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的父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老头的父爱
吴思聪化材14 学号201001391416
摘要:《高老头》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在此小说巴尔扎克形象地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富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揭露了在复辟王朝的法国社会金钱的统治作用和金钱至上观念的罪恶。在《高老头》中,高老头的形象格外鲜明,引人注目。他是文学作品中父爱的典型,更是资产阶级父爱的代表。品读高老头的父爱,对他有同情可怜的感情,同时也认为他是可悲的。高老头的父爱是一个悲剧。
第一次看《高老头》这部作品是在很小的时候,那时最感兴趣的是伏脱冷这个人物,因为伏脱冷作为一个在逃犯,很容易让年幼的我把这部作品往侦探犯罪类型上想,因此书中伏脱冷最后被为了得到警方奖励的3000法郎的房客而出卖,我不由得无比的失望。因此便认定所谓的文学名著无聊至极。现在重读《高老头》这部作品,才发现高老头才是巴尔扎克用他那锐利的笔端塑造的经典的悲剧形象。
作品中高老头的父爱悲剧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动人心魄的悲剧之一,它深深地震撼了我。
主人公高利奥老头出身微寒,年轻时以贩卖挂面为业,后来当上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他的两个女儿,让她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陪嫁把她们嫁给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像吸血鬼似地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人一贫如洗时,再也不许父亲登门。可怜的高老头快断气时,他还盼望着两个女儿能来见他一面。拉斯蒂涅差人去请他的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推三阻四不来。老人每只眼中冒出一颗眼泪,滚在鲜红的眼皮边上,他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最后他穷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而他的女儿们连葬礼都不肯来参加,只有拉斯蒂涅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只派了两驾空车跟在灵柩后面。棺木是由一个大学生向医院廉价买来的,送葬费由拉斯蒂涅卖掉金表支付的。在高老头的凄惨的结局中掩上书卷,我深深震撼于高老头的父爱,又对他畸形的爱最终化成将自己燃成灰烬的火而扼腕叹息。这个悲剧的根源,一方面是高老头自己的过错,没有控制自己对两个女儿的爱,而是任由这份爱泛滥,让两个女儿从小就过着奢侈、挥霍的生活,满足她们的一切欲望,没有对她们进行正确的教育,用错了方式的爱,造成了女儿良心的丧失。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大的社会背景造就了这场悲剧。
对于高老头的父爱,首先必须怀疑的是,高老头对女儿如此疯狂的爱难道是真的父爱吗?在妻子死后,他用金钱满足两个女儿的所有任性和荒唐的要求,甚至女儿在十五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马车。为了女儿的体面,他歇了生意,只身搬进伏盖公寓;为了替女儿还债,他当卖了金银器皿和亡妻的遗物,出让了养老金,弄得身无分文;最后,仍然是为了给女儿弄钱,他竟想去“偷”去“抢”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卖命”、“杀人放火”。他把自己的几百万财产都给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自己仅仅留下养老的那部分微薄的财产以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器皿。他爱自己的女儿甚于爱自己,一次次的满足女儿们的愿望,从不拒绝。他不仅在一天之内将所有的财产分给了两个女儿,后来又为了帮大女儿还债,七十岁高龄的他还拼命地把镀金的银器拉成了条状拿去卖。为了小女儿的幸福快乐,高
老头卖掉了长期年金一千三百法郎的本金,最后落到一文不名。只要女儿开口要求,他就能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献给女儿,他生活简朴,但两个女儿却生活地像一个老财主供养的情妇。他把女儿当作天使,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她们的种种奢望。
他对女儿的爱是没有任何原则的,只是没头没脑地偏爱女儿。任何事情都有个度,但高老头对于女儿的爱是没有度的。这样没有理性的父爱,只会让我感到同情和伤感。高老头“父爱”的悲剧,其实就是自己的教育造成的。他教育女儿要攀援贵族名流,他也乐于牺牲自己来满足两个女儿的种种奢望。父母教育孩子“爱”什么,其实也就预示着孩子会以此作为衡量标准来审视父母,乃至于决定了孩子是否会有孝心。他那两个女儿一个选择了金钱——嫁给了一位银行家,一个选择了地位——嫁给了一位男爵,它们所选的路不同,但同时选择了上流社会,也同时放弃了父亲---深爱着她们的父亲!她们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想到了父亲,把他的一切都掏空后竟然抛他而去,连死的时候都没见上一面,虽然她们都有各自的理由,但最终,她们失去了父亲的庇佑,同时也失去了快乐,失去了自己的一切。这也许就是她们应得的,而这一切只因为一个父亲的“爱”,与其说拥有这样的一位父亲是一种幸福,不如说是一种不幸。原来清纯的女孩在这种父爱的熏陶下,变得污浊。原本简单的女孩在这种父爱的引导下变得自私;原本善良的女孩在这种父爱的启发下变得可怕。也许正是所谓的“爱的力量”害了他两个女儿,也害了高老头。
高老头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金钱与全部的父爱,只换来两个女儿的不孝。看起来,这是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的一个缩影。离我们很遥远。其实这种事很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武汉晚报》昨日报道,在武汉某重点大学上学的一个女孩,竟然看不起独立将她含辛茹苦养大的娘。下岗后,为供女儿上学,她经常在路边捡饮料瓶卖。但她丝毫没有让女儿受委屈,每月给500元生活费,还给她买电脑。女儿上了大学后却越来越看不起妈妈,连电话都不接,除非问她要钱。对于妈妈的“哭诉”,女儿只是淡然一笑:“我和她有代沟,无法解决。”轻轻的一句“代沟”,就抹去了所有“孝”的传统价值。从高老头的事例也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一语道破“溺爱”之罪:“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自然有失偏颇,但如果父母明明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却还一味溺爱子女,尽量看齐人家孩子的物质享受,不让子女“受委屈”,这看似很伟大,其实是害了孩子。一是父母这样做,自己首先就不肯直面现实,又怎么教孩子以“真”作为立身处事的第一法则呢?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迷失自我,而无视父母的艰辛。二是父母这样做,其实是在暗示子女,人的尊严主要体现在是否“富贵”上。孩子一旦树立纯功利的人生目标,在生活中与别的孩子攀比物质享受层次,难免时时受挫,处处碰壁,于是寻找根源,便觉得自己父母太无能,使他没面子,又怎么会有“孝”心呢?对孩子的溺爱太多,真正的爱太少,这种事随处可见。我觉得高老头是中国父母的一个缩影.有必要让天下父母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爱的越深,伤害越深,这个伤害不仅仅是指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父母自己! 高老头虽是个资产者,顺应时代,追逐金钱,但在思想上是落伍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盲目的去溺爱自己的孩子,最终让自己由一个富商变得一贫如洗,也造成了两个女儿良心的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