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
首先,我作为一个马山人因为马山有三声部感到自豪。我记得第一次听到三声部这个词是在高一的一节音乐课上,那时老师讲到民歌那一节的时候给我们介绍了三声部,并告诉我们这是我们马山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去爱护去把它发扬光大。直到高中我才知道三声部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深表惭愧。还记得我近距离接触三声部是在县里的一次民歌节上,那时我们高一作为学校的代表去参加了民歌节,观看了各种民族表演,当要看到三声部的时候我们都很激动,因为之前听老师介绍过,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情绪真的好激动。果然,不出我们所料,三声部民歌真的有她独特的魅力,那清澈的声音,吸引住了在场的所有观众,真的很具有感染力,可以说给我们进行了一场洗礼。
据我了解,三声部民歌发源于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区的加方乡壮族地区,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明清时期。它的产生与当地壮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劳动生产密切相关。其中在婚嫁、丧葬等民俗活动与师公唱师乐神中显得最为重要。
当时在观看表演的时候带队里的一位音乐老师给我们说到三声部民歌中代表主旋律的第一声部、第二声部由主唱者演唱,第三声部有两人以上合唱者合唱合声附唱。三声部都能突出和丰富主旋律,声部间互相协调,音调柔和,风格统一,一声部、二声部独立音调,三声部陪衬和声。她说这种演唱方式有三个特点:一、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和声,具有三度和声风格;二、时兴“哈”声。“哈”声的风格变换不定,声调时兴每一次都有区别,但都符合主旋律;三、歌词都有严格的押韵。五言四句歌词符合壮歌的普通押韵规律;五三五主六句歌词的第一句、第二句的末尾词与第三句的第三个词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相押韵,第四句、第五句的末尾词与第六句的第三个词相互押韵,因此,此类句式结构的歌曲又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县政府发现三声部民歌以来,文化部门就开始组织对三声部民歌的初步保护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掌握了三声部民歌的起源、分布、生存环境和传承等方面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本掌握了三声部民歌的音调、结构、特点和演唱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多次组织三声部民歌参加国内甚至国外演出,普遍得到认可,许多音乐人士还根据三声部民歌元素创作了不少的歌曲,三声部民歌名声大起。2003年,马山县以参加第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抓紧抓实三声部民歌的建设,积极开展推介工作,选送的歌曲人围民歌节开幕式演唱、“东南亚风情夜晚会”演绎三声部民歌,三声部民歌艺术震撼了国内外观众,再度引起音乐界的兴趣和关注。2003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版权局对马山县申请保护的《马山县三声部民歌歌曲》给予登记保护。
虽然县政府对三声部民歌的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但三声部目前的发展前景还是令人担忧。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的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识都发生了改变,对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冲击。在现代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发生改变,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承的主体也日渐消失,随着现代媒体的涌现,原生态民歌的审美价值在年轻人的心里已经发生了变化本该是传统文化传承人的年轻一代对时尚的现代流行歌曲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已不愿意再学唱传统的民歌。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原生态的三声部民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劳动环境,生活方式的改变则使其失去能够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民歌最初的产生,适应过去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及低下的生产力,艰苦繁重的生产劳动及劳动之外单调枯燥的生活也是产生民歌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引进了先进的现代生产方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逐渐涌入城镇,新一代的青年们融入了新环境特有的的文化氛围中,传统的民族文化不再适应他们的需求。还有就是马山县属国定贫困县财政收不抵支对于三声部民歌的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导致这几年来的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以前总是感觉非物质文化遗产离我们很遥远,殊不知其实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很多文化在我们的忽视之下而逐渐消失,总感觉保护文化是政府、国家的事,但这些我们的共同财产不是由我们每个人一起努力保护的吗?当初选这门课谈不上是因为兴趣而选的,或许是因为好奇吧。但当我上了这门课之后,我被震撼到了。特别是当老师您介绍到各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心里特别的激动,因为我在里面看到了我们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当老师您给我们看到那些老人忠诚、渴望、无助的目光的时候,我不禁反思这些老人之后会是谁来继承这些遗产呢?这些遗产还能够流传到我们的下一代吗?老人们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忠诚、喜爱,渴望的是能够后续有人把他们那一身的宝贵财富继承下去,无助的是空有一身才艺但却无人可传,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担忧。总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整个社会的人一起努力,今天我们少在某些地方画上一笔,多学习一样东西,或许明天它们就会变成我们宝贵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保护也需要我们去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