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与诗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 穿 庭 树 作 飞 花
白 雪 却 嫌 春 色 晚
二 月 初 惊 见 草 芽
新 年 都 未 有 芳 华
赏析
春
雪
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 心情。第二句中,“惊”字最宜玩味,它写出了人们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 萌芽而新奇、惊讶、欣喜的神情,十分传神。诗句表达了这样一种感情:虽然春色姗 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三、四句表面是说有雪无花,实际是说白雪比人更等不住, 穿树飞花作春色。这实际是诗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还没有春色时幻化出的一片春色, 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 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 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 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 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 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 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 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 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 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 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 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 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 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壹
这 篇 文 章 就 是 写 物 候 学
的 总 体 效 果 。 比 如 大 自 然 的 语 言 来 评 价 环 境 因 素 对 于 动 植 物 影 响 环 境 因 素 影 响 的 指 标 , 也 可 以 用
的 。
反 映 。 因 此 , 物 候 现 象 可 以 作 为
(phenology)
过 去 和 现 在 各 种 环 境 因 素 的 综 合
鞭 春 牛
楼小上寒轻漠漠
春 节
D e si g n
在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奠基者是竺可桢。他在1934年组织建 立的物候观测网,是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的开端。在他的领导下, 1962年,又组织建立了全国性的物候观测网,进行系统的物候学研 究。为了统一物候观测标准,1979年又出版了《中国物候观测方 法》,逐年汇编出版《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并写出《大自然 的语言》一文,现已收录于人教版初二上的语文书中(精读课文)。到 20世纪90 年代初,因经费紧缺,系统的物候观测陆续停止,1996 年 则全面停止观测。数据中断直接导致物候研究基本停滞。而物候学作 为一个学科,在学科体系中连二级学科都算不上,国内市面上见到的 物候学的书,也只剩竺可桢、宛敏渭两人的著述外加寥寥几本历史悠 久的引进书籍了,可以说,作为一个学科的物候学,基本已经消失了。 现今的物候学,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方法,一种思路,大家想的更多的 可能是如何用物候为我自己所处的学科服务,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想着 去研究物候学本身呢......不由扼腕。
白 雪 却 嫌 春 色 晚 ︐
二 月 初 惊 见 草 芽 ︒
新 年 都 未 有 芳 华 ︐
-
故 穿 庭 树 作 飞 花
白 雪 却 嫌 春 色 晚
二 月 初 惊 见 草 芽
新 年 都 未 有 芳 华
春
雪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当时作者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对北方人来说, 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 出来,作者便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创作了此诗
在西汉,著名的农学著作《汜胜之书》有以物候为指标来确定耕种时 期的记载,如"杏始华荣,辄耕轻土弱土;望杏花落,复耕。"至南末,浙 江金华(婺州)人吕祖谦记载了南宋淳熙七年和八年(1180、1181)金华的 物候,有腊梅、桃、李、梅、杏、紫荆、海棠、兰、竹、豆蓼、芙蓉、 莲、菊、蜀葵和萱草等24种植物开花结果的日期,春莺初到和秋虫初鸣 的时间,是世界上最早的实际观测的物候记录。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载的近2000种药物中,有着极为丰富 的植物物候资料,此书的第四十八、四十九两卷记述了候鸟布谷鸟和杜 鹃的地域分布、鸣声、音节和出现时间等,是鸟类物候的翔实记载。19 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颁发的《天历》,其中《萌芽月令》就是以物候指 导农时的月历。 在欧洲,古希腊的雅典人就已经编制了农用物候历。英国马香子孙五 代,则从1736年起到20世纪40年代止,对植物、候鸟和昆虫等27种动植 物进行了长期观测和记录。这是欧洲年代最长的物候记录。18世纪中叶,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著《植物学哲学》一书,概述了物候学的任务,物 候的观测和分析方法,并组织了有18个点的观测网。他是欧洲物候学的 主要倡导者之一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春
立 春
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
---三候
[ 宋 ] 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立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
[ 宋 ] 陆游
立春
【唐】杜甫
大自然的语言的内容: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 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 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 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 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叁
1、咬 春 2、鞭春牛 3、春 节
壹
了 不 再 犯 春 困
︒
叁
吃 春 卷 吃 春 饼
来 脆 脆 的 ︑ 甜 甜 的 ︑ 辣 辣 的 ︐ 寓 意 吃
吃 萝 卜 吃 的 萝 习 卜 俗 在 明 朝 就 有 ︐ 萝 卜 吃 起
贰
叁 壹
举行"鞭打春牛"活动,村民将木质春牛披红绸、 挂红花,抬 着春牛从祠堂出发,擎迎春旌旗,敲锣打鼓,村民将春牛摆 上祭坛,祭拜春神后,手执柳条鞭打春牛,一边唱:"迎来芒神, 鞭打春牛,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 四打六畜兴旺、五打万事大吉、六打天下太平……"
物 候 地 理
与 诗 词
磐石一中——王向洋
谁 念 西 风 独 自 凉
萧 萧 黄 叶 闭 疏 窗
物 候
物候学是研究自然界植物和动物的季 节性现象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 互关系的科学,它主要通过观测和记录 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迁徙繁 殖和环境的变化等,比较其时空分布的 差异,探索动植物发育和活动过程的周 期性规律,及其对周围环境条件的依赖 关系,进而了解气候的变化规律,及其 对动植物的影响。它是介于生物学和气 象学之间的学科。
壹
一候 东风解冻
贰
二候 蜇虫始振
叁
三候 鱼陟负冰
壹
河 面 的 冰 层 开 始 渐 渐 融 化 春 风 吹 来 ︐ 大 地 的 气 温 有 所 回 升 ︐ 们 时 不 时 地 挪 动 身 体 ︐ 即 将 苏 醒 过 来 冬 眠 的 动 物 感 受 到 了 气 温 的 回 升 ︐ 它
贰
水 底 游 到 水 面 靠 近 的 冰 层 鱼 类 感 受 到 水 温 的 变 化 ︐ 他 们 从
东北版本的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24节气和72候
春
夏
秋
冬
中国古代农业灌溉依托于河流,农耕主要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而二十四节气歌更适 用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事指导。直到现在,这些地区的农民仍按照节气配合温度、降 水来从事农业生产。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绍熙又见四番春,春日Fra Baidu bibliotek盘节物新。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独酌三杯愁对影,例添一岁老催人。
菊芽冒土如争出,柳色摇村已渐匀。 身是兰亭山下客,未容逸少擅清真。
韩
唐 韩 愈 ︽ 春 雪 ︾
故 穿 庭 树 作 飞 花 ︒
五言诗
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
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
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
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 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 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 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 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七言诗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某 些 个 别 因 素 , 而 物 候 现 象 却 是
用 仪 器 只 能 记 录 当 时 环 境 条 件 的
是 一 个 极 其 复 杂 的 过 程 。 但 是 ,
环 境 对 动 植 物 生 长 和 发 育 的 影 响
发展史
中国最早的物候记载,见于公元 前一千年以前的《诗经·幽 风·七月》,其后的《夏小正》、 《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 子·时则训》和《礼记·月令》 等,则已经按月记载全年的物候 历了。而《逸周书·时训解》更 把全年分为七十二候,记有每候 五天的物候,成为更加完善的物 候历,北魏时曾附属于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