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五大名旦

豫剧五大名旦
豫剧五大名旦

陈素真

女,1918年出生。豫剧表演大师,陕西富平人,原名王若瑜,8岁拜师,10岁登台,是豫剧界第一代女演员.17岁就被誉为"豫剧梅兰芳","豫剧大王","豫剧皇后"。豫剧五大名旦之首,对豫剧的改革做出转折性的巨大贡献。

经典剧目:《宇宙峰》,《三上桥》,《洛阳桥》

艺术特色:刚柔相济,含蓄秀美,台步行走如飘,辫子功美妙绝伦

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看了她的《义烈风》后,亲笔题词:"清萍白壁原无价,海马云龙自不群."

戏剧大师田汉生前有名句赠陈素真:"中州云起几歌仙,苦练勤修数汝先.几度弓腰明月下,何妨碎步铁窗前.袖舞辛酸艳容女,辫飞情焰叶含嫣.人民要汝添光彩,珍重金喉昔盛年."

提起《叶含嫣》、《宇宙锋》,熟悉豫剧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想起一个名字——陈素真。她那行走如飘的台步,美妙绝伦的辫子功,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1993年初冬的一天,我有幸见到了正在住院治疗的被称为“河南梅兰芳”的陈素真老师。久闻她记忆力惊人,年轻时演新戏,经常是边化妆,边学戏,上台后竟能一字不差。今日相见,果然名不虚传,谈起她的从艺经历,只略一思索,便如数家珍般地娓娓道来。

陈素真原名王若瑜,1918年3月生于陕西富平,继父陈玉亭是一位河南梆子(即豫剧)艺人,受家庭熏陶,从小她便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小时的她,常被人带去看戏,只要看一次,回去她就能唱上几句,戏看的多了,她就学着模仿戏里的角色,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竹篾子当雉鸡翎,用大手绢当裙子,边唱边耍,每当这时,她便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尽管她对唱戏如此痴迷,戏班的人也都觉得她是块学戏的材料,但历来河南梆子戏班中却没有坤角,女孩子是不允许上台的,谁敢破这个例呢?然而她抱定了学戏的决心,冲破了家庭和世俗的偏见,在同乐舞台开时的单经理的支持下,陈素真终于如愿以偿。1926年的中秋佳节,8岁的陈素真和另外两个女孩子小喜、妮子一同正式拜师学戏,走上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从艺之路, 成为豫剧界的第一代女演员。

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陈素真学戏十分刻苦,她不懒、不馋、不贪玩、老实听话,认认真真地向老师学戏。她学戏的速度快得惊人,最难学的也超不过三遍,

一般的词一遍就会。1928年阴历二月初二,她正式改名陈素真,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首次登台,上演《日月图》,当时她仅有10岁。尽管坤角首登豫剧舞台这一创举轰动了开封城,但她们的演出却没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从此,她很久没再上过正角。1930年春末,她又主演践也为她提供了练腔的机会。就这样,早晨喊,日夜唱,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她的那条象蚊子哼哼的小细腔,竟然变得金钟玉磬般的洪亮悦耳,且越唱越好。在这一年中,她一边练嗓子,还一边练习表演。在表演上,很少有人仔细地教过她,于是镜子、月亮、太阳便成了她练习表演的助手。从小她就非常喜欢照镜子,对着镜子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自我欣赏,自我陶醉。她还喜欢看自己的影子,无论太阳多晒,只要有影子,她就会看着影于,比比划划,走来走去,扎扎架子,亮亮相。到杞县后,她依旧保留了这一习惯,而且更注重了一个“美”字,她常常对着镜于看自己的表情动作,反复观察脸上做起戏来是否好看,是否符合人物的心情,经过刻苦努力,她在表演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陈素真对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但又从不墨守成规,尤其在化妆上,她根据自己脸圆、眼小和眉毛浅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原先豫剧化妆很简单,旦角只贴两块大鬓,后来有的演员把两块鬓发展成了四块鬓。陈素真来到杞县后,继承了贴四块鬓的办法,并用心琢磨如何改鬓,她一天演三场戏,要化三次妆,上午这样贴,下午那样贴,夜戏再变个方法贴。她有时在眉头上贴三个或更多的小圆圈,有时在脑门上放个小刘海,两边贴小圆圈,就这样贴来贴去,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前人未有过的贴鬓的新式样,使她的圆脸变成了鸭蛋脸。紧接着,她又开始琢磨如何使眉毛变黑,过去豫剧唱旦角的不画眉,陈素真第一次大胆地用黑烟把眉毛描黑,后来又改用干烟末,使画出的眉毛不仅黑,而且显得十分灵活,不死扳。至于怎样使眼睛变大,她却久久未能想出好办法。一次,她在抹眉时,一小块干烟灰不小心落在了眼皮上,无奈之际,她顺势把黑烟灰抹在了眼皮和睫毛上,抹完睁眼一看,眼睛变大了,人显得精神了,陈素真欣喜异常,她用自己的双手,在无从借鉴,无以模仿的情况下,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和磨练,使得自己的舞台形象光彩照人,开创了豫剧旦行化妆的新局面,而那时的陈素真仅仅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唱腔的革新上,她也同样费尽了心血。当时陈素真在杞县渐渐唱红,大轴戏已全由她担当,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戏中,为了把《三上轿》这出很温的戏唱活,她冥思苦想,白天唱,梦里哼,终于创出了一套满意的新腔。演出时,唱一句,一个彩,硬是把一出死戏给唱活了。《三上轿》的成功增强了她的信心,于是她便把她常演的十几出戏,挨个地琢磨,在传统的唱腔上加工提高,创新腔,使豫剧唱腔得以丰富和发展。

“成功容易却艰辛”,杞县的四年,陈素真从失败中奋起,以顽强的毅力,百倍的艰辛,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加上在唱腔、表演、化妆上的大胆革新,使其名声大震。带着杞县观众的深情厚意,1934年陈素真重返开封。回到开封的第一出戏,她毅然选择了曾经在开封唱砸了的《反长安》,她用心在唱腔上加工创新,大胆地使用了在开封从没人敢唱的慢板五音,赢得了满堂的喝彩。正是“三年不飞,飞必冲天;三年不呜,鸣必惊人”,还是同乐舞台,还是在这出《反长安》,陈素真一炮打红,终于洗刷了曾被轰下舞台的耻辱。接着她又上演了《樊梨花征西》、《穆桂英征东》、《姚

刚征南》、《燕王征北》和《双燕公主》、《对松关》、《大祭桩》。《三上轿》等戏,轰动了开封,年仅16岁的陈素真被观众誉为“河南梅兰芳”。

陈素真成名后。仍不停止对艺术的追求,她谦虚好学,傅采众长,唱红开封后,又有幸遇到了一位豫剧改革家——樊粹庭。他根据陈素真的条件,为陈素真编写了《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柳绿云》、《霄壤恨》、《涤耻血》、《女贞花》七出新戏,使她在艺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再度享有了“豫剧皇后”和“豫剧大王”的美誉。在此期间,陈素真还经常观看京剧演出,从中汲取营养,琢磨加工,创造了豫剧的水袖功、扇子功、辫子功等,使豫剧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看了她的《义烈风》后,亲笔题词:“清萍白壁原无价:海马云龙自不群。”对她的演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36年春,上海百代公司为陈素真灌制了豫剧的第一张唱片,随后她又赴北平学京剧的武打,当她再返开封时,在演出中她加入了京剧的武打,并把京剧的锣鼓经也移植到了豫剧中,再次轰动了开封,被观众评为豫剧“三鼎甲”之首。刚满二十岁的陈素真在艺术上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解放后,陈素真来到了天津豫剧团,并多次随团到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十年浩劫,她被剥夺了演戏的权利,不能练功,不能吊嗓,在这种非人的待遇下,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坚信乌云总会散去,春天必将来临。在天津东郊军粮城的一个菜园里,她用一个个小本记下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表演艺术,其中的前半部已于1991年收入河南文史资料,并出版发行,书名为《情系舞台一~陈素真回忆录》。

陈素真以乐观的人生态度熬过了那一段艰难的岁月,1979年她终于又登上了梦索魂牵的舞台,14年未登舞台,虽然嗓音已很难恢复到从前,但她的表演,一招一式仍然显示出一代艺术大师的功力。

1989年10月2日,陈素真在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以一出《宇宙锋》结束了她的舞台生涯。76岁高龄的陈素真把毕生的精力与心血全部献给了她热爱的豫剧艺术,她一生的爱好与寄托,就是演戏,就是把好戏奉献给支持她、鼓励她的观众。当我问及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时,陈素真老师显得有些激动,她一字一句他说:“我如今只是一个心愿,那就是把我一生的经历和艺术创造、舞台经验写下来,留给后人,不使国家空培养我一场,我也算不白来人世一遭。”

崔兰田

崔兰田(1926-2004)

1926年出生于山东曹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她自幼家境贫寒。5岁随父母逃荒至郑州,11岁入太乙班学艺,师从周海水、贾锁学须生,3个月后即能登台演出。开始是和师姐毛兰花同台合演。不久便主演《东吴大报仇》、《胡迪骂闫》等须生戏。

1942年出科后,应邀入洛阳楚公民班为头牌主演,与“狗尾巴”、“地牤牛”、“狗头”、“崔照”等豫西名艺人同台演出,后拜豫西名旦张庆官为师改学旦角,进一步深造。19 44年赴西安,先后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领衔主演,活动于西安、宝鸡、灵宝、陕州等地。在樊粹庭先生帮助下,得与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获、名须生曹子道等联袂演出《桃花庵》、《贩马记》、《蝴蝶杯》、《卖苗郎》等剧。

早期剧照

在西北剧坛享有盛誉,成为与陈素真、常香玉齐名的豫剧明星。1949年自组兰光剧社,1951年,崔兰田率领“兰光剧社”巡演到安阳,被安阳市政府盛情挽留,从此落脚于此。同年任安阳市人民豫剧团团长。1956年任安阳市豫剧团团长。同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1957年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为师。1959年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先后收张宝英、郭惠兰等为徒。同年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优秀演员奖。

1963年兼任安阳市戏校校长。1965年曾参加中南区现代戏会演。1980年参加河南省豫剧流派调演。她所主演的《秦香莲》、《桃花庵》、《卖苗郎》、《三上轿》

被称为“崔派”四大悲剧。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行家总结为“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朴实,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静”而实动。多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豫剧“五大名旦”之一。

作品选

崔兰田同志是豫剧表演艺术家和教育家。她所开创的“崔派艺术”是我国豫剧五大艺术流派之一,艺术功底颇为深厚,艺术造诣亦达较高境界,和常香玉、马金凤、陈素真、闫立品等同志一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她的嫡传弟子、著名青年演员张宝英得其真传,现已两次赴台,走红祖国宝岛台湾,她在老师崔兰田的指导下拍摄的电影豫

剧艺术片《包青天》已唱响了祖国明珠香港。

崔兰田生平艺术展

崔兰田艺术档案,内涵极为丰富,艺术研究价值也十分珍贵。1997年6月,安阳市档案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共同向安阳市委、市人民政府请示征集崔兰田艺术档案的意见。同年10月23日成立了由市委常委秘书长为组长的13人领导小组,由市档案局负责征集的具体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工作,经过认真筛选,共收集保存照片1100余张,按不同时期不同内容分5个类别,编辑影集23册,并编制有检索目录。

2003年4月5日13时, 豫剧艺术大师崔兰田带着观众和同行的思念,走完了她7 7年的人生旅程,永别了她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的豫剧艺术。

常香玉

概述

常香玉,1923年9月生,2004年6月1日逝世。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中共党员。曾被选为第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职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文化部荣誉奖、中国文联优秀工作者等称号。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 常香玉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 出生日期: 1923年9月生

逝世日期: 2004年6月1日

职业: 演艺,豫剧大师

代表作品: 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

目录[隐藏] 个人简介 个人作品 从业经历 社会评价 个人简介 个人作品 从业经历 社会评价

戏比天大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豫剧大师常香玉

[编辑本段]

个人简介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并随义父姓改名为常香玉。其义父姓常,为人爽性豪放,最喜戏剧而最爱项羽之类。故易妙玲为常项羽,又觉此名不宜于女,故更之为香玉。玉者,高雅纯洁、坚固之意,姓、名意义相联系,表现了她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要艺术之花常香不败;为人处事,要有坚定的原则性,心灵纯洁,坚贞如玉。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角。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乃更加潜心钻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

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1938年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而潜心,钻研青衣,花旦表演和说白的改革。1941年赴陕甘演出。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社,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有“爱国艺人”之誉。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荣誉奖,同年出国演出。1994年6月荣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她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分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是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6月1日逝世于郑州。2004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追授常香玉同志“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决定》,追授常香玉大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

个人作品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红灯记》等。

在朝鲜前线,周信芳、梅兰芳合演《打渔杀家》,周信芳、马连良合演《群英会·借东风》,程砚秋演出《骂殿》、《三击掌》,程砚秋、马连良合演《审头刺汤》、《法门寺》、《甘露寺》、《桑园会》等剧,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的亲切接见。

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鼓等艺术之长,同时把风格不同的各种豫剧唱腔——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等,融会于豫西调中,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为“豫剧皇后”。

[编辑本段]

从业经历

1952年11月14日,农历壬辰年九月廿七日: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结束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结束,在怀仁堂举行闭幕式,由沈雁冰主持,周恩来总理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周扬作题为“改革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的总结报告。

其中,周信芳在会上演出了《徐策跑城》。

周信芳、梅兰芳、程砚秋、袁雪芬、常香玉、王瑶卿、盖叫天等同时荣获大会荣誉奖,马彦祥为演员发奖。

武汉市楚剧团的楚剧《葛麻》获奖。

1953年10月4日,农历癸巳年八月廿七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5000余人离京赴朝,总团团长为贺龙,老舍为14人总团副团长,刘芝明任文艺工作团总团长,马彦祥任文艺工作团副总团长。参加慰问团的北京市的艺术家有:梅兰芳、洪深、陈沂、史东山、程砚秋(第一总分团副团长)、谭富英、裘盛戎、马连良、新凤霞、陈书舫、喻宜萱、王昆、张君秋、良小楼、白凤鸣、关学曾、尹福来、顾荣甫、魏喜奎、王世臣、李忆兰、邢韶英等;上海市的艺术家有:周信芳(任副总团长)、袁雪芬、丁是娥、石筱英;武汉高盛麟、陈鹤峰、王玉蓉、于宗琨、陈伯华;以及袁金凯、常香玉、丁果仙等。北京市文联和北京市文艺处干部江山、考诚分别担任慰问团评剧团的协理员、辅导员赴朝协助工作与体验生活。

各艺术表演团体在朝经过两个多月的慰问演出后,先行陆续回国。

1989年10月12日,农历己巳年九月十三日: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揭晓

中国唱片总公司为庆祝中国唱片出版事业4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共设2个奖项,88个单位和个人获奖。

获奖的戏曲曲艺类演员

梅兰芳、裘盛戎、马连良、周信芳、程砚秋、张君秋、李世济、童芷苓、方荣翔、李维康、俞振飞、新凤霞、常香玉、郎咸芬、红线女、姚璇秋、丁果仙、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丁是娥、陈书舫、竞华、筱文艳、严凤英、侯宝林、马季、高元钧、骆玉笙、蒋月泉

获奖的戏曲曲艺类单位

无锡市锡剧团、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西安易俗社

常香玉与“香玉剧社号”战斗机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美援朝战争馆》里,陈列着一份已经褪色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这份《总结》真实地记录了豫剧著名演员常香玉为志愿军捐献飞机,1951年8月至1952年2月率领香玉剧社到6省市巡回演出的情况。

拂去历史的尘埃,打开这份珍贵的文献,让我们去追寻常香玉这位爱国艺人带领香玉剧社在全国6省市巡回义演的历史轨迹。

1951年6月,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为志愿军捐献飞机、大炮、坦克的号召后,全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捐献武器运动高潮,各行各界的人士都积极投身于捐献活动。豫剧演员常香玉和她领导的"香玉剧社"决心到全国一些大城市巡回义演,用演出的收入为志愿军购买一架战斗机。为此,常香玉卖掉了自己的一部卡车,拿出多年的积蓄,作为捐献义演的资金。为了不影响到外地演出,常香玉把自己的3个孩子(大的不足7岁,小的刚刚3岁)全都送进托儿所。

1951年8月7日,常香玉带领剧社人员从西安出发,先后在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6个城市进行了半年的巡回义演,演出170多场,观众达30多万人。她们在各地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仅在开封、郑州、新乡3地演出,就得义演捐款5亿余元(旧币)。1952年2月,常香玉带领全社演职员胜利返回西安。现陈列在《抗美援朝战争馆》的《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工作总结》,就是这次捐献义演的真实记录,成为常香玉和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有力见证。

经过半年的巡回义演,常香玉和香玉剧社终于实现了为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的愿望,飞机被命名为“常香玉剧社号”。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驾驶着"常香玉剧社号"战斗机在朝鲜上空穿云破雾同美军搏击,打击侵略者。

常香玉和香玉剧社为志愿军捐献义演的活动,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到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好评,称其为“爱国艺人”和“爱国主义的典范”。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特向她赠送锦旗,并在常香玉代表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志愿军时,又向她献上束束鲜花,

以感谢她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的贡献。常香玉也在朝鲜前线为志愿军演出了香玉剧社在义演唱会中最精彩的节目——豫剧《花木兰》。她说:"前方同志拼了命,流了血,保卫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我们为抗美援朝捐献一架飞机,这能算得了什么呢?"

《鲁豫有约》:戏剧人生——常香玉

常香玉曾于2003年07月29日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以下为采访的第一部分。

鲁豫:我趁常老在北京复查身体的机会采访了她,采访开始前,常老一直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就像演员出场之前要一个人酝酿情绪一样,而她的出场非常令人难忘,我先听到她的脚步声,她的脚步声竟然像年轻人一样轻快,完全听不出是一个已经年过八旬的老人。

鲁豫:常老您好

常香玉:你们辛苦了。

鲁豫:您好,常老,您坐这儿,我是鲁豫。

常香玉:名字我早知道。

鲁豫:您好,您好,常老,您坐,您坐,您身体真好。

常香玉:我还凑合,我病了八个月。

鲁豫:真的,现在好了吗?

常香玉是人们熟知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她演唱的《拷红》《白蛇传》《花木兰》《破洪州》《大祭桩》《五世请缨》等诸多剧目几乎家喻户晓。

1923年秋天,常香玉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贫苦人家,父亲曾经是当地有名气的豫剧艺人,但是后来因为嗓子出了毛病,不得不离开舞台,童年时代,常香玉就对戏剧十分喜爱,觉得登台演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但那时常香玉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会是这么多难而多彩的戏剧人生。

鲁豫:在您小时候,您家乡的小孩,豫剧对小孩来说,像现在小孩喜欢唱流行歌曲一样,是个特别自然的事吧?

常香玉:也不一定。

鲁豫:也不一定吗?

常香玉:那时候女的唱戏很少,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看戏,很喜欢戏,因为我的老

父亲呢他是个演员,是个旧艺人,因为我们家很穷,有时候一两天吃不到一顿饭,曾经我在九岁以下这个年代,就在六岁以上这个年龄阶段,我跟着我老母亲要过半年饭。后来到了九岁我就要做童养媳了,你知道吗童养媳,我的老父亲不让,他说这个孩子嘛,就跟着我给她教戏,叫她学戏。学成了我给她打不死了她有碗饭吃,打死了我自己给她打死了,我心里不愧,我不能叫别人给她打死。

鲁豫:所以那个时候给农村人的感觉,唱戏的比给人做童养媳的还要低级是吗?

常香玉:那当然低,低,唱戏的戏子死了不能入老坟的,戏子那时候统称都是下九流之类,尤其是姑娘女孩家学戏很少。

鲁豫:喜欢学戏吗?

常香玉:太喜欢了。我父亲他一这样说出来我就抱着他的腿哭啊,咋着也不当童养媳,我就不去,不愿意离开自己的父母嘛,不愿意离开。

1932年,父亲把九岁的常香玉领上了学戏的路,那时学戏是被乡亲们瞧不起的,于是,父亲卖了家里的土窑,带着常香玉和常香玉的弟弟,母亲,一家四口前往密县,父亲在一个戏班帮忙,常香玉开始学戏,在常香玉记忆中,学戏的路上洒满了泪水。

常香玉:可挨打呀。

鲁豫:父亲打呀?

常香玉:打得可厉害呀。我一进去我老父亲就是个,他也没有啥文化,他就是打俺。

鲁豫:练不好就打。

常香玉:练不好就打,唱不好就打,不用功就打,给你交代任务完不成你偷懒就打。老父亲打得很厉害。老父亲就说,我要给你打不死给你教一点玩意,教点东西,你有碗饭吃,你能活下去,不然你就饿死,俺爸爸这时候就说了,说戏是苦虫,非打不成,咱就是非打。

鲁豫:戏是苦虫,非打不成。

常香玉:他没有别的教养方法,就打,打了还真中,还真操心。那苦啊,那冬天下着大雪,在地下把那雪扒扒弄一片在那地下,靠住墙(倒立),那手勒的,大拇指勒的缝都顺手流血。苦着呢,哎呀,我这说,后来小孩吧,不胜去要饭,要饭吧你拿个碗,他给你一碗饭吃吃,不至于这么受罪挨打,有过这想法,也不敢吭。

鲁豫:也没有别的办法?

常香玉:没有别的办法,我父亲打得厉害,那他没有别的办法,他有一次因为这个字吐不清楚,他的手撕住我的嘴,这肉都抠掉一快,那能不流血吗,我这一哭一唱不成戏,老父亲一脚就给我踢那个车底下,趴那儿,一下趴那儿,连头连脸都磕烂了,就昏过去了,农村有好多人在那儿吸着旱烟,或者在那儿吃饭,都在地下蹲着,听俺老父亲教我唱戏,那时候大概是叫农会,农会里头的人都在那儿听戏,一看到这情况,当时就给我父亲就弄到农会里头,说我父亲是人贩子。

鲁豫:对亲生女儿不会这样的?

常香玉:他就是说着,亲生的孩子,亲骨肉到这个程度不可能,给我父亲就绑到农会里就揍他,给他吊起来打他,非叫他说他在哪儿买的我,在哪儿偷的我,是在哪儿要的我,老父亲说她是我的亲闺女,你看她长得也很像我,那我这时候满脸是血,浑身是伤,哭啊,打得狠,那父亲说她就在那儿,你把她喊来看我是亲的是买的,这我哭着喊着,他是我的亲爹,是我的亲娘,这一家回来以后,把我老父亲放回来以后,我老父亲就抱住我痛哭,老父亲说,我的闺女啊,咱不学戏吧,你爹没有本事,你爹没有办法,你爹没有法给你养活,一是送你当童养媳,二是咱要饭吧,不然这会儿孩子就给你打死了,不打你又学不成,咱就这不学戏了,爸爸带你去要饭吧。我是死活哭着不去要饭。

经过近乎残忍的磨炼,常香玉终于没有让父亲失望,她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93 5年腊月,常香玉随戏班闯荡开封,不久便在戏班里唱起了压轴戏。

鲁豫:等于您第一次到开封就把开封的观众,已经算把他们征服了?

常香玉:那就已经吸引了,那小妮就已经盈人了,别人她们不会翻跟头啊,她们武功都没有,我有武功啊,我武功站桌子上也可以翻,我还可以打着旋子,前台你们见他们打旋子,走旋子,我可以走十来个连着,就这样走,翻这个小翻我会翻十来个,在桌子上一张桌子这么宽嘛,这么长嘛,我就在这上头这样可以翻十来个。

鲁豫:你打真是没白挨啊。

常香玉:这个观众都很喜欢。

鲁豫:那个时候一般看戏前面会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谁谁谁演戏,会写您的名字吗,那时候一开始,

常香玉:开始是写的很小的字,在这个旁边,垫戏嘛,十三岁做主演,十三岁挂头牌了,挂牌的时候才有呢,有这么点大的名字,换成大的这种名字,后来又换这么大的名字,那你到压大轴就大,一个牌有这么高的木牌吧,上边写常香玉,啥戏。

常香玉的名字有了名气,不过许多人不知道,常香玉这名字也充满了戏剧性,常香玉原名叫张妙玲。有一年,父亲带她回密县,村里张姓的人认为,宗族出了女戏子是个耻辱,气愤之下,父亲便给女儿改了名字,不过这个名字可能更适于做艺名。当年,就有了一些类似今天追星族的人们,组织了闻香社来捧常香玉,对常香玉来说,红了,麻烦也就跟着来了。

常香玉:这一家也要我去那儿演戏,这一家也要我去那儿演戏。我老父亲只能答应一家。

鲁豫:那家就不干了。

常香玉:那家不干了,想法弄死我,他就用一个手榴弹撂在我的化妆桌跟前。这个时候巧的是我当时脸上化好妆,没有勒头,头上还没有勒的时候,我站起来去门口了,(另一位演员)杨桂云的父亲坐在我的化妆桌这儿,他坐这儿他说我也来照照姑娘这个镜子,他就在这儿看呢,刚坐下这个手榴弹就撂在那儿,给他炸死了。

鲁豫:扔手榴弹的人被抓了吗?

常香玉:没有抓。谁敢抓呢。咱也不知道是谁啊?这是一个,我们出来到尉氏县,手榴弹又炸一次,撂在观众席,但是那个手榴弹没有炸,要炸了那要炸死很多人,我

们是连夜就逃走了。

逃出河南,过起了颠沛流离演出生活的常香玉,几乎产生了再不回河南的念头,但是,走到哪里,遇到的麻烦都不少,幸运的是,一个心仪已久的男人——陈宪章走进了她的生活。当时,陈宪章是宝鸡三青团分部书记,兼任中州小学校长,已有妻室,婚姻并不如意,陈宪章在洛阳师范读书时,就十分喜爱戏剧艺术,尤其喜爱常香玉的表演。常香玉虽然对陈宪章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心事难成。

常香玉:他去了以后他说话了,他说你不为别人为中州小学,他说你还不是答应我要为咱中州小学募捐,你还要去中州小学,去学写字,去学文化,你这你都记不得了,你现在要死了这事都办不成了,我也很喜欢他吧,我就听他的话,吃了韭菜,喝了蓖麻油,拉了几天,可能是拉出来了,只找着了一个戒指他们说,我也没有管这事,后来戒指从此不戴了,从此再不戴这了。

常香玉:但是我又很爱他,又很爱陈宪章,那你看这矛盾啊,这咋办呢,就觉着这是命中注定,不该我寻个好女婿,算了,下决心咬牙离开了,我父母也不叫我在那儿了,离开那个时间,离开到汉中待了八个月,八个月当然断了。

女孩子大了,又是一个名人,追求的人自然很多,但常香玉一直惦记着陈宪章,她总觉得陈宪章就是那个能和她厮守终身的人,于是在和陈宪章分别了八个月后,常香玉返回宝鸡,找到了刚刚办完离婚手续的陈宪章。

鲁豫:爹妈同意您跟他好吗?

常香玉:不同意。

鲁豫:他们希望您嫁个有钱的吧?

常香玉:对,希望我嫁给一个,不说很有钱吧,起码是有房子有地,生活不用发愁,他老两口有人管吧。他是这。

鲁豫:宪章比较穷的当时?

常香玉:他当时没有啥,他当时很穷,挣的工资有时候不够他吃吧。

鲁豫:后来他终于能够离婚了?

常香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的手续都办好了,俺俩开始正式谈,就是在这时候,他说能订婚不能?我说可以吧。可以了,他这时候就遇着什么事,他就跟我要一把剪子,剪他的指甲呢,我把这把剪子交给他,递给他,他就拉着我的手,一下拉到他怀里,从这儿我们俩就开始正式谈下去了。跟人说也不怕笑,老了,今年都八十了,谈这怪有意思。

1944年,21岁的常香玉与27岁的陈宪章终成眷属,常香玉不仅有了生活中相濡以沫的伴侣,而且事业上有了一个相辅相成的好帮手。婚后,陈宪章辞职下海,他们两人过起了妇唱夫随的日子。

常香玉:我自己说吧,就是我这个21岁以前全是老父亲的管教,管我,给我安排戏,给我很多教育,教导,21岁结婚以后。

鲁豫:都是老伴的事了?

常香玉:对,都是陈宪章的事了,陈宪章呢他是,我早晚唱戏,他早晚有时间早晚下去看,看完了跟观众走,跟观众一块出门,

鲁豫:听他们说

常香玉:听观众说啥,观众七言八语都有啊,说啊,这个背后听的意见叫人不知道,那个人不知道你是谁?人家谈的意见才是他真正的心声,你信吧?

鲁豫:我知道解放以后有很多戏,我们都很熟悉的很多戏,都是他写的或者他改的?

常香玉:他写的,他改的,他写了以后人家评论文章要他写啊,要我谈体会啥都是他写,我给他谈谈他再写。

鲁豫:常老是个非常认真的人,她身体不太好,通常早晨精神不错,下午需要休息,但我们的谈话从上午十点多开始,到下午三点才结束,中午老人只是简单地吃了一碗面条休息了一会儿,看得出,到后来老人非常累,可是只要一开机,她好像又回到了舞台上,说话字正腔圆,眉飞色舞,人变得非常地有精神。

常香玉曾于2003年07月29日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以下为采访的第二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饱受战乱之苦的常香玉与陈宪章,像当年所有的人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新的生活之中。他们组织的香玉剧社,演出了不少受人欢迎的剧目,1 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常香玉和她的剧社决定为抗美援朝,保卫祖国捐一架飞机,此举让常香玉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鲁豫:您当年捐飞机的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还知道,那是个很了不起的事,捐了一架飞机。

常香玉:叫我自己觉着也没有多大了不起,反正我是解放以后,我再也不是这个下贱的戏子了,就是这个心情我要保护我这个国家,我要爱我这个国家,我就是吃一碗痛快饭,这全国人都起来捐献,我们捐献了三天我觉着少,我说我想咱捐献一架飞机,直接打敌人。我说这我想这,你看中不中,有的人跟我同事,你净开玩笑,那是你能捐得起的?

鲁豫:对啊。

常香玉:我说你这不对,你只要决心干,没有弄不成的。咱咋能捐不起呢?我说能。我那个宪章他不吭气,他就坐那儿他不吭,我说宪章你咋不说话呢,我说我提这个议中不中啊,中咱们就干哪,那时候抗美援朝总会号召的文章上说,捐献飞机大炮两种。

鲁豫:号召捐献飞机大炮?

常香玉:对,捐献飞机大炮,那谁说,一门大炮也难捐成,那得多少钱,别说一架飞机了,我说我要捐就是一架飞机。

鲁豫:多少钱那时候一架飞机?

常香玉:那时候是旧币吧,15亿。

鲁豫:15亿。

常香玉:后来宪章就说可以。我拥护你,我赞成,我现在脑子里考虑给你写报告。

陈宪章很快帮助常香玉选定了一个剧目《花木兰》,常香玉带领着剧社从河南的开封、郑州、新乡,一直唱到了湖北、湖南和广东。

常香玉:我跟大家一样,大家怎么样我怎么样,大家吃咸菜我吃咸菜。大家睡地铺我睡地铺。一样,就是我所不一样,我们一家两口都没有工资,不要。那你捐献呢,不要。只要吃饱,到广东一炮打响,打得响着呢到广东,观众不走啊,还有个人捐手表啊,华侨啊啥了,到那儿以后工人也帮助,工人给俺送戏箱拉戏箱都不要钱,也不喝茶也不抽烟,这个捐献飞机这个数目在广东就完成了三分之一,就光在广东。

经过180多场义演,常香玉带领着剧社实现了捐一架飞机的意愿,这架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常香玉也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爱国英雄。

1953年春天,香玉剧社作为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文工团的主要成员之一,赴朝鲜为浴血奋战的志愿军演出,常香玉在朝鲜前线大受欢迎,空军指战员用击落的敌机残骸为她精心制作了一件纪念品。

鲁豫:当时有半年的时间在朝鲜战场?

常香玉:对。

鲁豫:有没有遇到什么比较危险的时刻?

常香玉:那多了,随时随地。

鲁豫:头顶就飞机在轰炸,你在那儿就演出慰问战士?

常香玉:对,我当时是慰问团的副团长,我带一个队。另外的那个演员带一个队,我这个团分两个队。我那时候的学生他们都去搞清唱,那个战争环境那个里头也没法搞大戏。我们过鸭绿江的时候,过去以后那都炸平了,上边都是照明弹,上边一照那地下明晃晃的,看见针都能拾起来,你想那炸人呢,我有个学生也死在朝鲜了牺牲在朝鲜了,随时随地都有牺牲机会,有一次我们是从汽车,汽车拉俺上这个山头去了,俺从汽车上下来,走到那个山包跟前,顶多是两分钟,这个炮弹正落在这个汽车上,给那个汽车炸得粉碎。

鲁豫:每天都要给战士们演出吗?

常香玉:每天,俺们都是晚上去演出,都是摸黑去的,那个剧场里头都是拿那个黑布红布盖严,一点明都没有,里头有的都是弄手电,有的都是弄好多手电打着我们在那儿演戏,有一天我们在山洞旁边给战士们演,战士们在地下坐着,这正演戏呢飞机来了,就在那儿撂了五六个炸弹,那时候战士们都疏散得快,我们朝洞里跑,洞里头那个洞门口都炸塌了,带伤了四五个人,这种情况很多,那刚去的时候害怕呢,哎呀,就是这可害怕了,过去以后慢慢慢慢不害怕了。

鲁豫:习惯了。

常香玉:战士们打了以后,肠子肚子从自己肚子出来,把这个肠子肚子弄回来塞到肚皮里头,这样爬爬爬,爬到回到他的住处,然后就牺牲在那儿,有的是。咱还说啥呢?咱还处处都有人保护呢,死了拉倒,那时候都是这心情。

常香玉曾于2003年07月29日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以下为采访的第二部分。

此后,常香玉成了红遍中国的戏剧演员,这也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豫剧这一地方剧种的普及,常香玉经常应邀带队到各地演出,并且多次获得全国性戏剧评选大奖。1959年,常香玉演出的一个颂扬杨家将的剧目《破洪州》,受到了毛泽东的赞扬,毛

泽东在郑州看了这出戏后,特意给周恩来写信,建议请常香玉到北京为全国人大代表演出《破洪州》,这在常香玉演出生涯中是一件引以为豪的事情。

常香玉:毛主席看两遍,我记得我唱得很激动的时候,毛主席站起来鼓掌啊。

鲁豫:在哪儿看的?

常香玉:在郑州看一回,在北京看一次。

鲁豫:每次唱到什么地方,毛主席会站起来鼓掌?

常香玉:穆桂英问杨宗宝,你这是国家的名将,是先有国后有家,才有家的,明白吗,先公后私你懂吗。

常香玉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最大的磨难是文革动乱中的遭遇,文革中常香玉曾被长期批斗关押,连父亲临终前都未能去见上最后一面,许多喜爱常香玉戏的人们都为常香玉担忧,在那样的境遇中,个性倔强的常香玉是否能活下来。

常香玉:我是1966年的6月6号被揪出来的,揪出来就上桌子上被斗。

鲁豫:您挨打吗那个时候?

常香玉:文化大革命,那天天挨打,挨打多了,跪炉渣,假枪毙。

鲁豫:假枪毙?

常香玉:他说枪毙我也不知道是假的,前头坐个人,这个人跟前搁了一个包,包里装的就是我的材料,他那时候给我定成特务,中统特务,我连啥我也不知道,啥中统特务,啥统也不知道,前头那个人说这里头就是你的材料,我们调查得清清楚楚,你承认,承认了你就是,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嘛,就是这,我说我都不知道啥叫特务。他说你要是了咋着,我说是了枪毙,他说你写下来,我说我不会写,有一个人趴地下过去写,我趴到那儿写,学写,枪毙俩字我都不会写,写了以后,他看这了,先是拿皮带打,弄了以后那弄着绳给我就这样绑着,四个人给我架出去了,我当时真是以为枪毙了,后来等等等,等了俩钟头他们都吃罢饭了,还没有人理我,一个炊事员去,你在这儿弄啥呢,都吃罢饭了,我说他们说要枪毙呢,那炊事员说那是孬孙孩儿们装孬呢,又是咋着,那个炊事员骂的。他说去吧,快快我给你解开,赶快去吃饭。这说起炊事员呢我想掉泪呢,炊事员待我太好了呀,炊事员给我留的饭,饭底下给我盛的鸡蛋,盛的豆腐,鸡蛋,给我盛到饭碗底下,上头给我盛了半碗稀饭递过我,说起来这老头他们待我太好了,不敢叫人家知道。

鲁豫:那时候您能想得开吗,我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我一心一意地为党为人民演戏,你们说我中统特务?

常香玉:想不开,没有啥事都没有,我是贫下,贫下苦农我可以说是,这样他要给我弄这个嘛,那我也没办法,那么多帽子,三反分子、反革命,又是大地主,又是啥大资本家了,多了。

鲁豫:那怎么办呢?

常香玉:那我都戴着,我也不敢说咋办,陈宪章早晚一见俺批斗的时候都在一块,大批斗的时候,陈宪章见我总是说,你相信共产党,顶住,共产党是要人才的,你只要相信,我有时候,他一说我就想掉泪,你信你男人不信,我说信。你记住我的话顶住,打死你活该,不打死你要活下去。(我是曾经被批斗,被挨打的曾经死过去几回

的。两回,都是医生打针给我抢救过来的。早上六点钟开始斗,斗到夜里两点多,站那儿不吃不喝,能不昏倒吗,那个医生给我打针,给那批斗我的人都说,这样整下去很快就死了,常香玉很快就得死。)

鲁豫:您的性格脾气是那么倔强,那么烈性的一个人,这样的委屈一年两年就没想过我算了,我放弃了?

常香玉:没有想过放弃,没有想过放弃我的唱。刚开始想过,刚开始那个把月想过,床上不能睡,那儿到处都是打倒常香玉,大戏霸,大恶霸,到处都是,床上铺一条席,席上写的是,那你没有办法,那我想着不胜死了,死了我一眼不看,可是我又想我的孩子,又想我的爱人,我也舍不得他们。

常香玉心中有一个信条,那就是戏比天大,自己只要活着就不能没有戏,在陈宪章鼓励下,常香玉在文革困境中坚持活了下来,并且没有放弃练唱,练功。

鲁豫:那也没法练功,也没法练唱了呀?

常香玉:那我可有法,我用我被子捂到头上,在那被窝里喊嗓子。

鲁豫:在被窝里喊嗓子。

常香玉:在被窝里唱,把这东西都捂到头上,另外我回家的时候住的房子,门一开那是个柜子,我钻到柜子里把棉袄捂到头上,捂住在那里头唱,不让他们听见,经常这样练。因此马上粉碎四人帮,我马上唱我有嗓子,我唱得还是可以。那种感情你想想,文化大革命十来年,这个粉碎四人帮以后这个心情是个啥心情,那简直痛快呀,我就一唱大快人心事,大声一唱,观众就很鼓掌啊。都在底下,揪出四人帮,奔放啊,高兴啊,敌人打倒了。

就是那一年,常香玉在北京一家照相馆里特意拍下了一张照片,常香玉觉得,舒心的日子又开始了。

鲁豫:在感情上,常老是个非常纯朴执着的人,她说她很幸运,碰到了一个全力支持她,照顾她的好丈夫,而一谈起已经去世的老伴,常老就变得非常激动,她说没有老伴就没有她所取得的成就。

常香玉:老伴是太好了,老伴一辈子,所有的心血都给我了,走之前还给我那,你看我生的这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叫到跟前,他说你妈一辈子累了一辈子了,爸爸是要走了快不行了,你妈我可是交给你了,我那个四儿,我那个男孩子,你妈我第一是交给四儿了,第二是交给你姊妹仨,你给你这老娘保护起来,不要叫她太生气,不要叫她太受罪,这是你最疼你爸爸了,说到这儿,我就说我说宪章你都成这了,你还操这心,我就是要操你的心我操你的心啊,说的这。老伴走这几年我没有一天不挂念他,不想他的,我经常把他的照片放在我这个屋里头,我常常对着我老伴的照片说话,我说宪章我今天干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孩子们啥啥对我多好多好,我总要跟他说说,我总觉着他在这个屋里老坐着,在那儿写东西,我出去老觉得他是在家里等着我,老觉着他没有走,老觉着他没有走。

常香玉晚年一直与陈宪章做着剧作研究、教学育人的工作。2000年相伴50多年的陈宪章离别了心爱的妻子,陈宪章在写给妻子的诗作中描述的“比翼双飞江湖游,无悔无恨不知愁”的快乐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丈夫逝世后不久,悲痛中常香玉身患癌

症,人们很少再听到有关常香玉的消息,但是2003年春天,在“非典”肆虐地日子里,常香玉的名字再一次被人们所关注,这位老人又向抗击“非典”的医护人员捐赠了两万元人民币。

鲁豫:常老,您很让人感动的一点,就是每到国家有事的时候您都站在前面,像你看当年捐飞机到朝鲜现场慰问演出,前一阵我知道非典的时候您又捐钱了。

常香玉:对,我只要遇到这事我就愿意做,我一遇到这事我觉着这就是我的事,我要办一点事好事啊善事我心里很安。我这样。

鲁豫:您现在身体怎么样?

常香玉:我身体现在我不是病看了以后,现在在反应,现在还可以,身体现在还可以,不过你要说搞别的东西那不中了,腿不好。

鲁豫:谢谢您,常老,您今天接受我们那么长时间的访问,您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跟人聊过天?

常香玉:没有没有。

鲁豫:就是啊,我怕您身体真的太累了。

常香玉:我知道你这不容易。

央视《艺术人生》:人生大舞台,戏剧小天

地当81岁的常香玉老人身穿着一件桃红色上衣面带着微笑走进我们演播大厅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们所有的编导也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一期节目我们筹划了有半年的时间,能请到这样一位大师来我们的节目也一直是我们的心愿。这样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我们的节目中向我们讲述着她的人生经历,讲述着她的爱人,讲述着她心中的遗憾……

父亲——我的启蒙老师

常香玉的父亲也曾经是个唱戏的,后来因为嗓子受伤,就在戏班里做一些打杂的事情。常香玉小的时候家境十分贫寒,三个姑姑都是童养媳,大姑二姑都被人打死了,常香玉为了躲过被卖做童养媳的命运,只能随着父亲学戏。当时父亲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可让你跟我学戏被我打死,也不能让别人把你给打死。”开始常香玉先是跟着父亲学戏,后来父亲请了老师专门教她。从9岁开始父亲就经常因为学戏的事情打骂常香玉,一直打到她20岁,最严重的一次是父亲在车上因为她学不好戏而狠打她,让周围的老乡误以为常香玉的父亲是个人贩子。常香玉告诉我们她的老父亲是个很有眼光、很有见解的人,常派唱腔的形成最早就是由他帮常香玉改戏开始的。

因为唱戏所以改名

在那个年代唱戏的人地位极低,很多人把他们称为“戏子”。常香玉本名叫张妙龄,因为族长觉得他们家族中出了个唱戏的,感到丢人,不准她姓张,死后也不准她进张家祖坟。后来遇到一位常老大,拜为义父,开始姓常。常老大对常香玉就如同自己的女儿一样,至今常香玉还不能忘记常老大给她做的烧饼加肉。

十二岁成名

父亲为了让常香玉积累舞台经验,让年幼的她参加各种演出,“我老父亲是让我小生、武生、丑角、老婆,什么角都让我演。”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便已经小有

名气了,用她自己的话说:“那时候我就有身价了,一个月就能挣八块大洋了。”

“戏子”的倔强性格

常香玉是个性格极其倔强的女子,她的倔强成就了她的事业,她的倔强也不允许她向任何人低头,老人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次,有个三青帮头子娶小老婆,要常香玉去唱堂会。常香玉没办法只能去,在现场唱的是一出悲剧《孔雀东南飞》,这个流氓大怒,要打她,常香玉跳到桌子上,把手里的两枚戒指吞到肚子里自杀,后来被人抢救了过来。

生活、事业的伴侣——陈宪章

十九岁那年常香玉演一台新戏,请了许多知名人士去看,陈宪章就是其中一个。演出结束后,大家纷纷发表意见。陈宪章的发言引起了常香玉的注意。他针对常香玉戏中的一句台词说:“…我看他眉清目秀人忠厚?这句词用得不准确。你根本就不了解他,就怎知眉清目秀的人一定是忠厚老实的呢 ”常香玉听了之后,觉得这个人不仅懂戏,还很幽默,就这样对他有了好感。尽管当时的陈宪章已经结婚,但这并没有阻挡常香玉对他的爱慕。“那时候我觉得他是个好人,有文化,还是个河南人,那时候不懂谈恋爱,也不敢往那去想,反正心里光想着那个人的样。”、

两人刚认识的时候,有一次陈宪章到常香玉家,为表示对她的好感,就向她要了一个道具—剪子。陈宪章说你的指甲太长了,我帮你剪一下吧,常香玉刚把手伸出来,手就被陈宪章抓住了。常香玉形容当时的情形是:“我当时的心是乱极了。砰砰砰地跳,不知道该说什么”。后来因为常香玉父母极力反对,他们因此曾分开过8个月。

在常香玉和陈宪章结婚前,她曾经对陈宪章提出过三个条件,一是她不嫁当官的人,二是不给别人当小老婆,三是不能因为她是个唱戏的就看不起她。“阮玲玉的死对我有很大刺激,我就想着,我这个人如果不找个好丈夫结婚也是那个下场。”

对于常香玉提出的要求,陈宪章一一答应,与前妻离了婚,并且把官辞了。结婚后陈宪章更是放弃了一切,专心为常香玉的事业奔波。加之陈宪章自幼喜爱戏剧,也很有艺术天赋,开始为常香玉编写剧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花木兰》。其实可以说,没有陈宪章就没有后来的常派豫剧艺术。常香玉从小没学过文化,认识陈宪章后才一点点学习看报。为了不让其他事情分散常香玉的精力,陈宪章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承担了下来,对常香玉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他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影响常香玉的演出,那样会对不起观众。“宪章是帮我帮惯了,所以我什么都不会,除了唱戏,别的都不会,他不仅给我教词还要解释,里头每句词的意思他都要解说。我们家里头的大大小小,所有的一切事情都不跟我讲,天塌下来的事情也不能跟我讲。”

如今,陈宪章老先生已经去世三年了,在他病重的那段日子里,常香玉每天都要到病床边去陪伴他,“我每次去的时候,他总是抓着我的手,不想让我离开。”在那段日子里,常香玉主张给已经无药可医的老伴实施安乐死,“我知道老头受罪,我希望他早走。”在陈宪章刚离开的那段日子里,常香玉痛苦极了,她曾经跟女儿说过这样的话:“你说你爸那么聪明的一个人,他怎么就不发明一种药,让我们俩同时一天死?”陈宪章的骨灰就放在常香玉的房间里,常香玉说,有这个在,我就可以天天跟他说说话。常香玉很坚强,在丈夫离开没多久后就从巨大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因为她觉得她要高高

兴兴的活着。朱军的那句话说的很好:“听了常老这段话,我们应该笑,应该为有这样的人间真情,为有这样让人真正感动的情感而笑。”

[编辑本段]

社会评价

在朝鲜战争时期,常香玉带领着整个香玉剧社奔赴朝鲜战场,为志愿兵进行慰问演出,那时候常香玉马不停蹄的演出,为的就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国家、为社会做点什么。“伤兵我去慰问,看见伤兵我就心疼。”

在抗美援朝时期,政府发出号召,要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常香玉知道后就同丈夫商量要为国家捐赠一架飞机。他们决定在各地举办演出,将演出得到的钱用来捐赠飞机,陈宪章特地为此写了剧本《花木兰》,经过半个月的准备,终于开始了演出。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的政府和老百姓都极为支持,许多人听说是为国家捐赠飞机,纷纷把身上的手饰摘下来,捐赠出来。就这样,香玉剧社在全国各地整整跑了两年,终于筹到了15亿人民币,捐献了一架名为“香玉剧社号”的米格15战机。

老琴师眼中的常香玉

王国权老人是一位琴师,与常香玉合作了60多年,当朱军问到他常香玉是个怎样的人时,他是这样说的:“在戏剧界她的贡献最大,艺术也最好,还捐赠飞机。”

心中的遗憾

当朱军问到常香玉老人这一生有什么遗憾的时候,老人沉默了很久,告诉我们她有两个遗憾,一个是她的后代没有人能完整的把她的常派唱腔继承下来。另外一个就是因为这么多年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豫剧事业上,忽略了丈夫和孩子,对他们的照顾不够。常香玉在小女儿一岁的时候因为要拍电影就给孩子断了奶,使小女儿差点因为喝牛奶而死掉。对丈夫的愧疚更是一言难尽,“老伴病了好多年,我对他的照顾很不够,我要是能多照顾一点,他现在也许能多活几年”。

我们与老人畅谈了一个下午,听老人讲着过去的事情,一字一句都是那么的打动着我们,有很多事情离我们非常遥远了,但情感却是那样的接近,我们虽然没有经历那个年代,但我们都在用情感真正地感受着那样的一个年代,感受着那样的一种情怀……

2009年9月14日,她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河南豫剧名字

一、河南豫剧- 1、河南豫剧连场戏- 2、河南豫剧全场戏- 01)、豫剧《花打朝》(上、下)马金凤主演- 02)、豫剧《花枪缘》(上、下)马金凤主演- 03)、豫剧《穆桂英挂帅》(上、下)马金凤主演- 04)、豫剧《杨八姐游春》(上、下)马金凤主演- 05)、豫剧《七奶奶(电影)》(上、下)马金凤主演- 06)、豫剧《倒霉大叔的婚事(电影)》(上、下)任宏恩主演-07)、豫剧《鸳鸯戏水(电影版)》(上、下)小香玉主演-08)、豫剧《薛仁贵认妻》(上、下)张水英主演- 09)、豫剧《穆桂英》(上、下)吴碧波主演- 10)、豫剧《穆桂英挂帅》(上、下)胡小凤主演- 11)、豫剧《潘金莲水泼西门庆》(上、下)张春霞主演-12)、豫剧《穆杨会》(上、中、下)朱巧云主演- 13)、豫剧《盘夫索夫》(上、下)阎立品- 14)、豫剧《锁麟囊》(上、中、下)连德志- 3、河南豫剧名剧选段- 01)、豫剧《白蛇传》选段———————————————10 -02)、豫剧《大祭桩》选段———————————————12 -03)、豫剧《粉黛冤家》选段——————————————08 -04)、豫剧《程婴救孤》选段——————————————11 -05)、豫剧《清风亭》选段———————————————10 -06)、豫剧《试用丈夫》选段——————————————10 -07)、豫剧《狸猫换太子》选段—————————————29 -08)、豫剧《朝阳沟》选段———————————————22 -09)、豫剧《陈三两爬堂》选段—————————————07 -10)、豫剧《花木兰》选段———————————————12 -11)、豫剧《鞭打芦花》选段——————————————05 -12)、豫剧《我爱我爹》选段——————————————06 -

“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

“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 樊粹庭先生是大家公认的伟大剧作家、卓越的豫剧改革家和戏剧教育家。我很敬佩这位河南老乡,也很喜欢他的戏。我小时候在家乡杞县看的第一个戏就是他的《麻疯女》,至今六十年了,仍历历在目。从我对“樊戏”的不断学习,对西安市豫剧团七十年历史的不断熟悉和对豫剧发展史的不断了解中,我深深感到,樊粹庭先生不愧为“现代豫剧之父”,是豫剧的莎士比亚! 1940年8月,樊粹庭带领狮吼剧团来西安落户扎根。几十年来,不仅给在陕西的几百万河南老乡带来了鼓舞,带来了力量,也给三秦父老带来了快乐。樊粹庭、“樊戏”、狮吼剧团,不但是豫剧文化中的一座巍峨的山峰,也是三秦戏曲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今年是樊粹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们纪念他,正是为了永不忘却他对豫剧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他为豫剧挺身而起,肩起改革重任,把豫剧推向了一个时代的高峰;是他为豫剧在陕西开辟了第二个故乡,为豫剧的传播和三秦文化的融合谱写了新篇章。他的英名,他的戏,将永远镌刻在豫剧的丰碑上;他的戏剧

精神,他的艺品和人品,也将永远活在中原和三秦舞台上。 樊粹庭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作为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剧本37个,改编剧本20个,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大悲剧:《涤耻血》、《三拂袖》、《霄壤恨》、《义烈风》;四大喜剧《洛阳桥》、《凌云志》、《女贞花》、《柳绿云》;四大历史剧《王佐断臂》、《水工郑国》、《宋景诗与武训》、《再生铁》;四大神话剧《红珠女》、《劈山救母》、《金山寺》、《雷峰塔》。作为导演艺术家,他是豫剧的第一位专业导演,既是学者型又是专家型,敢于借鉴,勇于创新,追求大俗大雅,文武双美。“樊戏”的风格,“樊戏”的美,也可以说是“樊派”豫剧特色,从他所导演的数百部戏中就十分鲜明而又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作为戏剧教育家、剧团管理家,也是硕果累累,成就卓著。从1934年的开封豫声剧院,到1941年的西安狮吼儿童剧团,再到解放初期的狮吼剧团新生部,先后办训练班八次,培养出优秀人才数百人。尤其是不惜重金聘请高水平的名家执教,这在当时的一般剧团是很难做到的。从樊先生的戏剧思想和一系列的戏剧实践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他的一个总目标,就是一切为了豫剧改革,他的最有戏曲文化史意义的贡献就在于对豫剧的改革。正

精彩的豫剧教学设计

版本出处:校本教材 课题:精彩的豫剧 教学年级:二年级 执教者:滑县产业集聚区英民小学宋淑娜 教学目的: 1.了解豫剧文化和艺术特色。 2.通过本课教学,了解豫剧的美。 3.为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贡献自己微薄之力,拓宽学生学习的艺术空间,打造校园艺术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我校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2.通过豫剧的欣赏了解豫剧知识,了解豫剧的表演形式,以及角色行当的划分。 教学难点: 1.角色行当的辨认。 2.表演形式的分辨 3.能够运用豫剧念白方式说话,能够唱简单的豫剧唱段。 教学中有哪些突破和新的教学思路: 课件制作过程中剪辑了多段视频做到恰如其分,让视频表现的内容正好为教学服务。 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学习,吸引学生

热爱传统艺术,继而学习它,然后才能发扬光大。 作业要求: 1、加上表演学段儿豫剧 2、根据“亲家母你坐下”创编戏词,并表演。 教具及学具准备: 课题艺术字卡 人物角色图片:生、旦、净、丑的图片。 组织教学: 用河南方言以念白方式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下午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 生:谢谢老师! 导入新课: 亲爱的孩子们,今天白雪公主和小矮人一行要和我们一起来上音乐课,因为她们听说河南豫剧十分精彩,就想一睹为快。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精彩的豫剧》吧! 讲授新课: 一、以第三者的口吻简单介绍我国戏曲在世界的地位,以及戏曲所包括的艺术形式:音乐、舞蹈、文学、诗歌、武术、杂技、舞美等。 老师:“听!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在对话。” 白雪公主说:“中国的戏曲很有名我们也去欣赏欣赏吧!听说河

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谁

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谁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你知道京剧四大名旦指的是谁吗?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京剧四大名旦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锟内阁程克四大金刚。京剧四大名旦是指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优秀艺术,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瑶卿给四大名旦每人一个字的评价,直接反映各人特色。 梅兰芳;;"样" 程砚秋;;"唱" 荀慧生;;"浪" 尚小云;;"棒"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1894~1961),原籍江苏泰州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北京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仙配》,攻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

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程砚秋简介 程砚秋(1904~1958),满族,北京人。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他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永"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晚年的程砚秋致力于教学和总结舞台艺术经验的工作。1949年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1950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协理事会主席团委员,1953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

2017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

附件1 2017年度“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 工程入选名单 (一)京剧类 序号申报 地区 名家申报单位学生剧目 1 北京李玉芙北京京剧院马娜邢莹 穆桂英挂帅·捧印 宇宙锋·金殿、修本 2 北京黄士骧北京京剧院张建峰谭小羽珠帘寨,战太平 3 北京李崇善北京京剧院王宁于欣泽打渔杀家,搜孤救孤 4 天津李莉天津京剧院张婵玉王艺臻御碑亭,谢瑶环 5 辽宁周仲博沈阳京剧院常东周坚二子乘舟,坐楼杀惜 6 辽宁汤小梅沈阳京剧院陈阳史胜男红梅阁,坐楼杀惜 7 黑龙江吕昆山黑龙江省京剧院尹明东王曦晨群英会,送亲演礼 8 上海张善麟上海京剧院王玺龙陈麟四平山,恶虎村 9 上海梁斌上海京剧院孙伟赵宏运天霸拜山,神亭岭1 浙江王小军浙江京昆艺术中心黄金吕斯文祭塔,生死恨 1 1 重庆童志良 重庆京剧团有限责 任公司 白梦飞张立长坂坡,铁笼山 1 2 青海刘树军 青海省平弦艺术保 护传承中心 潘吉明张思源活捉三郎,送亲演礼

1 3 中直高牧坤国家京剧院田磊劫魏营(全本)1 4 中直寇春华国家京剧院金星张雷连升店,春草闯堂1 5 中直李景德国家京剧院王好强朱凌宇洗浮山,三江越虎旗1 6 中直王晶华国家京剧院毕小洋张兰罢宴,岳母刺字1 7 中直杨春霞国家京剧院郭凡嘉郑菲牡丹亭·游园 1 8 院校张正芳中国戏曲学院马帅叶芳百花赠剑,挂画1 9 院校艾美君中国戏曲学院刘岿然洪岩宇宙锋,贵妃醉酒2 院校贺春泰中国戏曲学院解天一贾镜君收关胜,艳阳楼2 1 院校苏稚中国戏曲学院李亚莉张琦战金山,扈家庄 (二)昆曲类 序号申报 地区 名家申报单位学生剧目 1 上海计镇华上海昆剧团张伟伟周喆寄子,搜山打车

京剧的“四大”

京剧的“四大”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 1921 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名旦合影 四大名旦的表演艺术各有特色,每人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目。 上世纪“四大名旦”: 1931 年由上海《戏剧月刊》发起征文评论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梅兰芳以 565 分的成绩名列榜首,程砚秋获 540 分,荀慧生获 530 分,尚小云获 505 分。次年,长城唱片公司约请“四大名旦”联合灌制《四五花洞》唱片,他们这次珠联璧合的合作,使“四大名旦”之称得到社会的公认。 梅兰芳 梅兰芳( 1894 年- 1961 年),名澜,又名鹤鸣,乳名裙姊,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 梅兰芳清光绪二十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八岁学艺, 11

岁登台。梅兰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员,“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艺术创始人;同时也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表演艺术大师,其表演被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兰芳就是京剧的代名词,他的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昆曲有《游园惊梦》、《断桥》等。所著论文编为《梅兰芳文集》,演出剧目编为《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在 1918 年,梅兰芳移居上海,这是他戏剧炉火纯青的巅峰时代。 梅兰芳 1926 年出演《贵妃醉酒》剧照 程砚秋 程砚秋( 1904.1.1 - 1958.3.9 ),男,著名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 程砚秋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 1932 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 民国二十年(193 1年)9月2 1日的《华北日报》上刊登了一条消息:“今晚不登台演戏——平市名伶程艳秋,原定今晚在中和演《文姬归汉》,唯因国难当前,既挽救之不及,何忍再粉墨登场,显露色相!遂于昨日通知该园,今晚决不出演云。”

河南籍名人一览表

河南籍名人一览表 许世友麻城乘马岗区(今属新县)一代名将 李德生新县陈店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有"骁将"之称, 原党中央副主席 曹刚川舞钢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 卫留成驻马店泌阳人海南省省委书记 吉炳轩洛阳孟津人黑龙江省省委书记 张春贤河南禹州人湖南省省委书记 陈全国河南平舆人河北省代省长 朱军祖籍河南洛阳,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现主持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艺术人生》 李瑞英河南清丰人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播音组组长 陈鲁豫河南人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 海霞郑州市人中央电视台著名新闻节目主持人 张泽群郑州市人中央电视台著名青年节目主持人 邓颖超河南省光山县周恩来夫人, 原全国政协主席 邓亚萍郑州市乒乓球世界冠军,现任北京市团市委副书记 王永民河南南召县人享誉世界的"五笔字型"的发明者 魏青刚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三次跳入狂风巨浪的大海救人 洪战辉周口人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背着拣来的妹妹上大学 李隆郑州人200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出生入死的消防战士,四川5。12抗震英雄 孙天帅郑州市人“不跪的人”1995年珠海,独其一人坚决不跪,遭到韩国女老板的辱骂和解聘,硬汉 刘国栋中国国家乒乓球队

刘国梁新乡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现国家乒乓球男队总教练 白居易新郑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桦信阳市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今夜星光灿烂》); 白圭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人,以擅长经商而名满天下,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白寿彝开封市人著名史学家,曾总主编了《中国通史》 百里奚河南南阳人,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比干河南人 秉志开封市人动物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毕生为开创和发展我国的生物学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柏杨辉县人著名作家,成名作《丑陋的中国人》 蔡文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女诗人 蔡琰:字文姬,河南尉氏县人,东汉才女。蔡邕之女。著有五言体《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 蔡邕尉氏县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曾任左中郎将 曹谨沁阳人抗英保台 曹靖华卢氏县人著名翻译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俄语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世界文学》主编。 岑参新野人唐代著名诗人 常香玉巩县(今郑州巩义市)豫剧表演艺术家,中国第一位获“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艺术奖” , 小香玉郑州市人著名豫剧演员 陈明洛阳《寂寞让我如此美丽》《为你》《快乐老家》 陈胜登封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陈平河南原阳人,西汉时期政治家、谋略家 陈星聚临颖县陈台乡陈村人台北知府,光绪年间台北抗法保卫战 陈中焦作市人中国第一个奥运会跆拳道冠军

京剧四大名旦的最后生涯

京剧四大名旦的最后生涯 程砚秋:鞠躬尽瘁殉艺术 解放后,面对国内戏曲百花园的万紫千红,程砚秋也不甘人后地要为她增色添彩。 1952年10月,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上,程砚秋献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之一《三击掌》,获得了荣誉奖。 1956年,他拍摄完成了《荒山泪》一片,表现了他艺术追求的决心和毅力。可惜,这是他最后一次艺术创作。 1957年春天,不满足于仅是一个党的追随者的程砚秋,渴望成为这伟大行列中的一员,他正式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当时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艺术大赛即将拉开帷幕,程砚秋作为评委之一也将出席。这时正好周总理也在那里访问,这位联系人便建议他是否在那里找总理面谈一下。 实际上,周总理对他的想法也已知晓。所以,两人见面后总理便关切地问:“砚秋同志,你为什么还没入党呀?”程砚秋答道:“我最近已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是缺点太多了。”谁料周总理却一连串地摆出了他的许多进步事例,又严肃地表示:“砚秋同志,如果你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回到北京,贺龙元帅知道后也托人捎来话,愿做他的第二入党介绍人。 国庆节后的一天下午,总理办公室来电话,约程砚秋夫妇去

总理中南海住所吃螃蟹,贺龙夫妇也到了。 饭后,总理和贺龙在另一间屋里和程砚秋严肃地谈了对党的认识、现在的优缺点和今后奋斗目标等问题。程砚秋凝视着总理炯炯的目光,感到了党的温暖和期待。戏曲研究院党组织很快讨论通过了他的入党问题。 1958年新春伊始,文化部领导亲自约他谈话,把率中国艺术团到法国参加国际戏剧节的重要任务交给他。 为了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戏剧艺术,程砚秋抓紧指导安排团员编排一些精彩剧目。当他突然昏倒被送进北京医院抢救时,大家才知他早已患了严重的心脏病。病情稍稳定,田汉等人来看望他,他焦急地要求出院。经大家劝慰,他才稍稍安心。不料1958年3月9日,他的心脏病又因突发性梗塞加剧,仅几分钟便夺去了这位艺术大师的生命,年仅55岁。 梅兰芳:夙愿未了身先去 梅兰芳在旧中国已经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他的“梅派”一书以“少而约、静而动”的特点开创了京剧艺术高峰。梅兰芳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解放后,又追随时代的潮流,捧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理所当然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极大尊敬。 前苏联是梅兰芳早年留有美好记忆的国度,他在北京寓所书桌上的一尊列宁塑像,是当年从莫斯科携回的,陪伴了他30年。 1957年是十月革命40周年,中国组织了劳动者友好代表团参

四大名旦荀慧生生平简介

四大名旦荀慧生生平简介 荀慧生是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下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荀慧生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荀慧生简介 荀慧生生于1900年1月5日,字慧声,而他的号是 留香,在行业内使用的艺名是白牡丹。荀慧生祖籍是河北省的东光,开始的时候叫过秉超、秉彝的名字,最后才改名为荀慧生。荀慧生的演唱功力非常的深厚,而且他的戏路明显要比其他人更加宽广,在他的唱腔中,融入了青衣、花旦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同时还包含了小生和武生的技能,在当时发展成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也被称为“荀派”的创始人。 荀慧生从小就被卖给了戏班子,从戏班子到河北梆子,再到最后以白牡丹为名到各处演出,荀慧生经历了许多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事儿,后来好不容易可以学到新的文明戏,也拜了王瑶卿为师傅开始学习青衣,可是却被原来的河北梆子师傅找到合同上的漏洞,生生的再拖了两年。直到后来和杨小楼等人一起演出,担任刀马旦,这才开始引起大家的注意。 荀慧生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的,就如他小时候艰苦的命运一般。在他大红大紫之后,担任了许多的文化职位,但是在文革期间,却遭受了严厉的批斗和打击,不仅挂上了牛鬼蛇神的牌子,还被送到农场改造,改造时候的生活非常的艰苦,后来因为心脏病加上急性肺炎还是早早的去世了。 荀慧生的一生所演出的剧目不下三百多场,代表作包括《元宵迷》、《玉堂春》等剧目,同时也曾经两次入选四大名旦,其余在“三小一白”中的白指的就是白牡丹荀慧生。 荀慧生的妻子

荀慧生的妻子说起来一共有三位。第一位荀慧生的结发妻子就是吴春生,她是著名戏曲演员吴彩霞的第六个妹妹。说起荀慧生的这个妻子来,中间还发生过一些挫折。当时其实杨小楼等人想要撮合的是荀慧生和吴小霞,于是便找了个机会向吴小霞提亲,可是她的父亲吴彩霞却觉得荀慧生的名气不够大,不舍得将女儿嫁出去。于是想了个办法,将自己的六妹吴春生嫁了出去。后来经过时间的磨合,荀慧生和妻子吴春生的感情也算不错,至少是相敬如宾。可是1945年的时候,吴春 生生了两个儿子后生病去世。 到了荀慧生的第二个妻子是一位叫苏昭信的女人,本来苏昭信是一个女大学生,出生也是富贵家庭,因为是荀慧生的戏迷,所以对荀慧生非常的敬仰,两个人自由恋爱后结婚。但是四年之后,因为性格不是很合得来,便离婚了。 而荀慧生的第三个妻子,就是张伟民了。她一直非常的崇拜爱慕荀慧生,知道他有了家庭后也结了婚,可是却一直关注着荀慧生的消息。后来两个人因为机缘巧合走到了一起,并且一直恩爱到白头偕老。 荀慧生子女 在荀慧生子女中,荀令香是他的长子,开始的时候曾经跟随过程砚秋学戏“程派”唱腔,但是虽然学了一些程派的戏,可是后来还是一直跟随着父亲荀慧生到各地演出。后来曾经在戏曲许愿担任过职位。并且编写过书籍《荀慧生唱腔选集》和《我的父亲和荀派艺术》等书。 荀慧生的第二个儿子荀令文,曾经学习过戏曲中的老生,但是后来却没有从事演艺事业,而是做着和演艺事业相关的行政工作,虽然并没有继承荀慧生的演艺事业,可是也算是和戏曲艺术相关的人员。

河南豫剧名家名段唱词 2

目录 1.朝阳沟?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 1 - 2.朝阳沟?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1) - 1 - 3.朝阳沟?走一道岭来翻过一架山(2) - 1 - 4.朝阳沟?翻过一架山走过一道洼 - 2 - 5.朝阳沟?自从你们写信要下乡 - 2 - 6.朝阳沟?看见了新被子我实在难过 - 2 - 7.朝阳沟?棉花白白生生,萝卜青青凌凌 - 3 - 8.朝阳沟?俺外甥在部队给我来信 - 3 - 9.朝阳沟?银环你该怎样看待自己 - 4 - 10.朝阳沟?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 - 4 - 11.朝阳沟?走一道岭来翻一道沟 - 4 - 12.朝阳沟?银环同志你且停步我再说一遍 - 5 - 13.朝阳沟?朝阳沟又迎来你这个新兵 - 5 - 14.朝阳沟?山区建设还的狠狠抓 - 5 - 15.朝阳沟?亲家母你坐下 - 6 - 16.卷席筒?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 - 6 - 17.卷度筒?未开言我肝肠寸断 - 7 - 18.卷席筒?一肚子苦水倒不完 - 7 - 19.卷席筒?实难忘二弟他心地良善 - 9 - 20.卷席筒?找兄嫂我不顾路途远 - 9 - 21.卷席筒?老伯你待我情义重 - 9 - 22.卷席筒?一番话说得我心悲痛, - 10 - 23.大祭桩?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 10 - 24.大祭桩?恼恨爹爹心不正 - 11 - 25.拷红?想当初孙飞虎围困寺院 - 11 - 26.秦雪梅?秦雪梅见夫灵悲声大放 - 11 - 27.打金枝?劝万岁莫要动真气 - 12 -

河南豫剧名家名段唱词 29.打金枝?自古道“清官难断家务事” - 13 - 30.打金枝?有为王我金殿上观看仔细 - 13 - 31.花枪缘?老身家住南阳地 - 13 - 32.断桥?谁的是,谁的非,那天在上头 - 15 - 33.抬花轿?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 - 16 - 34.南阳关?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 - 16 - 35.三哭殿?下位去劝一劝詹妃娘娘 - 16 - 36.穆桂英挂帅?辕门外那三声炮如同雷震, - 17 - 37.收姜维?三传令 - 18 - 38.收姜维?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 - 19 - 39.秦香莲?三江水洗不尽我满腹冤枉 - 19 - 40.寇准背靴?手提竹篮把饭送, - 20 - 41.寇准背靴?寇莱公,暗跟踪, - 20 - 42.寇准背靴?郡马他午饭晚饭全没用 - 20 - 43.寇准背靴?咱今夜来一个跑马灯 - 20 - 44.三上轿?我泪如梭啊 - 21 - 45.三上轿?羞答答出门来将头低下 - 22 - 46.村官李天成?吃亏歌 - 22 - 47.卖苗郎 - 23 - 48.诸葛亮吊孝?历艰辛保皇叔重保业创 - 27 - 49.十八扯 - 28 - 50.火焚绣楼?红日儿出东方天色明 - 28 - 51.下陈州选段 - 30 - 52.探阴山选段 - 32 - 53.罗成算卦 - 32 - 54.报母恩 - 39 - 55.老来难 - 41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王瑶卿给四大名旦每人一个字的评价,直接反映各人特色: 梅兰芳——“样” 程砚秋——“唱” 荀慧生——“浪” 尚小云——“棒” 梅兰芳(1894—1961),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先生对京剧旦角的唱腔,表演和服饰,做了很多创造性的改革和创新。梅先生的优美大方的唱腔,雍容华贵的表演,对京剧的影响是极大的。梅先生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也得到世界的欢迎。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梅派的形成,是梅先生对京剧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而形成的。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 程砚秋(1904—1958),演青衣,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荒山泪》、《青霜剑》、《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尚小云(1900—1976),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荀慧生(1900—1968),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

中国戏韵之河南豫剧汇编

中国戏韵之河南豫剧 总论(引言) 豫剧资料介绍 第一章:豫剧解析 (一)豫剧艺术解析 (二)豫剧流派 第二章:豫剧名家 (一)豫剧名旦六大家 第三章:豫剧剧目及发展问题 (一)豫剧剧目 (二)发展历程 (三)发展问题 第四章:豫剧与黄梅戏 (一)仝亚南豫剧展示 (二)梨园春豫剧 (三)豫剧与黄梅戏的比较 第五章:结束语 总论———豫剧资料介绍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豫剧的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江苏、山东、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 在声腔上,豫剧属梆子腔系,豫剧划分主要有五大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丘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流行于豫东南的称“沙河调”,又叫“本地梆”;建国后,在杨兰春等的领导下,对豫剧四大地域流派唱腔进行了综合吸收和大幅改革,运用科学的发音,融入了歌剧元素,形成了“现代调”,又称“现代戏流派”。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章——豫剧解析 (一)豫剧艺术解析 豫剧以唱见长,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质朴通俗、本色自然,更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另外,豫剧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情节有头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再加上曲调诙谐欢快,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出轻松的喜剧,它又恢宏大气故又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戏,豫西调委婉动听,吐字清晰,唱腔悲凉故很适合演悲情戏。豫剧在关键剧情上

京剧四大名旦介绍

京剧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 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锟阁程克四大金刚。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 、程砚秋、 尚小云、荀慧生 。另有越剧四大名旦、豫剧四大名旦、评剧四大名旦、话剧四大名旦、腔四大名旦、电影四大名旦、连环画“四大名旦”等。 四大名旦简介 梅兰芳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人, 1894年生于,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广和楼演出《天 仙配》,攻 花旦, 1908年搭喜连成 班,1911年各界举行京剧演员评选活动,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

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演出,在四马路大 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 玉堂春》、《 穆柯寨》等戏,初来就风靡了整个 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 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他吸收了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四五花洞》、《真假金莲》 、《 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 34天。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春香闹学》、《黛玉葬花 》等。1916年第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 年后,移居,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天 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 、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

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 之邀赴日本演出,演出了《 天女散花》、《玉簪记 》等戏。一个月后回国。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 》。1922 年主持承华社。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 、芝加哥、旧金山 、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是一种有规矩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 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 博士学位。1931年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先暂住

豫剧名家汇总

河南戏曲名家汇总 I戏曲,戏曲资源分享https://www.360docs.net/doc/d2651983.html, 常香玉:河南省豫剧一团,看过的《白蛇传—断桥》、《拷红》、《花木兰》、《蝴蝶杯---投衙》、《人欢马叫》、《柳河湾》,听过的《破红州》、《大祭庄》、《五世请缨》、《梁山佰与祝英台》、《杜十娘》、《朝阳沟》、《断桥》等。 陈素真:看过的《宇宙峰》、《梵王宫—摔大鞭子》、《拾雨镯》,听过的《痲疯女传奇》、《三上轿》、《春秋配》、《汉江女》。 崔兰田:安阳市豫剧团,看过的《桃花庵》、《对花枪》,听过的《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二度梅》、《陈三两》。 马金风:洛阳市豫剧一团,看过的《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神都女皇》、《情系小浪底》、《杨八姐游春》,听过的《贩马记》、《窦娥冤》、《红嫂》、《蝴蝶杯》、《三上关》等 阎立品: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秦雪梅》、《盘夫索夫》,听过的《姐妹告状》、《碧玉簪》、《桃花庵》、《蝴蝶杯》、《西厢记》、《三上关》等。桑振君:新乡市豫剧团,东风豫剧团,听过的《白莲花下凡》、《姐妹告状》、《打金枝》、《桃花庵》等。 唐喜成: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三哭殿》、《南阳关》、《狱卒平冤》、《血溅乌纱》、《南阳关》、《卧心尝胆》、《辕门斩子》,听过的《对花枪》等。 唐玉成:听过的《跑坡》,听过他弟子的戏有《铡太师》、《铡西宫》、《刘庸下南京》、《访刘青》、《刘庸回北京》、《借头》等。 李斯忠: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打銮驾》、《包龙图坐监》,听过的《铡美案》、《司马茅告状》、《老包跪嫂》等。 张新芳: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陈三两》、《金钗记》、《劝大烟》,听过的《秦香莲》、《孟姜女》等 谢禄:河南省曲剧团,听过的《老包告状》、《秦香莲》、《打銮驾》等马骐:洛阳曲剧团,看过的《寇准背薛》、《程婴救孤》,听过的《血溅碧玉书》、《九龄救主》等 张晓风:新乡市曲剧团,听过的《泪洒想思地》、《花厅会》、《无明草》、《千里送京娘》、《陈三两》、《卧虎令》等

四大名旦梅兰芳是怎样的人

四大名旦梅兰芳是怎样的人 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表演大师,也是四大名旦之一,那么梅兰芳是个怎样的人?下面是为你搜集梅兰芳是个怎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梅兰芳是个怎样的人?其实从他小时候就可以看出来。在梅兰芳刚接触戏曲的时候,因为多重原因而受到了老师的质疑,但是梅兰芳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终于用自己的行动像世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我们从他的性格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是个执着的人,当然在表演上,梅兰芳也是个精益求精的人。每次上台前都要抽出时间来琢磨表演,不管登了多少次台,表演了多少次,他依旧要求自己做到最完美。 另外,梅兰芳的朋友和后辈们也都说,梅兰芳还是个谦虚谨慎、不耻下问的人。他不会因为自己取得了大成就就摆架子,对待后辈,他会倾尽自己所学的教他们,自己有不懂的也不会为了面子不懂装懂,而是肯虚心的求教,这种精神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也说,梅兰芳这样出色的人,不成功是不可能的。 除了表演和舞台,现实中梅兰芳还是个非常爱国的人,不管是蓄须明智,还是愤然毁画,都表明了梅兰芳的爱国情怀,不管是当时的名人名士,还是后代的世人,都非常敬佩像梅兰芳一样高风亮节的人。 梅兰芳的事迹梅兰芳他的一生致力于艺术表演和创作,曾经为国

家的戏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发扬了真正的戏曲精华和精神,将中国京剧带到了国际舞台上。同时梅兰芳还经历了战争时期,关于梅兰芳的事迹也一直流传至今,梅兰芳事迹是数也数不清的,但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下面的事迹。 梅兰芳的事迹中,还有这样一件事情。在梅兰芳小时候,自身条件并不是十分的出众,相反,他因为轻微近视,而导致眼神不灵活,不能将心中的情感用眼神表达出来,这可是表演中的大忌。不过梅兰芳没有放弃,他每天都长时间的观察鸽子,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眼力,终于在不久之后,练就了一双灵活的眼睛。 梅兰芳的事迹还有很多,例如他为了对抗日本特务,而一气之下毁坏了所有的画作。当时知名人士想要为他举办画展,可是没想到遭到了特务和汉奸的破坏,看着一幅幅心血上被冠上了日本军官的标签,梅兰芳毅然决然的毁画泄气。之后梅兰芳的事迹传遍了中国,许多人士对梅兰芳事迹表达了敬仰之情,并且表示支持的态度。 还有许多的梅兰芳事迹,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从梅兰芳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国家、热爱艺术的伟大人物形象,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刻苦、不屈不挠的精神。梅兰芳的事迹一定会继续流传下去,成为我们国人的骄傲。 梅兰芳的故事梅兰芳不仅是一位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还是一个十分爱国的人,梅兰芳的故事也让广大群众十分的感动。在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汉奸和日本人都打着请他出山的主意,想要通过请他演出的方式影响观众的情绪。但是梅兰芳心中自然是不会答应的,他认为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

京剧中的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四大名旦之一。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出身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为著名花旦,是同光十三绝之一,父梅竹芬是京昆旦角演员,母杨长玉是著名武生杨隆寿之女,伯父梅雨田是谭鑫培的琴师。他父母早亡,由伯父梅雨田抚养成人。他8岁开始学戏,9岁向吴菱仙学青衣,10岁第一次登台。1908年,搭喜连成班演出,同时,又向秦稚芬、胡二庚学花旦戏。1913年,首次应邀到上海演出,王凤卿为头牌,他为二牌,受到上海观众的热烈赞赏。1914年,梅兰芳再次应邀到上海演出,盛况空前,甚至吸引了不少日、英、美等国家的观众。两下江南,奠定了他艺术上独树一帜的基础,并开始了大量新剧目的排演和革新,是继王瑶卿之后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影响最大的旦角演员。他扮相大方,雍容华贵,嗓音圆润,唱腔委婉,功底深厚,文武昆乱兼长,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脚色,并同把三者表演艺术特点溶为一体,形成花衫行当。早年曾试演《一缕麻》、《邓霞姑》等“时装戏”,后又创演《天女散花》、《洛神》等“古装戏”,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凤还巢》、《穆桂英挂帅》等,所塑造的舞台形象,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妇女各种不同的典型形象,而且将人物的个性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融于美

的形象之中,给观众以心灵的净化和美的享受。他不仅是京剧艺术大师,而且是作为中国艺术的代表人物走向世界的,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期间,曾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等国访问演出引起轰动,并被美国授予博士学位。世界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如高尔基、阿·托尔斯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萧伯纳、布莱希特、卓别林、范朋克等人对他的表演倍加推崇,并把京剧艺术视为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使中国京剧在国际艺术舞台上占领了自己应有的地位。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蓄须明志拒绝演出,一直坚持的抗战胜利,表现了艺术家崇高的民族气节。1949年应邀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应邀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建国后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家学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奖,同年冬天出席了在维也那召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1953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副团长并参加慰问演出。1955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全国文联、中国戏协联合为梅兰芳、周信芳举办了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活动及演出,文化部向梅兰芳颁发奖状,并将梅兰芳主演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游园惊梦》等拍成戏曲艺术片,邮电部发行了《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1957年被国际舞蹈家协会

豫剧《花木兰》

豫剧《花木兰》 豫剧《花木兰》 北朝时番邦犯境,边关告急。花木兰的父亲列名征兵军帖。木兰虑及老父体弱,弟弟年幼,思之再三,决定女扮男装,冒弟弟木力之名,代父从军。木兰辞别双亲,披星戴月,快马加鞭,奔赴边关。途中,她还结识了几个朋友,全是应征入伍的战士,相伴同行。他们在接近前线时,忽闻战鼓齐鸣,杀声震天,魏军正与敌兵交战,突力子等三人夹战魏军贺元帅,木兰一马当先,杀退敌人。从此,她便得到贺元帅的赏识。戎马倥偬,十二年过去,身经百战的木兰已晋升为将军。某夜,木兰外出巡营,忽听群鸟飞鸣,她料想必是敌兵前来偷袭,惊起宿鸟。便禀告元帅,建议四面埋伏,智擒敌酋。果然,敌军中计,突力子被擒。元帅拟为木兰封官进爵,并把爱女许与将军。木兰不慕官爵,更不能与元帅之女成婚,只求赐与千里马,回故乡探亲。木兰返回桑梓,脱去战时袍,换上旧时装。朝廷册封木兰为尚书郎,元帅率领众将,抬着礼物,亲临花家,请见花木力将军。木兰出堂,相见之下,元帅惊讶不已。于是,木兰细述从军经过,元帅盛赞木兰不愧是一位巾帼英雄。 豫剧花木兰 豫剧新闻经典传统豫剧《花木兰》《包青天》

将在济南开 豫剧新闻豫剧经典名作再发新枝新版《花木兰》昨晚初豫剧新闻河南商丘豫剧院大型古装豫剧《花木兰》亮相台花木兰相关唱词剧本演员剧团 豫剧名篇豫剧《花木兰》剧本 豫剧名家戏曲大师---常香玉简介 豫剧名家永远的“花木兰”——“豫剧皇后”常香玉 豫剧名家四省戏曲广播齐聚西安缅怀《永远的花木兰》常豫剧名篇豫剧《花木兰》简介 豫剧名家豫剧宗师常香玉,抗美援朝捐战机 花木兰全剧视频

豫剧全剧豫剧[花木兰]下豫剧全剧豫剧电影《花木兰》下 豫剧全剧豫剧版电视剧《花木兰》第五集 豫剧全剧豫剧版电视剧《花木兰》第四集 豫剧全剧豫剧版电视剧《花木兰》第三集 豫剧全剧059-豫剧-花木兰上 豫剧全剧常香玉-豫剧《花木兰》完整版-下标清豫剧全剧花木兰羞答答-北京豫剧戏楼茶楼130 豫剧全剧常香玉-豫剧《花木兰》完整版-下 豫剧全剧常香玉-豫剧《花木兰》完整版-上 花木兰选段

四大名旦尚小云的简介资料

四大名旦尚小云的简介资料 尚小云出身于1900年,祖籍河北省南宫县,出身于北京,他是清初平南王尚可喜的后裔,名德泉,字绮霞,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尚派艺术的创始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后在中遭到残酷的迫害,于1976年逝世于西安第一人民医院。 尚小云的艺术风格在四大名旦中独树一帜,他原本是学武生的,后来才改为旦角,所以尚小云最擅长演绎飒爽英姿的巾帼英雄形象,在他漫长的表演艺术生涯中,文武并用、歌舞并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艺术风格。尚小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文戏武唱,讲究身段,不仅字正腔圆,而且扮相俊美,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 尚小云简介中的寥寥数语是不足以囊括他极具传奇性的一生的,他不仅在表演上力臻完美,追求极致,创造出铁嗓钢喉,高亢嘹亮的唱法,而且表演上极有气势,大开大合,棱角分明,虽然是旦角,也赋予角色阳刚之美,因此风格独特,表现力极强。这背后付出多少汗水观众都是可以想见的,因此才能终成一代大家。 尚小云不仅在表演上追求卓越,而且还丝毫没有门户之见,他德艺双馨,积极奖掖后进,培养出一大批可造之材,对传承京剧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还富有创新精神,对老戏加工改造,老树开出新花,又积极编排新戏,做到创新不断。 尚小云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在他一生漫长的表演生涯中,留下了很多经典唱段,因此要盘点尚小云名段,其实还是个破费脑力的工作,因为流传下来的尚小云名段实在太多了。 尚小云名段包括《乾坤福寿镜》、《坐宫》、《梁红云》、《双阳公主》、《武家坡》、《三娘教子》等,数不胜数。尚小云一生挚爱舞台,他不但对经典唱段演绎地大放光彩,还善于创新,创造出很多新戏,是京剧史上很具有开拓精神的大家之一,留下了很多属于自己的京剧名段。 尚小云最令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善于文戏武做,他早年学的是武生,最擅长扮演巾帼英雄的角色,尤其以青衣戏最受观众欢迎,被称为正宗青衣。 在尚小云留下的名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舞台上扮相俊美,透出一股阳刚之气,有别于传统旦角的娇媚多姿,这是尚派艺术中令令人称道的地方。而且尚小云极有天赋,他嗓音嘹亮高亢,铁嗓钢喉,圆润有劲,极富舞台表现力,而且刚柔兼济,壮大了青衣的演唱格局。 在尚小云名段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发音吐字清晰,对比鲜明,极有气势,纵横捭阖,将巾帼英雄的威严表现的淋漓尽致,令人如痴如醉。尚小云还非常敬业,他不但不像一些旦角总是想减少句子,偷工减料,反而总是给自己增加唱词,故意为难自己,正是因为尚小云的认真负责,所以尚小云名段才能流传至今。

河南戏曲名家汇总

河南戏曲名家汇总 常香玉:河南省豫剧一团,看过的《白蛇传—断桥》、《拷红》、《花木兰》、《蝴蝶杯---投衙》、《人欢马叫》、《柳河湾》,听过的《破红州》、《大祭庄》、《五世请缨》、《梁山佰与祝英台》、《杜十娘》、《朝阳沟》等。 陈素真:看过的《宇宙峰》、《梵王宫—摔大鞭子》、《拾雨镯》,听过的《痲疯女传奇》、《三上轿》、《春秋配》、《汉江女》。 崔兰田:安阳市豫剧团,看过的《桃花庵》、《对花枪》,听过的《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二度梅》、《陈三两》。 马金风:洛阳市豫剧一团,看过的《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神都女皇》、《情系小浪底》、《杨八姐游春》,听过的《贩马记》、《窦娥冤》、《红嫂》、《蝴蝶杯》、《三上关》等 阎立品: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秦雪梅》、《盘夫索夫》,听过的《姐妹告状》、《碧玉簪》、《桃花庵》、《蝴蝶杯》、《西厢记》、《三上关》等。 桑振君:新乡市豫剧团,东风豫剧团,听过的《白莲花下凡》、《姐妹告状》、《打金枝》、《桃花庵》等。唐喜成: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三哭殿》、《南阳关》、《狱卒平冤》、《血溅乌纱》、《南阳关》、《卧心尝胆》、《辕门斩子》,听过的《对花枪》等。 唐玉成:听过的《跑坡》,听过他弟子的戏有《铡太师》、《铡西宫》、《刘庸下南京》、《访刘青》、《刘庸回北京》、《借头》等。 李斯忠: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打銮驾》、《包龙图坐监》,听过的《铡美案》、《司马茅告状》、《老包跪嫂》等。 张新芳: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陈三两》、《金钗记》、《劝大烟》,听过的《秦香莲》、《孟姜女》等 谢禄:河南省曲剧团,听过的《老包告状》、《秦香莲》、《打銮驾》等马骐:洛阳曲剧团,看过的《寇准背薛》、《程婴救孤》,听过的《血溅碧玉书》、《九龄救主》等 张晓风:新乡市曲剧团,听过的《泪洒想思地》、《花厅会》、《无明草》、《千里送京娘》、《陈三两》、《卧虎令》等 王秀玲: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庞酒壶坐轿》、《掩护》、《风雪配》、《拾雨镯》,听过的《红楼梦》、《千里送京娘》、《秦香莲》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