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近十年内的环境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近十年内的环境变化记得十年前的西安古城,虽然文化底蕴雄厚,但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西安气候干燥,雨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加之地处秦岭北麓,冬天多是静风天气,灰尘难以扩散。
同时,受干旱、沙漠和黄土高原的影响,西安大气环境十分脆弱,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总悬浮颗粒物自然本底值偏高,春季受风沙天气影响,浮尘扬尘使空气污染物极易超标。
夏季炎热非常,有一些偏僻的小城区绿化面积很少,街道脏乱差,冬秋两季扬沙严重,干旱少雨,这是西安的一些固有自然环境。
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引起了一些其他的环境问题。
一是自然降尘,包括:(1)本地降尘,即城市未硬化地面土壤或城市周边农田土壤受自然风蚀作用而形成的降尘;(2)外来降尘,即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污染物或沙尘暴导致的颗粒物长距离输送转移后,在城市上空沉降的扬尘。
据专家分析,西安市自然降尘约占到总降尘量的50%左右。
二是人为活动造成的扬尘,包括:(1)城市内建筑、拆迁、道路和其它市政工程施工灰尘;(2)城市及其周边建设和土地开发导致的绿化带破坏和裸露地表扬起的尘土;(3)工业区的建筑材料和煤堆场粉尘;(4)道路交通机动车行驶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扬尘污染;(5)工业企业的燃煤设施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
西安市人为活动造成的扬尘同样约占到总降尘量的50%左右。
陕西是全国的产煤大区之一,西安作为陕西的省会城市,与煤相关的一些重工业也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
据初步调查,西安市现有经营性储煤场18家(其中未央5家、灞桥5家、长安8家),占地540.8亩,储煤量约8.72万吨;非经营性储煤、渣场(燃煤单位储煤、渣场)300多家,储煤量按2007年844万吨计,平均每月储煤量约70万吨。
由于在建设初期规划、选址缺乏约束性,部分煤炭经营户选址时,只考虑经营和运输方便,煤场建设紧靠公路或建在居民集中区内,还有一些煤炭经营户将煤场建在基本农田,对耕地和周围群众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其次,是煤场建设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喷淋等湿法作业环保设施,煤堆覆盖不能够保持经常性,防煤尘作用不明显,煤场围墙低矮,起不到挡风、阻风等环保要求。
第三是煤炭运输车辆在路边乱停乱放,经常造成交通阻塞。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煤场周围的公路、耕地、人居生活环境。
提到近年来的人居环境变化,西安市民感受最深。
当我们漫步古城大街小巷,伴随着身边休闲广场、绿地林木的逐渐增多,环境的不断改善与人居质量的提高,那曾经的脏乱差街巷、落后的生活习惯悄然逝去,广大市民对人居环境的满意率逐年攀升。
“大绿大水工程”让古城市民兴奋不已。
如今,放眼古城西安,片片树林,片片绿色。
变化在黄土地上,高兴在百姓心中。
如今的护城河,宛如一条黛绿的玉带,河水碧波粼粼,放眼
望去沿岸尽染绿,“空处有景密织就,密而不迫映成趣”。
看到这些谁又能记起曾经的“臭气熏天趋避之,唯恐招惹匆匆行”。
记得是在2004年11月开始最近一次治理,西安市对护城河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原先的蓄洪河改变为景观河,通过抬高水位、清淤衬砌、污水截排、引入黑河活水,生态得到重新恢复,护城
河整治彻底走出了‘屡治屡污’的怪圈。
西安十年间的环境变化是每一个西安人有目共睹的。
天蓝了、水清了,夜晚头顶的星星也比前些年多起来了。
早晨起来,空气更是越来越新鲜。
是现在西安环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