM ) . 5k m 处( L 3处杆 I) 塔位 置 ( 如 图 3 所 示) 为 例, 进行雷击暂态过程的 仿真 。
第3 6 卷 第 9 期 2 0 1 2年5月1 0日
V o l . 3 6 N o . 9 M a 1 0, 2 0 1 2 y
: / D O I 1 0. 3 9 6 9 1 0 2 6. 2 0 1 2. 0 9. 0 1 1 . i s s n. 1 0 0 0 - j
基于电压和电流突变量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
由图 2 可知 , 忽略线路对地电容的分流 , 可认为 , 。 那么 与 极性相同 对于 处的 i = i i i I Δ Δ Δ Δ R 1 I 1 R 1 I 1 保护区外故障 , 也可近 似 认 为 Δ 那么 Δ i i i R 1 =Δ I 1, R 1 。 与Δ 极性也相同 i I 1 — 6 2 —
· 学术研究 · 邢鲁华 , 等 基于电压和电流突变量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保护原理
, 秒) 行波到达保护安 装 处 1 . 5m s后 扰 动 过 程 已 经 结 束 ,特 提 取 行 波 到 达 保 护 安 装 处 后 | u Δ |, R 1
u u u | Δ |, | Δ |和| Δ |的最大值 。 I 1 R 2 I 2 。保护 电压和电流突变量的计算间距为 1 0m s
— 6 1 —
( ) 2 0 1 2, 3 6 9
在直流线路上 ( 如发 生 交 流 侧 接 地 故 障 ) 时, 大量仿 真计算表明 , 两极线 路 同 侧 保 护 测 量 处 测 得 的 电 压 突变量的幅值基本相同 。 、 设Δ 极2线路 u u u u Δ Δ Δ R 1, R 2, I 1, I 2分 别 为 极 1 整流侧和逆变侧保 护 装 置 和 测 量 装 置 安 装 处 ( 分别 测 得 的 电 压 突 变 量。 当 幅 值 比 值 记为 R 和 I) / / u u u u | Δ Δ |和| Δ Δ |均 大 于 所 设 阈 值 时 可 以 R 1 R 2 I 1 I 2 判定为极 1 故障 , 否则判为非极 1 故障 。 同理 , 可根 / / 据幅值比值| 和 是否大于所 u u u u Δ R2 Δ R1| | ΔI | 2 Δ I 1 设阈值判断极 2 是否发生故障 。 此阈值的取值应结 合实际系统故障情况下两极电压突变量幅值的比值 并以该系统的 M ( 最大值的倒数作为参考 。 范围 , ω) 1. 2 基于电流突变量极性的区内故障判别 以极 1 为例 , 当极 1 线路发生保护区内故障时 , 其故障分量附 加 网 络 如 图 1 所 示 。 图 中 : u Δ 1 为故 障附加电压源 ; 和 分别为极 线路 i i 1 R 处和I Δ Δ R 1 I 1 处测得的电流突 变 量 ; Z s R 和Z s I分 别 为 整 流 侧 和 逆 ; 变侧交流系统 等 值 阻 抗 Z l R 和Z l I 分 别 为 整 流 站 和 逆变站至故障点的线路阻抗 。
u i i Δ Δ 1 =Z s 1 +Z mΔ 2 ( ) 1 u i i Δ Δ 2 =Z mΔ 1 +Z s 2 、 式中 : 极2线路故障点处电 u u Δ 1 和Δ 2 分别为极 1 、 极2线路故障点 压突变 量 ; i i Δ 1 和 Δ 2 分别为极1 ; 处电流突变量 ; 为导 线 自 阻 抗 Z Zm 为 两 导 线 间 的 s 互阻抗 。 定义函数 M ( 如下 : 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