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歌的区域性特征_赵毅

合集下载

壮族民歌传承与发展

壮族民歌传承与发展

壮族民歌传承与发展壮族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是壮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与发展的纽带。

本文将从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壮族民歌的特点、价值和现状。

一、壮族民歌的特点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的精神文化象征,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它融汇了壮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独特理解。

壮族民歌以其唱腔高亢、旋律优美、歌词深情的特点,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爱情的赞颂。

其次,壮族民歌在表达形式上具有多样性。

例如,有的歌曲采用合唱形式,具有浑厚悠扬的音乐效果;有的歌曲采用独唱形式,展示了个体情感的细腻和独特。

最后,壮族民歌还突出了节日、婚礼等特定场合的表达功能,通过歌曲的方式庆祝喜庆事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二、壮族民歌的价值壮族民歌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首先,壮族民歌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通过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人们可以了解到壮族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

同时,壮族民歌也是社会团结和凝聚力的重要象征,能够加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其次,壮族民歌在艺术上拥有独特魅力。

它的旋律曲调流畅动听,歌词富有诗意,充满了自然的美和人情的真挚,具有极高的音乐美学价值和审美价值。

最后,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流的意义,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保护和传承壮族民歌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相关的部门和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如收集、整理、保护与传播工作,建立了壮族民歌采集团队,对民歌进行系统的搜集和整理工作,确保其得到妥善保存。

其次,注重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对壮族民歌的传承和宣传。

通过将壮族民歌纳入学校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壮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同时,在社区、村庄等基层单位也开展了相关的培训与演出活动,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到传承和发展壮族民歌中来。

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探讨

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探讨

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发展探讨壮族民歌艺术形式、特点与进展探讨一、马山壮族三声部论文联盟民歌艺术形式三声部是一种原生态民歌流传于广西马山壮族一带,民间俗称三顿欢,它是在二声部欢得基础上,加入一个专唱“哼”、“哪”衬词得低音声部而形成得.这种民歌现象极为珍稀,具有迥异得民族唱法、独特得演唱技巧及艺术魅力.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人民得口头文学,是壮族特有得传统音乐样式.所谓“三声部”,要紧是同一首歌曲由三个声部构成,第一声部为歌曲主旋律,由主唱者演唱;第二声部是副旋律,第三声部为和声,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合唱.三个声部都能突出主旋律,第一、第二声部独立音调,演唱者全用支声复调合唱,具有三度合声风格.一直以来,当地群众称三声部民歌为“欢哈”(汉语意思为“合声”山歌),有非常多种音调,常见得有蛮欢(用当地点言唱)、卜列欢(特点是要颠倒唱两次)、加方欢(类似于蛮欢,调子比蛮欢柔和)、结欢(特点是唱得时候,一字一音停顿,情调粗犷)等调.演唱得时候,时兴“哈”声.三声部民歌得歌词讲究押韵,结构要紧有五言、七言、五三五、六言几种,复杂而又有规律.但从马山、上林这些有三声部民歌流传得地点来看,这一带得歌词差不多上又是以五言四句式和五三五言六句式得结构为主.五言四句式得歌词符合壮歌得普遍押韵,如四句式得蛮欢《树木生山上》:树木生山上,小草长岭间,你莫嫌我小,日后见高低.这是一首二三押韵得四言歌,第二句得第二个词和第一句得末尾词押韵,第四句得第三个词和第三句得末尾词押韵,同时第二、第三句末尾词相互押韵.除了这四句式得押韵方式外,还有其他各种各样得押韵,它与壮族民歌得一般押韵规律一致,如五三五言六句式得歌词,通常称为“三顿欢”或“三跳欢”,以《辛苦歌》为例:好比斑鸠鸟,真孤独,在藤上啼哭;孤儿没有父,多辛苦,泪流如雨注.以上这首歌属于五三五结构,它得第一、第二句末尾词与第三句得第三个词相押韵,第三、第四句末尾词又相互另压一个韵,第四、第五句末尾词与第六句得第三个词相互押韵.这些句子虽简短,却都要求腰足韵,是有严格得韵足得.又如五三五言六句式得《喜酒歌》: 金童配玉女,天地许,得佳偶天成;开处福气腾,受得贫,受得日号你.(歌词大意:金童和玉女相配,这是天地都赞许得,这对佳偶天赐姻缘,自此福星高照,能够一起忍受贫苦,吃苦耐劳,受到大伙儿得赞扬,以后会过上好生活得.)这首歌词得结构、押韵方式和上一首《辛苦歌》是一样得,壮族群众用这种结构形式得歌词来演唱三声部,抑扬顿挫、悠扬动听,蕴含着无穷得艺术魅力.二、平果嘹歌艺术形式壮族嘹歌是闻名得壮族长篇古歌,是通过长期得口头传诵后,由壮族文人得加工和删改,用古壮字记录并在格式上作了适当规范得歌谣集.与其他口头传唱得民歌不同,它得内容相对固定,同时全部用古壮字传抄流行,是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得传统民歌.般认为,壮族嘹歌是因为其唱法,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这个地方得“嘹”有特定得含义.在壮语中“嘹”是“玩”、“玩耍”、“娱乐”、“玩乐”得意思.在许多壮族人得观念中,出去对唱山歌,是“玩”、“玩耍”得重要内容.青年男女去野外对唱山歌,谈情讲爱,俗称“贝嘹坡”,即到岭坡上对唱山歌.由此可见,“嘹歌”一名,源于壮族“以歌为乐”,好唱“嘹嘹(辽辽)之歌”得习俗,其本意是“男女恋情之歌”.嘹歌是属于双声部得山歌,分高声部和低声部,以两两对唱得形式进行对歌.唱词有一个共同得特点,即韵律上基本上腰足韵或头足韵互押,嘹唱歌词差不多为五言四句,唱词由两句一联得两联组成,押韵方式与汉族诗歌不同,每联得韵律关系是:后句得腰(第二第三句)和前句得足(最后一个字)互押.两联之间得关系是:前一联后句得足和后一联前句得足互押.壮族嘹歌曲调比较丰富,除了《船歌》有固定得曲调以外,一般不固定哪些歌词用哪个曲调,也能够用不同曲调唱同一首词,嘹歌通过千百年得传唱,与当地得方言(壮语)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哈嘹、嘶咯嘹、得客嘹、那海嘹、长嘹、酒嘹等各具特色得曲调.三、壮族民歌得特点(一)与壮族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民歌得产生和与当地壮族人民得生活习俗、居住环境、劳动生产之间存在较为紧密得关系,壮族民歌得使用频率在婚嫁、丧葬等具有显著民族特征得活动占据着尤为重要得作用.壮族民歌依照其唱歌内容能够划分为以下几种:互咨询姓名歌、招呼咨询候歌、农事家常歌、表示喜爱歌、婚否试探歌、山盟海誓歌、共吃宵夜歌、知识咨询答歌、互赠礼物歌、送不歌等.一般情况下,壮族民歌都贯穿在人们得日常生活或整个活动中,以歌声来传达人们得思想及欢乐.(二)是壮族人民民族特征得显著体现形式壮族民歌不仅涵盖了本民族人民得智慧结晶,成为壮族文化得知识宝库及百科全书,而且对人们日常行为及道德起着重要得约束规范,能够正确协调社会与壮族人民之间得关系.壮族民歌既传达了人民在生活中总结出来得各种劳动经验、常识、哲理、审美意识等,而且从本质上体现了壮族人民对人类、生产、农事、自然独特得看法及认识.壮族民歌来源于人们日常得生产生活,同时又高于人们得日常生产生活,是民族特征得显著体现形式.就像拉法格所讲“这种出处不明,全凭口传得诗歌,乃是人民灵魂得忠实、率真和自然得表现得形式;是人民得知己朋友,人民向它倾吐悲欢苦乐得情怀;也是人民得科学、宗教和天文知识得备忘录.”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得显著代表,人们能够通过研究民歌来探究壮族人民得各方面信息. 四、壮族民歌得进展形式(一)坚持走论文联盟区域特色进展道路广西具有现在得地域优势,沿边、沿海、沿江,周围围绕东盟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及华南经济圈,为壮族民歌提供了一个特别好得进展平台.相关部门应该把握壮族民歌鲜亮得文化特色,整合丰富得民族文化资源,利用自身位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得天独厚得地域优势,在文化旅游业得带动下,深入挖掘并持续拓展壮族民歌得妨碍力.给予培育文化产业足够得重视力度,走出具有显著区域特色得壮族民歌进展道路;以多种类型、精彩纷呈得对外文化交流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锦绣八桂”得独特内涵及魅力,树立良好形象.坚持走区域特色进展道路能够从本质上将壮族民歌与其他类型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在展现其独特魅力得同时,也能让观赏者深刻领会到壮族民歌丰富得内涵.(二)壮族民歌与文化产业共同进展近几年时刻以来我国经济获得了迅速进展,带动了人民得生活质量及水平得显著提升,人们对文化得需求上升到了一个更高得平台,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得进展空间.广西被给予“歌海”得美称,其中民歌得种类和表现形式都特别多,在爱护这些原生民歌得同时,应该将其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进展.广西丰富得民歌资源是进展文化产业得显著优势,能够将壮族民歌贯穿在节庆文化活动中,在融合基础上带动壮族民歌得全面进展,不断探究研制新型壮族民歌文化进展方案.例如在每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为壮族民歌提供一个发挥得平台,利用南宁艺术节得号召力及妨碍力迅速提升壮族民歌得认知度.与此同时,在深入挖掘壮族民歌文化内涵,推动其获得更大进展得同时还应该给予爱护壮族民歌文化资源足够得关注.壮族民歌得进展必须习惯时代得变化及需要,然而在这过程中应该注重壮族民歌本身特点得爱护,幸免在进展过程中同于大众.总而言之,不管从文化或者经济得角度来进行分析,具有丰富资源且特征显著得壮族民歌文化不仅完全能够与文化产业共同进展,而且具备支撑文化产业良性运行得条件.(三)深入改革文化进展体制大力进展广西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政府扶持、市场主导得原则,实行企业运作得新机制.在当下广西壮族民歌艺术产业化得运作中,政府无疑居于主导性地位,其正确得指引,有利于形成良好得舆论氛围并使壮族民歌在新得层面上展开.因此,发挥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强有力得组织和引导作用,用前瞻性得引导和超前得促进功效作为招商引资得金字招牌,促进文化产业进展得政策逐步成型,使文化产业基地走向规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极其重要得.尤其是加快国有经营性机构改制,加快进展壮族民歌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会展等重点文化产业;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得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壮族民歌产业示范基地,进展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得壮族民歌文化产业群;鼓舞民间文化企业,生产更多壮族民歌文化产品,不断习惯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创新壮族民歌文化产品和服务,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推动壮族民歌文化产业升级,为规划和实施壮族民歌文化产业进展提供强有力得保障;做好政府职能得转变,通过市场治理,改变仅靠行政手段推动产业进展得传统方式,实行企业运作得新机制,大力扶持壮族民歌文化产业得进展,不仅正确引导民众,同时还采取一定得措施来提高壮族传统民歌文化因素,以使更多得人能更好地理解壮族得传统民歌文化.五、结束语壮族民歌在以后几年时刻内以何种形式寻找进展空间,在当下是一个难度较大得咨询题,没有人能够给予确切得回答.然而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随着人民族意识得不断觉醒,相关单位、部门或个人在结合现代高科技媒介技术得协助下,全面了解并掌握市场环境中隐藏得机遇,契合全球化进展趋势,引领壮族民歌在赞新时代领域中寻找到适合自身进展得平台.与此同时,我们也期待着壮族民歌能够在各方引导及支持下焕发出更绚烂得生命力,为文化产业贡献上一份微薄得力量.。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壮族,他们的民歌不仅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文化和情感,更展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和创新发展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民族音乐艺术的魅力。

一、艺术特色1. 壮族民歌的音乐特色壮族民歌的音乐特色主要表现在其曲调、节奏和表达方式上。

壮族民歌的曲调舒缓柔和,富有优美的旋律,充满了自然的韵味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节奏方面,壮族民歌以自然流畅的韵律为主,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壮族民歌还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而著称,歌者常常通过特定的声音、音调和唱腔来抒发情感,使人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壮族民歌的歌词通常选自壮族古老的文学作品,如《侗族诗选》、《壮族诗歌选》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些歌词大多以壮族独有的民族语言创作,既展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又反映了农耕文化的特点,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人文情怀。

壮族民歌的表演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而备受瞩目。

在壮族的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中,民歌表演常常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载体,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壮族民歌的表演艺术通常以户外自然舞台为主,歌者们通过自己的歌声和身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使人感受到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交融之美。

二、创新发展1. 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壮族民歌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如今,壮族民歌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歌唱表演,丰富多彩的舞蹈、戏曲和音乐剧等形式也开始被融入使壮族民歌的艺术表现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2. 融合现代元素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壮族民歌也积极融合现代元素,使其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一些壮族民歌作品开始融入流行音乐元素,加入了现代音乐器乐和编曲手法,使其更具时代感,更受年轻人的喜爱。

为了更好地表现壮族民歌的艺术魅力和民族文化特色,一些地方开始将民歌表演与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将民歌表演场景化,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观众。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中国民歌的重要分支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创新发展。

广西壮族民歌以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瑰丽的艺术形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旋律优美动听。

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婉转动听,节奏流畅,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它采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声调、节奏、音色等,使得歌曲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不仅具有广西民歌的地域特色,而且常常融入了当地的方言元素,使得歌曲更具民族色彩和独特魅力。

二、歌词深情真挚。

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通常表达了壮族人民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歌词用词简洁,直接表达了人们对家乡、亲情、爱情的眷恋和热爱。

歌词中常常融入了大量的比喻、象征和寓意等修辞手法,使得歌曲更具诗意和情感共鸣。

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广西壮族民歌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独唱、对唱、重唱等单声部形式,又有童声、混声、合唱等多声部形式。

广西壮族民歌还常常融入了舞蹈、器乐、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使得演唱更具视觉效果和观赏性。

四、艺术创新不断推进。

广西壮族民歌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艺术创新和改革,使得广西壮族民歌逐渐与时俱进。

一方面,广西壮族民歌注重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得歌曲更具时代特色和流行性。

广西壮族民歌也积极吸收外部文化的营养,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进行交流和融合,不断丰富歌曲的创作元素。

广西壮族民歌的创新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学者、艺术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广西壮族民歌的保护和扶持力度。

学者可以开展深入研究,挖掘和整理广西壮族民歌的珍贵资源,为广西壮族民歌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艺术家可以积极参与创作和演出,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和创作能力。

社会各界可以加强对广西壮族民歌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和对广西壮族民歌的认同感。

南北路壮族双声部山歌之比较研究——以百色市德保县、田阳县壮族山歌为例

南北路壮族双声部山歌之比较研究——以百色市德保县、田阳县壮族山歌为例
是 千 变 万 化 的 ,又 形 成 了许 多 各 有 特 色 的 土 语 区 。 土 语 丰富 了壮 族 民 歌 风 格 , 也 为 壮 族 民歌 色 彩 区 划 分 带 来 了 多样 化 可 能 。 一 致 公 认 的 壮语 方 言 土 语 区
化 悠 久 ,县 内坐 拥 布 洛 陀 壮 族 文 化 圣 山— — 敢 壮
往往 是 以歌代 言 ,无 事不 歌 。壮族 歌 曲伴 随着 壮
族 人 民 的生老 病 死 , 壮 族 歌 曲在壮 族 人 心 目中 占
据 重 要 地 位 ,除 了 因 其 具 有 的 娱 乐 作 用 外 ,在 社 会 生 活 中 也 具 有 许 多 实 际 功 用 ,如 教 育 传 承 、 人
田阳 县 位 于 广 西 壮 族 自治 区 西 部 ,右 江 河 谷
பைடு நூலகம்
中游 。 1 9 5 4年县 治迁 至今 田州 镇 , 属 百 色专 区专 员公 署 ( 今百色市 ) 管 辖 。 田 阳地 处 右 江 河 谷 中 部 ,是 大西 南 出海 通道 的必 经之路 ,广西 西部 和 大西南 出海 通道 的重要 交通 枢纽 。 田阳县 历史文
南路色彩区{ r 桂西南区 左江区
桂 南 区
上 图壮族 民歌 的总体框架 由北 路 、 南路 、 中路 三大 民歌色彩 区构成 , 是古代越 歌及 当代壮 歌的风
格 特 色 和 色 彩 区划 分 的基 本 框 架 。 它 同 时也 显 示 出
产 生古代 越 歌及 当代 壮歌 的社 会 群落 在族 源 、 方 言、 地理分布上 的基本一致性 和基本稳定性 。 然而 , 在壮语 北 、 南两 大方言 区内部 , 各 地语音 和词汇 又
生礼仪 、 祭 祀 驱邪 、 社会 交 际等 , 更 是 关 键 因素 。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创新发展。

下面将从节奏、曲调、歌词和表演形式四个方面阐述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广西壮族民歌的节奏鲜明明快,富有活力。

壮族民歌常常以快速的节奏为主,如《追溯拍》、《敬酒歌》等,这种节奏快、节拍强劲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的情绪,增强听众的参与感和欢乐感。

广西壮族民歌还有许多特定的节奏形式,如三拍、六拍、九拍等,为其增添了一种独特的节奏美感。

广西壮族民歌的曲调多样,旋律优美动人。

壮族民歌的曲调往往富有变化和跳跃性,以其独特的旋律特点吸引了广大听众。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壮族的花山歌,旋律婉转动听,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壮族民歌还融合了其他民族的元素,如汉族、苗族、瑶族等,使得曲调更加多元化,形成了壮族民歌独特的声音风格。

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丰富多样,寓意深远。

壮族民歌歌词内容主要以生活、爱情、劳动等为题材,真实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

这些歌词大多饱含深情,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壮族民歌歌词也充满了哲理和智慧,通过富有寓意的语言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考,使听众在感受音乐的也能够引起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

广西壮族民歌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呈现出独特的舞台艺术效果。

壮族民歌的表演形式多样,有独唱、重唱、对唱等不同的演唱方式,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出不同层次的音乐美感。

壮族民歌的表演还注重舞蹈的表现,通过具有壮族特色的舞蹈动作,丰富了整个表演的艺术效果,更加深入地引发听众的共鸣和欣赏。

当代的壮族民歌创新发展中,音乐元素的丰富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

现代的电子乐器、音乐制作技术等的使用,丰富了壮族民歌的音乐形式,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声音风格。

壮族民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也得到了推广,如与舞蹈、戏曲等形式的结合,丰富了壮族民歌的表演形式和艺术内涵。

壮族民歌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通过音乐会、演唱会等形式,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壮族民歌,进一步推动了其创新发展。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形态分析——以壮族巫调、壮剧为例

广西壮族民族音乐形态分析——以壮族巫调、壮剧为例

苗 、

. 仡 佬 、 毛 南 、 旧 、 京 等
个 民 族 , 备 民 族 人 民 都 喜 爱 歌 唱 .
பைடு நூலகம்
县 『扫于 地 理 位 置 的 特 殊 原 因 , 人 员 稀 少 .很 长 时 期 处 于 “刀 耕 火 种 ” 的 生
肯 着 属 于 己 民 族 独 特 的 民 歌 。 所 产 状 态 。
■ ●
■ ({
2 u 6 B ILJ
3 I 2 2 9
f ) l★, ≈
■ ☆ ■ ☆ ■ ”
一 ●
■ c口
这 卣 州 为 四 声 爵 列 . 旋 律 一 {{
现 的 叫 个 为 2— 3— 5— 6, 构 成 了 大
■ 度 垒 小 i发 大 二 度 的 肯 夫 系
20 l8·4
【民间音乐】 ‘ 一
声 性 六 卢 或 {=_=卢 音 阶 而 存 一 部 分 民
歌 中 也 会 只 l 叶{观 i 音 列 或 四 音 列 。 渊
式 常 』fj的 有 宫 捌 式 、商 凋 式 、徵 倜 式
和 羽 蒯 式 如 f#I渊 一 “呐 嗯 一咯 ” (当 地 力 言 , 尢 法 记 录 ):
谱 例 l
I;f }
, 70

2 £ j 6 B {t —
立 2 3 量 2 2

∞ q ■ 女 ■
■ ”
^. ●
● {女 I
2 2j e B L j L 凸 3 o 2 2 I
f《) 《 , ■ ■ ■ f■ fm ■ i目) ■
厂 西地 歌种类丰富,具有 “民 l 凌云测城的传统巫事有两大类: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民族的传统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特色。

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创新发展对于壮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然真实性:广西壮族民歌以自然和真实性为基础,反映了壮族人民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活的感受和态度。

民歌中常常描绘壮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农耕劳动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敬之情,表现了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二、情感表达:广西壮族民歌以情感表达为主要特征,歌词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和感情,直接叙述着人们的欢乐、忧伤、思乡之情等各种情感。

民歌通常在表达个人情感的也传递了壮族人民的集体意识和情感体验。

三、旋律丰富多样: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丰富多样,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旋律变化。

民歌旋律通常简洁明快,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乐器伴奏一般采用竹唢呐、琵琶、三弦等,音色独特而富有感染力。

四、多声部合唱:广西壮族民歌一般采用多声部合唱的形式进行演唱,歌声和声同时进行,具有浓厚的族群特色。

多声部合唱使得民歌的表现更加丰富和立体,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也突出了壮族民族的集体意识。

在创新发展方面,广西壮族民歌不断推陈出新,丰富了民歌的形式和内容,使之与时俱进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目前,壮族音乐人和艺术家们广泛吸收了现代音乐元素,在保留传统基础的同时融入了新的音乐风格和创新元素。

一方面,广西壮族民歌融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如流行乐器的使用、流行的旋律风格和节奏,使之更加易于传播和接受。

壮族音乐人还将民歌与电子音乐、摇滚乐等进行融合,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使民歌更加具有现代感和创新性。

为了保护和传承广西壮族民歌,政府和学界也积极推动民歌的创新发展。

在保护传统的基础上,注重研究和整理广西壮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法,开设民歌培训班和研究机构,培养专业化的歌手和研究人员,推动广西壮族民歌的发展和传播。

广西壮族民歌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其自然真实性、情感表达、旋律丰富多样以及多声部合唱等特点,使其在壮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壮族民歌赏析

壮族民歌赏析

壮族民歌赏析
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韵律和风格。

以下是对壮族民歌的赏析:
1.文化价值: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情感等方面的
真实反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它不仅传承了壮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音乐特点:壮族民歌的曲调多种多样,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
快有力。

歌词通常押韵,用壮语演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同时,民歌的演唱形式也十分丰富,包括独唱、合唱、对唱等多种形式。

3.内容与题材:壮族民歌的内容涵盖了生产、生活、情感等多个
方面,包括劳动歌曲、山歌、情歌等。

其中,山歌是最为常见的歌曲类型之一,主要表达了人们对自然景观和乡土风情的感受和赞美。

4.传承与发展: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壮族
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

然而,一些民间歌手和文艺团体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通过收集整理传统民歌、创作新民歌等方式,推动壮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我们应该加强对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群众创造的音乐文化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广西壮族民歌主要表现富有南疆气息的田园风光、生活习俗和祖先传统、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以及反映生活中的感情、思想和生存状态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特点(1)旋律美妙优美: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多为四声调式,多数采用5度间隔的旋律,旋律流畅、优美、婉转动人,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2)柔和细腻的音乐风格:广西壮族民歌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情感细腻、柔和、缓慢,并通过声乐技巧、节奏动作和口型等方式表现感情。

(3)多重声部的吟唱方式:广西壮族民歌主要是由多名歌手同时演唱,由多重声部组成,既强调和谐、统一,又反映了群体创作的表现方式。

二、文字特点(1)咏史怀古,抒写国土深情: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多以吟咏历史、反映日常生活为主题,其中不乏描写深情的乡土风光和地方特色,抒发对祖国土地的深情,表现民族感情。

(2)明快通俗,表现真实生活: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通俗易懂、耐听,既表现了真实生活,又反映了广西壮族人民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民间艺术。

三、表演特点(1)身体语言的表演方式:广西壮族民歌的表演方式有美妙的声腔和优美的袖舞,舞蹈和姿势也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2)多种载体传颂:广西壮族民歌流传渠道多样,既有口耳相传,也有书写记载、电视广播传播等多种方式,是广西壮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在传承的同时,也进行着创新发展。

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广西壮族民歌结合当代的音乐、艺术和文化元素,进行了不少新的尝试和创新,例如:(1)探索跨界融合:广西壮族民歌进一步与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进行融合,例如与现代流行音乐、舞蹈等进行跨界合作,创新出独具风格的广西壮族民歌风格。

(2)推广传承和开拓市场:广西壮族民歌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扩大其影响力,通过建设广州民歌馆、开展文化旅游等方式推广传承,同时也在市场化方面开拓市场,为广大民歌传承者提供了收入渠道。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一种民歌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历史的长河中,广西壮族民歌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朴实的艺术表达,留下了丰富多样的音乐瑰宝。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广西壮族民歌不断创新发展,融合了现代元素,呈现出新的艺术魅力。

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独特的音乐风格。

广西壮族民歌以亲切、朴实、激昂的音乐形式为主。

其音乐风格可以分为四部分:拍板、勾弦、击拍和呼咸。

这些音乐元素在广西民歌中得到了充分发展和运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二、深厚的文化内涵。

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和劳动的产物,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壮族人民通过民歌表达了自己的乡土情怀、生活智慧、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使广西壮族民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

三、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

广西壮族民歌具有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如舞蹈、音乐、歌唱、乐器演奏等,使得广西壮族民歌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变化性。

无论是悠扬的山歌、欢快的舞蹈还是悲壮的叙事曲,都能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一、与时俱进,与现代音乐相融合。

在时代的发展下,广西壮族民歌也逐渐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其更具时尚性和时代感。

通过融合流行音乐的元素,广西壮族民歌既保留了传统的特点,又富有时代的魅力。

二、注重个性化创作。

广西壮族民歌的发展也注重个性化的创作,通过对个人经历、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达,使广西壮族民歌更具时代感和个性化特色。

通过个性化的创作,广西壮族民歌不断拓宽了表达的空间,丰富了艺术形式。

三、注重多元文化的融合。

广西壮族民歌在创新发展中注重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通过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的交流和借鉴,广西壮族民歌吸收了各民族音乐的精华,丰富了自身的艺术内涵。

广西壮族民歌还通过与其他民族音乐的融合,增加了多元文化的成分,使广西壮族民歌更具多样性和包容性。

壮族歌曲的特点

壮族歌曲的特点

壮族歌曲的特点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歌,而壮族的民歌特别发达,不论男女都会在很小的时候学习山歌,父母也会将山歌交给自己的子女。

那么,在壮族文化中,壮族民歌有什么特点呢?
一、壮歌具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的比喻、比兴美。

壮族人的性格特点之一,是在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时比较委婉、含蓄,与西方人那种赤裸裸的表达有明显的不同,这或许是比喻比兴手法在壮歌中得以普遍运用的原因。

二、壮歌具有一挥而就、出口成章的特点。

古人虽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得来一个字,拧断几根须”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来说明诗歌创作的艰辛,但同样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诗的“快手”敏才。

广西蓝衣壮民歌区域性特点

广西蓝衣壮民歌区域性特点
( 一) 语 言特点——汉 、 壮 融 合
贵港 的蓝衣 壮歌起源 于明末清初 时期 , 至今 已 有3 0 0年历史 。朝代 的变 迁 , 人 口的迁徙 带动文化 的繁荣 。明末 清初时期 , 中原地 区的汉族 人 民迁徙 到贵港地 区 , 与贵港人 民交流 、 融合 。 由于壮汉 的杂
中国传统 文化 中所 提倡 的道德 、 礼法 , 要 求女
[ 关键词] 蓝衣壮歌 ; 色彩 区域性 ; 情歌 ; 传承与保 护


蓝 衣 壮 歌 种 区域 特 性
此, 在很多 民族情歌 对 唱中 , 多 为“ 男唱 女对 ” 的形
蓝衣壮歌谣种类 繁多 , 按体裁可 以划分为 山歌 和小 调 , 而其 中的 山歌 又可 分为劳 动歌 、 风俗礼仪 歌、 生活歌 、 时政歌 、 情歌 、 儿歌等 , 其 中情歌在 民间 流传数量较 多 、 较广 , 较具代表性 。 在广西 贵港 地区 民间活动 中 , 最 热闹 的场 面就
●贾 睿
[ 摘 要 ] 古越人“ 尚越声” , 作为骆 越后 裔的壮族 , 蓝衣壮歌 以 自己独特的 艺术形式和演唱风格传承 着骆越 的民歌
文化 。 通 过 对 广 西蓝 衣 壮 族 民歌 的 歌 种 区 域 特 点 、 民歌 音 乐 色彩 区域 特 性 以及 蓝 衣 壮 民歌 的 文 化 属 性 之 根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可 以挖 掘 其 丰 富 的文 化 底 蕴 。
子要遵从 法纪 , 遵 守道德 伦常 , 束 缚女 子言行 及发
展, 这也 就造就 了女子 内敛 、 温顺 的性 格特征 。因
式, 即“ 蓝衣 壮歌” 。蓝衣壮歌也 因此 成为壮汉 共有
的文化产物 。
( 二) 骆 越古迹—— “ 白话 ”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探究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探究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探究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独特的音乐特征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关注,成为了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本文将对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壮族音乐中的一种传统形式,它是以无伴奏的方式演唱,主要由男性合唱团体演绎。

三声部民歌是指同时存在低音、中音和高音三个声部,并且各个声部之间相互呼应、相互交织,形成了独特的和声效果。

这种多声部的合唱形式在世界音乐史上并不多见,因此也使得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具有了非常特殊的音乐魅力。

在对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进行探究时,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其音乐结构。

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结构非常丰富多变,它通常以“问答式”或者“反复叠加式”为主要组织形式。

在演唱过程中,不同的声部会相互呼应,形成了音乐上的对话,这使得整个歌曲充满了生动的表现力。

在某些情况下,三个声部会同时进行不同的旋律和节奏,相互交织叠加在一起,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氛围。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还体现在其独特的音乐语言上。

在音乐语言方面,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注重对声音的处理和运用。

在传统的民歌演唱中,歌手经常会运用颤音、滑音、装饰音等技巧来丰富歌曲的表现力,使得歌声更加动人、感染力更强。

由于壮族语言的语音特点,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通常采用较高的音调进行演唱,这不仅增加了音乐的变化性,也使得歌曲更富有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还表现在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节奏和韵律在不断地演变和丰富。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们往往会运用一些特殊的节拍和韵律,从而使得整个歌曲更富有动感和跌宕起伏,给人以强烈的视听享受。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还表现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上。

作为壮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声部民歌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

堪称壮族百科全书的经典壮族歌谣文化壮族歌谣,被誉为壮族的百科全书,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民族风情的文化遗产。

它既有传统诗歌的韵律美感,又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是壮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宝贵财富。

一、壮族歌谣的概述壮族歌谣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口耳相传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历经演变,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歌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既有歌颂祖先、赞美自然的,也有抒发爱情、诉说生活的。

二、壮族歌谣的特点1.独特的韵律:壮族歌谣采用五言、七言等句式,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体现了壮族人民对音乐的热爱和天赋。

2.丰富的表现手法:壮族歌谣运用夸张、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使歌词具有生动形象、寓意深刻的特点。

3.浓厚的民俗风情:壮族歌谣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具有很高的民俗价值。

三、壮族歌谣的分类与内容壮族歌谣可分为劳动歌、风俗歌、叙事歌、爱情歌、哀婉歌等类别。

其中,劳动歌用以激发劳动者奋发向前,抒发对劳动的热爱;风俗歌描绘了壮族各种传统节日的热闹场面,传递了壮族人民的信仰与智慧;叙事歌讲述了壮族历史传说、民族英雄的故事,传承了民族精神;爱情歌以浪漫抒情的笔触,展现了壮族青年男女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念;哀婉歌则表达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四、壮族歌谣的价值与意义1.历史价值:壮族歌谣是研究壮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为我们了解古代壮族社会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2.文化价值:壮族歌谣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壮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民族精神。

3.教育价值:壮族歌谣传递了伦理道德、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对壮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4.艺术价值:壮族歌谣以其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后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五、传承与发扬壮族歌谣文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挑战。

我们要重视壮族歌谣的保护与传承,让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壮族文化宝库中具有典型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一种音乐文艺形式。

它是广西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卓越的音乐品质,成为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本文将探讨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广西壮族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壮族民族文化个性。

它的节奏清晰、旋律悠扬、朗朗上口,直接表达出壮族人民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节奏鲜明明快广西壮族民歌的节奏鲜明明快,节奏感强烈,旋律朗朗上口,活泼热烈,往往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感觉。

广西壮族民歌的节奏感很强,用鼓、板子等器乐打出规律的节奏,使歌曲更加欢快、生动。

广西壮族民歌的节奏与情感体现的深度、方向等息息相关,它反映了壮族民族文化中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方式。

二、旋律悠扬动听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和声部组合明快欢快,非常和谐。

在演唱时,歌唱者对音高、音色、音调的把握也很重要。

广西壮族民歌的旋律往往显得非常的动听流畅,优美的旋律结构和不同寻常的、富有创意的和声更是无可取代的原因。

三、开放包容富于变化广西壮族民歌在节奏、旋律、歌词等方面都具有开放包容、富于变化的特点。

在壮族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和影响中,广西壮族民歌吸纳了很多不同民族文化中的元素并融合进创作中,使得广西壮族民歌更加饱满、丰富,能够更好地推广和传承壮族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广西壮族民歌也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发展。

壮族青年歌手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音乐的理解,在广西壮族民歌的基础上,进行着许多的创新。

创新发展的主要体现有:一、富于时代气息广西壮族民歌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时代的文艺特点和音乐方式,在歌词和旋律上更加地趋于时尚、流行,并增加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音乐形式。

如壮族青年歌手朱英扒的《妹妹咿呀哟》,采用现代民谣的形式搭配故事情节,旋律流畅,富有时代气息。

二、结合舞蹈更具表现力不仅在音乐形式上进行创新,广西壮族民歌也在舞蹈方面做了许多的尝试和创新。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

论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广西壮族民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形式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广西壮族民歌创新发展出了独特的艺术特色,这些特色不仅体现在音乐形式、曲调和歌词上,还表现在演唱方式、伴奏手法和舞蹈等方面。

广西壮族民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广西壮族民歌的音乐形式丰富多样。

广西壮族民歌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曲调和歌词,如满调、汉调、六脚调等。

满调是广西壮族民歌的主要调式,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与韵律,展现了广西壮族民歌的独特魅力。

广西壮族民歌还有许多不同的曲型,如叠叫、对唱等,这些曲型在表达情感和表演技巧上都有独特之处。

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广西壮族民歌的歌词通常以壮族方言写成,歌词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生活和情感表达。

歌词中常常表达出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追求,以及对祖国、家乡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歌词中还常常出现一些比喻、象征和寓言,使得广西壮族民歌具有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和文化魅力。

广西壮族民歌的演唱方式独特多样。

广西壮族民歌的演唱方式通常分为独唱、重唱和合唱三种形式。

独唱通常由一位歌手独自演唱,重唱则由两位或多位歌手交替演唱,合唱则由一个团体合唱。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通常会运用一些特殊的演唱技巧,如颤音、滚音、声音的变化等,使得广西壮族民歌的演唱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广西壮族民歌的伴奏和舞蹈形式丰富多样。

广西壮族民歌通常伴有一些传统乐器的伴奏,如口弦、三弦、板胡等。

这些乐器不仅可以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和谐感,还能增添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在演唱过程中,广西壮族民歌还常常伴有一些特定的舞蹈形式,如草鞋舞、踩石头舞等。

这些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和动作形式,使得广西壮族民歌更具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探究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探究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探究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中国传统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独特的音乐特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本文将对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乐特征进行探究,从音调、节奏、旋律和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美妙的民间艺术形式。

一、音调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调首先表现为通俗易懂,与普通话和汉语方言相似。

这些歌曲通常采用七声音阶,较为简单明了,易于传唱和理解。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调还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化性。

在不同的歌曲中,音调会随着情感变化而不断转变,旋律起伏跌宕,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音调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些歌曲通常反映当地的风土人情,借助音乐表达出土地的情感和人们的生活态度,因而与其他地方的民歌有着明显的差异。

二、节奏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节奏明快而富有韵律感。

通常伴随着轻快的鼓点,让人们欢快地跟随音乐的节奏起舞。

这种节奏感来源于当地特有的舞蹈形式和生活习俗,更具有欢快活泼的特点。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节奏还表现为多样性和变化性。

不同的歌曲在节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既有明快热情的,也有稳重深沉的,使人们在感受到音乐的魅力的也能够感受到不同情感的冲击和感染。

三、旋律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旋律多变而富有情感。

这些歌曲的旋律多采用五声音阶,通过旋律的跌宕起伏来表达出各种情感和故事情节。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旋律还呈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和特色化。

这些歌曲往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旋律表达出当地人民的情感和生活状态,使人们在聆听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歌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旋律还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通过旋律的高低起伏和变化,这些歌曲能够深深地触动人们的心灵,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使人们在聆听时产生强烈的共鸣和感染,使得音乐真正成为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情感交流。

四、表现形式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表现形式多样而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壮族民歌丰富多样, 包括山歌、小调 ( 含 叙事歌、儿歌和摇儿歌) 以及习俗歌等不同类 型。
如前述, 壮族民歌可划分为三路色彩区九 个色彩分区, 这是以各路民歌的风格特征为依 据的。那么, 各路民歌的 “色彩”( 特点) 是什 么? 现结合壮族民歌中的山歌、小调、习俗歌 等类分别加以探讨。
( 一) 山歌类的区域性特点类归 在壮族民歌类别中, 山歌类的数量最多, 应 用最广, 覆盖面最大。不但有单声部山歌, 更 多的是多声部 ( 主要是二声部, 俗称 “双声”) 山歌 ( 中路中区的马山、上林两县交界地, 还 发现在部分老歌手中传唱的三声部民歌, 俗称 “三顿欢”) 。不论是单声, 还是双声, 均有高腔、 平调和谣唱之分, 各具特色。 由于各地方言的差异, 各种方言土语对山 歌各有 不同的传统称 谓, 诸如布 越语称 “欢 越”, 布雅 依语称 “比雅依”, 布央 语称 “诗 央”, 布侬语称 “伦侬”, 布傣语称 “加傣”等, 简称为欢、比、诗 ( 或西) 、伦、加, 均为山歌 之意。“欢”有 “欢”的特色, “诗”有 “诗”的 风采, “加”有 “加”的个性, “比”和 “伦”, 更是北路和南路完全不同的两类山歌风格。一 般说, 欢和比二类可视为北路山歌风格的代表, 诗、伦、加三类则是南路山歌风格的典型, 中 路山歌以欢、比、诗、加各类兼而有之。 “欢”广泛流行于广西北部红水河一带 ( 包 括云南的文山州) 和桂中部分地区, 即北路色 彩区及中路色彩中区和东区, 南部方言不少地 区也有此称。“欢”又称 “壮欢”, 是壮歌的总
·28·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季刊) 1999 年第 2 期
壮族民歌的区域性特征
赵 毅
一、壮族民间歌唱活动概况
壮族素以 “善歌”著称, 是一个爱好歌唱 的民族, 远古以来就在集体生活和集体劳动中 形成了集体歌唱的传统。这一传统集中表现为 “歌圩”活动。壮族传统歌圩, 是壮族人民对歌 的圩场, 也称 “浪花歌”、“会歌”、“圩会”等, 原以祈天乐神、会歌择偶为主要内容。相传是 原始社会群体生活的产物。歌圩按场合地点或 按时间又有野歌圩和夜歌圩之分。野歌圩, 壮 语称 “窝埠坡”或 “欢陇垌”, 指在野外举行的 圩会, 通常在三月三、中秋节、春节、中元节 等节季进行。参与者少则一两千人, 多达两三 万人。是时, 壮族青年男女, 穿着节日盛装, 带 着五色糯米饭, 一群群从四面八方赶来, 如潮 似海地聚集到山坡上对唱山歌, 歌圩是青年人 社交的场所, 一般以对唱情歌为主, 先由男问 女答, 自我介绍, 情投意合以后, 才开始唱成 套的初恋歌、赠礼歌、别情歌、约会歌等。现 代歌圩不全唱情歌, 也有唱其他题材的民歌, 但 凡天文地理、古今故事、农事生产, 以及各种 社会生活等, 无所不唱, 内容相当广泛、丰富。 夜歌圩, 壮语称 “欢江栏”, 意为在村中某一家 里举办的歌会, 通常是家庭办满月酒宴或红白 喜事时请来许多远亲近邻在夜里举行的盘歌对 唱娱乐活动, 以知识性盘歌为主, 相互对答, 通 宵达旦。其内容常见的有古歌、造屋歌、农事 歌、花果歌、猜谜歌等。不论是野歌圩、夜歌 圩, 所唱的歌均为当地即兴编唱的山歌调, 俗
区: 包括右江上游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 等县市; º中路中区: 包括河谷地带的隆安、南 宁、邕宁, 大明山区的武鸣、宾阳、上林、马 山等县市, 这里是中路民歌综合色彩的典型地 区; » 中路东区; 包括郁江两岸的横县、贵港、 桂平等县市, 其民歌多以北部方言或汉语粤方 言传唱。
三、壮族民歌色彩区风格透视
壮族民歌的歌词, 常见以五字上下句为主, 七字上下句次之。有严格的对仗规律, 结构严 谨, 多为腰脚韵体, 即不但用脚韵, 句中还要 有腰韵。基本形式是五字 ( 或七字) 四句为一 段, 通常称之为 “四句歌”。如 “衣袖摇摇去哪 块, 衣袖摆摆去哪村? 妹在桥头等一等, 哥带 月饼往后跟”。歌词第一句尾字 “块”与第二句 中间 的 “摆”字 组 成 腰 脚 韵, 第 二 句 尾 字 “村”与第三句尾字 “等”组成偶单句脚韵, 第 三句尾字 “等”又与第四句中间的 “饼”字组 成腰脚韵。
赵 毅: 壮族民歌的区域性特征 ·31·
称。有按时间不同称 “夜晚欢”、“白日欢”; 按 流行地区不同的有如 “北山欢”、“罗圩欢”等; 按自称不同谓之 “欢越”、“欢侬”、“欢雅依”等; 按衬词不同有 “欢嗳”、“欢咦”等。若按词体 结构论之, 则有 “五字欢”, 即五言四句欢, 押 腰脚韵, 曲调一般为上下句结构 ( 这是 “欢”类 民歌的基本形式) 。其变体有桂北壮汉杂居区常 用的 “七字欢”( 因受汉族民歌的影响, 将五字 欢扩充为七字, 但仍保持四句式和腰脚韵等基 本特点, 曲调一般仍为上下句结构, 重复变唱 成四句为一段) , 流行于桂中部分地区的 “嵌句 欢” ( 也叫 “三五韵”、 “三步欢”、 “三顿欢”、 “跳脚欢”等, 由于在五字上下句间嵌入一个三 字句, 使之构成了长短式三句歌, 曲调变化重 复一次, 成为六句歌) , 还有严格的五字三句歌, 即 “三句欢”, 以及 “勒脚欢”等。“勒脚欢”又 称 “欢三跳”、“三爪欢”、“马蹄勒”, 即象马走 路一样, 后蹄踏着前蹄的脚印走之意, 有五字 句、七字句、嵌句、单勒脚、双勒脚等形式, 均 脱胎于五字四句欢, 用腰脚韵体, 其中双勒脚 最为盛行, 其歌词的回旋重复法和曲调的变唱 重复 法, 使之成为民歌中最富有 特色的歌体 ( 限于篇幅, 谱例从略) 。
·30·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 季刊) 1999 年第 2 期
的河池、宜山、天峨、南丹、都安、忻城、环 江、罗城、融水、融安等县市在内的壮族北部 方言区桂北次区各土语群的民歌, 其特色是多 以 sol 或 do 为主音的三、四声腔, 使用五、六 声调式; » 桂东北区: 即融江与黔江以东, 包 括广西自治区的柳州、柳江、柳城、来宾、武 宣、象州、鹿寨、龙胜、三江、阳朔、恭城、蒙 山、钟山、贺县等县市, 以及广东省的连山县 和怀集县在内的壮语北部方言区桂东北次区和 壮汉杂居区各土语群的壮族民歌, 这里大量的 歌腔是以 so l 为主音的三、四声腔, 使用五声调 式。
赵 毅: 壮族民歌的区域性特征 ·2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段; 五、六、一、二句为第二段; 七、八、三、 四句为第三段) , 如:
1. 鹧鸪鹧鸪咧, 2. “提铁”再蹄叫; 3. 三月春分到, 4. 比高低争雄。 5. 在草里做巢, 6. 羽毛多美丽; 1. 鹧鸪鹧鸪咧, 2. “提铁”再蹄叫; 7. 我放狗猎赶, 8. 你赶忙躲逃; 3. 三月春分到, 4. 比高低争雄。 勒脚歌, 又称 “欢三跳”、“马蹄勒”、“勒 脚欢”、“三爪欢”等, 是壮族民歌中一种很重 要又很特殊的形式。即一首歌里主要歌句按照 一定的格式分别依次复唱, 前后呼应, 连环相 扣, 形成有规律地回旋复迭为主要特征的歌式, 其结构是由上下句为一联, 两联为一段, 一首 歌三段。第一段是整首歌的内容、形象、韵律 和主题的高度概括; 第二、三段紧扣中心加以 阐述, 内容扩展, 层层深化, 不是简单的再现, 更不是机械的重复, 而是反映其内在的联系, 相 互映衬, 融为一体。 有关勒脚歌体的表现形式及艺术特点的记 载, 自古有之。明代张祥诃的 《粤西偶记》中 就有记述: “亻良人之为歌, 五言八句, 歌时叠作 十二句, 多用古韵, 平仄互押或隔越跳叶, 曲 折婉转, 喃喃呢呢。”这种重沓叠唱的章法结构, 是由原始时代的 群体活动及歌唱形式发展而 来。作为原始的劳动歌谣, 这种形式是由劳动 动作节奏的反复及协调集中的劳动方式而产生 的, 是壮族最典型的民歌形式, 它包含排歌、押 腰脚韵、韵味迭起成势和节奏反复、感情升腾 等长处, 成为壮族人民抒发大喜大悲情感的传 统形式。 壮族民歌唱词中的这种特殊的腰脚韵体和 勒脚形式, 也被广泛地运用到曲艺和戏曲之中, 是构成壮族音乐独特韵味的重要因素之一。 壮族民歌的曲调抒情流畅, 优雅动听。五、 六十年代上演的壮族歌舞剧 《刘三姐》( 后又改 编成电影) , 通过宣传媒介四海传播, 早已被世 人所认知和倾倒。其原始民歌音调在壮族民间 世代传承, 乃古代越人歌唱之遗音。这些多姿 多采有民歌音调, 或高亢嘹亮, 或婉转明快, 或
如吟如诉, 或载歌载舞, 常伴随着民俗活动演 唱, 形成了山歌、小调、叙事歌、习俗歌、儿 歌和摇儿歌等不同的体裁类型。又由于各地方 言土语不同, 造成民歌音调色彩的变异, 形成 了各路不同的民歌风格。正是这些不同的民歌 风格, 即所谓民歌的区域性特征, 从不同的角 度共同体现着壮族民歌的独特风采。
二、壮族民歌的色彩区域划分
南部方言区指广西的右江、邕江以南地区 和 云南省文山州的南部。语言自称有 “土话” ( 桂南和桂西南地带) 、“侬话”( 德靖和岘广两 个土语区) 、“岱话”( 云南文山州南部和广西龙 州的龙金垌) 等, 地域上与越南山水相连, 语 言与国外相应的土、侬、岱语相通。方言内部 又可分为邕南、左江、德靖、岘广、文麻 5 个 土语群。与之相对应, 这些地区也形成了壮族 民歌的南路风格, 即 ( 二) 南路色彩区。这一 色彩区也可分为三个色彩小区: ¹ 桂西南区: 包 括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等县在内的 壮语南部方言区桂西南次区各土语群的民歌; º左江区: 包括扶绥、崇左、龙州、宁明、凭 祥等县市在内的壮语南部方言区左江次区和壮 汉杂居区各土语群的民歌; » 桂南区: 包括钦 州、上思、防城等县市在内的南部方言区桂南 次区和壮汉杂居区各土语群的民歌。南路各小 区的歌调色彩多以 la 、re 为主音的四声音调。
称 “土歌”。 壮族民歌的题材内容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
活、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关系非常密切。有 从 《摇儿歌》到 《丧葬歌》反映人们生活过程 的歌, 有从 《打锣开山歌》到 《丰收歌》反映 人们生产过程的歌, 有从 《金田起义》、《百色 起义》到 《跟党新长征》反映近现代人民革命 斗争历程的歌等等。壮族民歌对于壮族文明及 其科学文化的传播, 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其变体有三句歌、长短句歌、嵌句歌 ( 即 五字上下句中间嵌进三字句或七字上下句中间 嵌进三字句或五字句) , 如 “田早犁早耙, 又早 插, 莫给跨时令; 我们年纪轻, 惜光阴, 让青 春美好”。还有减字歌 ( 第一句只有三个字的四 句歌, 也叫 “三字头”) , 如 “连就连, 我俩结 交订百年; 哪个九十 七岁死, 奈 何桥上 等三 年”。和勒脚歌 ( 即八句二段词 “勒”成十二句 三段来唱, 其词序为: “一、二、三、四句为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