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教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开设的一门基础课,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课程目标。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有效实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特点;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的标准、新的教材,给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使教学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教材从内容到方法上已不同于由原来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

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可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没有转变过来。

把思想品德课上成思想教育课的现象还是有之。

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本人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认识和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如何有效实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
教师要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1.1明确学生不同阶段学习的目标。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我们在品德教学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为了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确立好教学目标,走好实施新课程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性,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它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

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不能以品德学科基本特点的丧失、教学目标的迷失为代价。

在确立教学目标后,我们品德教师就要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

在教学设计时注意不要脱离教材,也不要照本宣科。

我们品德教师应该多问问自己:通过教学学生能学到什么?在哪些方面可以获得发展?新的教学内容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自己可以学会的,哪些是需要老师帮助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什么问题?在进行教学前,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在课堂上才可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长。

1.2让品德教学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小学品德课程特别强调了学生的社会化培养,强调了贴近学生生活。

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

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到社会中去观察、聆听、体会周围的一切。

当学生对社会有了更多地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融入更多有针对性地教育思想,促进学生
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

品德课的内容来自生活、来自社会。

因此,我们课堂可以扩大,内容可以延伸,学生主人的地位可以提升,也就是说教材可以活学活用,组织学生走进现实生活、走入社会,在现实体悟中实现课程的内化。

学生的生活情景、生活场景、以及生活感受可谓丰富多样。

由于经验背景差异的不可避免,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引导学生对思想和生活实际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不仅能增强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而且能使学生在探究中感悟、体悟,实现品德的内化。

1.3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

品德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在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居于首位的,其中情感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情感由为重要。

对于品德课而言,教育就应该是一个内心的历程,它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经验,更要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

一个有效的活动,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情境模拟,都必须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强烈感受,让他们产生真实强烈的内心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去讨论、去思考。

课堂的活泼并不仅仅是指教学形式的活泼,它还包括学生思维的活泼。

因此课堂的“动”也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是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动脑,积极思考问题。

真正的好课上教师
应该与学生一同去思考。

教师不仅要让孩子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更要加强引导,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使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1.4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过去,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学习,老师总是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和道理,缺少一个儿童自己自主、感悟、内化的过程。

其实,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悟自得,教师的启发才会生效。

有的老师为了上好一节品德课,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做准备:做课件、奖品、制教具、为学生准备东西……上课时讲得口干舌燥,非常辛苦,但教学效果却事半功倍。

纠其原因,这还是教师教学观念上的问题,他们只看到了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联系生活,调动学生情趣
本课程强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

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

因而,要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

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解读自己的名字,可以体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十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的实际情况,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提高学习的主
动性,也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注重实践,发展学生能力
“活动性、开放性和生活性”是新课程的三个特点。

“教”是为了“学”。

所以,这次课程改革从转变学习方式的角度来谈教学的改革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也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因为,教师再精彩的讲授,也不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而必须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

在儿童与各种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他们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获得了新知,提高了能力,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假如没有儿童的亲身参与和主观体验,《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就难以实现。

《心中的110》、《走进商场》《买卖中的道德》等课都可以从活动中、在实践中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培养了学生实际生活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等。

总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品德与社会》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必须牢牢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和学生现
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自然形成,让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