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评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节课,教师始终站在一个引路人的角度,学生通过实 物感知、观察联想、抽象概括、动手实践,自然生成知识与 能力。
正如新教材编者寄语“数学是自然的”(即它的起源与发 展都是自然的)
3
二:两个基本点:课本是根 教师是魂
131模式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更要求教师精 心引领建构。就像一篇优秀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6
第三:课件精致 锦上添花
“精美的课件”将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极致,实现 了人所不及,而绝非表面热闹。如光线的射入的动态生 成过程;由实物图到三视图的生成过程;长、宽、高的 关系形成过程等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刺激感观, 又震撼心灵。
7
第四:润物无声 教育无痕
本节课机智地利用了 “美育材料”,对学生进行 美的熏陶。引领学生欣赏、体验,如“三视图的和谐 美” 。同时教师不吝赞赏学生、肯定学生,促进学生 身心的健康发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 轼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评课人:刘艳
1
一堂围绕“一个中心”,紧扣 “两个基本点”,充满勃勃生机 的好课
一个中心 ————学生 两个基本点————课本是根
教师是魂
2
一 :一个中心——学生
本节课充分彰显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新理念。 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旧格局。实现了131模式 “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角色变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Biblioteka Baidu
希望曾老师不断进取,锐意创新, 特提出如下三点:
1、学生画图暴露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形成正确的导向。 2、“解决问题难,提出问题更难”,可否大胆让学生提 出问题。 3、精品课如何常态化,以真正推动教学。这值得我们 思考探索。
11
谢谢!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看似两页,不足千字。如何 让枯燥的内容充满生机,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 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并陶冶情操,实现“新课程三维 目标理念”。老师必须在转换角色的同时,不放弃职责, 充分体现“灵魂”作用。
曾老师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教学机智,依“本” 而不“唯”本,创造性地制定了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 案。
8
第五:余音绕梁 境在课外
拓展题的抛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已经下 课,但学生的讨论声不绝于耳。题1激发了学生的钻研欲 望,题2更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数学是有用的”。让学 生感悟: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增进对数学的热爱。
9
总之:整堂课充分显示了曾老师素质良好。其观察力、 提问力、聆听力、表达力、应变力、驾驭力得到大力彰显。 教态亲切大方,板书规范合理;教学方法富有针对性、启 发性。学生的成果分享,充分展示了教学效果。尤其是动 态课堂的几次“沉静”让学生思维升华。俗话说“台上几 分钟,台下千日功”。这是一个执着于专业的教师的内在 折射。也反映高二数学组是一个团结且富有战斗力的集体。
4
第一:匠心独用 大胆取舍
本节课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只教三视图及其画法。 三视图还原实物,留待后续学习。“五个问题”像一根 红线,将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疑点串成一条美丽 的项链,并形成这堂课的亮点。五个问题丝丝入扣,把 课堂层层推进。
5
第二:巧设梯度 花开无声
“五个问题”形成一个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梯度, 让学生拾级而上。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五个问题逐一而破,老师的“引领点拨,梳理建构”在悄 无声息中实现,可谓:“静水深流,花开无声”。
正如新教材编者寄语“数学是自然的”(即它的起源与发 展都是自然的)
3
二:两个基本点:课本是根 教师是魂
131模式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更要求教师精 心引领建构。就像一篇优秀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6
第三:课件精致 锦上添花
“精美的课件”将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到极致,实现 了人所不及,而绝非表面热闹。如光线的射入的动态生 成过程;由实物图到三视图的生成过程;长、宽、高的 关系形成过程等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既刺激感观, 又震撼心灵。
7
第四:润物无声 教育无痕
本节课机智地利用了 “美育材料”,对学生进行 美的熏陶。引领学生欣赏、体验,如“三视图的和谐 美” 。同时教师不吝赞赏学生、肯定学生,促进学生 身心的健康发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 轼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评课人:刘艳
1
一堂围绕“一个中心”,紧扣 “两个基本点”,充满勃勃生机 的好课
一个中心 ————学生 两个基本点————课本是根
教师是魂
2
一 :一个中心——学生
本节课充分彰显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新理念。 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独角戏”的旧格局。实现了131模式 “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角色变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Biblioteka Baidu
希望曾老师不断进取,锐意创新, 特提出如下三点:
1、学生画图暴露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形成正确的导向。 2、“解决问题难,提出问题更难”,可否大胆让学生提 出问题。 3、精品课如何常态化,以真正推动教学。这值得我们 思考探索。
11
谢谢!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看似两页,不足千字。如何 让枯燥的内容充满生机,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 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并陶冶情操,实现“新课程三维 目标理念”。老师必须在转换角色的同时,不放弃职责, 充分体现“灵魂”作用。
曾老师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教学机智,依“本” 而不“唯”本,创造性地制定了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 案。
8
第五:余音绕梁 境在课外
拓展题的抛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已经下 课,但学生的讨论声不绝于耳。题1激发了学生的钻研欲 望,题2更体现了新教材的理念“数学是有用的”。让学 生感悟: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增进对数学的热爱。
9
总之:整堂课充分显示了曾老师素质良好。其观察力、 提问力、聆听力、表达力、应变力、驾驭力得到大力彰显。 教态亲切大方,板书规范合理;教学方法富有针对性、启 发性。学生的成果分享,充分展示了教学效果。尤其是动 态课堂的几次“沉静”让学生思维升华。俗话说“台上几 分钟,台下千日功”。这是一个执着于专业的教师的内在 折射。也反映高二数学组是一个团结且富有战斗力的集体。
4
第一:匠心独用 大胆取舍
本节课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只教三视图及其画法。 三视图还原实物,留待后续学习。“五个问题”像一根 红线,将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疑点串成一条美丽 的项链,并形成这堂课的亮点。五个问题丝丝入扣,把 课堂层层推进。
5
第二:巧设梯度 花开无声
“五个问题”形成一个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梯度, 让学生拾级而上。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五个问题逐一而破,老师的“引领点拨,梳理建构”在悄 无声息中实现,可谓:“静水深流,花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