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其应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技术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其应对
[关键词] 国际技术贸易;知识产权保护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国际贸易中货值较高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往往伴随有技术贸易。作为国际技术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知识产权保护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之下,知识产权保护在不断规范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一、国际技术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国际技术贸易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软件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国际贸易行为。它以纯技术的使用权为主要交易标的,其技术内容主要包括: 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商标。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R ights)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明、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也就是人们对自己通过脑力活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所指的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及相关权利、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信息专有权。在我国,按照《外贸法》的定义,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并列构成三大类贸易形式。而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贸易的关系十分密切,因为技术贸易的标的物往往就是知识产权。并且签订的技术贸易合同必须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原则,否则将不享有法律的有效保护。
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与现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成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越发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与智力成果保护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际贸易领域, GATT将其纳入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并最终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 IPS协定)。TR IPS协定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确立了新的统一的国际标准和准则, 对国际货物贸易、技术贸易、投资与各国相关国内立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对传统多边贸易体制的重大突破。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从事发明创造,并公开发明创造的成果,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知识传播与科技进步。因为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方面有利于刺激对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投资,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技术的传播和扩散。但从宏观角度来看,知识产权保护会增加知识传播的成本,而政府希望知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向社会传播,从而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对其进行无限制的保护,而是要在知识产权人私权与社会公共利益二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主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立法来实现,而具体如何平衡,则取决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发展目标与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在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1.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随着知识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拥有绝对优势,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很大,而且在国际技术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都比发展中国家占有更多的优势。因此发达国家在其对外贸易交往中更多的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达国家一方面加强国内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将其渗透到贸易政策中。如美国制定了专门保护美国知识产权的“特殊301条款”; 欧共体对发展中国家制定了类似的政策,保留采取单边行动的权利;日本早在2002年就正式宣布把“知识产权立国”作为基本国策,并加强知识产权海外保护。发达国家已直接将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贸易问题联系在一起了。
2.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的差距尤为明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发展中国家生产与贸易成本大幅度提高,市场减少。随着TR IPS协议的诞生,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这种挑战,不得不在国内以及对外贸易政策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如中国提出的鼓励创新、鼓励和优先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软件产品出口,加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都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中已开始体现。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技术贸易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关系到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进而对发展科学技术 鼓励发明创造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正当且应该的。适当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有助于维护和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保护权利拥有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但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发达国家多为先进技术的输出方,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到发达国家具有优势的技术贸易出口利益。发达国家常常利用其制定国际条约协定时的强势影响,制定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实际上, 部分发达国家已经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升为一种非关税壁垒,它扭曲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阻碍了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阻碍了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是很不利的。TR IPS协定的签署,为各成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共同的法律框架,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方向,也对发达国家发起知识产权调查制定了一定的纪律约束,遏制了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的不利于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单边贸易措施,这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四、中国相应的对策建议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知识产权在制度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从而影响到国际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由于对国际技术贸易活动规则缺乏了解和深入分析,对其中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程序性知之甚少,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类无形资产大量流失。部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漠视国际技术贸易的基本规则。以上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规范和发展。为了改善我国投资环境、降低交易费用、保护技术受让双方的利益、促进国际技术贸易的健康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规范与改进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1. 加强宏观管理,完善配套的政策、法律、法规政府应当建立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符合国际规则的、适应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并将其与产业政策、科技战略、可持续发展、国际竞争、人才战略等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2. 增强我国企业和全社会在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我国企业应当加强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政府也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维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3. 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一国生存的根本,而自主知识产权在打造核心竞争力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国
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的差距更加明显。我国进出口贸易额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较低。国家应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设自主品牌,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4. 运用WTO 规则解决知识产权争端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遭遇的因知识产权保护导致的非关税壁垒越来越多,大量的知识产权诉讼已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此,中国应积极运用WTO规则解决知识产权争端,根据TR IPS协定原则和条款对知识产权进行合理保护,积极应对不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